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股神排名前十名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⑵ 王亞偉2015年持倉股票行情
目前看汮豐投資的股票持倉情況要等年報,一季報出台之後才能一探究竟
⑶ 中國十大民間股神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
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統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組建你自己的系統,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建議你可以去盈虧同圓的官網重新開始!
⑷ 對於已經普遍高倉位運行數月的私募基金,這種狀態還能持續多久
績優私募或已率先「撤退」!
10月以來大盤震盪上行,私募繼續維持高倉位運行,滿倉和空倉私募佔比都有所增加。根據融智評級研究中心的統計,當前私募平均倉位水平在七成左右,與上月整體保持一致。半倉以上私募佔比90.13%,其中倉位在八成以上的私募佔比50.66%,相比上月有所下降,但滿倉的私募佔比卻繼續上升至31.58%;倉位在五成以下的私募佔比降至不足10%,其中空倉的私募有所增加,佔比1.97%。
10月私募機構倉位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華潤信託
對此,多家私募基金認為,政策催化以及增量資金流入共同推動了本輪醫葯股行情。例如泰暘資產認為,10月初,葯審改革文件發布,市場預期後續新葯和新型醫療器械的審批速度將顯著加快,醫葯板塊的投資情緒開始升溫。隨著行情的演繹,醫葯板塊的投資從消費升級的邏輯向創新葯主題演進。伴隨龍頭股股價疊創新高,市場對制葯板塊的估值體系發生根本性變化,由傳統的PEG估值轉變為PEG+Pipeline估值,整個創新葯品種的估值整體上移。三季度時,整個醫葯股的資金配置已經降低到最近幾年來的低位,隨著醫葯板塊的上漲,增量資金持續流入,最終帶來了本輪醫葯股的整體上漲。
私募還會繼續「喝酒吃葯」嗎?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醫葯股,食品飲料板塊也在10月份表現「搶眼」,龍頭股貴州茅台(677.950,27.88,4.29%)更是自10月以來上漲30.97%,股價實現年內翻倍,漲幅達107.10%。與之同步的是,華潤信託的統計顯示,10月份私募基金除了「吃葯」外,也在繼續「喝酒」——整體小幅加倉了食品飲料板塊。
不過,隨著行情的演繹,市場對於食品飲料、醫葯等大消費板塊的走勢心生疑慮。未來,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未來還會繼續「喝酒吃葯」嗎?
【該不該「吃葯」看法不一】
泰暘資產:預計目前市場加配醫葯股的意願依然強烈。首先,板塊龍頭基本面良好,長邏輯上龍頭股的業績兌現的確定性高,隨著2018年的臨近,估值切換的意願強烈;其次,2017年和2018年初,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結果將會逐步披露,將給制葯子行業帶來新的催化劑。最後,隨著制葯子行業個股估值的提升,其他子行業的龍頭將會有更多的估值吸引力,為後續增量資金提供入場機會。
重陽投資基金經理王明聰、星石投資等:未來醫葯行業將加速實現優勝劣汰,優質醫葯公司成長性會比較好,未來醫葯股的走勢將分化。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醫葯股估值目前較高,性價比不好,甚至還有風險。
【看好高端消費行情持續】
星石投資:從需求側看,消費升級的大勢仍在進行,年末和年初是傳統消費的旺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效應,導致消費股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漲幅顯著高於二三季度。從供給側看,我國的消費行業均在進行著供給側的出清,從而導致行業集中度提高,強者恆強。
泰暘資產: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和中高收入人群佔比的提升,消費已經從數量消費升級到品質消費和品牌消費,對高端消費品的需求將進入加速階段。四季度及未來一段時間,在經濟穩健增長及通脹溫和的環境下,看好反映中國產業升級和消費高端化趨勢的部分科技和消費板塊,具體來說,我們看好代表科技的消費電子、人工智慧和互聯網,代表品牌消費品的高端白酒、家電、免稅和酒店,以及醫葯中的創新葯和醫療服務。
【尋找類茅台股票是關鍵】
重陽投資基金經理王明聰:大消費板塊過去表現好確實有基本面邊際向好的因素支撐,但投資者未來在關注這類股票的時要注意市場預期與真實業績的相對高低。
⑸ 券商多空大分歧,私募大佬怎麼看
一、陽光私募機構觀點: 券商多空分歧,私募機構如何看待當下行情
近日,任澤平高調唱多股市,並稱市場在3600點之前無阻力,備受市場關注。然而,對於任澤平高喊3600點之際,姜超隨之潑出冷水,繼而引發了十大券商對3000點展開激烈多空論戰。那麼,私募機構又將如何看待當下市場行情?
1)重陽投資:2016年結構性投資機會顯著,投資布局在二線藍籌股
今年利率還會往下走,低利率對於風險資產價格的支撐作用將會持續存在,低利率也是股市上升的動力所在。
市場基本上風險釋放得比較充分,包括市場內在的風險,估值的風險,杠桿的風險。
2016年A股市場將呈現系統性均衡、結構性分化的特點。市場總體將相對平穩,系統性機會和風險均不明顯,但結構性投資機會顯著。
今年的投資標的還是主要體現在二線藍籌股上面:
大消費、大健康等個股,因為這些標的受益於中國人口老齡化;
受益於經濟轉型的一些標的,如新技術、新業態中具備超預期增長潛力的領先公司,而對於成長股,需要去偽存真,找出真正的成長性個股;
具備正預期差、受益於改革紅利的優勢公司,如國企改革概念等。
引領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優質高端製造業企業;
具備中長期可持續高分紅能力的龍頭企業,特別是無風險利率下行將提升高股息率權益資產的投資價值,部分行業龍頭企業。
2)展博投資:市場大幅下跌的概率較低,但反彈至目前點位有一定回踩需求
資金短期追高意願不強,市場延續了前期的震盪向上格局。
近期市場環境較為溫和:一方面美聯儲加息概率降低,大宗商品回暖,全球風險偏好逐漸回升;另一方面隨著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公布,短期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市場悲觀情緒有所修復。
展望後市,隨著實體經濟的回暖,近期市場再次大幅下跌的概率較低,但市場反彈至目前點位有一定的回踩需求,將精選成長性良好且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耐心等待市場調整後的買入機會。
3)和聚資產:短期謹慎,中長期牛市可期
目前市場估值相對偏高,增量資金入市意願並不太強,短期看,保持相對謹慎。
中長期來看,牛市還會再來,這取決於:第一市場經歷過較長時間的大幅回調,第二是利率處於長期下跌通道中,第三個條件是未來和預期的時間內經濟要築底。
未來,更多的精力仍然將集中在挖掘成長股的投資機會(信息產業、高端裝備、新能源),適度參與周期股的反彈機會,研究挖掘化工、養殖等領域投資機會。
4)朱雀投資: 對待3000點以上的市場仍需偏謹慎,短期大幅向上空間有限
監管政策的優化長期來看利好行業發展,但由於現階段券商原有杠桿並未用滿以及需求不足,對市場的短期提振作用較為有限。
當下,對待3000點以上的市場仍需偏謹慎,目前還看不到增量資金大幅進場的跡象,短期大幅向上空間有限。
重點關注流動性風險:債券違約事件的爆發、人民幣匯率貶值時點和方式。
展望後市,短期市場可能仍會震盪反復,市場向上也還會有一定的空間,但是波動大的市場中賺錢效應下降,風險收益比也已經大幅下降。
5)翼虎投資:等待市場發出明顯信號後,調整投資策略
上周股市震盪上漲,但趨勢仍不夠強勢,最後兩天的陰陽星交錯說明多空的爭奪正進入白熱化。
應該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再結合周末消息面的影響。在目前的位置穩定持倉,保持適中倉位,進可攻、退可守,等待市場發出明顯信號後再調整投資策略才是合理的選擇。
關注機械軍工(軍工行業的混改)、醫葯(血液製品和葯物CRO行業)、TMT、旅遊、消費(網紅的背後是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經濟效益)等板塊。
二、陽光私募行業動態:私募新規《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正式出台
1)違規違紀零容忍:基金業協會1日內一辦法出台、倆處分公告
自去年底開始,中國基金業協會開始加強私募行業監管。《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發布後,基金業協會表示新增備案通過率大約為10%,為首發產品補充提交的法律意見書和重大事項變更提交的法律意見書的通過率也分別約為10%。此外,上周五(4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一日內連出一大管理辦法、兩大處分公告。
私募基金募集管理辦法出台
4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正式生效時間為2016年7月15日,自發布到正式實施的3個月過渡期內,募集機構應當盡快完成相關行為整改和內部制度建設。
格上理財就《辦法》中9大重點內容進行梳理和提示,包括明確私募基金兩類銷售主體、嚴格私募基金募集流程、明確從業人員資質要求、合格投資者確認、嚴格限定推介材料的內容及推介媒體、合格投資者確認、冷靜期、禁止非法拆分轉讓、募集相關資料需保存10年等。詳見格上私募圈4月15日文章《重磅!私募基金募集管理辦法正式頒布,9大重點內容值得每家私募關注!》
3家私募管理人資格被撤銷,1家被注銷
4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先後發布對中金賽富等3家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作出紀律處分,及注銷華興泰達(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公告顯示,這4家私募機構均為去年年中受到紀律處分,其中,中金賽富、中金信安和中投金匯等3家私募已不再運營。根據新規,它們已不再符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登記要求,協會決定撤銷其管理人資格,對有關責任人員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
2)淡水泉、重陽、鼎薩、鴻道一季度重倉股現身,「萬華化學」仍受鍾愛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尚未結束,部分上市公司已披露了一季報。據格上理財統計,淡水泉投資共現身兩家上市公司一季報十大流通股東,分別為「萬華化學」和「歌爾聲學」,其中,淡水泉精選1期、淡水泉成長基金1期、投資精英之淡水泉等3隻基金均位列「萬華化學」十大流通股,且較去年四季度,淡水泉精選1期增持了470.65萬股。對於這兩只個股,淡水泉投資可謂「鍾愛有加」,其中,「萬華化學」從2015年二季度持有至今,「歌爾聲學」從2014年四季度持有至今。
此外,重陽投資繼去年四季度進駐「萬華化學」十大流通股後,一季度仍在其中,並增持了160萬股;鼎薩投資以持股290.21萬股位居「長方集團」第八大流通股東;鴻道投資以395.54萬股持有量成為「星美聯合」第七大流通股股東。
三、陽光私募機構動態
王亞偉再次「押中」停牌重組股
據格上理財了解,截至4月17日,在已公布2015年年報的公司中,王亞偉旗下產品現身9家公司流通股東名單。這些公司中,其中三家上市公司或涉及重組(中天能源、廊坊發展、*ST夏利)。此外,去年四季度還有2家上市公司(三聚環保、深紡織A)獲王亞偉增持,1家(中天能源)新進。
四、陽光私募機構調研動向: 「宋城演藝」受追捧,47家私募機構齊調研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2016年4月11日至4月17日滬深兩市共有40隻個股獲得私募機構調研,其中,創業板和中小板共有33隻,佔比82.50%,較上周有所上升。調研個股中,電子、電氣設備行業最受歡迎,分別共有5家上市公司受私募機構調研,機械設備、紡織服裝其次,各被調研4家。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休閑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宋城演藝」被調研最多,包括淡水泉投資、千合資本、景泰利豐投資、世誠投資、拾貝投資、星石投資等47家機構。據格上理財了解,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主題公園和旅遊文化演藝的投資、開發和經營的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旅遊企業之一。公司主要業務板塊包括了文化類主題公園宋城景區和游樂類主題公園杭州樂園。目前,公司在內生增長和外延並購兩方面持續發力,市場地位和競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內生方面,異地拓展全面豐收,千古情系列觀演人數超預期增長;外延方面,圍繞「積極打造宋城生態,全面擁抱互聯網」的戰略目標,實現中國演藝產業「互聯網+」的歷史性突破。
此外,電氣設備行業個股「匯川技術」也受到不少頂級私募青睞,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淡水泉投資、重陽投資、高毅資產、景泰利豐投資、理成投資、星石投資、拾貝投資等35私募機構均有調研,被調研次數僅次於「宋城演藝」。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定位服務於中高端設備製造商的技術公司。公司業務服務領域涵蓋: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等。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及行業的高速發展,為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產品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使得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5年取得了超過100%的增長。
⑹ 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人
⑺ 十大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購買流程:⑻ 中國股市十大高手排名
中國投資界高手如雲,只是他們行事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如葛衛東、王亞偉等。
1、 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2、 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盤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3、 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4、 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5、 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拓展資料:
1、 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2、 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3、 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4、 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5、 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