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對人民幣匯率的建議

對人民幣匯率的建議

發布時間:2022-02-15 17:29:15

『壹』 有關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的文章

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
http://www.chinamoney.com.cn/column/waihui/index.html

『貳』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借款人造成的困難,如何優化

這個問題問的不太詳細,例如 您借的是外幣 還是 人民幣 ,需要經常換匯 還是 偶爾 ,是短期還是長期借款。對問題描述的越詳細,回答才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是借人民幣,還人民幣 那匯率基本上不影響什麼。
如果是借外幣,涉及到換匯,人民幣換成外幣,外幣換成人民幣。如果沒有對換匯時間有要求,那你要經常關注外匯市場,了解匯率的變動,擇機兌換,減少差價的損失。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做一些外匯的保值操作。這個相關知識很多,需要花時間學習。

『叄』 當前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如何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幾年,還有從去年開始的股票市場的上升行情,帶動了整個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當然也帶動了匯率的發展,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還是比較大的。
最近在歐日美等國的逆差過大,而中國順差差距存在的情況下,導致了歐,美,日等過進口商品、出口商品利潤的減少,從而影響了各國的經濟,所以開始實施壓力給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加速,中國政府還是遵照自己本國經濟發展的特點,穩步推行匯改方案,提高人民幣的匯率。

『肆』 你認為目前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什麼 為什麼

美元的升值和貶值
因為美元升值或者貶值對其他國家的匯率有影響,當然會在一定范圍之內影響人民幣匯率,反過來也一樣

『伍』 談談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當一國貨幣升值時,該國出口商品或勞務的外幣價格隨之升高,進口商品或勞務的本幣價格相應降低,因而,該國出口量減少,進口量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反之,當一國貨幣貶值時,該國國際收支會出現順差。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能夠通過匯率變動自動調節,即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小於供給,該國貨幣貶值,推動逆差減小;而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大於供給,該國貨幣升值,推動順差減小。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國貨幣的匯率與該國凈出口呈反向變動的關系。而且如果匯率能夠真實地反映該國的貿易狀況,匯率的波動將有助於推動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

『陸』 求論文《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和建議》寫作大綱

匯率機制改革取向,可以應正確認識和應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主動應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和國際熱錢炒作的壓力;人民幣匯率更趨靈活將加大央行對外匯市場管理的難度;進一步發展和健全外匯市場,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匯率制度 改革

迄今為止,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先後經過多次調整:盯住美元匯率制度(1949-1952),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1953-1972),盯住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I973-1980),官方匯率與貿易結算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1981-1984),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1985-1993),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994-2005),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至今)。

一、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主要問題

在外匯銀行、企業、居民不能完全按照意願持有外匯的前提下,我國外匯市場具有封閉性、壟斷性、交易品種稀少和匯率波動空間狹小的特徵。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人民幣匯率制度存在一些缺陷:

(一)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不足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即銀行結售匯制及對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外匯銀行實行額度管理,這使得市場參與者,特別是中資企業和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必須賣給外匯銀行,不能根據自己未來的需求和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選擇適當的出售外匯的時機和數量;另一方面,就銀行售匯而言,要麼存在一定的條件約束,要麼存在嚴格管制,因此我國外匯市場是一個供求關系不對稱的市場,即是一定製度約束下的充分外匯供給和部分外匯需求相作用的外匯市場,中央銀行通過對外匯銀行的額度控制和龐大的外匯儲備與貨幣供給權,使得中央銀行對匯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權,由此形成的匯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格。
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除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 1.6%,2005年「7·21」升值2%外,其餘幾年基本都保持在1美元兌8.27-8.30元左右的水平,波動幅度和彈性區間極小,處於一種超穩定的狀態。誠然,匯率的穩定對經濟發展固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我們所追求的穩定應反映市場環境因素變化的動態的穩定,而絕非是靜態的固定不變。在過分靜態穩定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不能及時隨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調整,不僅喪失了匯率的經濟杠桿的調節功能,也淡化了交易主體的風險概念;同時為了維護匯率穩定致使中國人民銀行被動入市大量收購外匯形成巨額的國家外匯儲備,央行持有的以美元為主的儲備資產將面臨重大的匯率風險。

(二)外匯市場的服務功能不完善
一方面,我國外匯市場存在交易主體過於集中、交易工具單一的問題。目前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主體主要由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經批準的外資金融機構、少量資信較高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央行操作室構成。從交易額來看,中國銀行是外匯的最大賣方,中國人民銀行是外匯的最大買方,雙方交易額占總交易量的60%以上;從交易品種上來看,只有美元、日元和港元,且其成交量主要以美元為主。主體構成較為單一,交易品種及交易量相對集中,使得匯率帶有「官方與民間」交易的色彩;從遠期外匯市場來看,目前我國外匯市場以實際需求為原則的銀行和客戶間的遠期外匯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交易量較少,不允許投機交易。但在國外發達的金融市場上,投機交易則是與套利、套匯活動並存的。
另一方面,外匯市場與其它金融市場的隔離。理論和實踐均證明,完善的短期貨幣市場和靈活的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是保證外匯交易活躍和匯率動態穩定的重要經濟杠桿。而我國因資本項目的嚴格管制及利率的非市場化導致外匯市場與短期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幾乎處於隔離狀態,人民幣匯率與人民幣利率、美元利率相關程度極低。

(三)對外部均衡產生不利影響
1、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和外匯儲備快速增長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中國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2003年,我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呈現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雙順差。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02年末我國外匯儲備為2800億美元,到2003年超過4000億美元,2004年為6099億美元,2005年為8189億美元,而截至2006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高達9411.15億美元。龐大的外匯儲備和長時期持續的貿易順差,一方面引起國際間的貿易爭端,美日等國以此為借口大肆鼓動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巨額的外匯占款,客觀上加大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2、弱勢美元政策延續,油價攀升高位
近年來,西方七大工業國一直呼籲我國就匯率政策採取行動,而美國和日本更是首當其沖,直接要求我國在近期內將人民幣大幅升值,人民幣匯率面臨著巨大的升值壓力。當今最大的貨幣操縱國當屬美國,布希上任以來實際上一直實施弱勢美元政策。2002年至2005年間,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從4750億美元擴大至8050億美元。美國決策者想盡辦法壓低美元,期望實現低美元幣值下的均衡,促進其出口增長,以這種方式來盡可能減少赤字,同時卻阻止其他國家的貨幣走低。美國的弱勢美元政策最終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硬著陸。而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導致我國國際貿易條件惡化,加上以美元計價的其他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使得我國進口成本大大增加,並使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增大。對於這種輸入型通貨膨脹,用利率手段調控意義不大,通過匯率調整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深化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幾點意見

(一)正確認識和應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2005年7月21日,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與以前相比,人民幣升值2%。經濟學家對此次匯率上升普遍持肯定態度。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經過測算後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2%,會使出口下降1.5%左右,進口增加0.3%或0.4%, GDP會下降0.5%左右,就業減少50萬,相應的財政收入也會有所減少。但總體來說,影響不會太大。在不否認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就業、吸引外資等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的同時,我們應看到其積極作用。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利於維護我國宏觀經濟穩定,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改善貿易條件。在當前國際石油、礦產品等資源性產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利於企業降低進口成本,引進技術、設備,提高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還會使國內居民在出國旅遊、求學、就醫等方面獲得利益,另外,對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也有一定的作用。人民幣匯率應以其經常性的適當變化和調整來更為准確地反映國際收支的發展變化,避免過度和持久的高估或低估,以便有效地對國際收支失衡產生調節作用。在這方面國際上有很多教訓可以吸取,墨西哥在1993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在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繼續維持墨西哥比索與美元僵硬的掛鉤機制,最後導致1994年年底的比索危機,使墨西哥的匯率制度瓦解。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泰國泰銖匯率嚴重高估,泰銖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由於投資者斷定泰國政府必定會被動放棄盯住匯率,因而外匯投機在短期內顯著增多,最終使得泰銖大幅貶值,泰國政府也被迫放棄盯住匯率安排。

要進一步改革現有強制性結售匯制度,放寬外匯市場的進入限制,讓更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要完善市場組織體系,交易性質上實現向現代市場形態的金融性外匯市場轉變;適當增加外匯交易工具,特別是期貨期權交易、掉期交易、回購交易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外匯市場。企業則要抓住時機,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步伐,轉換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盡快掌握各種外匯避險工具和手段,加強經濟核算,提高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

(二)主動應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和國際熱錢炒作的壓力
可以預料,面對今後更具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製取向,要加快相應的配套改革,大力防範金融風險,為進一步的匯率改革夯實基礎。
由於人民幣小幅升值對中國的出口影響不大,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依然強勁,美歐會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升值預期揮之未去,炒作人民幣升值的資金預計會繼續流入內地和香港,這很容易造成內地的資產市場形成泡沫。如何處理人民幣是否升值及熱錢的炒作,是監管層在未來一段時間需要繼續面對的問題。由於人民幣匯價要達至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平衡點,需要時間穩妥調節,不可能頻繁變動,急於求成。因此,在注意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的同時,必須考慮「泄洪」渠道,減少市場上熱錢過多導致經濟過熱、通脹上升的情形,以免影響到國內經濟金融的穩定。

(三)人民幣匯率更趨靈活將加大央行對外匯市場管理的難度
人民幣匯改後,匯率的靈活性擴大,外匯市場的活躍性增強,交易會更加頻繁,不確定性會增加,因此央行對外匯市場管理的難度將增加。在更為靈活的匯率形成機制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需要遵循一定原則,盡量避免成為外匯市場價格的制定者,為了加強對外匯市場的風險管理,促進外匯市場的發育和成熟,當務之急是:
1、密切防範、積極監控外匯市場的過度波動和投機動向
盡快建立外匯市場監測、預警指標和體系,尤其加強對大額資金流向的監測,完善外匯市場操作工具,同時增加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透明度,穩定市場預期;特別注意對外匯市場流動性的監控,制訂應急預案,防止出現系統性的流動性危機。
2、適時擴大匯率波動區間,增加人民幣匯率靈活性
當前要用足浮動區間,這將向市場傳遞一個央行減少干預的信號,有利於市場正視匯率風險。待市場逐漸適應匯率波動後,再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外匯市場供求狀況逐步擴大浮動區間。合適的浮動區間的設定,既使得短期匯率波動具有靈活性,可抵消外部沖擊的影響,又為難以准確測定的均衡匯率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緩沖空間,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基礎。逐步擴大匯率浮動區間需要較為完善的外匯市場作為支撐,而在目前的外匯市場格局下,僅存在以實盤交易為基礎的遠期結售匯與掉期業務,企業和居民規避匯率風險的成本很高,貿然間引入過大幅度的匯率波動顯然無法承受。另外,在有限的市場交易主體下,外匯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也受到限制。並且,如果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放寬匯率區間,商業銀行會選擇在匯率區間的兩端定價,這樣中央銀行將不得不在匯率區間的中間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還是中央銀行在決定匯率,而非完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因此,適時擴大浮動區間將是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關鍵一環。
3、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
應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願結售匯制。對強制結匯制度的改革,可以考慮擴大允許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企業范圍;還可以考慮對現有允許保留外匯結算賬戶的企業擴大可以保留外匯的限額等。從強制結售匯制過渡到意願結售匯制後,可以考慮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讓更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直接參與外匯買賣,以避免大機構集中性的交易壟斷市場價格水平。
4、注重對外匯市場主要參與者的風險監管
外匯市場的監管主要針對參與外匯市場活動的銀行和機構投資者,監管的著眼點則是保持這些機構的安全性和穩健性,監管的內容主要是檢查市場參與者的交易系統、風險控制系統、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以及執行范匯率風險,我國應大力發展遠期外匯市場,豐富外匯市場交易品種,給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匯率風險管理的工具。目前我國外匯市場主要以即期外匯交易為主,以實際需求為原則的銀行與客戶間的遠期外匯市場尚處於初步階段,交易量較少。2005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全國進出口較多的省份的302家典型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情況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2005年8月至9月,貿易融資在各類避險方式中居首要地位,佔30.8%;其次為金融衍生產品,佔28%;此外還有改變貿易結算方式、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改用非美元結算、增加內銷比例等,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有所不同。除貿易融資和金融衍生產品外,企業使用的其他避險工具依次為:改變貿易結算方式(19.97%)、提高出口產品價格(8.72%)、改用非美元貨幣結算(6.06%)。當前我國企業使用避險工具規模仍然偏小,與對外貿易總體規模不相稱,企業避險意識、避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匯率避險服務也有待加強。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稀少和交易方式單調是制約我國外匯市場交易擴大的重要因素。應該考慮有選擇地進行人民幣外匯期貨、期權試點,為將來推出相關金融衍生品奠定基礎,使企業能夠在匯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合理、有效地利用金融市場上的各種工具防範外匯風險。 <br <= p=>

『柒』 請問一下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問題 感謝

人民幣即期匯率是相抄對遠期匯率來講的,前者是當天或當期外匯交易的價格,後者是未來某個時間的外匯交易價格。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當天人民銀行根據當天外匯交易市場上的做市商在外匯交易開盤時的報價的中間價格作為當天外匯交易的參考價,並規定0.5%的波動幅度。
如果企業某天進口貨物需要換匯,則使用當天的即期匯率。即若匯率是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基礎上產生的。

『捌』 你對人民幣匯率制度今後改革發展的對策建議是什麼

1、總的原則是開放,自由兌換。但需要幾個前提:
(1把貪官都抓出來,或者貪官自動認罪就免除刑事處罰,這樣就避免資金外逃。
(2讓中國成為一個開放的市場,任何人都喜歡把錢投資到中國。
(3民主,平等,自由。

『玖』 談一下你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建議

這個只要堅決聽領導的 就沒錯 現在的方針非常正確

『拾』 論述人民幣匯率決定的基礎,談談你對當前人民幣匯率的看法。

漲對出口不好,跌對進口不好

閱讀全文

與對人民幣匯率的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嘀嘀打車c輪融資 瀏覽:785
杠桿平衡現象的例子 瀏覽:699
債權投融資者更關注 瀏覽:565
貨幣期貨產品 瀏覽:692
大宗商品每天交易信息 瀏覽:572
美元跌時是否合適買外匯 瀏覽:632
金融服務是產品還是服務 瀏覽:884
交易性金融資產編號 瀏覽:874
運城市鑫灃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銷售產品 瀏覽:517
外匯局支持跨境電商 瀏覽:669
黃金一號玉米種子的價格為6 瀏覽:953
淘寶模特主圖傭金 瀏覽:287
訂書器是等臂杠桿嗎 瀏覽:712
上海永達金融貸款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76
工行外匯牌價金投網 瀏覽:576
金融機構視同銷售 瀏覽:346
今日鋼材價格了人行情 瀏覽:153
2015年1月黃金 瀏覽:420
深圳信用卡融資 瀏覽:806
黃金國際價格走勢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