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二物理下學期杠桿與滑輪作圖題
其實這個很簡單的,看力的方向,然後做跟支點的垂線,要是在原圖上不能垂直,就做延長線或者反向延長線,然後做力跟支點的垂線就是力臂
B. 急需初中物理杠桿滑輪的應用習題,帶答案的
第十三章 (四、杠桿五、其他簡單機械)(A卷)
C. 初中物理 杠桿作圖
D. 初中物理杠桿作圖時如何判斷箭頭表示動力,阻力另外力臂咋畫求大神詳細講解。。。。
對於一個杠桿,動力和阻力的判斷方法很簡單:
如果標注力的符號(F1 F2),那麼標注F1的就是動力,標注F2的就是阻力
如果沒有標注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沒有明確證據確定動力、阻力的,那麼隨便樓主怎麼設定都可以(2)約定俗成的分類:人或者機械施加在杠桿上的力,我們可以認為是動力
另外一種明確動力阻力的方法就是:使杠桿轉動的力就是動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就是阻力——對於不能明確的,也可以任由樓主隨意指定,除非有題意明確限制。
力臂的畫法異常簡單:
1、明確支點的位置
2、明確動力或者阻力作用線(其實就是動力或者阻力示意圖所畫的線段,然後向兩個方向延長)
3、從支點開始,畫出動(阻)力作用線的垂線段,該垂線段即為動(阻)力臂
如下圖:
答題不易,希望能幫到樓主
E. 初三物理杠桿作圖習題及答案
如圖7所示的裝置,O為杠桿的支點,在杠桿上掛有重為60N的重物B,杠桿的左端通過細繩(繩的中間串一個彈簧測力計)跨過定滑輪懸掛著重物A處於靜止狀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杠桿處於水平位置平衡。保持M點位置不動,向容器C中緩慢注水至A完全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示數變為20N。托起容器C,使A接觸容器的底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為10N,同時移動物體B的懸掛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杠桿、彈簧測力計、細繩和滑輪的質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則根據以上數據可知
A.物體A的體積為2×103cm3
B.物體A的密度為2×103kg/m3
C.物體B的懸掛點應向左移動的距離為杠桿
長度的
D.若將物體A從容器中取出,取出前後容器底部 受水的壓強的變化量為100Pa
F. 初中物理杠桿怎麼作圖,初中物理杠桿怎麼作圖帖子問答
力臂的畫法一般分如下幾步:
①首先根據題意確定支點O;
②畫好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必要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
③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就是力臂,力臂用虛線或實線表示,並用大括弧標出力臂的長短,在旁邊標上字母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
例題:
G. 物理杠桿作圖技巧
1、用抄實線表示力。
2、在線段的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持面。
3、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可以將各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4、在箭頭附近要標出力的符號,若題中給出了力的大小,則需要標出其大小。
5、在同一個圖上畫多個力時,力越大,則表示該力的線段要越長。
6、力臂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必須標注垂直符號。千萬不能認為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頭指示,也可用大括弧標示,要注意標注相應的字母。
(7)初中杠桿及滑輪作圖專題擴展閱讀: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
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H. 初中的杠桿定律怎麼作圖,就是看不懂。。。急。
是怎樣畫力臂吧?畫法如下:1、先弄清支點位置;2、明確力的位置,沿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3、過支點畫力的作用線的垂線;4、標出垂直符號、相應的字母及大括弧等。
I. 求大量杠桿 滑輪畫圖題 帶答案哦~
喘、要復習嘿~
J. 初中滑輪作圖題
分母就是與動滑輪連接的繩段的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