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貿易戰中美和談,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
貿易戰對中國來說,一方面暫時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
所以說這次中美貿易戰對中國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看中國的政府如何帶領大家來面對,如果應對得當,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機遇。
㈡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各有什麼影響
一、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可以用「有影響,可控制,需應對」來概括。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經貿摩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和下行壓力。
2017年經濟增長中內需貢獻超過90%;貿易依存度下降到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僅就經貿摩擦本身來說,這種沖擊是有限的。
2、從企業層面看,經貿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有沖擊,可能帶來成本增加、訂單下降等問題,企業面臨減產歇業、調整重組的挑戰。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木材加工、化學產品等行業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同時要看到,我國商務部已明確表示,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將主要用於受損企業及員工、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等,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下半年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這也充分反映出中方對經貿摩擦的充分評估和積極應對。
二、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很大: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對自己企業的「制裁」。因貿易戰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已開始減產或裁員,有的企業正在謀劃把生產線遷出美國。美國商會發出警告稱,共計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中國對等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給農場主補貼。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加征關稅,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2)中美貿易戰與去杠桿擴展閱讀:
中國在貿易戰過程中,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一是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系,加強雙邊經濟合作。
二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持。
三是在反制美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的同時,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國家大豆和動物飼料的進口關稅。
四是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㈢ 貿易戰中美和談,在貿易戰中有哪些知識點需要了解
貿易戰中,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知識點。需要知道的是雙方兩國的態度。如果是從哪些方面認知這場戰爭的話。我們可以從,稅收,世界市場,以及國際整個局勢來看看。此次戰爭完全是由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發起的。特朗普一上任就開始了各種花式表演,好像不搞點事情事情,就顯得他這位新官的三把火燒的不夠旺一樣。
要知道中國仍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國.中美貿易,這次也許只是美方的試探,並不會長久。雙方都承受不了那樣的損失。和談是必然局面。但是特朗普這樣四處樹敵來看,也許會對美國是挑戰。試圖恢復美國在國際的威望,已然是非常困難的。此舉更是無稽之談。
㈣ 中美貿易戰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1、占據道義制高點。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單邊主義不得人心。美國帶頭破壞國際規則,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國際秩序攪局者、世界經濟破壞者的霸蠻形象。
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在反擊美國的同時,順應全球化趨勢,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公道自在人心。
一段時間以來,為中國說話的人多了起來。比如,有德國媒體評論說:「中國早已立足於世界經濟,不僅展示著勤奮,也掌握了技術,想阻止中國發展技術不可能,也沒道理。」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歡迎中國對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認為中國最近宣布的一攬子開放政策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
美國發動貿易戰,已經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指出:美國需要對給世界貿易體系造成的「關稅之傷」承擔後果。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已發出警告,全球貿易體系正在開始動搖。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對外加征的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民在買單。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稱,美國將成為全面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2、合縱連橫。
打贏中美貿易戰的一個基本戰略思維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有西方學者分析說,中國很幸運,作為老大的美國,不但沒有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對付中國,反而以發動全球貿易戰的方式和中國開打。
美國在貿易戰中劍指中國,四面出擊,自我孤立,顯然犯了兵家之大忌,使中國有機會化競爭對手為合作夥伴,為合縱連橫提供了可能。
第一,美國與其西方盟友已心生嫌隙。先是在價值觀上與歐盟不同調。歐洲在人權問題上一貫高調,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放棄人權外交。在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引用232條款對加拿大、歐盟、日本等鐵桿盟友加征鋼鋁產品關稅,六親不認,盡顯霸蠻姿態。
加拿大、歐盟對美國反制裁,提出的報復清單接近3000億美元,日本隨之跟進。盡管最新消息是美歐就停止貿易戰達成共識,但從特朗普反復無常的個性看,美歐經貿關系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第二,對印度、南非等新興國家加征鋼鋁關稅顯現戰略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行「印太戰略」,拉印度制衡中國,另一方面對印度產品加征關稅,傷害印度利益,迫使印度對美反制並調整與中國關系。
第三,捅中東「馬蜂窩」導致麻煩纏身。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造成新的危機。在攪動敘利亞戰局的同時,不顧相關國家反對,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進行制裁甚至揚言軍事打擊,與伊朗關系劍拔弩張。
中國在貿易戰過程中,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一是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系,加強雙邊經濟合作。
二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持。
三是在反制美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的同時,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國家大豆和動物飼料的進口關稅。
四是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3、精準打擊。
利用好貿易戰的「飛去來器」效應。我國貨物出口的40%、高科技產品出口的2/3都是在華外資企業實現的。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對自己企業的「制裁」。因貿易戰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已開始減產或裁員,有的企業正在謀劃把生產線遷出美國。美國商會發出警告稱,共計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針對美國痛點進行「定向打擊」。中國對等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給農場主補貼。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加征關稅,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4)中美貿易戰與去杠桿擴展閱讀:
進行中美貿易戰的原因
或者說,這場貿易戰能不能避免?結論是:不以我方的意志為轉移,不能不打。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
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
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
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
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㈤ 中美貿易戰啥情況
中美貿易交鋒仍在持續。
在3月24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這場關乎中美兩國和全世界的貿易戰如何收場,備受關注。
2018年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大有「黑雲壓城」之勢。從對進口光伏產品和大型洗衣機設限,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稅,再到公布301調查結果,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約600億美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變本加厲。
那麼,這次呢?是戰是和?
「我不知道答案」,WTO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說,美國眼下出台的一系列關稅措施是會讓大家重新談判,還是毀掉整個貿易體系,「兩種解讀目前為止都有道理。」
他指出,美國、印度等經濟體對現行貿易體系的確有「不同意見」,但「如果因為這些不滿,使整個貿易體系受到摧毀,或者不再穩定,這將是非常大的風險。」多邊貿易體系有必要進行改進,包括進一步開放市場、更好實施投資、補貼等方面的紀律等,「但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談判來實現」。
當然,以談判磋商收場是皆大歡喜的結果。畢竟,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開打貿易戰,不僅沖擊中美兩國經濟,對全球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用薩默斯的話說,美國將中國作為敵對方是不正確的,美國經濟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因素,不可能做到一枝獨秀。「貿易戰和核戰一樣,沒有贏家。」
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財長姆努欽通電話,表示中方已經做好准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
㈥ 中美貿易戰下能否繼續執行去杠桿
中國只有發展壯大自身才能有絕對的話語權,只有中國強大了,才不會有國家對中國說:我要跟你打貿易戰。所以,用盡全力,為中華崛起。
㈦ 中美貿易戰的開始與到現在為止的情況,最好有往期新聞
美國歷史上曾5次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基本都是同樣的結果。但此次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了不同於往屆美國政府的策略。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2010年美國曾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而此輪調查則始於2017年,恰逢「七年之癢」。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來自中國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產品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3月23日,商務部表態稱擬對自美國進口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回應稱,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懼怕貿易戰,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如果美方執意要打,我們將奉陪到底,並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301調查決定發表談話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已做好充分准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系拖入險境。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則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301調查有關進展,一旦美國有關措施實施,中國會堅決出手。
此外,中國商務部3月23日早間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一方面,美國本身也會遭到重大的經濟打擊,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即使發生短暫的貿易戰,美國私營領域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私營領域總工作人數的1%。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的最大許可權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內,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不超過15%的關稅,國會對於15%以上的關稅提議具有否決權,而國會和商界的關系不可忽視。作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可以憑借對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機電、航空器等行業的貿易反制,擁有與美國談判的地位,這些貿易反制可能使得關稅提議遭到來自美國商界的反對。
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其實都不是以單純的貿易保護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關稅逼迫人民幣升值或高端製造業迴流,中國貿易反制也是希望擁有談判的籌碼換取中國深化改革的時間。正是因為各自的意圖都不在貿易本身,發生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未來可能更常見的是中美之間局部、逐步發生的貿易摩擦。
對中國影響幾何?
考慮到此次爭端可能最終走向「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市場普遍謹慎樂觀。
海通證券表示,無需太過恐慌,市場中期趨勢取決於基本面。備忘錄的焦點在知識產權和高科技領域,近期累積了一定漲幅的科技類股壓力偏大,借機去偽存真,2月以來回調盤整的價值類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較好。
中金公司同樣認為,積極應對短期可能的沖擊,中長期不必過於悲觀。其報告分析稱,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從凈出口層面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判斷,尤其在近期對增長分歧較大的時點,對短期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可能帶來一定影響。中長期的具體影響程度還要視後續貿易戰的廣度和深度來判斷,但考慮當前中國內需的韌性以及較為充裕的政策緩沖餘地,我們認為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及資本市場表現不必過於悲觀,短期市場如若出現連續且幅度較大的過度調整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進入時機。
此外,國際權威評級機構也認為這場貿易戰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發表最新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500-600億美元商品加關稅的行動,不太可能對中國或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能夠解決與美國的關稅問題,但貿易風險將增加。
惠譽表示,6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對美商品出口總額的2.5%左右,或中國GDP的0.5%,但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小得多。由於缺乏替代品,這些貨物最終還是會去美國,而其他商品可能會轉移到不同的市場。美國對中國目前500-6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的措施,對中國GDP增速的拖累不會超過0.1%。
惠譽表示,零星的保護主義措施在近幾個月已經升級為「更具破壞性的貿易戰爭」。目前更大的風險在於美國最終對中國全面徵收關稅。美國佔中國出口總額的近五分之一,相當於中國GDP的3.6%,所以廣泛的關稅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也會因供應鏈的關系在亞洲其他地區造成連鎖反應。此外中美貿易戰也會破壞全球投資者信心。
穆迪則表示,中國企業的評級不會受貿易爭端影響。根據初步評估,美國政府迄今為止宣布的措施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圍的保護主義措施出台,對其評估就可能有變。
穆迪聲明稱,與10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下降;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為0.1個百分點,2005-2007年平均為3.4個百分點。
目前已宣布的行業性關稅不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實質性傷害,因為這些行業對美國市場出口有限,包括對光伏面板、洗衣機、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如果美國大幅擴大關稅范圍並採取廣泛的保護主義措施,負面影響將會更大。
穆迪稱,提高對雙邊而非多邊貿易安排的重視,將對亞洲經濟體構成信用利空。
㈧ 關於中美貿易戰,我有幾個問題沒有弄明白
簡單說吧:
1、美國最引以自豪的就是龐大的中產階級。但是在全球化的基礎上,美國中產階級逐消亡!在十幾年的時間中,美國中產由70%下降為50%。在減下去,美國就是一個大號的拉美!
2、川普的敵人是哪些——就是蘋果等跨國公司。他們吸收最上等的人才,例如印度的高級編程和管理人員,把工廠遷到中國,這樣假如一部800美元的蘋果手機,零件成本200美元,中國人工成本50美元,其他費用50美元,那麼蘋果賣一部手機能賺500美元。
而特朗普想的是把蘋果製造基地遷到美國,這樣雖然人工成本增加到150美元。但是結果就是增加了很多美國的中產階級。例如他們會給孩子好的教育,會消費,而切符合美國的核心價值觀。
但是對蘋果來說就是減少了100美元的利潤,這就是為什麼所有跨國公司拚死反對特朗普上台,他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
3、美國要打中美貿易戰 原因很簡單,把製造業的工廠遷回美國。也就是增加美國實體經濟,而不需要不能製造就業的亞馬遜、特斯拉、因特爾、某書等高科技產業。這就蘋果總裁拚命批評特朗普開打貿易戰的原因。
對於跨國公司來說,世界貿易才是真正的選擇(這樣他們利益可以最大化,其實中國的某米、某為等造手機的也是這樣的企業);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是低端小五金到高端大飛機高鐵天宮神舟都能做的,也無所謂;
對美國來說,高昂的成本使造低端產業(例如螺絲、自行車、服裝等)無利可圖(你讓美國人都當去送當快遞小哥,他們不能乾的),高端產業(航母、火箭、因特爾、蘋果、某書)只需要最高端的設計者和編程人員就行,又不需要那麼多底層人員。尤其是不需要那些中產,他們只需要最高端的人才。
這就是美國川普的兩難選擇,一方面美國向拉美轉變,一方面想把工廠遷回美國扶持中產,一方面又被全美國的大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抵制。
4、還有一個問題,美國面臨中期選舉(2018年10-11月),所以特朗普有可能試探一下中國,看中國有沒有可能對美國屈服。所謂的貿易戰,核心還是美國覺得自己在中美貿易中吃虧了,要多分一點。所以如果中國屈服,那麼特朗普就可以拿一份漂亮的作業向選民交代。
無論是美國制裁某興也好,制裁某為也好,超級301也好,貿易戰也好,核心都是拖慢中國的發展,發展美國自己。
美國無論是希拉里的重返亞洲或亞太再平衡;奧巴馬的TTP;特朗普的印太戰略,核心都是一個,遏制我國的發展。
㈨ 中國與美國貿易戰的本質是什麼
美國貿易戰的實質是遏制中國。
美國想從中國身上壓榨到更多的利益,想用關稅攪亂中國的發展信心。在中美經貿摩擦中,要看透美國行為的本質。美國人看似和我國在談經貿,但其很多要求早已超出經貿范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遏制中國,在於攪亂中國的發展。
對於遏制中國,美國是一以貫之的,只不過不同時期,遏制手段不同而已。以前是制裁、封鎖、轟炸使館等等,今天成了貿易戰。
美國之所以發起貿易戰,其聲稱的理由是美中貿易不平衡,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但其實美國人都清楚,貿易戰也許會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但不可能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9)中美貿易戰與去杠桿擴展閱讀
貿易摩擦政治分析: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於別國。
2、偏重雙重標准和單邊標准主義。這種雙重標准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繫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於有利於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不利於美國的事情,會立刻有反對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並制定和徵收關稅的權利。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