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金本位下匯率決定機制

金本位下匯率決定機制

發布時間:2022-01-28 15:54:31

❶ 金本位制下決定匯率的基礎是什麼

最簡單的說法是,鑄幣平價.
復雜的看下面
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 System)從1816年英國政府頒布條例,發行金幣開始,一直到二戰爆發前夕,具體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典型金本位制階段——金幣本位制階段。在金幣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下,流通中的貨幣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黃金鑄造而成的金幣,各國貨幣的單位價值就是鑄造該金幣所耗用的黃金的實際重量,我們把各國貨幣的單位含金量稱為該國貨幣的鑄幣平價(Mint Par).當時,兩國貨幣匯率的確定,就是由兩國貨幣的鑄幣平價來決定,即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 (二).蛻化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通貨膨脹嚴重,銀行券的自由兌換和黃金的自由流動遭到破壞,於是傳統的金本位制陷於崩潰.各國分別實行兩種蛻化的金本位制,即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在這兩種貨幣制度下,國家用法律規定貨幣的含金量,貨幣的發行以黃金或外匯作為准備金,並允許在一定限額以上與黃金,外匯兌換,各國貨幣的單位價值由法律所規定的含金量來決定.此時,我們稱各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含金量為該貨幣的黃金平價(Gold Parity),顯然在這個時期,匯率是由各自貨幣的黃金平價來確定,即匯率決定的基礎是各國貨幣的黃金平價.

❷ 金本位制度下,各國貨幣匯率的決定基礎是

金本位的制度是從1945年開始的(樓上的同學你說的那個年代的紙幣都是聯繫到黃金,但是金本位的時候(1934年以後)是各國的紙幣聯繫到美金,美金再聯繫到黃金),當時35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然後所有的貨幣以固定匯率聯繫到美元,一切的匯率由IMF來管,所以在那個特殊環境下,美元取代的黃金然後慢慢的開始被大家接受,最後成為大宗商品結算貨幣.

❸ 金本位下,匯價的基本決定因素是

應該就是A,匯價就是匯率,在金本位的條件下,匯價只相關於該國鑄幣的含金量,譬如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金塊本位制簡單來說就是用銀行卷代替實物現金的流通,也是銀行卷所代表的可兌換黃金的價格決定匯率.金匯兌本位制,我個人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就相對於金匯兌本位制,但這個別信我,因為是各國固定和美元的匯率,以固定價格向美聯儲兌換黃金.

❹ 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匯率的變動具有哪些特徵

金本位制度是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貨幣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點有:各國貨幣均以黃金鑄成,金鑄幣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鑄造、自由輸出入,具有無限清償能力;輔幣和銀行券可以按其票面價值自由兌換為金幣。
金本位制度下,兩種貨幣之間的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是決定兩只貨幣匯率的基礎。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經確定,一般是不會輕易改動的,因此,作為匯率基礎的鑄幣平價是比較穩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匯率也會波動,波動的特徵體現為:(1)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是外匯供求關系。當某種貨幣供不應求時,即出口增加,貿易順差累積時,其匯率會上漲,超過鑄幣平價;當某種貨幣供大於求時,即進口增加,出口減少,有大量的貿易逆差時,其匯率會下跌,低於鑄幣平價。(2)金本位制度下,匯率變動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鑄幣平價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內,這個界限就是黃金輸送點。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鑄造和自由輸出入,使得黃金可以代替貨幣、外匯匯票等支付手段用於國際間的債務清償。具體而言,一方面,當外匯匯率上漲達到或超過某一界限時,本國債務人用本幣購買外匯的成本(匯率)會超過直接輸出黃金支付的成本(輸出黃金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於是引起黃金輸出,引起黃金輸出的這一匯率界限就是「黃金輸出點」。黃金輸出點所處的匯率等於鑄幣平價加上兩國之間輸送黃金所需要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額外費用;另一方面,當外匯匯率下跌,達到或低於某一界限時,本國擁有外匯債權者用外匯兌換本幣所得會少於用外匯在國外購買黃金再輸送回國內所得,從而引起黃金輸入,引起黃金輸入的這一匯率界限就是「黃金輸入點」。黃金輸入點所處的匯率等於鑄幣平價減去兩國之間運輸黃金所需要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額外費用。

❺ 金本位制和紙幣本位制下決定匯率的基礎是什麼

金本位制下,各國都規定貨幣的含金量,兩國單位貨幣含金量之比稱為鑄幣平價,它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實際經濟中的匯率則因供求關系而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受限於黃金輸送點,即黃金輸出點和黃金輸入點。
一般就是考這兩點~

❻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如何運行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貨幣的含金量是決定匯率的基礎,黃金輸出、輸入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因而匯率變動的幅度小,這是典型的固定匯率。

由於各國貨幣的法定含金量一般不輕易變動,故這種以貨幣含金量為基礎的匯率波動幅動很小,加之政府幹預,使其具有相對穩定性。

在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 , 其貨幣匯率是由鑄幣平價決定的;由於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匯率受黃金輸送點的限制 , 波動幅度局限於很狹窄的范圍內,可以說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典型的固定匯率制度。

(6)金本位下匯率決定機制擴展閱讀

金本位制度特點

1. 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

2. 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幣的含金量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成金幣。

3. 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權利。

4. 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的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與輸入。

5. 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

❼ 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匯率的變動具有哪些特徵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金幣本位制下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實施,實施國貨幣必須具有較為穩定的含金量支撐,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良好的聲譽,保持幣值的堅挺。在實施金本位的同時,如果該國的經濟體具備一定的規模,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往,那麼該國的貨幣就能夠逐步提高或穩固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被其他國家儲備持有,從而成為流通范圍廣,幣值堅挺的國際貨幣。
金本位制下國際貨幣體系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黃金充當世界貨幣;二是兩種貨幣兌換以鑄幣平價為;三是外匯收支具有自動調節機制;四是匯率波動以黃金輸送點為限。

❽ 金本位制下,( )是決定兩國貨幣匯率的基礎。

金本位制下,各國都規定貨幣的含金量,兩國單位貨幣含金量之比稱為鑄幣平價,它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實際經濟中的匯率則因供求關系而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受限於黃金輸送點,即黃金輸出點和黃金輸入點。 一般就是考這兩點~

❾ 金本位制度下匯率是如何決定的

金本位制度是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貨幣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點有:各國貨幣均以黃金鑄成,金鑄幣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鑄造、自由輸出入,具有無限清償能力;輔幣和銀行券可以按其票面價值自由兌換為金幣。 金本位制度下,兩種貨幣之間的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是決定兩只貨幣匯率的基礎。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經確定,一般是不會輕易改動的,因此,作為匯率基礎的鑄幣平價是比較穩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匯率也會波動,波動的特徵體現為:(1)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是外匯供求關系。當某種貨幣供不應求時,即出口增加,貿易順差累積時,其匯率會上漲,超過鑄幣平價;當某種貨幣供大於求時,即進口增加,出口減少,有大量的貿易逆差時,其匯率會下跌,低於鑄幣平價。(2)金本位制度下,匯率變動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鑄幣平價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內,這個界限就是黃金輸送點。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鑄造和自由輸出入,使得黃金可以代替貨幣、外匯匯票等支付手段用於國際間的債務清償。具體而言,一方面,當外匯匯率上漲達到或超過某一界限時,本國債務人用本幣購買外匯的成本(匯率)會超過直接輸出黃金支付的成本(輸出黃金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於是引起黃金輸出,引起黃金輸出的這一匯率界限就是「黃金輸出點」。黃金輸出點所處的匯率等於鑄幣平價加上兩國之間輸送黃金所需要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額外費用;另一方面,當外匯匯率下跌,達到或低於某一界限時,本國擁有外匯債權者用外匯兌換本幣所得會少於用外匯在國外購買黃金再輸送回國內所得,從而引起黃金輸入,引起黃金輸入的這一匯率界限就是「黃金輸入點」。黃金輸入點所處的匯率等於鑄幣平價減去兩國之間運輸黃金所需要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以及改鑄費等額外費用。

❿ 金本位制下什麼是決定匯率的基礎

金本位制下決定匯率的基礎是鑄幣平價。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黃金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制度,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金幣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盛行於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屬於完全的金本位制度。後兩種金本位制出現於由金鑄幣流通向紙幣流通過渡和第二次大戰後對黃金與貨幣兌換實行限制的時期,而且存在的時間較短,屬於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幣本位制。
1、金本位制度,外匯市場供求:
當外匯供不應求時,實際匯率就會超過鑄幣平價;當外匯供過於求時,實際匯率就會低於鑄幣平價。
2、在金幣本位制下,匯率波動的規則:
匯率圍繞鑄幣平價,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在黃金輸出點與輸入點之間上下波動。當匯率高於黃金輸出點或低於黃金輸入點時,就會引起黃金的跨國流動,從而自動地把匯率穩定在黃金輸送點所規定的幅度之內。

閱讀全文

與金本位下匯率決定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