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套算匯率中,比如,GBP/USD 1.5800/10,其中的那個10是什麼意思
是縮略的寫法。完整的寫法是GBP/USD=1.5800/1.5810。1.5800是GBP(英鎊)買入價,USD(美元)賣出價;1.5810是GBP(英鎊)賣出價,USD(美元)買入價。這里的買入價是銀行從你手上收購給你的出價,賣出是銀行賣給你的價格。
⑵ 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的區別
基本匯率合同上規定的區別這兩種7:00的話是非常的用心的基本規律的話,能夠再套上匯率的過程中更好的去完成。
⑶ 中間匯率、實際匯率、套算匯率、基本匯率...誰是核心匯率
中間匯率
中間匯率亦稱匯率均價。銀行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之間的平均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2。這種匯率一般適用於報刊上匯率的報導、銀行間外匯頭寸的結算、外匯銀行在年度決算時對各種外匯頭寸的估價等。由於對客戶買賣外匯時不能使用中間匯率,所以各國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公布的匯率,一般只公布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而不公布中間匯率,如需使用中間匯率可根據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進行折算。有的國家為了獎勵出口限制進口,在買賣貿易外匯時都使用中間匯率另加貼補差價進行結算,外匯銀行因無匯率差價收入,則須按一定費率逐筆向客戶計收結算手續費,作為銀行收益。
銀行在買賣外匯時,要以較低的價格買進,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從中獲取營業收入。中間匯率常用來衡量和預測某種貨幣匯率變動的幅度和趨勢。
實際匯率
實際匯率是指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不同的調整方法對應不同的實際匯率含義。指名義匯率用兩國價格水平調整後的匯率,即外國商品與本國商品的相對價格,它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匯率計算是匯率乘以外國的物價指數,再除以本國的物價指數。將政府實行的貿易政策對有關主體的影響考慮進去之後的匯率,如政府對出口進行補貼,則對本國的出口企業而言,其事實上面對的匯率(即實際匯率)為:S+以本幣表示的補貼額/以外幣表示的出口額,S的含義同上。
套算匯率
套算匯率是「基本匯率」的對稱。根據基本匯率和國際外匯市場行市套算出來的一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例如,某日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基本匯率確定為1美元=3.2元人民幣,同時倫敦外匯市場1英鎊=1.5010美元,則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可根據基本匯率和外匯行市套算為1英鎊=3.2×1.5010=4.8032元人民幣,該匯率即為套算匯率。
基本匯率
基本匯率是「套算匯率」的對稱。一國貨幣對關鍵貨幣的匯率。由於外國貨幣種類很多,一國在制定本國貨幣匯率時,必須首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象制訂出兩國貨幣的匯率,然後再據以確定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這種首先確定的匯率即為基本匯率。制訂基本匯率的貨幣通常為在本國國際收支中使用最多、在外匯儲備中所佔比重最大,並且是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外幣。
基本匯率是本國貨幣與國際上某一關鍵貨幣的兌換比率。所謂關鍵貨幣就是指在本國的國際收支中使用最多、國際儲備中佔比重最大、可以自由兌換,並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的某一外國貨幣,如美元。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時,銀行之間的報價是一般都採用以美元為標准,只報出美元對各國貨幣的匯價,叫做「美元標價法」。也就等於各國均以美元為關鍵貨幣,報出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即基本匯率。
基本匯率與套算匯率相對應。
⑷ 請問如何計算套算匯率
套算匯率是「基本匯率」的對稱。根據基本匯率和國際外匯市場行市套算出來的一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
例如,某日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基本匯率確定為1美元=3.2元人民幣,同時倫敦外匯市場1英鎊=1.5010美元,則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可根據基本匯率和外匯行市套算為1英鎊=3.2×1.5010=4.8032元人民幣,該匯率即為套算匯率。
(4)套算匯率表擴展閱讀
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①基本匯率。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
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②套算匯率。是指各國按照對美元的基本匯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貨幣之間價值比率的匯率。
⑸ 遠期匯率的匯率表
遠期匯率表
1,即期匯率下的外幣折(換)算與報價
(1)外幣/本幣折本幣/外幣。一個國家或地區外匯市場所公布的匯率表 常為1個或100個外幣等於多少本幣,而不公布1個本幣等於多少外幣。如外國進口商要求 對其報出出口商品本幣價格的同時,再報出外幣的價格。這只要用1除以本幣的具體數字即可得 出1個本幣折多少外幣。(2)外幣/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折本幣/外幣的買入--賣出價已知外 幣對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求本幣對外幣的買入--賣出價。(3)未掛牌外幣/本幣與本幣/未掛牌 外幣的套算求本幣與未掛牌某一貨幣比價的方法是:①先列出本幣對已掛牌某一主要儲備貨幣的中間匯率。②查閱像倫敦、紐約這樣主要國際金融市場上英鎊或美元對未掛牌某一貨幣的中間匯率(倫敦或紐約均公布英鎊或美元對所有可兌換貨幣的比價)。 ③以①的中間匯率與②的中間匯率進行套算:②除以①,即②/①=本幣/未掛牌外幣的比價;① 除以②即①/②=未掛牌外幣/本幣的比價。(4)本幣/甲種外幣與本幣/乙種外幣折算為甲種外幣 /乙種外幣與乙種外幣/甲種外幣。
一種出口商品對外報價常涉及到許多國家,多種貨幣,因此要掌握不同外幣間的套算方法, 以有利於報 價范圍的擴大,商品市場的開拓。如已知:①本幣對甲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②本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如何套算:①1個甲種外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 和賣出價。②1個乙種外幣對甲種外幣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呢,現將其套算方法與程序舉例說明如 下:
已知:美國紐約市場美元/先令12.97-12.98美元/克郎4.1245-4.1255。求:①克郎/先令的賣出價與買入價。②先令/克郎的賣出價與買入價。套算克郎/先令的賣出與買入價的方法是這 樣的:①將克郎的數字處於分母的地位,但賣出價與買入價換位;即買入價倒在賣出價位置上 ;賣出價倒在買入價位置上。②將先令的數字處於分子的地位,賣出價與買入價不易位仍為12.97-12.98。③②/①所得之數即為克郎/先令的賣出價與買入價。克郎/先令的賣 出價為12.97/4.1255=3.1439。克郎/先令的買入價為12.98/4.1245=3.1470。如求先令/克郎的 賣出價與買入價,其方法如下,即:①將先令的數字處於分母地位,賣出價與買入價易位,即 由12.98-12.98,換位為12.98-12.97,②將克郎數字處於分子地位,賣出價與買入價不易位,仍 為:4.1245-4.1255。③②/①所得之數,即為先令/克郎賣出價與買入價。先令/克郎的賣出價為 4.1215/12.98=0.3178。先令/克郎的買入價為4.1255/12.97=0.3181。(5)即期匯率表也是確定 進口報價可接受水平的主要依據。利用不同貨幣的即期匯率進行套(換)算,不僅對做好出口報 價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核算進口報價是否合理,可否接受也起著重要作用。①將同一 商品的不同貨幣的進口報價,按人民幣匯價表折成人民幣進行比較。②將同一商品不同貨幣的 進口報價,按國際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表,統一折算後進 行比較。
2,合理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一般相差1‰~3‰,進出口商如果在貨價折算對外報價與履行支付義務時考慮不周,計算不精,合同條款訂得不明確,就會遭 受損失。在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時,就注意下列問題:(1)本幣折算外幣時,應該用買入 價。如某香 港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為本幣(港元),但客戶要求改用外幣報價,則應按本幣與該外幣的買入價來折算。出口商將本幣折外幣按買入價折算的道理在於: 出口商原收取本幣,現改收外幣,則需將所收外幣賣予銀行,換回原來本幣。出口商賣出外幣 ,即為銀行買入,故按買入價折算。(2)外幣折算本幣時,應該用賣出價。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 為外幣,但客戶要求改用本幣報價時,則應按該外幣與本幣的賣出價來折算。出口商將外幣折 成本幣按賣出價折算的道理在於:出口商原收取外幣,現改收本幣,則需以本幣向銀行買回原 外幣。出口商的買入,即為銀行的賣出。故按賣出價折算。(3)以一種外幣折算為另一種外幣, 按國際外匯市場牌價折算。無論是用直接標價市場的牌價,還是用間接標價市場的牌價,外匯市場所在國家的貨幣視為本幣。如將外幣折算為本幣,均用賣出價;如將本幣折算為外幣,均 用買入價。例如,×年×月×日,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法國法郎對美元的牌價為1美元(外 幣)買入價為4.4350法國法郎:同日紐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美元對法國法郎牌價為1美元(本幣) ,賣出價為4.4400法國法郎(外幣),買入價為4.4450法國法郎,則美元與法國法郎相互 折算的方法如下:①根據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的牌價:1美元摺合法國法郎為1×4.4550=4.4550 ,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為1÷4.4350=0.2255。②根據紐 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的牌價: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為1÷4.4400=0.2252。1美元摺合法國 法郎為1×4.4450=4.4450。上述買入價、賣出價折算原則,不僅適用於即期匯率,也適用於遠 期匯率,買入價與賣出價的折算運用是一個外貿工作者應掌握的原則,但 在實際業務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例如,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較差,庫存較多,款式陳舊而 市場又較呆滯,這時出口報價也可按中間價折算,甚至還可給予適當折讓,以便擴大商品銷售; 但實際工作者對這個原則要「心中有數」。
3,遠期匯率的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1)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折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如已知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因報價或套期保值的需要,需要計算出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其計算的程序與方法是:①代入公式: P*=P/(S×F),P*為將本幣/外幣折成外幣/本幣的遠期點數,P為本幣/外幣的遠期點數,S為本 幣/外幣的即期匯率,F為本幣/外幣的實際遠期匯率。②按公式求出遠期匯率的賣出價點數與買 入價點數後,其位置要互易,即計算出來的買入價點數變為賣出價點數;計算出來的賣出價點 數變為買入價點數。例證:已知,紐約外匯市場美元/瑞士法郎,即期匯率,3個月遠期,1.6030-40,140-135,求:瑞士法郎/美元3個月遠期點數。計算程序 與方法,①代入公式:P*=P/(S×F),P*為:瑞
士法郎/美元的3個月遠期點數,P為:0.0140- 0.0135,S為:1.6030-1.6040,F為:1.60301.6040-)0.0140/1.5890-) 0.0135/1.5905。瑞士法郎/美元3個月遠期點數=.0055=0.0140/1.6030×1.5890,瑞士法郎/美 元3個月遠期點數=.0053=0.0135/1.6040×1.5905。②瑞士法郎/美元3個月遠期賣出與買入價點數易位後得出:53-55。(2)匯率表中遠期貼水(點)數,可作為延期收款的報價標准,遠期匯 率表中升水貨幣即為增值貨幣,貼水貨幣即為貶值貨幣,在出口貿易中,進口商在延期付款條 件下要求以兩種外幣報價,假若甲幣為升水,乙幣為貼水,如以甲幣報價,則按原價報出;如 以乙幣報價,應按匯率表中乙幣對甲幣貼水後的實際匯率報出,以減少乙幣貼水後的損失。所以 學會匯率表的查閱與套算,對正確報價有著重要意義。(3)匯率表中的貼水年率,也可作為延期 收款的報價標准。遠期匯率表中的貼水貨幣,也即具有貶值趨勢的貨幣,該貨幣的貼水年率, 也即貼水貨幣(對升水貨幣)的貶值年率。如某商品原以較硬(升水)貨幣報價,但國外進口商要 求改以貼水貨幣報價,出口商根據即期匯率將升水貨幣金額換算為貼水貨幣金額的同時,為彌補貼水損失,應再將一定時期內貼水率加在折算後的貨價上。(4)在一軟一硬兩種貨幣的進口報 價中,遠期匯率是確定接受軟貨(貼水貨幣)加價幅度的根據。例如:在進口業務中,某一商品 從合同簽定到外匯付出約需3個月,國外出口商以硬(升水貨幣)、軟(貼水貨幣)兩種貨幣報價, 其以軟幣報價的加價幅度,不能超過該貨幣與相應貨幣的遠期匯率,,否則可接受硬幣報價,只 有這樣才能達到在貨價與匯價方面均不吃虧的目的。
⑹ 套算匯率
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應該是交叉相除
既HK$1=JY103.5764/7.7011-103.8048/7.6857
=JY13.4496-13.4792
正確答案應該是這個吧。
⑺ 怎樣進行匯率套算
克朗/先令=(11.85/3.8235)/(11.97/3.8234)=3.0993/3.1307
先令/克朗=(3.8234/11.97)/(3.8235/11.85)=0.3194/0.3227
匯率相除,交叉相除,即小除大,大除小
⑻ 套算匯率的計算(急)
1.答案:£1=DM1.6920*1.6812=2.8446
2.先判斷,將其轉換成統一標價法(間接標價)
紐約市場:1 美元=1.4750/60瑞士法郎
蘇黎世市場:1瑞士法郎=英鎊(1/2.3400)/(1/2.3390)
倫敦市場上:1英鎊=1.5825/35美元
匯率相乘(用中間價):[(1.4750+1.4760)/2]*[1/2.3400+1/2.3390)/2]*[(1.5825+1.5835)/2]=0.9984
不等於1,有利可套.小於1,1000萬瑞士法郎套利操作是先在紐約市場兌換成美元(價格1.4760),再在倫敦市場上兌換成英鎊(價格1.5835),再在蘇黎世市場兌換成
瑞士法郎(價格1/2.3390),減去投入本金,獲利:
10000000/1.4760/1.5835*2.3390-10000000=7504.56瑞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