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美匯率大戰:中國能躲得過去嗎
好在中國塊頭大,有大量外匯儲備,只要中國應對不犯大錯誤。一定能扛到最後。
在外匯大戰中,一定要堅持對等原則,自己吃虧多少,也一定要讓對方感覺疼。誰先受不了,誰先認輸。堅持將自己國內的事情辦好,打鐵還需自身硬。
⑵ 中美匯率戰 中國怎麼打
此舉矛頭直指人民幣匯率問題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成焦點議題。
美國為什麼總是抓住中國的匯率問題不放呢?從歷史經驗來看,每當美國經濟面臨困境,每當臨近總統大選,人民幣匯率都會首當其沖受到責難,可見這已完全成為了一場政治游戲。就當前美國形勢而言,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美國經濟停滯,甚至有二次探底的風險,華爾街危機不斷升級,美國政府需要為自身的政策失誤找到一個替罪羊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美國國會議員們試圖說服民眾接受他們所鼓吹的「中國出口導致美國人民失業」這一說法,從而平息民憤並轉嫁壓力。第二,美方希望通過人民幣匯率升值來消減貿易逆差,刺激經濟增長,提振美國的製造業。第三,通過貶值美元稀釋美國債務,從而減輕對華債務壓力。最後,從國際戰略層面上考慮,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和匯率自由化,可以抑制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還可藉助該手段間接打開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全面開放。
針對該法案,中方表明嚴正立場,堅決反對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炒作施壓。因為如果如美國所願,將人民幣匯率政治化,勢必會對中美經濟,甚至是全球復甦造成巨大負面影響。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出口和就業受到的嚴重沖擊首當其沖,如果人民幣大幅度升值,靠低價位策略生存的中小企業勢必被擠出市場,從而會造成失業人口的增長,這將不利於社會穩定。其次,
外匯儲備與投資收益將遭到極大損失。由於升值預期而湧入的大量的外匯占款將會「擠占」人民幣基礎貨幣的投放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中國國內貨幣流動性過剩,限制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此外,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對中國對外投資不利,增加了中國資本對外投資的匯率風險。最後,具體到產業上,石化行業、傳統的具有出口優勢的行業及進口產品替代的行業將受到不利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毫無疑問其希望通過此彌補自身競爭力不足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坐享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財富轉移。但事實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絕對不是治療美國經濟復甦乏力的良葯,根本解決不了美國儲蓄不足、貿易赤字和高失業率等問題,也無助於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而且,人民匯率如果升值,在華經營美資將受到損失,美國消費市場物價也將隨之上漲。
在全球經濟密切聯系的今天,中美兩大經濟體引起爭端,必將影響全球經濟的復甦。首先,全球經濟復甦基礎依然薄弱,復甦有賴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拉動。人民幣的加速升值無疑將拉低中國經濟增長,勢必阻礙全球的經濟復甦。其次,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和彈性的增加,而這無疑將帶來美元資產的穩定性問題,將導致美元和美國國債價格的頻繁波動,不利於美國及全球經濟的穩定。
那麼,面對美國發起的一浪高過一浪的匯率大戰,中國該如何應對呢?從短期來看,第一,中國應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嚴謹的數據分析來證明美國的悖論。這也是以往中國應對匯率執政的欠缺之處。與中國人偏重說理的習慣不同,美國政界更習慣於接受。在近日商務部與世貿組織在成都聯合舉辦召開的一項研討會上,國內外官員與學者共同探討改革現行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依據新的統計方法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額或將縮小30%左右。一旦明確舊有的統計方式存在「貓膩」後,美國以順差過大導致貿易不平衡來給人民幣升值施壓,將更加站不住腳。第二,要充分利用國際組織的幫助。WTO《反補貼協定》對補貼的界定非常嚴謹。就法律技術而言,美國根本無法提供相關證據,更無從證明中國操縱了匯率,中國要充分利用WTO規則為自己辯護。
從長期來看,首先,中國應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在保持我國匯率水平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對人民幣的匯率水平進行漸進調整,避免匯率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注重防範國際經濟金融風險。其次,應堅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先建立人民幣在亞洲的硬通貨地位,然後向全球輻射。最後,中國應堅持國內經濟結構演進與升級。過高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則可能會在危機時對國內經濟形成較大的沖擊。因此,國內的發展要清晰地認識風險和重點,抓住歷史機遇,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從經濟硬實力上來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
⑶ 中美匯率戰將會如何發展會對我們有何影響
本人估計這場戰爭最少還要持續2年,(實際上08年金融危機後就已經開始了)不管結果如何,人民幣肯定是要升值的,只不過是快是慢的問題,看好自己的錢袋子,人民幣是要越來越值錢的.
⑷ 中美匯率戰大事件。急求!!!
正好最近整理了。給你吧。
中美匯率戰爭大事記
1973年 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後,許多國家採行了浮動匯率機制,容許由市場決定各主要貨幣的匯價,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
1985年1月1日 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匯率下調
1991年4月9日 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
1993年5月25日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遞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同年九月和七月中國均被置於匯率操縱國名單上
1994年1月1日 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當年人民幣兌美元約為1兌8.7
1996年12月1日 中國實施經常帳兌換,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為8.3兌1美元。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在此之後,人民幣的匯價便固定在8.28兌1美元,上下浮動的幅度很小
1997至1998年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採取多項配套措施穩住人民幣
2004年2月 中國允許香港銀行提供有限的人民幣零售銀行服務,以促進跨進旅遊消費
2005年7月21日 中國將歷時十年的與美元掛鉤的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一夜之間升值2.1%,匯率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心理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
2007年1月11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7.8,同時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07年5月18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擴大至5‰。這是自2006年初銀行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也是自1994年以來對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的首次調整
2007年7月 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在香港發售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達到6.9920元人民幣兌1美元
2008年7月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日益惡化,中國事實上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6.83元,作為穩定中國經濟的緊急措施
2009年1月16日 奧巴馬要求中國調高人民幣匯率
2009年4月17日 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
2010年1月29日 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要求人民幣升值
2010年2月23日 中國官方媒體連發4文反擊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2日 奧巴馬第三次呼籲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7日 美參議員或提議案懲罰中國人民幣政策
2010年3月18日 世行與IMF稱中國應提高人民幣幣值
2010年3月20日 商務部副部長赴美為人民幣爭議降溫
2010年4月4日 美決定暫不將中國列為操控匯率國家
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
2010年9月15日 美國會召開人民幣匯率聽證會
2010年9月29日 美國會眾議院通過施壓人民幣法案
2011年10月11日 美國會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
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
罰性關稅。
2011年10月12日 央行撰寫報告反駁中國操縱匯率
2011年10月13日 澳財長:將在G20上對人民幣施壓
2011年10月13日 白宮擔憂人民幣議案與國際義務不符 與國會商討
2011年10月19日 商務部:中國將採取措施回應美國匯率法案
⑸ 中美匯率戰什麼概念啊
老美說:老中,你操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搞得我們美國人都只買中國貨,不行,你TM的必須升值,不然我們老美的工作機會都被你們老中搶去了,你要對我們的失業率負責!
老中說:nnd,你不說買我們的便宜貨,你佔了多大的便宜,還惡人先告狀,你以為我們老中是白川方明啊,你說升就升啊。滾!
老美說:好哇,小子你敢頂杠,整不死你,所有中國貨都收懲罰性關稅。對了那個小德、小法、小日……都說了,跟老子一起整死你。看你還能出口。
老中想:哇,這不得了,緩緩。
老中說:這個其實嘛,不是我們不想升呀,但即使升了,工廠也不會從我們這搬回到你們那去的,解決不了你們的失業啊。我們兩敗俱傷,只能便宜了啊三呀。想提高你們就業,很簡單嘛,多出口點高科技給我們,不就貿易平衡了。
老美說:出口高科技!想得美!就便宜啊三。你升不升吧。
老中說;升的,升的,我們原本就是要升的嘛,不過要慢慢來,我們自主的、漸進的改革形成機制。
老美說:恩,給個時間表吧。啥時候升到啥位置。
老中說:這個嘛要依照國情,到時候再說吧。
老美說:nnd,忽悠我呢!以為我是啊三啊,這么好忽悠。不行!我要……
老中說:別急嘛……這樣……
老美說:哦,哦哦……哦,這樣,哦……
明白了?什麼是匯率大戰。
⑹ 最近的中美匯率戰爭是什麼回事
中國囤積了大量美金外匯,但美金由美聯儲發行,不由國家控制,且不與實物(黃金)相掛鉤,所以當美國想減少自己債務的時候便貶值,其他國家自然就得到廢紙一堆,,相當於你買一橘子五塊,想賣出去的時候發現就值三塊了,你賠錢賣出,美國一收,在提高匯率,再以五塊往外賣,就是在賺錢,損傷外匯儲備國經濟
⑺ 中美匯率之戰源於什麼
源於利益
⑻ 中美匯率大戰的實質是什麼
中美抄匯率大戰的實質是:襲
1,透過匯率和貿易戰打擊我們的製造業,;
2,徹底打跨潛在對手,中美貿易不平衡根本不是匯率的問題,而是結構性的問題。
3,美國自己本身才是全球最大的匯率操縱國,而我們的實力還遠不夠和美國抗衡 只有讓步 把8000E核能市場開放給美國為美國的新能源買單。
⑼ 中美匯率大戰後,人民幣的國際路線圖如何規劃
各種提示敏感詞,好吧,我也不想弄成這個樣子的
這個該怎麼說呢。。。
首先吧,你怎麼看匯率大戰這個問題了
我個人吧,覺得中美在短期內打不起來匯率戰,現在也算不上有匯率(唉)戰。
打不起來的基本原因吧,這樣子。
①要打匯率,如果RMB抱著現有的策略不動,只有美元自己來貶值。這個時候就不光光是中美的事情了,其他國家會給美國壓力的,各種的壓力。比方說,英國就會拿布倫特原油期貨來施壓,美國馬上就會軟了。而目前的政(唉)策,我國是沒打算優先挑起貨幣(唉)戰的,因為現在國內市場還沒穩定下來,沒有穩定的內(唉)需,匯率波動後,本國貨幣有可能會大幅度貶值。對自己沒好處。
②現在中美如果在貨幣上做足文章,對美國本身,做不到「利大於弊」。美國經濟是以消費為主體的,一旦進入中美貿易摩擦,不光光是說中國產品價格上漲在美國賣不動了,而是說美元整體價值會走低,很容易對美國一般民眾的購買力大為削減。到時候美國(唉)C(唉)P(唉)I(唉)上升,內部壓力很大,整體購買力就下降,GDP就負增長了。
當然啦,有朝一日,我國開放了(唉)人(唉)民(唉)幣(唉)自(唉 防抽)由(唉)兌(唉)換(唉)的話,大前提就全部變了,各種之前的假設、推演就可以砍掉重來了。
-----------------
另外假設有貨幣的匯率(唉)戰。那麼可以預期的是RMB要大幅度升值,美元至少相對人民幣貶值。
按照現在國家外匯儲備來看,目前正在構築整個亞洲的貨幣市場比例的外匯互換。
如果是以個人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為了保值,持有多種有價憑(唉)證是十分必要的。在出現大幅度波動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對沖風險。人民幣最好一部分換成外幣和貴重金屬,作為保值的手段。
如果是以國(唉)家層面來看,人民幣的短期規劃應當是極力避免短期投(唉)機炒匯的出現。對本幣進行打(唉)壓的同時,利用其它市場來平衡中期的期望價值。像這類操作,可以借鑒日本3·12地震之後,政(唉)府各種想辦法在短期內維持匯率的方法 。不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拉攏其它大國來注資/吸收熱(唉)錢。如果真的匯率(唉)戰了,中國和美國都會想拉攏歐盟。連拉帶打,會進入三方面的大戰,到時候,很可能在中長期的結果上看,人民幣略升值,但是3種貨幣都保持著一個和現在不會有太大差別的浮動匯率。
-----------------
雖然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貨幣政(唉)策關系不是十分密切,但是你既然問我了,那我就盡我所能的說一下我的看法。(各種提示有敏感詞彙,不得不搞成這樣子了)
總結一下,基本就是①打不起來②就算打起來了,實際效果估摸著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