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年級下冊科學實驗研究杠桿的實驗步驟是什麼
1、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
2、把鉤碼掛在杠桿的兩邊,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
3、記下兩邊的鉤碼的重,用尺量出它們的力臂,記下實驗數據;
4、改變力和力臂數值,做三次實驗.
5、求出各次實驗的動力乘以動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數值.
⑵ 杠桿原理的原理提出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便是說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這些公理是: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 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子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⑶ 以下是「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的幾個步驟:①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改變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
(1)在研究杠桿平衡實驗時,先組裝好,然後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後利用鉤碼進行實驗,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再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再做幾次實驗,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2)「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結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只通過一次測量,數據具有偶然性,進行多次測量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 故答案為:(1)③①④②;(2)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3)C. |
⑷ 杠桿研究性學習成果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們了解到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也稱費距離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也稱省距離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是等臂杠桿。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水平位置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省力杠桿例如:剪刀、釘錘、拔釘器、工地里的大型機械吊臂……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還要看重點(阻力點)和支點的距離:重點離支點越近則越省力,越遠就越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如定滑輪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費力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剪紙板時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1.剪較硬物體
要用較大的力才能剪開硬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大。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的剪刀。
2.剪紙或布
用較小的力就能剪開紙或布之類較軟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小,同時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較長。用動力臂較短、阻力臂較長的剪刀。
3.剪樹枝
修剪樹枝時,一方面樹枝較硬,這就要求剪刀的動力臂要長、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齊,要求剪刀刀口要長。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同時刀口較長的剪刀。
⑸ 什麼是我們研究杠桿的好材料
剛性強,不易變形,質量分布均勻的物質,簡單研究用剛材好了。
⑹ 杠桿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之研究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⑺ 杠桿的研究報告(會的進)
杠桿的研究 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杠桿尺的使用 8 ①將杠桿尺調節到平衡狀態。(1 分) ②在杠桿尺左邊第二個孔掛2 個鉤碼,當在杠桿尺右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孔也掛兩個鉤碼時,杠桿尺會在什麼狀態。(4 分) ③找出杠桿尺的三個點。(3 分) 3 杠桿尺變化規律 6 ①分別改變掛在杠桿尺左邊和右邊的鉤碼的位置和數量,看杠桿尺狀態的變化(做4 次,每次1 分)。 ②找出用較少鉤碼能使較多鉤碼翹起的情況。(2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2 說出杠桿在什麼情況下省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 5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二:動滑輪和定滑輪 實驗器材: 支架、滑輪、細繩(兩端有套)、鉤碼、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定滑輪的作用 6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了多少力?(1 分) ②組裝定滑輪。(3 分) ③在繩套兩端任意掛一些鉤碼直到平衡。(2 分) 3 定滑輪的實驗現象及結論 2 定滑輪的作用是: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4 動滑輪的作用 6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多少力?(1 分) ②組裝動滑輪。(3 分) ③用測力計通過動滑輪將鉤碼拉起,觀察用了多少力?(2 分) 5 動滑輪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2 動滑輪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6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三:滑輪組的作用 實驗器材: 支架、滑輪4 個、細繩(兩端有套)、鉤碼、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組 裝 滑 輪組 10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多少力?(1 分) ②組裝一組滑輪組,吊起 2 個鉤碼,用測力計通過滑輪組將鉤碼拉起,用了多少力? (4 分) ③再組裝 2 組滑輪組,吊同樣多的鉤碼,用測力計通過滑輪組將鉤碼拉起,用多少力?(5 分) 3 實 驗 現 象及 結 論 報告 6 ①滑輪組的作用:既省力,又方便。(3 分) ②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拉出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重量的幾分之一。(3 分) 4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的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四:斜面的作用 實驗器材: 搭斜面的材料、重物、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1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不同物體在同一斜面提升的情況 9 ①搭一個斜面。(1 分) ②用測力計分別鉤住一些物體,垂直提起,觀察分別用了多少力?(3 分) ③用測力計將這些物體沿搭好的斜面上拉,分別用了多少力?(3 分) ④結論:不同物體從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於把物體垂直提上去的力。(2 分) 3 不同物體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的情況 9 ①用長度分別為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100 厘米的木板搭在一個高10 厘米的木塊上,形成A、B、C、D、E 五個不同的斜面。(3 分) ②用測力計將100 克的鉤碼沿這些斜面拉上去,分別用多大的力?。(4 分) ③結論:坡度越小,斜面越長,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向上提重物相當於坡度為90 0 ,一點也不省力。(2 分) 4 整理器材 1 整理擺放好的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五:拱形承受壓力的實驗 實驗器材: 卡紙、鐵墊圈、書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拱形承受壓力測試 8 ①不藉助其他物體幫助,做一個紙拱。(2 分) ②用鐵墊圈測試它承受多大的壓力。(3 分) ③用書擋住拱腳。(2 分) ④用鐵墊圈測試承受的壓力。(2 分) 3 克服拱變形 5 把兩邊的書摞得高些,看低拱能承受多少墊圈。(5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 報告 3 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壓力時會產生外推力,如果能抵住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壓力。(3 分) 5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一:測量地表溫度 實驗器材: 兩支溫度計、2 個架溫度計的支架、挖土工具(小鐵鍬)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挖土 4 選擇向陽處和背陰處。(2 分 ) 分別挖要插溫度計的地面。(2 分) 3 把溫度計架在支架上 4 把溫度計的支架固定在地面上。(1 分)把溫度計架在支架上。(2 分)液泡插入地面。(1 分) 4 用物體遮住溫度計 2 用遮溫度計的紙盒遮擋溫度計,避免陽光直射。(2 分) 5 寫觀察記錄 2 把觀測的溫度記在記錄表上。(2 分) 6 實驗現象及結論 報告 4 向陽處溫度高。(2 分) 背陰處溫度低。(2 分) 6 整理器材 2 把溫度計裝入盒內(1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遮溫度計的紙盒、記錄表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二:「中雨下」的布料 實驗器材: 棉布、毛料、絲綢、尼龍(化纖)等布料、水、噴壺、皮筋4 根、大小相同的玻璃杯4 個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擺好杯子,將不同布料用皮筋綁好 2 擺杯子。(1 分) 把布料綁在杯子上,布料呈自然狀態。(1 分) 3 給噴壺裝上水,調好噴水量 2 裝水。(1 分) 調整。(1 分) 4 均勻的往四個杯子上淋水,觀察各種布料的透水情況 6 受水均勻。(2 分) 觀察現象並說明原因。(4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5 容易滲水的布料是棉布、絲綢。(2 分) 防水性較好的布料是尼龍等化纖布料。(3 分) 6 整理器材 3 將布料卸下,擰干、晾好。(2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三:水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實驗器材: 大小相同的饅頭、盤子、稀釋的碘酒、滴管、小刀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咀嚼饅頭 6 將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10 塊。(1 分),分別嚼1 分鍾、2 分鍾???? 10 分鍾。(4 分)分別放在盤子里。(1 分) 3 滴上碘酒 6 在盤子里滴上同樣多的碘酒。(2 分)觀察饅頭糊有什麼變化。(4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4 與唾液接觸時間越長的饅頭呈現的顏色越淡。 5 整理器材 2 把盤子清洗干凈。(1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四: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實驗器材: 擺錘、長40 厘米的細繩、尺子、秒錶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制擺長30 厘米的鍾擺 5 用40 厘米長的繩子製作30 厘米的鍾擺。(2 分) 重復測量2 次。(2 分) 記錄結果。(1 分) 3 制擺長15 厘米的鍾擺 5 製作15 厘米的鍾擺。(2 分) 重復測量2 次。(2 分) 記錄結果。(1 分) 4 分析比較 3 擺繩減短引起了什麼變化? (3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3 擺長越長擺的速度越慢,擺長越短擺的速度越快。 6 整理器材 2 整理好器材。(2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五:小車行駛與剎車摩擦力的比較 實驗器材:膠帶、小車、墊圈、長條形的三層板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不檢查不得分。 2 行駛時的摩擦力 4 從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增加墊圈,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可以動起來。(2 分) 記錄。(2 分) 3 剎車時的摩擦力 4 將輪子和車身用膠帶粘上。(1 分) 輪子不轉動。(1 分) 加墊圈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動起來。(1 分) 記錄。(1 分) 4 比較分析 3 比較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3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5 剎車時的摩擦力比行駛時的摩擦力大的多。 6 整理器材 2 整理好器材。(2 分) 不整理扣2 分
⑻ 哪裡有杠桿類工具的研究課堂實錄
豆丁網上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