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趨勢
近年來,要求人民幣升值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呼聲越來越高,從分析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制度的關系入手,探討我國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動、匯率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貳』 人民幣近期匯率情況和趨勢
07年的數據能解決08年的問題嗎?
此次美國金融風暴爆發,對全球的經濟都有影響,只是相對的強弱關系。
美元貶值是個主觀趨勢,對人民幣的匯率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副面影響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會受到波及。
LZ想知道的問題人民幣在2~3年的趨勢變化,那隻有關注國際經濟、政治、各國財政出台的解決辦法等動向。
沒有誰是權威分析;也沒有絕對的結論……國際經濟沒有人能夠主宰。
『叄』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趨勢
2005年的時候匯率是8.26, 2018年曾經到6.3 , 現在也到了6.65了 , 所以, 你看, 這個大趨勢是很明顯的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利於進口,人民幣對美元貶值, 利於出口
『肆』 今年外幣兌換人民幣匯率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表現疲軟,外幣對人民幣紛紛走強,下半年除美元和人民幣表現較為強硬,其他主流非美貨幣集體走低
『伍』 中國匯率未來趨勢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今年年初至今已累計升值1.76%。對於人民幣會不會繼續升值,未來在什麼外匯價格上達到平衡,沒有人說得清楚。事實上這一點確實也說不清楚,由於中國的匯率形成機制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對於人民幣的價格當然沒辦法在市場上形成真正平衡的價格區間。很多分析人士都在看央行的臉色,揣摩央行下一步要怎麼對待匯率問題。
而對於人民幣升值,有人表示擔心,有人表示支持,對於怎麼解決匯率問題,甚至怎樣的步驟實施外匯體制改革依然處於莫衷一是的狀態。
但從現在來看,緩慢的升值之路越來越像是權宜之計了。沒有完善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很弱,那麼就無法通過匯率變動來調節外匯需求,人民幣繼續升值只能造成央行繼續被迫積累外匯,而實體經濟卻不願意持有外匯。中國央行這個本不需要外匯的部門手裡已經握有近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額,人民幣外匯體制已經到了非要改革的地步。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出口貿易從3000億美元飆升到2012年的2.1萬億美元,中國3.5萬億的外匯儲備中90%也是在這十年間積累起來的。外匯儲備成為了保障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泄洪區」。另外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從出口依賴轉向內需拉動的結構化調整,產業升級也迫在眉睫。
如果說匯率體制是為保障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話,那麼到了今天,需要進行改變了。雖然外匯儲備對於穩定人民幣匯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進一步積累外匯儲備需要付出的邊際成本未來會越來越高,對於「擴內需、調結構」也越來越不利。國內貨幣已然巨量超發,央行對沖操作伴隨的利息支出提高,銀行和企業經營行為也在受到不利影響。
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解決外匯儲備問題的根本之策。那麼正確的匯率形成機制能健康地調節外匯供求,應該是從出口企業買來的美元被需要進口的企業買走,實現市場出清,而不是巨額堆積在國家的手裡。
在中國經濟正在調結構的這個階段,外匯問題更是不容忽視和迴避。中國在別國眼中儼然就是世界工廠,事實上我們更多是拿中國的人力等資源低價賤賣換來的這一名號,在如今外部需求不足,中國經濟進入到內需拉動的時代,廣大企業應該依據真實匯率調整自己的生產行為,減少出口企業對匯率的依賴。
按照正常邏輯,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應該是由其他國家對中國資源品和中國對其他國家資源品的供需所界定的,人民幣匯率本該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合理的匯率最終來自於市場調節,要想提高效率,使中國經濟擺脫出口依賴轉而促進內需,破除固定匯率制度是正途。只有這樣,在中國經濟轉型期,資源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和分配,中國產業結構才能真正得到實質性調整,中國經濟才能轉型成功。
在整個外匯形成機制大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對於人民幣匯率漲跌爭論不休越來越沒有意義,事實上現在也沒有人能真正說清楚這種影響,也說不清楚人民幣升值通道何時結束。很多人在涉及到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時,就直接聯想到這打擊了中國出口企業甚至認為這是別國的陰謀。但事實上,中國自身也正需要對匯率形成機制本身的變革,打通與宏觀經濟相連的諸多環節。
來自網上
『陸』 人民幣匯率下降趨勢
對內貶值主要是CPI過高
這是全世界的問題
目前主流意見是認為會到6.5
目前人民幣對歐元也開始提出升值了
不過到5.1也不是不可能的~
『柒』 人民幣匯率近段時間變化趨勢
從外部形式來看,人民幣率具有升值的壓力和潛力;而從我國內部經濟狀況來看,長期看是能夠支持人民幣匯率的上升趨勢,中長期內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基本趨勢是升值,或者說是穩中有升,這一趨勢決定了人民幣匯率的基本走向。但短期內經濟形式並不樂觀,短期大幅度升值會對我國外貿等行業產生嚴重的打擊。短期內人民幣匯率能否升值要取決於當局的政治需求,畢竟匯率升值對一國經濟雖有積極的影響,但負面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貨幣當局的政策傾向主要取決於經濟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矛盾性及其實現問題。如果內需對外需的替代有限,直接影響經濟增長的話,人民幣升值的幅度會極為有限,貨幣當局會把過剩的外匯供給繼續轉化為外匯儲備;如果擴大內需能夠很好地替代外需,不影響整體的經濟增長,貨幣當局就可能停止增持外匯資產,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潛力將得以釋放,從而轉化為人民幣匯率的實際上升。
另外,對於今年的實際變化情況來看,人民幣對內始終保持貶值的趨勢,這里邊有政策刺激導致貨幣泛濫的因素,也有一些內部經濟調整不力,造成產業資本大量的撤退,而投入到資本市場逐利。總之,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壓力主要來自於外圍的壓力,我國內部目前無法支持大幅度升值,個人觀點是目前的匯改的結果就是小步慢走,逐漸升值。
『捌』 人民幣匯率趨勢
如果人民幣匯率徹底放開,至少貶值50%以上,所以不會放開
但是就美國而言,更希望人民幣的浮動更大,不僅僅是貶值或升值,對於歐洲而言,跟希望人民幣升值
『玖』 目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是什麼樣的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6.36關口,創出近三年來新高。人民幣走強的同時,北上資金情緒高漲,全周資金凈流入467億元。A股漲幅超預期。經過兩個多月的震盪,三大股指齊升,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弱。今年三四月份,美國通脹數據大幅上升。4月份,CPI同比增速達到4.6%。美元面臨貶值壓力,這也是人民幣升值的基礎;同時,海外疫情反彈、我國出口強勁表現和貿易順差整體上行繼續為人民幣升值提供支撐。此外,在全球美元流動性充裕的弱勢美元周期中,中國等競爭性新興經濟體的基本面將更加強勁,國內市場也將迎來外資的大規模流入,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人民幣升值。
從政策面看,監管層不斷喊話,央行宣布14年來首次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率。這一方面鎖定了銀行持有的外匯規模,另一方面可以回收銀行體系的外匯流動性,抑制外匯貸款的擴張,有望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此外,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表示,人民幣不具備快速升值的基礎。目前人民幣升值過快,與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式不相適應。人民幣匯率走勢將繼續取決於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近期人民幣走強將提振a股的走強,加上北方資金的大量凈流入。短期來看,高貝塔資產受到追捧。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概率並不大。在央行的預期管理下,人民幣匯率將趨於波動。中美周期錯位中不乏鏡像效應。限購令解除後,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
『拾』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