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費力杠桿 省力杠桿 的定義(急~) 最好有幾個例子
所謂 費力杠桿 是動力臂小於阻力臂 例子 船槳
省力杠桿 動力臂 大於阻力臂 尖刀是省力杠桿,開瓶器也是
希望能幫助你!
❷ 杠桿的定義以及杠桿定理的內容
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桿。 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叫做支點。 從支點到力作用線的距離L1和L2叫做力臂。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正確答案,點擊【採納答案】,謝謝 ^_^
你的點贊或採納是我繼續幫助其他人的動力!
❸ 杠桿原理的定義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省力杠桿:l1>l2,
f1<f2
,省力、費距離。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等。
2.費力杠桿:
l1<l2,
f1>f2,費力、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等。
3.等臂杠桿: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❹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桿。
❺ 杠桿的全面概念
杠桿的定義
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支撐點轉動的堅實物體都是杠桿。
杠桿的性質
杠桿繞著轉動的支撐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
的力叫做動力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eg:
杠桿OA上有一點B,B上掛一個重物G,在A端作用一個向上的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此杠桿(c)
A一定是省力杠桿
B一定是費力杠桿
C可能是等臂杠桿
D不可能是費力杠桿
設支點為E,則有:
因為力F的方向是向上,所以B點和力F的作用點A一定在支點E同側。
1.若B在EA之間,EA>EB,省力杠桿;
2.若B與A點重合,EA=EB,等臂杠桿。
3.若B與支點重合,力的效果為0,(力F支撐的是杠桿自身的重量)費力杠桿。
所以有可能是省力杠桿,有可能是等臂杠桿,還有可能是費力杠桿,答案只能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