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居民杠桿率與金融危機的關系

居民杠桿率與金融危機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2-02-07 13:11:35

Ⅰ 金融危機成因的金融杠桿率過高

金融市場要穩定,金融杠桿率一定要合理。美國金融機構片面追逐利潤過度擴張版,用極小比例的自有權資金通過大量負債實現規模擴張,杠桿率高達1:20—30甚至1:40—50。在過去的5年裡,美國金融機構以這個過高過大的杠桿率,炮製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和虛假的繁榮。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億美元自有資金,形成2000億美元左右的債券投資。

Ⅱ 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的關系,並舉例說明

金融風險指的是與金融有關的風險,如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等。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Ⅲ 居民資金杠桿率到底是怎麼算的

杠桿比率到底怎麼算?
知乎 · 1 個回答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部分銀行配資業務重啟 杠桿率1:1.5到1:2.5之間 2.融資融券的比例為1:1,和買房首付是20%,那麼杠桿率為有

Ⅳ 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1、金融危機是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而造成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2、原先在美國次級貸款市場佔七成份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機構主宰,將貸款打包成證券,將貸款證券化背後的財務風險計算頗為復雜,通常得先分析被證券化的那一堆貸款案過去類似貸款案例之風險,計算出投資者能夠獲得本金和利率。整個過程中,新的市場參與者,出於逐利目的,過分追求高風險貸款。

3、由於全球成千上萬高風險偏好的對沖基金、養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資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貸標准在高額利率面前成為一紙空文,美國有許多中小型的銀行,因為資金有限並不想等二十年後才回收房屋貸款,所以樂意將手上的房貸債權轉賣出去,而且銀行也急著把錢放貸出去不然自己會被利息支出壓垮。

4、新的市場參與者與華爾街經銷商不斷鼓勵放貸機構,嘗試不同貸款類型。許多放貸機構甚至不要求次級貸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稅收表格在內的財務資質證明,做房屋價值評估時,放貸機構也更多依賴機械的計算機程序,而不是評估師的結論,潛在的風險就深埋於次級貸款市場中了。

5、於是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常常隨之而來的信用緊縮,是一種貨幣需求快速增長大於貨幣供給的狀況。在幾十年前金融危機基本上等同於擠提,現在則多以貨幣危機形式出現。股市暴跌有時也是一種金融危機。

(4)居民杠桿率與金融危機的關系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參考鏈接:金融危機—網路



Ⅳ 國際收支與金融危機有何關系

根據http://www.iichina.com/上面的資料顯示

美國長期以來存在的經常賬戶赤字和財政赤字是導致美元貶值的根本原因。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對美國金融系統和房地產市場造成巨大打擊,進一步加劇了美元的貶值趨勢。

柯林頓執政時期,美國扭轉了前幾任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的局面,2000年甚至創造了2369億美元的財政盈餘。然而,小布希上台後,對柯林頓政府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採取了以減稅為核心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財政赤字不斷加大。美國政府在過去5年一直都面臨巨額赤字,其中2004年財政赤字更是創下4130 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在2007年10~12月,美國政府財政赤字比上年同期增加 25.6%,為1538億美元。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政府稅收增幅在2008年會有所下降,但戰爭開支仍然將繼續擴大,因此美國政府2008年的財政赤字可能增加。

與此同時,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也在持續膨脹。1991年美國經常賬戶還維持著少量的盈餘,到了2005年第四季度,經常項目赤字已經達到GDP的6.8%。2007年美國的外部失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二季度經常賬戶赤字已經減少為GDP的5.5%。美國出現的巨額經常賬戶赤字,一是因為美國居民的儲蓄率太低,美國消費者在美聯儲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下習慣了借債消費,導致對進口品的需求相應增加。二是美國在過去幾年經濟增長相對超過了歐洲和日本,這也使得其進口需求增加。此外,石油價格上漲也是導致美國經常賬戶出現巨額赤字的原因之一。如果扣除掉石油進口因素,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美國經常賬戶佔GDP的比例會減少到3.5%。

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導致了最近半年來美元的加速貶值。自2000年互聯網經濟泡沫破裂以來,美國經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費帶動,而消費的增長主要不是由於收入的提高,而是房地產價格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但是,在美國房地產市場最為繁榮的時候,危機的種子已經播下。房地產金融機構在利益的驅動下放鬆了貸款標准,並創造出很多「前松後緊」的貸款品種,對原本不夠資格的購房者提供抵押貸款。在頭幾年裡,借款者還款額很低而且金額固定。但是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利率就會重新設定,購房者的還款壓力將驟然上升。如果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那麼發放次級債對於房地產金融確實是絕佳選擇,一是可以賺取更高的貸款利率,二是如果發生違約,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拍賣抵押房地產而收回貸款本息。然而一旦市場利率上升、房地產價格下跌,次級債市場就面臨滅頂之災。市場利率上升使得購房者的壓力驟然增加;房地產價格下跌使得金融機構即使拍賣抵押房地產也難以獲得本金的全額償付。

美國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並沒有真正結束。大批有風險的次級抵押貸款到2008年會進入利率重新設定的時期,估計違約率將再次大幅度提高。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很多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遭受巨額損失,導致市場上流動性出現恐慌性的短缺。如果次貸危機使得很多美國家庭面臨破產之虞,一定會對美國的消費帶來沖擊,而消費已經佔美國GDP的72%。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即使美國不會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但是增速放緩幾乎已經成為定局。IMF的報告認為,美國經濟走勢不容樂觀,預計其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均為1.9%,低於2007年的2.9%,比原來的預測分別降低0.1個和0.9個百分點。

美元貶值對美國擴大出口有積極作用,但改善美國長期失衡的國際收支賬戶作用有限。美元貶值增加了美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有利於擴大出口;同時外國商品相對來說變得更貴,從而美國會減少進口。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07年9 月份美國出口額增長1.1%,至1401.5億美元;進口額增長0.6%,至1966億美元。 9月份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較8月份收窄0.6%,至564.5億美元。但是,美元貶值對改善美國國際收支平衡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美國的進口中包括大量的原油和初級產品。這些產品的價格在過去幾年出現了飆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美元貶值。所以美元繼續貶值,盡管可能會導致石油和初級產品的進口數量減少,但其進口總額並不一定減少或者減少有限。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盡管美國2007年10月份實現了出口增長,但貿易赤字較 9月份上升了1.2%,至578億美元。赤字增加的首要原因就是原油進口額的增加。另一方面,導致美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不是匯率問題而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美國政府和居民的消費支出過多,儲蓄率難以提高,這是美國存在經常賬戶赤字的宏觀經濟根源。而要根本上改變這個狀況,光靠貨幣貶值是不行的。
資料來源於:http://www.iichina.com

Ⅵ 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多地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半個月,成都、福州、蘇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首套房、二套房按揭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且部分銀行出現額度緊張、放款周期變長的現象。一方面,部分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利率上行,謹防樓市過熱,另一方面,部分銀行也對自身的房貸額度進行了調整。
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不僅是房貸政策,多地的購房政策、土地政策等全方位從緊。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部分重點城市房貸利率上浮
一位南京地區銀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為防止樓市過熱,相關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房貸利率上浮一定比例,目前該銀行整體房貸業務額度也有一些收緊。
某國有大行杭州某支行營業部主任對記者說,目前該行的首套房房貸利率是從上浮5%提高到上浮8%,放貸額度也需要等候。另一家位於杭州的銀行的相關人士也表示,首套房房貸利率目前也上浮到8%,二套房房貸利率則維持在10%,沒有變化。該人士也表示,目前房貸額度較為緊張。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一周前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天津地區有11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由基準漲至最低上浮5%,蘇州地區有5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南寧地區多家銀行也上調了房貸利率水平。另外,寧波地區房貸利率最近也開始悄然上漲。中行、交行和興業率先將首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5%調整至上浮10%,二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10%調整至上浮15%。
整體來看,目前房貸利率上浮主要集中在部分重點城市。一位國有大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目前總行層面在房貸政策上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地方上會根據市場情況以及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進行調整。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稱,按揭貸款利率出現上調或者額度控制的城市大多為今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較高的城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5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0.7%。近期房貸利率有所調整的成都、福州、南寧、武漢、西安等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均高於70城平均水平。
穩房價穩地價 調控態勢明顯
房貸政策的收緊可被視為房地產整體調控趨嚴的一個縮影。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高達251次,相較2018年同期的192次上漲31%。從6月單月來看,我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達46次,較5月也有明顯增長。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2018年11月前,各地發布的樓市調控政策以收緊為主,從2018年11月開始,各地發布的收緊的樓市調控政策明顯減少。今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自那時起,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態勢則再次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
在樓市方面,在4月底和5月中旬,住建部兩次對此前價格累計漲幅較大的10個城市發布預警。隨後,蘇州召集30餘家地產商舉行座談會指出,要將今年當地房價漲幅控制在5%之內。而西安也在房價連續上漲39個月後,發布最嚴限購令,即自6月20日起,從市外遷入戶籍的居民家庭在西安購房需滿足落戶滿1年、或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條件。而對於非西安戶籍的居民家庭,則需滿足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滿5年的條件才可在西安購房。
在土地方面,東莞日前則出台最新的土地報價規則。在新的規則下,土地拍賣不再是價高者得,土地的最終成交價是最接近所有報價者的終次報價的平均價。這樣做可以限制「地王」的誕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稱,上半年調控呈現出「雙邊多點」效應,「雙邊」即在因城施策下,熱點城市政策總體從緊,而存在房價下跌風險的城市會出台「托市」政策;「多點」體現在調控不僅針對房價,還針對地價、限售、限購、公積金等多維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秦虹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管理的要求目標就是可量化、可考核的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地價是前提,穩房價是結果,要防止房價透支過多所帶來的後續一系列的經濟、金融、社會、城市方方面面的風險,穩預期是根本,必須建立一個對未來房地產政策、房地產市場比較清晰的預期判斷。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居民杠桿率水平為53.2%,遠低於美國居民的76.1%。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居民杠桿率絕對水平較低,但是仍需警惕其過快增長的風險。
恆 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就表示,我們仍應警惕居民杠桿過快上升風險。中國居民部門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經歷了三輪快速加杠桿,杠桿水平從新興市場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迅速靠攏,安全空間被快速消耗。居民杠桿的過快上升將帶來銀行資產惡化、金融風險積聚以及抑制居民消費增長等不良影響。
這一問題也已經引發了監管部門人士的高度警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的住戶部門杠桿率急速攀升,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持續的水平。更嚴重的是,新增儲蓄資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占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為,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他表示,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徵,不同地區房價有漲有跌都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劃算。

Ⅶ 居民部門杠桿率是怎麼計算的舉例說明

居民部門杠桿率=居民部門貸款余額/名義GDP
如:2016年我國GDP74.4萬億,居民部門貸款余額大約33.33萬億,相除後得2016年末居民部門杠桿率為44.8%。
杠桿率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中權益資本與總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杠桿率的優點
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一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二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出現背離。

Ⅷ GDP增長率和居民杠桿率相等有什麼關系

居民杠桿率=居民債務余額/名義GDP,居民債務余額包括三部分:個人住房貸款版、權消費貸款和經營貸款,房貸是其中的大頭,部分消費貸也是進入樓市。

而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各省市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增長比重均在5%以上,部分地區達30%以上。

圖片來源網路

房地產對GDP增長意義重大。

所以也顯而易見,GDP增長率和居民杠桿率通過房地產行業聯系起來,只要維持GDP增長率,居民杠桿率就不會太低。

Ⅸ 三季度居民購房杠桿率下降 房產金融政策短期難松綁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31日電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9年三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三季度,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回落至16.8%,連續10個季度回落;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為31.3%,環比降0.5個百分點,同比降0.1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730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市場預期隨之轉變,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連續4個月上升,三季度杠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若年內5年期LPR不調整,預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將繼續橫盤小幅震盪,部分城市房貸利率還有可能進一步小幅上行,四季度居民購房杠桿率還將下降,百城房價指數環比漲幅也將繼續收窄。同時需要注意到,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不斷創新高,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這也預示著房產金融政策短期內仍難松綁。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走勢
報告稱,從人民銀行季度公布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走勢來看,近年來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9.05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比上季度末低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
觀察歷史數據,2004年四季度-2014年四季度的10年間,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由1.6萬億元上升至11.5萬億元,期間新增房貸余額約9.9萬億。2015年-2017年四季度,短短3年時間,貸款余額迅速攀升至21.9萬億元,期間新增貸款余額約10.4萬億。對比2004-2014年間的9.9萬億余額新增可以看出,本輪僅用了30%的時間卻增加了105%的貸款。
回顧過去13年數據,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速最高點出現在2009年四季度(60%),這與四萬億刺激有關。此後2010-2011年間,中央相繼出台了「國十一條」、「國十條」、「9.29新政」、「新國八條」等調控政策,大幅提高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以及貸款利息,個人房貸余額增速隨之回落,2012年二季度回落至11%。2012年三季度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開始回升,2013年四季度達到21%後重新回落。2014年-2015年二季度間,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一直在17-18%區間內盤整。2015年三季度開始,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快速提升,加上國家不斷出台的一系列去庫存利好政策,2017年一季度超過了之前5年的增速水平達到35.7%。
2017年二季度,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出現回落(30.8%),此後8個季度繼續保持回落態勢,2018年二季度以來回落速度有所趨緩,2019年三季度回落至16.8%。四季度來看,預計短期內全國性的調控政策不會放鬆,商品房銷售難有大起色,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增速還將進一步小幅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走勢
報告對人民銀行季度公布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做差估算出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季度新增額走勢。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10900億元,環比持平,同比增長5%,房貸余額新增額目前絕對值仍處於歷史較高位。
報告稱,觀察歷史數據,2016年四季度以來,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連續回落。2017年四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進一步降至8000億元,同比下降33%。2018年前三季度連續反彈,四季度下降至8700億元。2019年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反彈至11200億元,這是由於央行2019年1月份全面降准1個百分點後,流動性較為充裕,商業銀行放貸意願較強。二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環比一季度小幅下降,三季度與二季度持平。
從全國人民幣新增貸款中個人房貸佔比來看,2019年三季度,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額佔新增境內貸款比例為28%,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觀察歷史數據,該指標大致出現三個高點(30%以上),分別發生在2007、2009年和2016年。2016年三季度,該指標連續刷新歷史最高值,達到53%。也就是說,新增境內貸款中有將近一半流向了住戶按揭貸款。2017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額佔新增境內貸款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三四季度重新回升。2018年一季度該指標回落,此後三個季度小幅上升。2019年一季度該指標回落,二季度再次上升,三季度小幅下降。從絕對值來看,該指標已經回到2016年初水平,但仍高於2008年以來平均值較多,說明住戶部門房貸去杠桿未來仍有空間。
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走勢
報告將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額佔全國一、二手房成交總額的比重與9%公積金貸款佔全國住宅成交總額比重的歷史平均值加總,估算出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
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為31.3%,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觀察歷史數據,從2015年三季度開始,居民購房杠桿快速上升,2016年四季度達到2010年以來最高位,為44.6%。2017年一季度,該指標小幅回落至44.4%,此後7個季度連續下行,2019年一二季度小幅上升,三季度再次下行。
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居民購房杠桿率上行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其一,央行2019年1月份全面降准1個百分點後,流動性較為充裕,商業銀行放貸節奏加快。其二,全國首套房貸利率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連降6個月,居民貸款意願增強。但三季度部分熱點城市首套房貸利率紛紛上調,6月份以來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已連續4個月上升。這使得居民貸款意願減弱,三季度居民購房杠桿率小幅下降。國慶長假後,全國住房按揭貸款市場執行了新的LPR定價機制,但從各地的執行情況來看,與之前的貸款利率相比基本保持穩定。若年內5年期LPR不調整,預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將繼續橫盤小幅震盪,這將制約居民貸款意願進一步增強。
此前央行發布消息稱,要求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加強對銀行理財、委託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9月監管嚴查信用卡資金流入樓市情況,包括境內房地產類商戶、房產相關契稅等,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下調房地產類商戶交易限額,並限制在住宅、地產中介等商戶刷卡交易。當前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連續2個季度回升後有所下降,目前來看短期內房貸政策很難全面放鬆,預計2019年四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還將繼續小幅下降。
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與百城房價指數關系
報告比較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與百城房價指數季度環比漲幅走勢發現,房價漲幅與居民杠桿率總體呈現正相關關系。2015年一季度開始,居民購房杠桿率和房價指數同時出現大幅攀升態勢,房價指數季度環比漲幅在2017年二季度見頂,居民購房杠桿率在2016年四季度見頂,主要原因是2016年底開始越來越多的城市收緊信貸政策。2018年一季度,杠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二季度杠桿率進一步下行,房價指數漲幅擴大,這主要是二季度部分二線城市樓市有升溫跡象,三四線城市還在輪動上漲。7.31政治局會議後,市場明顯降溫,三四季度杠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
2019年一二季度,杠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上行。730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市場預期隨之轉變,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連續4個月上升,三季度杠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若年內5年期LPR不調整,預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將繼續橫盤小幅震盪,部分城市房貸利率還有可能進一步小幅上行,四季度居民購房杠桿率還將下降,百城房價指數環比漲幅也將繼續收窄。
全國住戶部門杠桿率走勢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7–2008年,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保持在20%以下的較低水平,2008年末為17.9%。2009年初至2010年二季度,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隨著「四萬億」刺激政策的推出,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住戶部門杠桿率快速上升,此後至2012年底,上升趨勢減緩。2013年一季度,住戶部門杠桿率達到31%,首次突破30%,此後連續快速上升至今。2018年底,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為53.2%,相比2008年底增長了35.3個百分點。2019年三季度,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繼續上升至56.3%,環比上季度上升1個百分點,同比去年同期上升4.1個百分點。
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所有統計國家的住戶部門平均杠桿率為59.7%,發達國家為72.1%,新興市場國家為39.9%。目前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低於國際平均水平,但高於新興市場國家平均水平。但需要看到的是,在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快速上升的同時,其他主要經濟體的住戶部門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去杠桿。例如,美國住戶部門杠桿率從2008年末的95.4%顯著降至2018年末的76.3%,同期日本住戶部門杠桿率從59.5%降至58.1%,歐盟從60.4%降至57.7%。且近年來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增速較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未來幾年有可能超越歐盟和日本。
全國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存款余額走勢
全國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和全國住戶部門存款余額的比值變化,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住戶部門的資金杠桿走勢。2007年一季度-2009年一季度,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例在20%-30%之間小幅波動。2009年二季度開始,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例基本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2016年以來呈加速上行趨勢,這與2016年以來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增速較高有關。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例從2008年末的25.3%上升至2018年末的66.1%,期間上升了40.8個百分點。2019年三季度,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例上升至66.2%,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例持續上升,與存款余額增速持續下行,貸款余額增速持續高於存款余額增速有關。住戶部門存款余額增速持續放緩,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與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有關,過去大多數居民的節約型消費方式已不再是主流,與之相應的高儲蓄率也逐漸降低。
二是與居民代際更迭有關,目前,80後、90後已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不再像父輩、祖輩那樣熱衷於儲蓄。
三是理財方式發生了變革,銀行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產品等分流了一部分的銀行存款。
四是實物類資產住房正在成為中國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居民熱衷於將貨幣類資產的儲蓄存款和理財產品轉化為房產。
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增速持續高位也與住房貸款持續高增長有關,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2008-2018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在住戶部門貸款余額中的佔比為45%-54%,即個人住房貸款佔住戶部門總貸款的一半左右,是居民負債的最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近日央行強調,要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預計下半年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增速將會有所放緩,住戶部門貸存款余額比值的上升趨勢也將趨緩。
(來源:中新經緯)

閱讀全文

與居民杠桿率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