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的稅務籌劃應該怎麼來做呢
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自由職業者兼職人數將占總勞動力的43%。不論國內還是美國,自由職業者多扎堆於市場營銷、設計、培訓等專業性較高的服務行業。
目前,我國執行的勞務收入的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主要如下:
自由職業者獲得勞務費,支付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不足2萬部分適應稅率20%,超過5萬部分適應稅率40%,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稅負高、納稅不合規:自由職業者收入高,如果按照勞務所得報稅則稅負較重。
有沒有合規低成本的個人所得稅節稅方案呢?
慧安捷稅提供的個人獨資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稅負高的問題,即:改變收入類型,由工資收入、勞務收入、提成獎金收入變為經營所得收入,從而享受低稅率。
讓我們做方案進行對比:
普通模式
個人獨資模式
王先生是從事房地產的專家,與某公司A簽訂了地產項目居間協議,公司A將500萬傭金轉給王先生前,相關個人所得稅已經扣除,稅率高達32%,
王先生使用慧安捷稅提供的個人獨資模式
王先生使用自己的個獨企業與某公司A簽署了居間協議,公司A將傭金轉給王的個獨企業,稅率僅6.04%
勞務收入超過5萬部分適用稅率為40%,速算扣除數為7000,
個稅稅額為:5000000×(1-20%)×40%-7000=1593000元
個稅稅負率為:1593000÷5000000=31.86%
個獨增值稅:5000000÷(1+3%)×3%=145631.07元
個獨附加稅:145631.07×10%=1456.31元
個獨個稅:5000000÷(1+3%)×10%=485436.89元,按照個體工商戶的五級累進稅率,超過10萬的適用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14750,計算個稅為5000000÷(1+3%)×10%×35%-14750=155152.91元
以上合計稅額為:145631.07+1456.31+155152.91=302240.29元
相較普通模式節稅1593000-302240.29=1290759.71,節稅比例高達1290759.71÷1593000=81.03%。
有沒有爽爆!
個獨型產品為自由職業者注冊個人獨資企業,實行個稅帶征,由個人獨資企業的向平台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
目前中國尚未實現個人收入的整合徵收和家庭徵收,導致勞務收入和為了提供這個勞務所需支付的費用並不能實現抵沖的效果,從而使得勞務收入的個稅實際稅負偏高。
使用個獨型產品的主要考慮是個獨可以獲得優惠的稅收待遇。個獨的特殊徵收方式,也會使得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費用起到相應的抵沖收入的效果。
目前我國的稅制設計,因為歷史原因以及本身ZF決策的效率問題,沒有太多考慮自由職業者的利益,從而導致目前風靡世界的分享經濟在中國碰到了很多稅務上面的困難。這個時候,個獨型的出現,適時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以上個稅避稅籌劃方案非常適合:高收入人群,包含企業主、高管、股東、自由職業者、高凈值人群、網紅、演藝體育明星、講師、行業專家、專業顧問、設計師、律師、私募管理人、基金經理等。
稅收籌劃不是偷稅漏稅,是國內外都認可的合理節稅方式;一切籌劃都是以改變商業模式為前提!通過商業模式的小變動,就能起到如此大的激勵效果!
關於稅收籌劃,柒仟財稅給大家幾點建議:
(1)節稅必須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之上;
(2)允許基於真實業務的基礎之上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注意:是再造,而不是人為變造、更不是任性編造!
(3)節稅與偷稅僅僅一步之差,必須充分吃透稅收政策背後的東西,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跌進違法的深淵。
❷ 傭金怎麼交稅
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傭金稅務規化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要求規定:
1、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2、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3、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
❸ 關於傭金的稅務規定
支付外單位個人傭金,不超過服務金額的5%可以扣除
❹ 稅務籌劃
是的2006年,我國稅收政策將在許多方面做大幅改革和調整,這將給企業的稅務籌劃提供新的機會。 從國際發展趨勢來看,年稅收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應該設稅務經理。在美國、日本、西歐等一些發達國家,85%以上的企業都是通過稅務籌劃師處理稅務,僅在日本,專業的稅務籌劃師就多達27萬人之多,而我國從業人員還不到4萬人,市場缺口極大。 企業內部的稅務經理,因為控制公司的稅務風險和稅務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薪酬相當豐厚。 專業注冊稅務籌劃師的收入是根據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價值多少來取得傭金,一般是為客戶提供直接受益值的15-30%。 稅務籌劃亦就是納稅籌劃,是國家賦予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力,納稅人在法律允許或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有從事經濟活動、獲取收益的權利,有選擇生存與發展、兼並、重組與破壞的權利。納稅籌劃所取得的收益應屬合法收益。 稅務籌劃是企業對社會賦予起權利的具體運用,屬於企業應有的社會權利。企業的社會權利是指法律規定並允許的受社會保障的權利。它不應因企業所有制性質、經營狀況、貢獻大小不同而不等。在稅務籌劃上,政府不能以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劃界,不能對某類企業採取默許或認同態度,而對另類企業則反對和制止。其實,對企業正當的稅務籌劃活動進行打壓,恰恰助長了偷、逃、坑、騙、欠稅現象的滋生。因此,鼓勵企業依法納稅、遵守稅法的最明智的辦法是讓企業(納稅人)充分享受其應有的權利(其中包括稅務籌劃),而不是剝奪其權利,促使其走違法之途。 納稅籌劃體現納稅人權利保護原。在征納稅過程中,強調保護納稅人權利顯得非常重要。該原則包括:量能裸睡原則、實質課稅原則、合理迴避稅收原則。 稅務籌劃在國外已經發展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而在國內,盡管早有「四大」等公司在為企業提供相關服務,但稅務籌劃作為一個行業,與國外相比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人才儲備少,專業人才極度匱乏。 「每年臨近年底,公司員工都是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有時候忙得連個人生活上的事情都沒有時間處理。」林綏告訴記者。稅務方面的專業人才非常緊缺。」 雖然很多企業有會計人員,但是這些會計人員往往對稅務知識一知半解,只知道怎麼填寫報表,甚至不知道一些有利於與不利於自己的稅收政策,懂稅務知識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太少。 西子奧的斯電梯有限責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范泰祖告訴記者,由於國內稅務籌劃專業人才緊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企業只好請國外專家過來幫忙。「以前只要談到稅務籌劃,專家的PPT都是英文寫的,現在這一塊人才慢慢開始本土化了,但還是比較緊缺。」他同時透露,正因為此,從「四大」挖人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 「不管是企業、政府稅務主管機構,還是專業的咨詢公司,都需要稅務籌劃師,需求不斷增長,而大家都在一個人才庫里找人才,自然是供不應求。」林綏說。 據了界,在美國、日本、西歐等一些發達國家大部分的企業都是通過稅務籌劃師處理稅務。僅在日本,專業的稅務籌劃師就多達27萬人之多,而我國目前從業人員還不到4萬,市場缺口相當大。
❺ 支付傭金和手續費如何進行稅務處理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范圍: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監控防盜系統、車輛調度系統軟體產品的開發與銷售。2014年度,發生與支付傭金和手續費相關事項如下:1、經有關部門核准,通過增發1000萬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價25元。為增發該部分股份,甲公司支付會計審計費、律師費80萬元,向證券承銷機構支付200萬元傭金和手續費,均取得合法票據,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2、2014年2月,與境外機構簽訂代理服務協議,從境外購入兩台電子設備,計81.7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00萬元。甲公司按合同價的8%支付境外機構傭金6.54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0萬元,並按規定代扣代繳相關稅費,傭金支出計入銷售費用。該電子設備於2014年3月投入使用,預計凈殘值率5%,預計使用年限3年,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計入當期成本費用金額118.75萬元(年末無在產品和產成品)。3、與境內乙代理中介服務企業訂立合同。合同約定:乙企業為甲公司介紹購買軟體客戶,並促成購銷雙方成交。當乙公司代理服務數量達到1000套時,以每套40元結算手續費;當代理數量超過1000套時,其超過部分以每套70元結算手續費。甲、乙雙方確認的2014年手續費結算表反映,全年代理服務軟體2800套,應付手續費=1000×40+1800×70=16.60萬元。乙公司開具合法票據,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結算。甲公司2014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對上述事項未納稅調整。審計人員認為甲公司稅務處理不恰當。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29號)規定,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除保險企業外的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文件明確,企業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給證券承銷機構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稅前扣除。已計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相關資產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應當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事項1。甲公司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給證券承銷機構傭金和手續費,其會計處理應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而不能在管理費用中列支,應納稅調增。審計人員還發現,該公司股票溢價計入“資本公積”部分未申報繳納印花稅=[1000×(25-1)-200]×0.05%=11.90萬元,應補申報,並納稅調減。凈調增金額=200-11.90=188.10萬元。事項2。按規定,甲公司支付境外傭金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金額=500×5%=25萬元,電子設備的計稅成本=500+25=525萬元。應提折舊=525×(1-5%)÷36×9=124.69萬元。實際計提折舊118.75萬元,應納稅調增金額=(118.75+40)-124.69=34.06萬元。事項3。審計人員核實,乙公司全年代理服務軟體數量正確,甲公司向購買方開具發票軟體的含稅單價均為1000元。可稅前扣除手續費=2800×1000×5%=14萬元。實際支付金額16.60萬元,應納稅調增金額=16.6-14.40=2.60萬元。綜上所述,甲公司發生的與傭金及手續費相關事項,應納稅調增金額=188.10+34.06+2.60=224.76萬元。甲公司對審計意見無異議。
❻ 稅務籌劃問題
1、 差旅費補貼(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0元。超過部分並計「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是因出差產生的,不計稅,標准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
2、 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3、 通訊費:
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採取全額或限額實報實銷的,暫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准,憑合法憑證,不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4、 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
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要交稅
5、 發票沖抵 (為不實開支不建議)
6、 大筆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兼職做項目,項目完成後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
應納稅所得額
30000-30000×20%=24000元
應納稅額
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應納稅額=(15000-15000×20%)×2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
稅務師評述: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勞務報酬所得按收入減除20%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對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一次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稅額,加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這樣計算後再減去2000的速算扣除數就是該教師的應納稅額。對勞務報酬所得征稅以次數為標准。
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資
西安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於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稅務師評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滿足消費需求,但由於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資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減少。因此想辦法降低名義收入,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8、勞務報酬工資化
西安一私企老闆,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後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僱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應納稅額=(4000-2000)×10%-25=175元,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465元。
9、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業務員,平常工資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業務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計工資收入30000元,如果將部分工資分攤到6個月,每月拿12000元,最後一個月10000元,這樣合計納稅總額為6470元;如果正常納稅應該是30000元納5620,加上接下來5個月的8000每月合計1725元一共是7345元,這樣就多納了接近1000元的稅。
收入很不穩定的人尤其適用這種辦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錢用,完全可以將社保、公積金等標准提高到最高限度,當然公司所繳額度也相應提高了,這個可以和公司協商。社保交多了以後退休工資自然會高,住房公稅金個人和公司都計到個人帳戶,各地還有取現機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積金是較好的避稅辦法。
❼ 銷售傭金的稅務處理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企業為擴大銷售,常採用支付傭金的方式。然而不少企業對傭金的稅務處理,理解得不夠准確、全面,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那麼,企業支付的傭金該如何進行稅務處理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
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一)有合法真實憑證;
(二)支付的對象必須是獨立的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納稅人或個人(支付對象不含本企業雇員);
(三)支付給個人的傭金,除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
《通知》還規定,工資薪金支出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除另有規定外,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可以看出,准予稅前扣除傭金的支付對象不包括本企業雇員,支付給本企業雇員的傭金應列入工資薪金支出,用計稅工資扣除辦法進行納稅調整。
另外,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國稅發[1995]65號)的有關規定,企業支付給本企業雇員的傭金,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得到的報酬,屬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企業支付給個人(非本企業雇員)的傭金,屬個人的勞務報酬所得,企業是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應指定支付傭金的財務會計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具體辦理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工作。企業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時,應納稅款由取得傭金的個人繳納,企業應承擔應扣未扣稅款50%以上至3倍的罰款。可以看出,企業應對支付給個人的傭金,認真履行好代扣代繳義務。
04年某市國稅局稽查部門在對某油脂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稅務檢查時,發現該企業2003年度列明的傭金共計37500元,其中包括支付給本企業職工的銷售提成28100元,企業將傭金全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稅務機關作出了對該企業支付給職工的銷售提成補繳企業所得稅9273元並處以應納稅款1倍罰款的處理決定。因該企業支付給本企業職工的銷售提成,不能以傭金列支,而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但這部分工資薪金支出已超出了該企業計稅工資標准。該企業正是由於違反了《通知》中關於傭金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決定,才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
可見,企業在利用傭金拓展業務的同時,一定要全面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稅務處理,才能經得起稅務機關的檢查,才能健康發展。
❽ 請問給個人結算傭金或者返佣能用個獨來做稅務籌劃嗎
給個人結算傭金或者返佣事實上應該能用個獨來做稅務籌劃。
❾ 傭金要交什麼稅
1、傭金屬於勞務報酬所得,納稅時,按次計算;如果該所得具有連續性,則以每月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2、應納稅額的計算:一次所得在4000元以下的,扣除800元費用,一次所得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20%的費用。
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
《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第一款:條例第一條所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條例規定的勞務是指提供或者接受條例規定勞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營業稅扣繳義務人: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受讓方或者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
(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扣繳義務人。
(9)傭金稅務規化擴展閱讀:
交稅意義
國家的經濟基礎,主要來源就是稅收。不能說老百姓百分之百的享受到了國家的福利,但在某些層面上對我國公民確實有一定的益處。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國家為災區重建撥的款單靠人民捐款和外援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國家的三峽水利工程,為半個中國供電。鐵路也是個人開辦不起來的。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稅收同樣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參考資料:網路 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