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國古代杠桿運用

中國古代杠桿運用

發布時間:2022-02-06 10:35:54

A. 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由如圖所示可知它的支點是__

由圖可知吊橋繞著來C點轉源動,所以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杠桿的支點在C點.
在勻速拉起吊橋時,由於它的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所以屬於一個省力杠桿.
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為省力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所以該杠桿與動滑輪的作用相同.
故答案為;C;省力;動.

B. 中國古代的杠桿叫什麼名字

在我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C. 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由右圖可知它的支點是______

解答:解:由圖可知吊橋繞著C點轉動,所以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杠桿的支點在專C點.
在勻速拉起吊橋時,由於它的屬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所以屬於一個省力杠桿.
由圖中還可看出,通過一個定滑輪D不能省力,但可以起到改變力的方向的作用.
故答案為;C;省力;改變力的方向.

D. 杠桿的實際應用最早是哪個國家應用的

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⑴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⑵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⑶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⑷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船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在古代就已被應用[1]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關於杠桿的工作原理,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記載過。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關於天平平衡的記載:「衡木:加重於其一旁,必錘——重相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時,另一臂則要加砝碼,且兩者必須等重,天平才能平衡。這句話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杠桿

E. 如圖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

省力杠桿?貌似初中的時候做過這題

F. 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由圖可知它的支點在______(

如圖所示,在拉抄力的作用下吊橋繞著點C轉動,所以它的支點在C點;在勻速拉起時,它的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所以它屬於一個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C;省力.
動力作用在A點,方向沿繩子斜向上,過支點C做動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動力臂l 1 ,作圖如下所示:



G. 中國古代記載了杠桿原理的是哪本書

《墨經》。

《墨經》是《墨子》一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墨經》概括了墨家關於認識論、邏輯學、經濟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書中自然科學的知識十分豐富,有我國最早的關於幾何學、力學、聲學和光學知識的記載。

在力學知識方面,《墨經》分析了杠桿平衡的有關問題。《墨經》還有關於浮力原理的樸素直觀的描述。



杠杠原理: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H. 古人是用的杠桿有哪些

1、當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與野獸搏鬥、或用它撬動一塊巨石,他們實際上就是在使用杠桿。石器時代人們所用的石刃、石斧,都以天然繩索將它們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鑿孔,裝上木柄。這表明他們在實踐中懂得了杠桿的經驗法則:延長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2、杠桿在中國的典型發展是秤的發明及其廣泛應用。在一根杠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其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秤量物體的重量。古代人稱它為「權衡」或「衡器」。「權」就是砝碼或秤錘,「衡」是指秤桿。

I. 古人是如何使用杠桿原理的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作杠桿。我國古代的農業、手工業、建築業和運輸業是比較發達的,因此簡單機械的成就也是輝煌的,杠桿的應用非常廣泛。

杠桿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時期。石器時代,人們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繩索把它們和木柄捆綁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鑽孔,裝上木柄。這表明他們在實踐中懂得了杠桿的經驗法則:延長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桔槔在春秋時期就相當普遍,是我國農村歷代通用的舊式提水器具。是在一根豎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細長的杠桿,當中是支點,末端懸掛一個重物,前段懸掛水桶,用於汲水。

杠桿是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的使用或許可以追溯至原始人時期。當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和野獸搏鬥,或用它撬動一塊巨石,他們實際上就是在使用杠桿原理。

石器時代人們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繩索把它們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鑽孔,裝上木柄。這表明他們在實踐中懂得了杠桿的經驗法則:延長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杠桿在我國的典型發展是秤的發明和它的廣泛應用。在一根杠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稱量物體的重量。

南朝宋時的畫家張僧繇所繪的《二十八宿神像圖》中,就有一人手執一根有個支點的秤。

可變換支點的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桿秤上的重大發明,表明了我國古人在實踐中已經完全掌握了桿秤的原理。

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湖南省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製品,是個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

J. 杠桿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有時人們使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為了______;有時卻要使用

人們使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為了省力;有時卻要使用費力杠桿,那又是為了省距版離;權
①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是等臂杠桿;
②扳手、④羊角錘、⑥瓶蓋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③鑷子、⑤裁衣剪刀、⑦筷子、⑧釣魚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省力;省距離;②④⑥.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杠桿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