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元下跌原因
歐元匯率下跌對中國的影響
2009年末,發端於希臘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由單一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正演變為整個歐元區的債務危機,進而發展為制約並影響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場"債務風暴"。希臘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歐債危機導致歐洲整體經濟衰退,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面臨很大問題,甚至面臨歐元區解體風險,這些導致歐元在國際市場上持續走軟。
近期歐元區利空消息很多,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前途未卜導致歐元匯率大幅下跌。希臘前總理帕帕季莫斯22日表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實質存在,相關准備工作「正在考慮之中」。消息一出,歐元應聲下跌。相關數據顯示,近日美元指數強勁走勢,打壓歐元,也是歐元對人民幣貶值的重要因素。 上周以來,受希臘危機影響,歐元匯率急劇小跌:上周三,央行公布1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7.998元人民幣,跌破了「8.0」整數關口,而周四、周五歐元匯率「再接再厲」連創新低,到上周五,1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達到了7.936元人民幣。那麼歐元貶值會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便進行闡述:
一、 對中國市民留學、旅遊以及理財生活的影響
除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都採用直接標價法來表示匯率。這種標價方法用外國貨幣作基準貨幣。一般是1 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的匯率就是多少(即外幣1或100=人民幣X,本文中介紹的外幣主要是歐元)。下表是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變動情況,數據取於國家外匯管理局。
日期 交易單位 歐元 2012-05-29 100 791.88 2012-05-24 100 794.95 2012-05-21
100
807.47
2012-05-15 100 809.99 2012-05-14 100 813.28 2012-04-30 100 833.81 2011-05-30 100 932.15 2011-02-28
100
902.05
(1)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對赴歐留學家庭的影響。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到,在直接標價法下,人民幣升值,歐元貶值,即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不斷下降,這對於准備到歐盟國家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及其家長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比如說,你是一個在德國留學的學生,平均每月留學費用支出為600歐元,如果你的父母在2011年5月30日為你兌換1000歐元作為你下一月的生活費,那就需要支付9321.5元人民幣,但如果在2012年5月29日同樣兌換1000歐元就僅需要花費7918.8元人民幣,相比較之下,你的家庭就在本年5月份相對節省了9321.5-7918.8=1402.7元人民幣。這樣算來,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你的留學成本,也就相應地減輕了你家庭的負擔。因此,這對赴歐留學的家庭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
此外,歐盟國家的留學費用下降對有意留學的中國學生家庭也會產生一定吸引力,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吸引力還是有限的,畢竟在目前這場全球經濟危機中,歐洲已經是筋疲力盡了,特別是在目前這中不穩的局勢下---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它的離開又會對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都無從得到准確的答案,因此也不免會為之擔憂。
(2)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對市民旅遊的影響。暑期將要到來,歐元兌人民幣匯率連續暴跌,同去年5月30日9.3215元(見上表數據)的匯率相比,現在去歐洲旅遊和購物的價格相當於打了八五折。有關數據顯示,日前不少歐洲旅遊線路已經被訂購完畢,一些遊客還主動要求有購物安排。
(3)歐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對理財生活的影響。歐元兌人民幣匯率
連續暴跌給准備留學或旅遊的市民帶來了喜悅,但是對於手裡持有歐元現金或理財產品的市民來說,卻是另一種感覺了。這主要是因為匯率的下跌,讓我們手裡的錢還沒花就自己減少了。
這一現象導致了一些股票掛鉤歐元產品的投資者在「割肉平倉」和「持幣觀望」之間掙扎。最近幾日,我在網站上看到一些投資人士發布的消息稱,要抄底歐元。通過這學期我對李連池老師投資與理財課程的學習,我個人認為,抄底歐元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的,投資者應該盡量迴避歐元產品,畢竟目前歐洲經濟體系仍不穩定,希臘的去留還未成定局,短期來看,歐元確實難以大幅反彈,甚至有可能可能進一步下跌。
不過,目前我國銷售歐元理財產品的銀行並不多,而且它對匯率的反映並不像投資者的情緒那樣對之敏感。有關資料顯示,從整體講,銀行理財銷售整體平穩,並未受歐元匯率大跌影響。
二、 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
中國外交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5月29日1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7.9188元(數據見上表)繼續跌破「8.0」整數關口,歐元兌人民幣中期趨勢漸被看空。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預計,考慮到希臘退出所導致的重組成本,以及南歐各國的骨牌效應,歐元可能還將繼續貶值30%,對人民幣匯率或將達到6比1左右。
作為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歐元持續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加快,使得原本就不樂觀的中歐貿易前景雪上加霜,近年來我國企業出口壓力都比較大,歐元貶值對我國出口企業來說肯定有不利影響,如果歐元匯率繼續下跌,出口企業壓力會更大。回顧歷史,上一輪貨幣體系的劇變當屬日元大幅升值後的崩潰,直接種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敗因。陳功分析認為,企業出口訂單的減少在近期已成趨勢,不會因歐債危機而形成新的重大影響,與之相比,人民幣升值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更大,這需要我國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來應對,對中歐貿易影響更大的是結構問題和歐洲需求下降問題。
三 、歐元兌人民幣下跌對中國企業外匯管理能力的考驗
產業升級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出口歐洲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附加值比較低,假如歐元兌人民幣持續走低,我國產品出口的競爭力會被削弱。短期內,企業最關注的依然是規避匯率風險損失的手段。
首先,優先選擇人民幣及美元結算。由於市場變動較快,對於有兌換歐元需求的市民可經常留意人民幣匯率變化情況,出口企業應避免歐元結算規避匯率風險。其次,進口企業要在美元兌人民幣出現較大跌幅時果斷出手購匯,出口企業應通過遠期匯率協議鎖定匯率,避免匯兌風險的發生。專家建議,外貿企業在主抓業務的同時,也應強化自身的外匯管理能力,不能按照傳統思維模式,到最後時刻才購匯結匯。另外,也可以在離岸市場進行一些對沖操作。時富金融期貨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邵濤介紹,通過國家對外交易試點期貨公司操作CME的人民幣期貨,也可以買一些標准化的人民幣衍生品,或者沽空歐元作對沖。
四、 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
在以往的世界貨幣體系中,美元、歐元和日元三大貨幣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如今,日元已經逐漸淡出,只剩下美元、歐元相互競爭。在歐債危機和經濟復甦乏力之下,尤其是在現在希臘很可能退出歐元區,歐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解體的風險的情況下,歐元扮演世界貨幣的角色已經愈發力不從心。歐元的這種態勢或許對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機會。
現在歐元充當世界貨幣顯得不是特別靠譜,歐元非常脆弱。這對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一席之地和地位上升是個機遇。因此我們應該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加大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投資和國際儲備使用。相關人士介紹由於人民幣沒有自由浮動和人民幣資本項目沒有開放,中國與歐盟的貿易多數是以美元結算,而不是以歐元或者人民幣結算。我認為,歐元貶值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的匯率風險,也可以通過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貿易結算來規避。
近日人民幣國際化傳來好消息。5月22日,匯豐控股稱,推出歐元/離岸人民幣等六種與離岸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對,這將是銀行同業平台上首次出現離岸人民幣直接交叉盤(兌美元除外)。六種可以直接與離岸人民幣兌換的貨幣包括歐元、英鎊、港幣、新加坡元、加拿大元和墨西哥披索,並將
適時加入其他離岸人民幣貨幣對。
五、 總結:
盡管歐元貶值讓我國部分人嘗到了一些甜頭,但我認為這種現象只是是短暫的。從長期來看,它帶給中國人的損失可能會大於它帶來的好處。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歐元貶值直射的是歐洲銀行系統性風險的上升。如此一來,全球貿易融資可能受到很大的沖擊,影響我國的進出口。同時,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帶來外部需求的下降。隨著全球風險偏好下降,我國可能面臨資本流出加大的壓力。
② 最近歐元匯率走勢如何
近幾個月歐元匯率受英國脫歐和歐洲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歐元對主要國家貨幣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歐元對美元近半年時間下跌1000多個點,歐元兌澳元跌1300多個點等。
③ 歐元匯率最近上漲原因
一是美國經濟令投資者擔憂。美國各種經濟指標和美國股市持續低迷,使得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因此,對美元的信心動搖。
二是美國和歐洲的利率差可能進一步縮小。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高於歐洲央行的主導利率,美元和歐元的儲蓄存款利率也有近兩個百分點的差距。但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最近的一番講話,暗示聯儲將轉向中性政策立場;專家也預計,聯儲最遲在明年初可能降低利率,從而縮小美元與歐元之間的利率差。美聯儲的利率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定於 12月 19日舉行會議。
三是歐元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已明顯減少。歐洲企業在美國的兼並活動減少是導致美元疲軟的原因之一。
④ 影響歐元的基本面因素
影響歐元的基本面因素:
一般利率。是央行用來調節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進行的「借新債還舊債」中的主要短期匯率。此利率和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差,是決定EUR/USD匯率的因素之一。
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指存放在歐元區外的銀行中的歐元存款。同樣,這個利率與其它國家同種同期利率的利差也被用來評估匯率水平。
例如,當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高於同期3個月歐洲美圓存款利率時,EUR/USD匯率就會得到提升。
10年期政府債券,其與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利差是另一個影響EUR/USD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做為基準。如果其利率水平低於同期美國國庫券,那麼如果利差縮小(即德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降),理論上會推升EUR/USD匯率。
因此,兩者的利差一般比兩者的絕對價值更有參考意義。
經濟數據。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德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CPI或HCPI),工業生產和失業率。如果單獨從德國看,則還包括IFO調查(是一個使用廣泛的商業信心調查指數)。
還有每個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依照歐元區的穩定和增長協議(the 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佔GDP的3%以下,並且各國都要有進一步降低赤字的目標。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影響。
同美圓匯率一樣,交叉盤也會影響到歐元匯率。
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例如,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EUR/USD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政治因素:和其它匯率相比,EUR/USD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內因素。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⑤ 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匯率走勢
、歐洲央行(ECB)
歐洲央行控制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首要目標就是穩定價格。其貨幣政策有兩大主要基礎,一是對價格走向和價格穩定風險的展望。二是控制貨幣增長的貨幣供應量。ECB每兩周的周四舉行一次委員會,來制訂新的利率指標。
2、一般利率
一般利率是央行用來調節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進行的「借新債還舊債」中的主要短期匯率。此利率和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差,是決定EUR/USD匯率的因素之一。
3、3月歐洲歐元存款
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指存放在歐元區外的銀行中的歐元存款。這個利率與其它國家同種同期利率的利差也被用來評估匯率水平。例如,當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高於同期3個月歐洲美圓存款利率時,EUR/USD匯率就會得到提升。
4、10年期政府債券
歐元區10年期政府債券其與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利差是另一個影響EUR/USD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做為基準。如果其利率水平低於同期美國國庫券,那麼如果利差縮小(即德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降),理論上會推升EUR/USD匯率。
5、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
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例如,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EUR/USD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6、經濟數據
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德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CPI或HCPI),工業生產和失業率。
7、政治因素
和其它匯率相比,EUR/USD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內因素。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⑥ 歐元匯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政治經濟因素
外匯市場的交易是全球性質的,如果全球的政治經濟形勢趨於緊張,就會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這樣國家貨幣就會有不正常的流入流出,最後匯率就會有大幅的波動。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形勢很穩定,那麼該國的貨幣也就是越穩定的。
二、央行貨幣政策
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對於貨幣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其產生、發展、職能及主要業務等,投資者在投資相應貨幣時,需要掌握中央銀行產生的客觀必然性,了解中央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等。中央銀行的調控主要是通過四個手段來進行干預:
1、對市場發出警告。中央銀行會通過外匯市場來發表聲明,貨幣政策可能要發生變化,以這樣的口頭干預來影響匯率的變化。
2、直接進入市場買賣。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國家會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他國貨幣來干預匯率,使匯率對自己的出口利益有益,中央銀行有時也會在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匯,同時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買入或賣出債券,從而使匯率變化而利率不變化。
3、利用利率因素保衛本國貨幣利率。在前兩種手段作用不大時,國家考慮到投資者需要大量的借入本國貨幣,可以提高自己國家貨幣的利率來維護其幣值。
4、國家可選出廢除本國貨幣自由兌換。當一切手段都無法控制投資對國家貨幣的沖擊,中央銀行可實行匯率管制,來保護自己國家的貨幣,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主張自由經濟的金融政策,一般不採用這種手段。
三、經濟數據對匯率的影響
外匯市場對數據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一些國家定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有些甚至會逆轉貨幣的短期走勢。數據公布的時候會有利好或利空的影響,下面將會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數據,供投資者參考。
⑦ 歐元匯率走勢跟哪些因素有關
歐元匯復率走勢主要有政制策因素、經濟因素兩個方面相互影響。在政策因素方面,歐洲中央銀行所採用的貨幣政策對歐元匯率的走勢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歐元匯率的走勢也受到經濟數據的影響,主要有通貨膨脹率,成員國的GDP等等影響。
歐洲債務危機之後,歐元匯率走勢具有兩個特徵:貶值趨勢明顯和匯率波動加劇。除了歐元區經濟增長持續低迷這個宏觀因素,貨幣自身因素在歐元貶值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從目前形勢來看,鑒於量化寬松政策的持續性和歐元區當前的經濟形勢,盡管存在短期性小幅反彈的可能,歐元匯率走軟趨勢或將持續相當時間。
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階段歐元匯率的主要邏輯是美歐貨幣政策分化和歐洲政治風險上升,國內811匯改使得人民幣釋放貶值壓力。歐元震盪尋底,歐元兌人民幣穩中有升。
歐洲央行稱,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債券發行、存款以及已發放貸款中的比重均增加,而且其作為計價貨幣的作用仍大致穩定。
⑧ 近期影響美元對歐元匯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是什麼
美國大量回購在外國債,央行印刷鈔票
⑨ 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匯率的波動
1、歐洲中央銀行動向。
2、短期利率走勢。
3、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差異。
4、一些經濟數據的影響。
5、交叉匯率效應。
6、3個月歐元期貨合約的效應。
7、其他因素。
8、政治因素。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
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地區)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安道爾、黑山和科索沃地區,其中,前4個袖珍國根據與歐盟的協議使用歐元,而後兩個國家(地區)則是單方面使用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