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是什麼意思
隱含將不掛鉤美元 在奧黑的壓迫下 對美升值!
『貳』 2015年人民幣匯率情況怎樣
2016年1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了人民幣匯率指數系列的最新數據。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94,較2014年末升值0.94%;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101.71和98.84,分別較2014年末升值1.71%和貶值1.16%。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一貶兩升,顯示2015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保持了基本穩定。
從全年走勢看,前8個月受美元走強的影響,人民幣有效匯率總體呈現小幅升值態勢,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最高達到105.65,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存在一定的偏離。8月11日,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中間價的形成更加參考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此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也有所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的偏差得到了校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回落至101附近徘徊。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持續小幅走貶又進一步釋放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2015年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都大致回到了2014年末的水平。
當前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首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2015年雖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仍持續提高,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391億美元。我國並無必要通過貨幣競爭性貶值刺激出口來穩增長。其次,從外部環境看,各方面關注的美聯儲首次加息在長時間的發酵後,市場反映總體平穩,對2016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也較為充分,這說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提前消化,下階段美元走勢受多方因素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最後,經濟基本面仍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長期支撐。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充裕,金融體系保持穩健,海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將逐步增加,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仍屬強勢貨幣。
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符合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人民幣匯率將更加順應市場供求力量變化,參考一籃子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匯率順應的市場力量是與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供給和需求,而不是以順周期和加杠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投機勢力。一些投機勢力試圖炒作人民幣並從中牟利,其交易行為與實體經濟需求無關,不代表真正的市場供求,只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向市場發出錯誤的價格信號。面對這些投機勢力,人民銀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展望2016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繼續呈現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有彈性的特徵,人民幣匯率政策也將更多承擔起發揮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
『叄』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是什麼意思呀
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要提高,匯率變化的頻率要增加,實行雙向浮動,即人民幣既能升又能降。這樣的匯率政策,既能夠改變企業對匯率偏好、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又能促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還是真正地以市場機制決定匯率、緩解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肆』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機制是指人民幣匯率不只是單邊上升的,也會下降,是一種由市場調節的上下浮動的匯率機制。
『伍』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請詳解
「浮動」是相對固定匯率而言的,就是根據市場需求由市場需求調節的匯率制度。
「彈性」是指匯率變化的幅度要大一些、頻率要快一些。
「雙向」是指既會上漲也會下跌,而不是象過去的單邊上漲。
『陸』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機制什麼意思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機制是指人民幣匯率不只是單邊上升的,也會下降,是一種由市場調節的上下浮動的匯率機制。
『柒』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對經濟社會有多重影響
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要提高,匯率變化的頻率要增加,實行雙向浮動,即人民幣既能升又能降。這樣的匯率政策,既能夠改變對匯率偏好、增強國際競爭力,又能促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還是真正地以市場機制決定匯率、緩解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捌』 「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求大師指教。
現在的匯率波動每天限定在千分之五,「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的意思是建議擴大每天波動幅度。
『玖』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
雙方的匯率比例(比如人民幣對美元)都可以隨市場的變化而上下浮動。
例如:中國人民幣和美國美元都按照市場規律進行調整,根據市場變化,匯率有時也可以下浮,可以上調;即:雙方(美元、人民幣)都可以升值,也可以貶值,不再因人為因素操縱匯率,而是由市場來決定。
(9)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15擴展閱讀:
匯率影響的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在間接標價法下: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3、利率差異。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4、財政、貨幣政策。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