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經營杠桿如何體現

經營杠桿如何體現

發布時間:2022-02-04 17:53:10

❶ 什麼是經營杠杠對經營杠桿應該怎樣定量

您杠桿就是指根據公司運行的規模來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主要是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態來確定的

❷ 經營杠桿是什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也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被稱為經營杠桿。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1)經營杠桿系數計算。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控制經營杠桿的途徑 企業一般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金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經營杠桿率下降,降低經營風險。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經營杠桿 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知道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不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嗎?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經營杠桿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 F即固定成本 EBIT為息稅前收益 Tcm為邊際貢獻經營杠桿理解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 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❸ 經營杠桿的特點

企業在運用經營杠桿理論時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一下:
一是與固定成本相關
經營杠桿作用的強度與企業固定成本相關。如果企業的固定成本較高,其邊際貢獻的大部分必須用於彌補固定成本。企業一旦達到保本點(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全部邊際貢獻都為經營利潤。
二是接近保本點時,經營杠桿作用最大
企業達到其保本點之後,只要銷售略增長,就會引起經營利潤較大的增長。同樣,如果企業接近其保本點,只要銷售額略有降低,全部經營利潤就會被抵消掉。

❹ 什麼是經營杠桿分析

g

❺ 如何通俗的理解經營杠桿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稱為經營杠桿。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系數:是企業計算息稅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❻ 經營杠桿原理是什麼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

❼ 何為企業的經營杠桿效應如何利用經營杠桿效應

一、經營杠桿效應基本理論綜述
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這一現象稱為經營杠桿效應。經營杠桿是指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產品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營業風險也稱經營風險,是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風險,尤其是指利用營業杠桿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
影響營業風險的因素主要有:產品需求的變動、產品售價的變動、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經營杠桿變動等。經營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經營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經營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為了對經營杠桿效應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DOL= (△EBIT/ EBIT)÷(△S/S) 公式1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公式2
DOL為經營杠桿系數;EBIT為息稅前收益;△EBIT為息稅前收益變化量;S為銷售額;△S為銷售額變化量;F即固定成本;Tcm為邊際貢獻。
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按公式2 經營杠桿系數DOL大於1。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第五,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產品售價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六,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產品單位變動成本越低,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以上基本理論只說明了企業息稅前利潤大於零的情況。然而企業息稅前利潤大於零、等於零、小於零的情況都存在,甚至企業經營也會出現一些極端情況。那麼當企業處於後面幾種情況時該理論如何運用?該理論沒有給出或無法解釋,從而使該理論在學習理解和實踐運用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將對此問題做一些粗略探索,以說明這一理論在企業處於不同情況下的運用。
二、經營杠桿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銷售額變化與息稅前利潤變動及經營杠桿系數計算分析
若某企業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固定成本為60萬元,單位產品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元。
1.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銷售額變動與息稅前利潤變動同方向。
2.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隨銷售額的增加,杠桿系數DOL由負值到無窮大再到正值不斷減少最終收斂於1。這說明杠桿系數DOL不總是大於1。具體來講,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DOL<0;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DOL為無窮大;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DOL>1。
3.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虧損狀態):當50萬元<銷售額<100萬元時,|DOL|>1;當銷售額=50萬元時,|DOL|=1;當銷售額=50萬元時,|DOL|<1。
4.杠桿系數DOL不總是大於1,進而說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不一定大於銷售額變動率。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才大於銷售額變動率。
(二)固定成本與杠桿系數DOL關系計算分析
取上例資料,且邊際貢獻=120萬元時分析固定成本F變化對杠桿系數DOL的影響,DOL=120/(120-F)。
三、經營杠桿效應存在狀態及強度分析
通過以上經營杠桿效應的實證分析,經營杠桿效應存在狀態及強度應分以下幾種情況說明。
(一)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盈利狀態)
設企業盈虧平衡時的銷售額為S0。當銷售額S>S0時,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此時杠桿系數DOL>1,存在經營杠桿效應。通過表1、表2、圖1、圖2發現銷售額S在臨近盈虧平衡時的銷售額S0,杠桿系數DOL值極大且變化也大,說明在這一區域經營杠桿效應明顯,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非常敏感;此後隨銷售額的增加杠桿系數DOL值仍大於1但其值小且變化逐漸減弱,說明在銷售額遠離這一區域增加時,經營杠桿效應將由強變弱,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但不強烈;當銷售額增加到很大時,杠桿系數DOL值收斂於1,在這一過程中經營杠桿效應將由弱變為不存在,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性大為降低。
(二)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盈虧平衡狀態)
當銷售額S=S0時,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此時,銷售額從小於S0左邊趨近於S0,杠桿系數DOL趨近於負無窮大,銷售額從大於S0右邊趨近於S0,杠桿系數DOL趨近於正無窮大。說明在這一點上經營杠桿效應無窮大,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程度無窮大。
(三)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虧損狀態)
當銷售額SS1時,杠桿系數|DOL|>1,經營杠桿效應存在,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非常敏感,即銷售增長速度小於減虧速度。
(四)當企業經營處於極端情況時
1.企業經營處於停業狀態,即當銷售額S=0時,按公式2 杠桿系數DOL=0。
2.企業經營處於停止營業點時,即產品售價等於單位變動成本。此時企業營業或不營業虧損相同。按公式2 杠桿系數DOL=0,說明銷售與利潤無關。
3.企業經營處於極度虧損,即產品售價小於單位變動成本。此時銷售量越多虧損越大。按公式2 杠桿系數0
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盈利狀態),杠桿系數DOL大於1,經營杠桿效應存在。可以用杠桿系數DOL的實際計算值,分析說明息稅前利潤變化率大於銷售變化率和衡量經營風險大小。基本理論有關杠桿系數DOL影響因素分析正確,符合實際。
其次,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盈虧平衡狀態),杠桿系數DOL無窮大,息稅前利潤變化對於銷售變化反應最強烈。如果企業處於盈利狀態,則企業面臨的虧損風險最大;如果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則企業面臨的扭虧為盈的可能性最大。

❽ 經營杠桿如何衡量

經營杠桿你指的是因為固定成本的存在使的其他因素的微小變化引起邊際貢獻大的變動。通過對銷量及單價和單位變動成本的分析得出對邊際貢獻影響

閱讀全文

與經營杠桿如何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