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銀行杠桿投資賺錢

銀行杠桿投資賺錢

發布時間:2022-02-07 13:34:43

① 銀行資本金融杠桿作用的主要利弊是什麼(從銀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其實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收益預期盡可能縮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擴大,這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所得到的結果則必然落在您的預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金融杠桿的基本原理並不復雜。
使用貸款產品來操作房地產投資,實際簡單地說就是租用別人的資金來為自己賺錢。但是,即使對於房產下一階段的走勢可以預判是非常樂觀的情況,也無法使用金融杠桿無限制地吃進房產,在最開始的階段,投資者被允許使用金融杠桿的空間是非常小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貸款的來源是金融機構,為了保護自己的資金安全,金融機構必須考慮到貸款客戶是否可以承擔得起每月的還款額,而且要考慮到如果一旦客戶的資金鏈出現問題,通過拍賣客戶抵押房產是否可以追回所貸出資金,因為這樣,首先投資者投資的房產很難貸到很高比例的貸款,即使貸到了,也必須要支付高得多的貸款成本,其次,貸款機構會根據貸款者的收入情況考慮其是否可以承擔每月的還款壓力,而還款能力的判定全部取決於貸款者所有的可確定收入,如工資、租金等等,另一方面,投資者的不可確定收益,如房產的增值、稅務上的抵扣等等是不可能作為收入被算進投資者的還款能力的。

② 什麼是杠桿投資啊

"比如說買外匯或者期貨,比如說你交了5000塊錢的保證金,杠桿是2倍 ,你就可以10000塊錢進行投資,同時放大風險和收益,如果賠錢了,直接從你的保證金里扣,當你的保證金到了一個最低的比例之後比如說70%,就是說你賠了1500塊錢,剩餘的3500塊就不能再用來交易了。"

③ 存錢杠桿200萬到銀行在放大10倍獲2000萬利息可能嗎

異想天開!哪裡有這種「存錢杠桿」?杠桿作用一般是指在股市、貴金屬等投資上,可以用小額資金加上杠桿作用,去撬動大量的投資,其隱含的前提是,假如投資失敗,損失的錢可以用你投入的小額資金補償進去,得到強制平倉的結果,而你只能凈身出戶!

④ 在銀行貸款時,他們所說的杠桿交易到底是不是騙局

杠桿貸款是銀行對個人投資與外匯提供的一種融資貸款。利用這種外匯投資貸款,客戶要在銀行存入一定數量的定期存款,這種定期存款也稱之為「原始保證金」,其作為客戶向銀行借入資金的抵押品。客戶借入資金的信用額度一般是原始存款的5至10倍,客戶從銀行提取的貸款總額不能超過銀行給他的這個信用額度

杠桿交易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譬如用5塊錢投資買進100塊錢的標的資產,如果資產增值5塊,漲到105塊,那麼你的保證金就變為5+5=10塊,也就是將5%的漲幅通過杠桿交易變成了100%的盈利,也就是20倍的杠桿。如果資產減值5塊,跌倒95塊,那麼你的保證金就變成5-5=0,也就是5%的跌幅通過杠桿交易變成了100%的虧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高風險的杠桿交易。但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杠桿之外,就是買空賣空的誘惑。

⑤ 什麼是投資銀行的杠桿

在20倍的高杠桿放大作用下,各大金融集團在次貸危機中的投資損失率達到18%至66%,平均損失約% 次貸危機席捲了整個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除了美國的Countrywide、新世紀金融公司以及英國的諾森羅克銀行、北岩銀行等業務相對集中於抵押貸款領域的機構遭受重挫外,美林證券、花旗集團、瑞士銀行等大型綜合銀行或投資銀行也未能倖免。 盡管美林有大量相對穩定的經紀業務,盡管花旗有大量的零售銀行業務和全球化的分散投資,盡管瑞士銀行因其低風險的財富管理業務一貫享受著最高的信用評級;盡管房地產抵押貸款只是它們眾多利潤源中的一個,而且貢獻並不大——但正是這個不起眼的業務讓這些金融巨頭們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金融集團希望通過復雜的業務結構來分散風險,用精細化的測算來撥備風險,但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垃圾債危機、到1987年黑色星期五中的組合投資保險策略隱患、90年代末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套利危機、再到此次次貸危機,大型金融集團在歷次金融創新產品危機面前不堪一擊,「風險分散」和「流動性撥備」都變得毫無意義。 雖然在此次次貸危機中,中資企業損失較小,但在中國的金融發展過程中,到處都需要創新,到處都可能是創新的「地雷」,美國的次貸危機也許能給我們更多啟示。 多收益源不能分散風險美林證券與貝爾斯登是次貸危機中損失較大的兩大投資銀行,但從他們的業務結構看,包括了股權、固定收益、投資銀行、交易清算、私人客戶理財和資產管理等多個部門,涉及代客交易、交易清算、結構化產品設計銷售、做市商、自營交易、風險套利(套利並購重組事件)、傳統套利(套利價差)、證券出借、證券化產品發行和投資、融資、並購重組、私人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多項業務。 除了抵押貸款證券(MBS或ABS)外,他們的業務還涵蓋了國內股票、國際股票、國債、市政債、公司債、垃圾債、可轉換證券、股票衍生工具、利率互換產品、外匯互換產品、商品期貨、對沖基金等多種產品。 雷曼兄弟等亦是如此,其業務結構是一個極其龐雜的體系,每個結點都充斥著風險,他們希望通過多結點來分散這種風險。 現實中,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一般來說,美國大型投資銀行的收益來自於五方面:自營(Principal Transations)、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抵押貸款服務權收益(MortgageServicingFees)、傭金收益(Commissions)和資產管理收益(Asset Management)。而花旗、瑞銀等以銀行業務為主的大型金融機構,其業務結構就更加復雜,收益源也更加廣泛。 但問題是,金融機構的高杠桿可能會完全對沖掉多收益源的風險分散作用。 大機構次貸損失30%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歐美的金融機構都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流動性和資本金管理體系,其核心是:集團根據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計算出在發生危機事件時所需要的最大流動性,這個流動性需求將主要通過資本金來滿足。 即,公司的資本金應該可以保障公司在發生極端事件、且不能進行外部融資情況下,不用變賣資產就能夠滿足正常的債務償還需求、法定資本金需求和一定概率下或有負債的發生額(擔保、資本承諾等),並可滿足危機發生時抵押品價值貶損所導致的抵押融資額減少、甚至無法獲得抵押融資時的資金需求,以及公司長期債被降低一級時衍生品交易中所產生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為了保守起見,金融集團一般都會要求其現金資本和其他備用流動性所構成的流動性池應該大於危機發生時的最大資金需求——貝爾斯登和美林都要求其流動性資源應是短期無抵押融資的1.1倍以上,而雷曼兄弟則要求其流動性池裡至少要保持20億美元的富餘流動性。此外,美林還要求它的長期資本資源至少要比長期資產需求多出150億美元,這一原則也同樣被用於新巴塞爾協議中對銀行風險的監管。 精確的數量化管理似乎給公司穩健經營提供了足夠的保障,而它的一個現實結果就是各家金融機構都放心大膽地使用較低的撥備和較高的財務杠桿。美國證券公司平均的總財務杠桿(總資產/股東權益)大於20倍,而凈財務杠桿((總資產-低風險資產)/有形股東權益)在15倍左右,商業銀行平均的總財務杠桿則在12倍左右。高杠桿雖然提高了資本回報率,卻也對風險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公司低估了風險,導致撥備額不足,將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在20倍的杠桿作用下,放大至整個集團。 以貝爾斯登為例,總杠桿率、凈杠桿率分別為30倍、16倍,只要總資產中的3%、風險資產中的6%發生凈損失,就會產生致命後果——公司現有130億美元的有形股權資本、正常情況下每年可產生2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即,可承受的最大虧損就是150億美元,而公司在抵押貸款上的投資達到560億美元,其中的20%發生問題就將是致命打擊。 而對於美林來說,表外風險頭寸則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其一年內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表外承諾額就高達470億美元,一年內如發生降級等特殊事件所導致的追加保證金或回購承諾要求達到630億美元,兩項相加就達到1100億美元,而公司的有形資本金不到400億美元,即使加上其他備用流動性,最多也只有630億美元。實際上,公司總財務杠桿率、凈財務杠桿率分別為20倍、13.8倍,如果總資產損失5%以上,風險資產損失7%以上,就將導致破產危機。 實際上,正是高杠桿讓金融控股集團在金融創新過程中變得異常脆弱——如果金融集團將總資產平均分布在20項業務上,那麼,在20倍杠桿下,每類資產50%的損失將導致集團資本金損失一半,而在次貸危機中,各大金融集團的投資損失率在18%至66%之間,平均損失30%左右。 貝爾斯登賣股權給中信真實原因在成熟業務上,經過多年的數據、經驗積累,歐美市場上的成熟金融機構對於風險的估算確實已經比較准確,足以支持其低撥備下的高杠桿運作,並成為其在收益率上戰勝新興市場金融機構的有力武器。 但在金融創新過程中,由於歷史數據較短,風險的估算常常發生偏差——這種偏差不是一兩家金融機構的偏差,而很可能是系統性的偏差,比如次貸危機,AAA的次貸最終被證明是整個金融系統在房地產牛市行情中的整體估價錯誤。 其結果是,當危機真實發生時,實際的流動性需求可能遠遠超過公司的估算:抵押品價值的貶損程度可能超過預期,從而要求更多的保證金支持——沒有一個機構會為AAA級的債券撥備出30%的貶值空間(真實的撥備額不到2%),為AA級債券撥備出60%的下跌空間。 實際上,當危機到來時,所有次級貸款的價值都發生了大幅貶損,AAA級債券目前已累計下跌30%以上,AA級下跌60%,A級跌幅超過70%,直追BBB及BBB-80%左右的累計跌幅。盡管各大金融集團都以AAA及AA級次貸為主,但各大金融集團在次貸中的投資損失率都達到20%以上。 此外,或有負債可能在某一時刻被要求全部兌現——次貸危機中的回購協議成為許多金融機構的致命傷,按照歷史的估算,售出的次貸被要求回購的概率僅為1%至2%,但當危機發生時,幾乎所有次貸的違約率都上升到10%、甚至20%以上,從而被要求全面回購;抵押融資渠道可能大幅萎縮,目前新的次貸發行幾乎成為不可能;而公司信用評級可能被連降幾級,從而在次貸以外其他衍生品的交易上被要求大額追加保證金......總之,針對金融創新產品的撥備可能完全不夠,它將吃掉所有的富餘流動性和公司計劃用以擴張的資金,甚至會消耗其他業務的撥備額,並引發全面裁員。 寧選高風險不選高杠桿金融創新過程中風險的估價通常是不準確的,金融集團希望用復雜的業務和分散的收益點來降低單一事件的沖擊力,但金融企業的高杠桿放大了單一事件的沖擊力,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可能會感染其他業務,並危機整個集團的安全——實際上,在投資銀行平均15倍左右的凈財務杠桿和20倍以上的總財務杠桿下,5%以上的風險資產虧損將給公司帶來致命打擊。不僅如此,危機還對股價產生了長遠的影響,限制了企業在其他高速成長領域上的擴張速度。 如果把金融機構的三要素繪成一個三維圖,波動性、收益率和杠桿率。那麼,對於金融集團來說,在新業務上杠桿率的控制尤其重要,因為此時波動率的數據變得不那麼可信了,一旦風險失控,低杠桿的集團能夠將風險控制在局部,從而可以發揮真正的金融集團多收益源分散風險的作用,在低谷中趁機收購其他企業;與之相對,高杠桿的集團將使風險擴大至整個集團,從而成為低谷中的被獵食者。 在金融創新中,唯一安全的是現實的撥備,而不是信用評級或其他基於歷史數據的模擬測算。 金融創新過程中,控制杠桿是分散業務風險的前提,是控制創新業務風險范圍的必須。「可以承受高風險,絕不承受高杠桿」的原則,不僅適用於新產品的拓展,也同樣適用於跨地域的擴張,在新地理市場上,當風險不可測時,控制杠桿比控制風險更重要。

⑥ 目前如何撬動銀行杠桿

每個人實現財富增值的資源有限,合理運用杠桿就顯得尤為重要。什麼是杠桿?從投資理財的角度講,杠桿就是用自己少部分的本金,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借入一部分資金投資獲取收益,從而提高自有資金的收益率。比如說,辦理房屋按揭貸款,借入銀行資金買房,便是借用了杠桿。理解杠桿,就要糾正不借錢、不欠債是最好的理財這個誤區,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合理運用杠桿,合理借錢,提高投資收益,才是一個聰明和智慧的理財者。

基金理財,一個都不能少

投資於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存款等不同產品,實現財富增值是大多數人的理財方式,產品選擇的關鍵便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的長短。目前來說,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風險適中,收益相對較高,投資方式靈活,是不少投資者的首選。

基金投資,簡單地說便是投資者購買基金公司的產品,讓專業的基金經理幫助選擇投資目標(主要是股票),實現收益。而對於每月有固定結余和長期理財目標的投資者,基金定投也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方式。目前重慶銀行代銷了多家老牌基金公司的多支產品,基金定投100元起,適合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與基金不一樣,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起點更高(5萬元起),在銀行的風控體系下,風險相對更低。目前重慶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在4%-5%之間,產品分為開放式理財產品和封閉式理財產品,能夠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⑦ 如果我用銀行的消費貸去做理財杠桿違法嗎還是有什麼不好後果。

不違法,但是違規。銀行貸款資金不可以做理財、進入證券市場等等。
只要貸款資金進入銀行規定以外的領域會被監控到,會留下記錄,下次貸款就會因為上次違規使用資金而被拒絕

閱讀全文

與銀行杠桿投資賺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