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杠桿、斜面、滑輪、輪軸、定滑輪、動滑輪的原理
一、杠桿原理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二、斜面原理
斜面(inclined plane)是一種傾斜的平板,能夠將物體以相對較小的力從低處提升至高處,但提升這物體的路徑長度也會增加。斜面是古代希臘人提出的六種簡單機械之中的一種。
假若斜面的斜率越小,即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越小,則需施加於物體的作用力會越小,但移動距離也越長;反之亦然。假設移動負載不會造成能量的儲存或耗散,則斜面的機械利益是其長度與提升高度的比率。
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使用到斜面。行駛車輛的坡道是一種常見的斜面;卡車裝載大型貨物時,常會在車尾斜搭一塊木板,將貨物從木板上往上推,所應用的也是斜面的理論。
三、滑輪原理
滑輪主要的功能是牽拉負載、改變施力方向、傳輸功率等等。多個滑輪共同組成的機械稱為「滑輪組」,或「復式滑輪」。滑輪組的機械利益較大,可以牽拉較重的負載。滑輪也可以成為鏈傳動或帶傳動的組件,將功率從一個旋轉軸傳輸到另一個旋轉軸。
四、輪軸原理
輪軸的實質是可以連續旋轉杠桿.使用輪軸時,一般情況下作用在輪上的力和軸上的力的作用線都與輪和軸相切,因此,它們的力臂就是對應的輪半徑和軸半徑.
由於輪半徑總大於軸半徑,因此當動力作用於輪時,輪軸為省力費距離杠桿(下面的第一幅圖),實際的例子:有自行車腳踏與輪盤(大齒輪)是省力輪軸.當動力作用於軸上時,輪軸為費力省距離杠桿,實際的例子有:自行車後輪與輪上的飛盤(小齒輪)、吊扇的扇葉和軸都是費力輪軸的應用。
五、定滑輪原理
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作用力方向.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別是滑輪的半徑,由於半徑相等,所以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定滑輪不能省力,而且在繩重及繩與輪之間的摩擦不計的情況下,細繩的受力方向無論向何處,吊起重物所用的力都相等,因為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相等且等於滑輪的半徑。
六、動滑輪原理
動滑輪省1/2力多費1倍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而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圖中,O是支點,F1是提升物體的動力,F2是物體的重力(也可理解為不用機械時提升物體用的力)。
⑵ 杠桿 、滑輪、斜面等都是什麼
都是省力費距離,杠桿、斜面不能改方向,滑輪可以方向
⑶ 高賞求初三物理杠桿滑輪知識點,計算公式公式,越細越好
杠桿平衡條件 F1 L1 = F2 L 2 杠桿平衡條件也叫杠桿原理
滑輪組 F = G / n
F =(G動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輪組
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n: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豎直提升)= F S(水平移動)= W總 – W額 =ηW總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機械效率 η= W有用 / W總
η=G /(n F)
=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
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⑷ 誰能告訴一下杠桿、斜面、滑輪的相關資料啊(不要是誰發明的資料和歷史)
1、杠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圍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1、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1) 支點:杠桿圍繞著轉動的點
(2)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3)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4)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F1)的距離
(5)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F2)的距離
斜面是一種簡單的機械,但對斜面的問題尤其是力學問題的分析卻容易出錯.其中認為斜面總能省力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錯誤.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
滑輪分為:定滑輪、動滑輪
⑸ 功。功率。杠桿。滑輪所有定理公式
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mechanical work),簡稱功。功定義為力與位移的內積[1]。
其中,W 表示功,F 表示外力,而dx 表示與外力同方向的微小位移;上式應表示成路徑積分,a 是積分路徑的起始點,b 是積分路徑的終點。為了了解物體受力作用,經過一段距離後所產生的效應,而定義出
⑹ 滑輪斜面的牽引力怎麼計算公式
功的公式:W=FS
考慮是否做功要注意功的兩個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二是受力物在力方向移動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功率的公式:P=W/t=FS/t=FV
斜面公式:FL=GH
杠桿平衡條件:動力乘動力臂=阻力乘阻力臂或F1L1=F2L2
滑輪:1)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
2)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n倍的杠桿.
斜面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
W有是有用功即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通常說應做的功.)
W總是總功即拉力所做的功.(有用功和額外功)
滑輪的機械效率:
1)定滑輪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W有=GH W總=FS S=H)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W有=GH W總=FnS S=H n是倍數) 例子可參考我的回答問題:
關摩擦力只提供公式:
1)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k=μkF正壓力(μK是滑動摩擦系數)
2)滾動摩擦力(阻力矩)M=KF正壓力.(K是滾動摩擦系數).
⑺ 請寫出杠桿 齒輪 滑輪 輪軸 斜面的工作原理並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杠桿的工作原理,省力就會費了距離,費力就會省了距離。公式是 阻力*阻力臂=動力專*動力臂
生活中常見的多了,初中物理屬課本就有,初中的物理題也有,簡單舉兩個,翹鐵釘時用的那個工具,開啤酒的起瓶器。
齒輪 滑輪 輪軸,其實都是杠桿的變形,用的公式仍然是杠桿的公式,只是形狀不同
我舉一下例子吧,比如滑輪,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對於定滑輪,其實就是滑輪轉動中心就是「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到哪裡的距離都是滑輪的半徑,所以,定滑輪不省力,只改變力的方向(比如要讓物體往上,本來沒有滑輪只能往上用力,有了定滑輪,往下用力就可以讓物體往上了)
輪軸,就是一個大輪和一個小輪固定在一個軸上,一轉同時轉。那麼,那軸就是「杠桿」的支點,而動力和阻力到軸的距離不同,用力就不一樣
比如我用大輪提物體,用小輪拉線,那麼就是費力了
但是齒輪工程上一般利用的是兩個接觸的齒輪線速度一樣,傳動力的同時傳速度
斜面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工作場景,如果沒有斜面,要搬一個東西上車的後備箱,至少要用和物重一樣大的力,而用了斜面,我們只需要用比它的摩擦力大一點的力就可以讓物體上到後備箱的高度,省力但也費了距離。
⑻ 求滑輪,杠桿,斜面的所有有關機械效率的公式
建議: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果理解了,用的時候自己都能推導出來。
死記太累:
滑輪:η=W有/W總=Gh/Fs=G/(G+G動)=G/nF 摩擦不計的情況下適用
杠桿:η=W有/W總=G物h物/Fs
斜面:η=W有/W總=Gh/Fs=Gh/(Gh+F摩s面)
不明追問。
⑼ 物理公式使用條件!!
1.杠桿自然平衡得時候
2 定義式,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⑽ 杠桿和滑輪定義以及它們的作用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 物理書中的杠桿
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作用:省力或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的定義
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動的小輪。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叫做滑輪。
作用:一:定滑輪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二: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三:滑輪組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