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4年至今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分析其中原因
經過人民幣較大幅度的升值,中國的對外貿易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首先看出口方面。從大類商品(根據SITC分類准則)來看,我國出口結構正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2000年以來,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增速一直快於初級產品,正因為如此,工業製成品的出口比例從2000年的90%增加到95%。
從小行業分類(HS准則)來看,2007年我國出口總值前四位的行業為機械電氣(簡稱,HS分類十六類,以下同)、紡織(十一類)、賤金屬(十五類)和車輛及其他運輸設備行業(十七類),它們佔2007年總出口的比重分別為43.4%、13.6%、9.5%和4.5%,這四個行業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71%。
不難發現,賤金屬行業出口增速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而其他三個行業出口增速有緩慢回落趨勢。這種現象也符合我們的直覺,因為:第一,經過了連續快速增長,這三個行業出口基數較大;第二,畢竟人民幣對美元到2007年底已累計升值13%。
2007年,增速最低的紡織行業出口增長也達20%。這種增速是相當可觀的,它意味著,即使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我國出口增速也有望保持在20%左右。
那麼,是否存在某種可能性,即主要行業的出口增速較快下降呢?我們從行業的盈利情況尋找答案。按照正常預期,2008年人民幣有7%-10%的升值幅度,這一升值幅度對行業出口的盈利會有多大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現有的成本結構和成本控制水平不變,2008年四大行業的出口利潤將被人民幣升值所抵消,四大行業的出口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我們認為,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外升值7%-10%,這種升值幅度對出口利潤率的侵蝕將是實質性的,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假設:第一,本輪經濟增長已到周期性頂點,行業增長不再享有周期性紅利;第二,產品出口基於成本優勢,而不是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第三,人民幣對主要貿易結算貨幣,而不僅僅釘住美元升值;第四,中國的出口企業和外國企業面臨相同的國際市場,國際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水平。
再看進口方面。我國進口產品結構也有所優化。根據SITC分類准則,2000年以來,初級產品的出口增速大部分時間內快於工業製成品,導致了工業製成品進口比重從79%下降到75%。出口結構和進口結構的變化表明,我國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已經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有所表現。根據權威判斷,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的中後期,我們預期這種趨勢將延續。在具體行業上(HS分類准則),2007年我國進口金額排名前四的行業是機械電氣、礦產品、賤金屬和光學等儀器行業,它們占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0%、16.9%、8.1%和7.4%,合計占總進口的72.4%。
有意思的是,機械電氣行業和賤金屬行業的出口也名列前茅,光學等儀器行業也是2007年第六大出口行業,這顯然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內分工發展的結果。我們預期,雖然前兩個行業的進口增速平緩,光學等儀器行業的進口增速波幅較大,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人民幣升值,至少在中短期內,這三個行業的進口增速有望繼續保持。礦產品行業進口是由我國的資源稟賦和工業化進程所決定,該行業進口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的工業化背景下,隨著人民幣升值,進口至少可以保持原有的較快增長速度。
外貿的產品結構分析表明,出口增速很有可能回落,而進口增速至少將繼續保持,因此我們預期,最近出現的進出口增速的剪刀差有望延續。
在進出口的主要行業中,我們觀察紡織業出口增速緩慢回落,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行業,人民幣現有的升值幅度已經對其出口有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但在其他行業,仍然看不出人民幣升值的顯著影響。我們認為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虛假貿易,即高報出口和低報進口現象,在自處理設備的進出口中,我們估計出口高報6%,進口低報10%。進出口增速差虛增16%的幅度是驚人的。第二,人民幣只對美元較大幅度升值,對美元匯率的關注使我們忽略了人民幣升值的全貌,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升值幅度並不大。這使得我們有必要分析進出口的幣種(區域)結構,考察人民幣對主要貨幣的不同升值幅度對進出口的影響。
進出口因人民幣對不同貨幣升幅不同而各異
我們選取美國、日本、歐盟和香港作為貿易區域結構分析的對象。選取這些經濟體的理由是:與中國經濟關系緊密、貿易額大、主要國際貨幣的發行國(區)。2007年,這些經濟體都是我國排名前五的貿易夥伴。
進出口的剪刀差只是在2008年1-2月才出現,以如此短期的數據推斷中長期趨勢,需要更多方面的理由。而且,其中還有春節和雪災等臨時性因素,這種趨勢的持續性就更值得推敲。既然人民幣對不同貨幣有不同的升值幅度,那麼中國與不同貨幣發行國(區)的貿易增長變化情況如何?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對2008年的進口、出口和貿易順差的預測就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和港幣的持續升值,中國出口美國和香港的增速也持續下降,2008年2月中國出口美國增速甚至接近0。但中國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從2006年開始就處於緩慢上升過程中,這是因為,2006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實際上有所貶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總體上快速增長是因為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幅不大。對於不同貨幣,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增速下降(如美國和香港),沒有升值甚至貶值的,出口則有上升趨勢(如日本和歐盟)。
在對香港和美國的出口中,2008年2月的雪災加速了出口的下降趨勢,而在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中,臨時性的雪災改變了出口的緩慢增長趨勢。匯率變動和出口增速變化有一定的正相關,我們認為雪災只是臨時性地縮小了出口規模,不會改變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出口增速的基本趨勢。
理論上,進口增長與本幣升值負相關。在人民幣與美元和港幣的顯著升值過程中,這一規律得到了驗證。2005年以來,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明顯大幅增加。這個趨勢也可以從日本和歐盟的進口中得到體現,只是增速的上升相對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沒有明顯升值。如果考慮雪災對經濟規模的緊縮性影響,進口增速上升的趨勢應該更明顯。
通過對進出口的區域結構分析,我們發現兩個值得注意的結論:
第一,人民幣的匯率變動確實對中國的進出口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這表現在,當人民幣對某一貨幣明顯升值時,中國與該貨幣發行國(區)的出口增速就明顯下降,而進口增速明顯上升,這主要發生在美國和香港方面。而對日本和歐盟,由於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匯率變化不大,中國與日本的進口和出口增速都緩慢上升。這主要是由中國工業化加速、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所決定的。
第二,綜合看來,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進口增速將繼續上升,我國貿易順差快速增長的趨勢難以延續。這主要基於上面分析到的理由:首先,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繼續升值,中國對美國和香港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即使上升也較為緩慢;其次,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將繼續快速上升,從歐盟和日本的進口也將不會下降;最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日益加深,外部需求下降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2008年貿易順差將下降
按匯率變化的常規估計,2008年順差將達2500億美元,同比減少超過4%。預測2008年的貿易順差關鍵在於判斷人民幣的匯率走勢,但2008年全球經濟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關系可能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我們按照一種保守的情形,即人民幣只對美元和港幣常規性升值8%,對歐元和日元匯率維持2007年走勢。我們估計:我國2008年對四個經濟體的出口將增長14.9%,進口增長20.2%,而2007年的增速分別為20.9%和18.5%。其中,對美貿易出現逆差,對日貿易逆差擴大,對歐盟和香港的貿易順差增長35%和14%。如果2008年我國出口增長14.9%,進口增長20.2%,則我國2008年的貿易順差為2506億美元,同比減少4.4%。
美國經濟疲軟將使中國整體出口下降2%左右。美國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收的首要引擎。美國經濟增長的變動對世界出口將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經濟增速的漲落對美國消費和進口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從而與世界貿易的增長變化有顯著的正相關性。
利用1990-2007年來的年度數據進行回歸,我們發現,如果美國經濟增速降低1個百分點,美國消費增速將降低0.77個百分點,進口增速降低3.41個百分點,世界市場需求增速將降低1.36個百分點。
美國次貸危機的蔓延已經把美國經濟拉近衰退的邊緣。2月20日,美聯儲再次調低美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至1.3%-2%。相對於官方預期,市場人士更為悲觀,許多分析家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步入衰退。而且,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這種預期惡化的趨勢還在延續。
美國2007年的GDP增長率為2.2%,保守估計,2008年美國GDP增速將減少1-2個百分點。這樣,2008年美國消費增速減少0.8-1.6個百分點,進口增速減少3.4-6.8個百分點,世界需求將減少1.4-2.8個百分點。因此,合理估計,美國的次貸危機將在2008年使中國出口降低1.4-2.8個百分點。即使中國進口增速不再上升,這也將進一步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
2.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高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一、人民幣的升值導致四個方面的影響: (一) 政策方面 由於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資源的重新配置,作為國家而言不可能不管,任其隨意升值,當然也不會因為美國的強勢而出台相關的政策來加速人民幣升值,而是客觀的面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立足於中國的經濟國情,隨之帶來的可能是在金融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及其他方面的調整!如升息,調整存(貸)款准備金率等。 (二)產業方面 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下去,對於進口環節是利好,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產品,方便消費者對境外產品的購買;相比較之下,出口環節則相對受限,特別是針對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充足的資源這樣一個市場環境而言,一些中小企業主要以手工業商品為主,此類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沒有知識產權,進行貼牌生產,只是利用中國這一特殊國情來賺取微薄收益,這無疑是一個災難,人民幣升值,自身出口至境外產品的價格則在不斷上漲。當這些產品在市場的價格戰中失去優勢,面對科技如此發達的西方國家,我們又有什麼優勢去與他人競爭呢?倘若這些企業真的面臨經營危機,最終倒閉破產,其帶來的巨大損失不光是老闆的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大批人員面臨下崗的危機,以至於會破壞整個社會產業鏈!從而給社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負擔與損失,面對如此大的難題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要想強大,一個民族要想興盛,社會經濟要想發展,最終依靠的正是強大的科技後盾! 不過對於不同的出口企業來說,其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對於那些進口原材料,加工出口的企業,人民幣的升值對其影響不大,因為進口環節已經省下了一部分資金!需要指出的是,從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前景來看未來有條件的企業還應該堅持「走出去」的方向,人民幣的升值已經為企業對外投資提供了貨幣基礎,只有充分利用好這一貨幣基礎,才有助於提升中國企業的影響力,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擴大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影響。 此外由於人民幣的升值,房地產將會持續升值,吸引投機資金繼續流入市場,繼續加大對我國中心城市商業地區產業的投資規模;航空業普遍擁有巨額的外幣債務,人民幣的升值將帶來較大的收益,從近期的股市行情可以看出,航空股近期走勢一直很是強盛!我想這也是人民幣升值的一個重要表現吧!另外,人民幣升值會導致航油,航材的成本相應下降;造紙業用外匯量居國內行業第三,主要包括進口木漿、廢紙等,此次匯率調整將直接影響生產成本,提升盈利水平,但同時也使得進口成品紙變得便宜,有可能對國內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美國而言,他們不光獲得了大量的廉價產品,同時中國用貿易順差產生的外匯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庫劵(這等於是向美國輸出資本),這使得美國的融資成本下降,促進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帶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政府對這一切都是很清楚的,特別是在最近,美國的房地產業萎縮,再加之受次級抵押貸款的影響,使得美國一再的把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作為籌碼,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為美國謀求最大的國家利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再強迫人民幣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三) 資本市場 從總體來說人民幣升值,是股市走牛的一個必然現象。我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與日本,台灣相似,結合日元、台幣升值的經驗,人民幣升值,必然會推動股市走牛。從1971年到1996年,日元兌美元由360:1升值到87:1,日元經過25年的持續升值,刺激股市長達17年上漲,漲幅高達19倍。今年滬深股市大漲,已證明人民幣升值的驚人推動力。 但與此同時,眾多境外理財產品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例如:炒黃金是近期比較熱的一種投資方式,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的影響,美元的貶值,每盎司的黃金價格也一度創下新高,黃金是由國際黃金市場來確定漲幅的,也是以美元為其定價的,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投資黃金類的理財產品也給國人帶來了較大的利潤;又如B股,B股是用港幣和美元進行交易的股票,因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升值,股價也會受其影響! 如果單以股票市場來看,由於人民幣匯率升值,以人民幣定價的股票相對於投資而言,價格會相應提高,因此並不有利。不過,從人民幣匯率升值有很大可能將表現為一種趨勢性的狀態來看,外資也很可能因看好升值導致的邊際利潤,而加大投資籌碼,這樣一來,對股票市場就將表現為是一種利好。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可能助推並演繹一輪比較大的牛市,因此,我們要從戰略視野觀察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在相當長時期內,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不發生變化,國際資本持續流入我國股票市場的動力就不會減小,它對於股市的影響就會大於經濟增長與公司業績因素帶來的影響,從而對我國證券市場走強形成強有力的推動力。 人民幣升值,導致國內資產的升值,必然導致房地產價格的上升。目前對房地產業的硬性行政干預是治標不治本,人民幣升值壓力或者說升值預期不消除,就很難達到目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民幣的升值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我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但是對於一些負有大量外匯特別是美元債務的企業而言,無疑會減輕他們的還債壓力,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四)居民消費 由於中國城鄉居民的大部分境內消費都是用人民幣購買的中國製造產品,因此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並不大,或是說基本不受影響。但中國居民的境外消費,因為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會相對擴大,有利於中國居民的出境消費。由於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那麼也就意味著較原來而言相同的人民幣可以換取更多的美元,大大減少我們在美元區的消費支出,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出境游與出國留學!這樣的話,從某一個方面來說,將會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刺激進外消費!
3. 人民幣美元匯率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利與弊)
民幣匯率升破7元對1美元,不僅在外匯市場上是一個標志性的關口,在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繫上,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當今世界經濟相互依存,尤其是中國與美國的經濟相互依存的程度正在加深。但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是不對稱的,它體現出中國經濟過於依賴對美國的出口,過於依賴對全球出口,導致中國經濟的不均衡越來越嚴重。
人民幣升值,也會為中國的經濟,尤其是金融體系帶來風險。大量新興市場國家近30年來的金融風險歷史表明,金融風險主要發生在從固定匯率或者僵硬的匯率制度向浮動匯率制度過渡的階段。但是,如果沒有風險,還能稱之為改革嗎?中國金融開放和匯率走向更大彈性的改革,是有序的、漸進的,人民幣將在次貸危機中增加其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4. 199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多少啊
1994年每月份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00RMB):
1994-01-01 870.00
1994-02-01 869.94
1994-03-01 870.20
1994-04-01 869.87
1994-05-03 868.47
1994-06-01 865.96
1994-07-01 865.17
1994-08-01 861.97
1994-09-01 855.91
1994-10-05 853.00
1994-11-01 852.61
1994-12-01 850.90
(4)人民幣美元匯率94影響擴展閱讀: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
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
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5.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對老百姓有什麼影響
一、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二、國民收入。三、通貨膨脹率的高低。四,利率水平的差異。五,政治局面和社會是否穩定,這個很容易理解,社會動盪,導致財富消失和外逃,社會財富減少,單位貨幣價值減少,匯率發生變動。 六、政府的短期干預 七、 我國的貿易順差和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是支持人民幣匯率走高的原因。 滿意請採納。
6. 這是93年至94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1993=5.7619 ,1994=8.6187 ,人民幣為何突貶值
當時中國採取的是聯系匯率,也就是說當時的匯率是我國自己確定的一個固定匯率,與美元掛勾,然後就不變了。因為93、94年期間國內通脹非常厲害,經濟出現較大的停滯。為了擴大對外貿易,政府採取了一步到位的人民幣貶值措施,形成了上述現象。現在看來,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策,不然就沒有後面的高速發展,也不會為現在的人民幣升值留出空間。祝你進步。
7.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有什麼影響
1: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時候,所支出的經濟成本就加大了。
2:GDP換算成美元之後,即使經濟在增長,但依舊不明顯,甚至會小幅度的下調。譬如14年是10萬億美金,15年還是10萬億美金,這兩年中國的經濟依然在漲,但為何還是相差不大呢?因為人民幣貶值了。
3:好的一面就是有利於中國的出口,加之中國加入SDR,人民幣終將走向國際化,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全球第六大幣種。
8.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嗯
是的
人民幣升值
就代表著中國的東西可以賣的更多的美元。會不利於出口.造成物價上漲
9. 最近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下跌了,這會有什麼影響
自5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較大波動,5月30日下跌了294個基點,創下2011年2月下旬以來新低。特別是進入6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啟了上下跳躍模式,形成一條「心律曲線圖」:本月7個交易日中,僅2個交易日波動在100個基點以下;端午小長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在岸即期匯率再次迎來明顯波動,6月13日中間價大幅下調超過200個基點,延續了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走貶趨勢。
人民幣貶值牽動著投資者的心。「對待本輪人民幣貶值,市場表現相對比較淡定。」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2015年8月那次貶值幅度達到千點,大家會覺得恐慌,這次雖然創下了貶值新紀錄,但相對溫和,市場也就淡定不少。據分析,人民幣匯率自去年「8·11」匯改後,彈性明顯加大。目前人民幣匯率仍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美聯儲加息預期逐漸增強。
在人民幣低匯率時,全款的海外置業不是好時機。而對前期選擇按揭置業的中國人來說,在國內賺錢拿到國外還款,則比原來支付更多。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前期已在海外置業的房產來說,隨著人民幣貶值,這些房產實現了變相增值。
隨著美元上漲、人民幣走低,又有不少投資者關心,該不該去換點美元、英鎊等強勢貨幣儲備著?對此,銀行理財師表示,如果沒有特定需求如出國留學、境外游或者海外投資等,換美元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未來人民幣匯率會否持續貶值,人民幣會不會「破7」?有市場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雖然出現大幅漲跌的情況,但在岸、離岸市場上並沒有出現恐慌性情緒。綜合考慮經濟基本面因素等,人民幣匯率仍有強力支撐,預計人民幣對美元、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都將保持穩定,近期不會「破7」。
10. 93-94年為什麼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升幅這么大
因為那時候是中國通貨膨脹的高企時期,而美國正在進入經濟旺盛時期,美元又作為國際通用的貨幣,隨著美國經濟的走好美元也幅度的走強,而通貨膨脹高企的中國只能兌換美元處於貶值狀態,所以匯率就高.升幅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