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浮動利率制下,一國貨幣匯率下浮這意味著該國貨幣法定貶值
問題出在法定貶值上。法定貶值這一說法是用於固定匯率制下,與題干矛盾
⑵ 為什麼說一國貨幣匯率下跌,會引起 國際儲備增加, 這個還是不明白呢 麻煩給予通俗解釋下,多謝啦!
匯率下跌,該國商品相對價格降低,有利出口 抑制進口, 貿易逆差,國際儲備增加。
現實就是中國美國的例子,中國出口了一堆貨物給美國, 美國付我們美金,卻沒有相應多的貨賣給我們,這堆美金存在我們金庫里就成了國際儲備咯
⑶ 實行直接標價法的國家,當匯率下降時,表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怎樣(詳細講述一下原因)
表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升值。
(1)關於外匯匯率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2)從專業的角度,「人民幣對(兌)美元匯率」與「美元對(兌)人民幣匯率」是不同的,前者是單位人民幣摺合美元數,後者是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中國來說,前者為間接標價,後者為直接標價。但是由於直接標價的默認表示,在非專業性的表達中,兩者的含義變成了一樣,均是以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的含義。
⑷ 為什麼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就業和國民收入就會增長
一般來說,匯率下跌,可以擴大出口,壓縮進口,出口加大帶動國內的各企業的產量,企業擴大投資,從而有利於就業。壓縮進口對內銷企業來說,國內需求上漲,企業擴大投資,也有利於就業。企業和工人都可以得到錢,國民收入就增長了。
反之,亦然。
國際儲備是出口企業賺的錢存在外國的銀行的債權。
對匯率的穩定有很大意義。
⑸ 一國貨幣匯率下降為什麼本幣貶值
假設人民幣匯率不變美元貶值就和你的假設相符合,這里指的是美元發生了貶值,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沒有發生變化。判斷人民幣是否升值還要根據其他貨幣的兌換匯率
⑹ 為什麼某國的貨幣升值,匯率卻下降
可以先了解這兩者的概念,受什麼因素影響。
1、貨幣升值(Currency Appreciation)也叫「貨幣增值」,是指國家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
2、匯率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3、兩者共同點以及區別。
當貨幣升值時,外銷產品競爭力變弱,出口企業利潤下降,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經濟增長通常意味著消費需求的增加,也意味著製造業和其它行業的產量增加。不僅在國內,國際間的商貿往來也日漸頻繁,外幣兌換活動十分活躍,其中不僅僅有公司參與,個人消費者也需要兌換外匯,例如旅遊和購物。而匯率就顯示了本國貨幣相對於其它國家貨幣的價值,其中包括購買力。
匯率和經濟增長之間似乎存在明顯的不同步,貨幣價值一般尾隨在經濟增長之後而上升。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伴隨著更大的需求而增長,可用國際貿易來衡量。由於海外對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強大需求,會促使產量的增加。貿易活動的增加也會導致更強的生產力,而產量或者說生產力略高的國家的財政地位也相對更高。
匯率變動是國際市場中商品和貨幣供求關系的綜合反映。匯率上升表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下降表示本幣升值,外幣貶值。匯率變動方向是由兩國綜合實力比較後確定的。
⑺ 什麼叫一國貨幣匯率下跌是什麼意思
一國貨幣匯率下跌的意思其實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例子:以人民幣為本專幣,以直接標屬價法來的話為:匯率=610人民幣/100美元;間接標價法:匯率=100人民幣/16.4美元。
一般來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都是採用直接標價法。以中國為例,本國匯率下降,說明相同的外幣(比如100個美元)能兌換更多的本幣(比如700人民幣),可見,匯率由原來的610/100變成700/100。即也就是說,以直接標價法來計算,當匯率越變越大的時候,本國的貨幣在貶值!同理,以直接標價法來計算,當匯率越變越小的時候本國的貨幣在升值。
⑻ 判斷題:在間接標價法下,當外國貨幣數量減少時,稱外國貨幣匯率下浮或貶值。( ) 為什麼
在間接標價法下,當外國貨幣數量減少時,外國貨幣稀缺,所以相對價值上升,外國貨幣匯率會上升。
⑼ 國際收支: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會引起外國貨幣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求解釋。
匯率是由貨幣供求決定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即出口小於進口,出口需求的是本幣,進口需求的是外幣,進口大於出口,引起外幣的需求增加,相對地對本國貨幣需求減少,使本國貨幣貶值,即本幣匯率下降.
相應外國貨幣匯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