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測壓差時,為什麼靜壓誤差比較大
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的測量主杠桿一頭在測量室內連著膜盒,另一頭在測量室外連接平衡機構。
這就造成:
1、兩個測量室的幾何結構不對稱,在靜壓下變形不一致,而杠桿平衡機構的基座是裝在測量室上的,測量室的變化必然影響基座;
2、主杠桿穿過測量室的密封膜片,在靜壓下必然向外鼓,由於密封膜片就是主杠桿的支點,所以膜片變形勢必影響杠桿位置;
以上兩點是造成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測壓差時靜壓誤差比較大的主要原因。
另外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的力平衡機構本身是個金屬機械裝置,問道的熱脹冷縮,金屬的蠕變也會影響測量(這個不是靜壓誤差)。
所以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的精度無法做的太高。
Ⅱ 驗證杠桿平衡條件時多次測量的目的
一次試驗具有偶然性,是為了排除偶然性。
Ⅲ 影響實驗准確性的因素有哪些
不知道你實驗的准確性指的是什麼?是實驗結果和預想的差異?
第一,實驗思路上不能有缺陷
第二,實驗過程中操作要嚴謹
不同的實驗的關注點不同。
但主要是幾個大的方面:設計思路,實驗器材,操作過程等。
比如,
物質密度的測量。
實驗關注點:(1)天平的調節和使用,砝碼和游碼的正確使用,天平的讀數,量筒的讀數,密度的計算(注意單位);(2)測液體密度時,常規測量的測量誤差以及減小誤差的方法;(3)特殊的測量方法,如用補液法測固體體積,漂浮物體體積的測量等。
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關注點:(1)杠桿的平衡調節;(2)實驗在杠桿水平平衡狀態下進行,使杠桿的重力對實驗不產生影響,也方便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3)實驗應多次進行,測出多組數據,總結杠桿平衡條件,避免一次實驗數據的偶然性甚至得出錯誤結論。(4)運用杠桿平衡條件對鉤碼的懸掛位置或鉤碼數的選取進行確定。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實驗關注點:(1)彈簧測力計的讀數;(2)滑輪組的裝配;(3)彈簧測力計應勻速豎直拉動,非勻速拉動會影響測量結果的准確性;(4)機械效率的計算;(5)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提升的重物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6)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減小動滑輪的重力和減小滑輪轉軸處的摩擦。
探究歐姆定律。
實驗關注點:(1)實驗電路圖;(2)電路連接;(3)電表讀數;(4)總結實驗結論;(5)實驗操作過程,如更換電阻後應進行的正確操作;(6)實驗結論錯誤原因分析:如用小燈泡做這個實驗,小燈泡的電阻會改變,得到的電流和電壓不成正比。電流和電阻沒有反比關系,應是沒有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7)電路故障分析。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關注點:(1)實驗電路圖;(2)電路連接;(3)電表讀數;(4)電功率計算;(5)燈泡正常發光的判斷;(6)額定功率的測量;(7)電阻變化規律及原因分析;(8)內測法和外測法對實驗結果的影響;(9)電路故障分析:如有電壓無電流、有電流無電壓、剛接好電路燈泡很亮、調節滑動變阻器燈泡亮度不變等。(10)是否要取電功率平均值的問題。
Ⅳ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和測量金屬密度的實驗中,都要進行三次測量
不同啊,測量金屬密度是為了減小誤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是為了減小偶然性
Ⅳ 實驗前杠桿若沒保持平衡 然後直接測量會有什麼影響嗎
沒有影響的,但是在實際試驗中保持平衡的目的是使力臂和杠桿的示數保持一致,如果出現夾角,則會有誤差,但平衡公式F1*l1=F2*l2是平衡時永遠相等的。
Ⅵ 彎扭組合變形實驗,分析測量結果,討論引起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誤差主要由以下幾方面造成:
1、一些固定不變的系統誤差。如砝碼重量不均勻、加力臂與圓筒的垂直度、幾何尺寸的不準確、長導線電阻、應變片靈敏系數誤差、殘余應變等均會對實驗精度帶來影響。
另外由於應變片絲柵有圓頭部分,於是橫向應變也會引起電阻的變化,產生橫向效應。應變片的橫向效應引起的實驗誤差明顯地影響了實驗結果的准確性。
2、載入不均勻,造成讀數誤差。由於杠桿載入機構與薄壁圓筒經組合而成,當杠桿不水平時杠桿支點上的刀口與刀墊、撬動點拉桿的刀口與刀墊相互不垂直,荷載的作用線產生了傾斜,不能完好的實現彎扭組合作用。
實驗中還發現:在測量電橋橋路初始平衡時,當杠桿向上產生一仰角時,載入測試所測應變偏大。當杠桿向下產生一傾角時,所測應變偏小。
3、實驗前電橋不平衡,儀器長時間使用,使電橋電壓穩定性下降,影響精度。
4、貼片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引起實驗誤差。以直角應變花三片中線交點定位與待測點重合貼片,以導線引出方向確定應變花的方位的方法也會帶來實驗誤差。
實際上,應變花再小也有一定的幾何尺寸,這樣使得應變花測得的0°、45°和90°方向的線應變ε0°、ε45°和ε90°並不是待測點1個點的3個方向的線應變,而是鄰近的3個點的3個方向的線應變。因此,應變花自身結構引起的測量誤差是客觀存在的。
(6)測量杠桿平衡會出現的誤差擴展閱讀:
提高實驗精度的措施和建議:
1、力求做到接到同一橋路的應變片的種類、規格、長度和引線路徑均相同,應該注意避開電磁場的干擾或採用屏蔽措施;應盡量選用柵長大的應變片,這樣橫向效應影響會有所減小;對於一些不可避免的系統誤差,可通過系數修正的方式來提高實驗數據的可靠性。
2、改進實驗設備,如砝碼載入不夠平穩、精確,可改用手輪螺旋無級載入。
3、對實驗配套設備做好定期維護,保證需要時能正常工作。
4、影響圓筒彎扭組合實驗中彎曲切應變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應變花中00和900敏感柵的中心位置偏離測點引起的,由於敏感柵的中心不在中性軸上,敏感柵在記錄了扭轉切應變和彎曲切應變的同時,還記錄了彎曲正應變,並且在測量彎曲切應變的電路中得到放大。
如果採用00,450和9003個敏感柵的中心重合的直角應變花(如中原電測儀廠生產的BE120-3CB型450-3直角應變花),自然消除彎曲正應變引起的誤差,可大大減小實驗誤差。
5、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改善應變片的工作環境。
6、可採用對被測量試件反復加卸載的辦法來減小機械滯後量,一般反復3~5次即可。
Ⅶ 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測差壓時,為什麼靜態誤差大
所謂力平衡式壓力變送器是將變送器的測得的力通過杠桿等原理反饋到測量元件上達到平衡,從而實現測量元件的位置在測量過程中不會發生太大的位移(變形)。而杠桿機構本身具有摩擦及機械間隙,同時杠桿機構至少有一個支點會和儀表的測量承壓部分發生聯系。也就是說測量部分在靜壓、溫度、機械應力所導致的任何微量變形都可能影響杠桿機構。這種影響不可避免,只能設法消除它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實際上任何結構的差壓變送器都有靜壓帶來的測量影響,只不過大小和抵消影響的手段難易程度不同而已。
Ⅷ 物理實驗什麼情況下是減少實驗誤差,什麼情況下是尋找普遍規律
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改變動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測量是為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總結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規律.符合題意;
B、燈泡工作時,電阻受溫度影響明顯,所以一般不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記錄測量結果.不符合題意;
C、」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要多次改變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目的是總結平面鏡成像的規律.符合題意;
D、「測量課本的長度」時,由於測量工具或測量方法等會產生實驗誤差,為了減小誤差採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Ⅸ 在杠桿同側用彈簧測力計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為什麼會出現誤差
①使用時,彈簧測立計並沒有豎直向上,造成力臂不在杠桿上,而出現誤差。
②使用前,杠桿並沒有調節到真正的水平平衡,讓杠桿自重產生了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而出現誤差。
Ⅹ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多次實驗是為了減小誤差對不對
B 【解析】 試題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初中物理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目的是什麼,一是為了求平均值,提高精度,減小誤差;二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根據題意探究多次測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將多次測量結果取平均值. A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多次進行實驗是為了找到普遍規律;不符合題意; B 、在 「 伏安法測定值電阻阻值 」 時,測量多組對應的電流和電壓值,採用多次測量電流和電壓值,用分別求出的燈泡的電阻取平均值的辦法來減小誤差,提高精度;符合題意. C 、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多次進行實驗是為了找到普遍規律;不符合題意; D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多次進行實驗是為了找到普遍規律;不符合題意; 考點: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點評:本題考查了減小誤差的方法,屬於常見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