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中國貨幣供應量余額達到167.7萬億元了嗎
據報道,在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167.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
宏觀杠桿率可以用廣義貨幣(M2)供應量與GDP總額之比來測算,2017年GDP名義增速為11.23%,M2供應量只有8.2%,上述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不過整體仍在2:1左右的水平,比發達國家的1:1水平要高。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實現了6.9%的經濟增長、不到5%的失業率、1.6%的通脹率,這樣的經濟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枝獨秀。
② 中國GDP增速近幾年來首次回升是真的嗎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好於預期」,在現場聽到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不斷重復這句話。寧吉喆指出,從增量看,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2萬億,這是我國GDP首次站上80萬億元大關。增速角度,按照可比價格計算2017年GDP增速達到6.9%。注意到,這個速度是2010年來首次回升。
寧吉喆昨天表示,去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從過去主要由出口拉動正轉為出口、進口共同拉動。去年,我國出口增長10.8%,進口增長將近20%。「中國的發展不僅讓中國人民受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提升」。
他表示,根據測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左右。2017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2萬億美元,過去一年經濟增量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折1.2萬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國家的經濟總量。
③ 中國經濟的杠桿率為何會上升那麼快
據報道,日前有經濟學家表示,應該將GDP增速從宏觀調控目標改為預測指標,以避免過度追求GDP所導致的地方過度負債、宏觀杠桿率上升、經濟結構扭曲、數據作假等一系列問題。
由於考核機制涉及到提拔升遷,而許多地方政府並沒錢做大GDP,所以必須要靠負債投資,各種隱性地方債務不斷變著花樣做大,宏觀上就體現出很高的杠桿率,而且過去十幾年,中國在所有大國中宏觀杠桿率上升速度是最快的。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應該將GDP指標從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改為預測指標,保留其對預期的引導和其它工作的指導參考作用,而弱化其業績考核的功能。也有專家認為,弱化GDP作為核心調控目標的第一步可以考慮採用一個較寬的GDP增速目標區間並顯著降低GDP增速目標。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實現健康發展!
④ 名詞解釋:跨國創新的全球杠桿
以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時空序列安排結構,可分為時空正常式與時空異常式兩種。論證型,以概念的內在因果聯系作為結構的主要依據。
可分為總分式、平列式、遞進式等幾種。說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條理進行布局。綜合型,常以一種結構型為主,兼具其他類型。
在一些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對利率上升最為敏感。主要原因是,在低利率和海外資金的推動下,這些國家的房價快速上漲,這使得人們不得不承當巨額的抵押貸款來支付住房費用。
(4)中國2017年杠桿率全球擴展閱讀:
當全球主要央行逐步走上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回收金融危機後那些年放出去的水,各國財政卻開始按耐不住了,闊綽地在全球掀起一股「寬財政」浪潮。
利率上升已經將那些背負大量以美元計價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置於暴風雨之中。隨著美元指數自二月中旬來升值約10%,新興市場貨幣相應走弱,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償債成本增加。
⑤ 中國杠桿率問題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干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舉債是不可避免的,若企業大量舉債,不能到期還本付息的可能性會較大,將導致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急劇上升,對企業收益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而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來自於財務杠桿的高低。 所謂財務杠桿,是企業每股收益對營業凈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說是企業負債對普通股股東收益的影響程度。財務杠桿的功能可以用財務杠桿率表示。 財務杠桿率=納稅付息前收益÷(納稅付息前收益—利息費用—優行先股股利) 財務杠桿率反映了企業納稅付息前收益與普通股股東分配利潤的關系。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企業舉債比例愈大,負債利息愈多,其財務杠桿率愈高。因此,財務杠桿率又反映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風險。 假定甲、乙兩企業有關財務資料如下(表一): 項目 甲企業乙企業 資本結構 股本100萬元(5萬股) 股本50萬元(2萬股) 負債50萬元(年利率8%) 納稅付息前收益 10萬元10萬元 利息(年利率8%) -4萬元 稅前收益 10萬元6萬元 所得稅(33%) 3.3萬元1.98萬元 稅後利潤 6.7萬元4.02萬元 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 財務杠桿率 1 1.67 註:甲、乙兩企業股本均為普通股。 從表一可知,由於甲、乙兩企業的資本結構不同,財務杠桿對股東收益的影響也不同。乙企業的財務杠桿率高於甲企業,所以,導致乙企業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收益大於甲企業(即2.01元>1.34元)。從股東的角度講,只要投資報酬率大於負債利率,企業的財務杠桿就能為普通股股東增加收益,舉債是有利的。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沒有理由拒絕運用財務杠桿。另一方面,財務杠桿率越高,對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響越大,表明企業財務風險越高。所以,企業運用財務杠桿時,必須把股東可能取得的較高收益與其可能承擔的財務風險進行權衡、比較,盡量減少財務杠桿給企業收益帶來的不利影響。
⑥ 中國經濟杠桿率處於穩定狀態嗎
據報道,隨著去杠桿進程的推進,我國總體杠桿率雖然保持基本穩定,但國有企業版杠桿率權和地方政府債務依然是當前我國最突出的債務問題和去杠桿工作的重點領域。
據悉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央企、國企去杠桿確實已取得積極成效。數據顯示,2017年國企資產負債率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0.4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個百分點。
目前國資委已制定了中央企業降杠桿、減負債、控風險的指導意見,並明確到2020年前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要再下降2個百分點。
⑦ 中國經濟杠桿率真的偏高嗎
中國無疑正處於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回頭看2015,很多一致預期被證明是一致錯誤:央企沒有等來激進的混改,卻等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合並;地方政府沒有等來期待的財權,卻等來一堆來去無蹤的置換債,人民幣沒等來美聯儲加息,但還是來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暴貶……不是我們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快。帶著2015的經驗,我們對2016年的中國經濟作出以下判斷:1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6.5%,實際增速略高於目標2015全年保7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以往4次下調目標的歷史來看,如果當年沒有完成目標,一定會導致增長目標下調,比如1998和2014年。以此推斷,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是大概事件。而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目標可能定在6.5%,但最終的實際增速可能略高於6.5%。2CPI繼續「1」往無前,PPI連跌超過50個月,通脹有驚無險2016年預計CPI同比1.6%,較2015年略有回升,但仍然有驚無險。預計明年PPI累計負增長將超過50個月,但同比跌幅將收窄。假定明年油價漲4.5%,其它因素影響不變,則PPI跌幅可能收窄2.5-3個百分點左右。3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資本加快「走出去」,人民幣再現一次性貶值美聯儲加息的條件已經具備,現在只是何時扣動扳機的問題。目前看,12月加息的概率已經達到70%,即便12月沒加,明年也會至少加一次息。對人民幣來說,美聯儲加息也好,加入SDR也好,其象徵意義都已經大於實質意義,人民幣的長趨勢拐點已經形成。盡管短期央行可以通過量價干預維穩,為加入SDR護航,但貶值壓力只會推遲,不會消失,最終達到臨界點,央行可能不得不再次允許人民幣一次性貶值。4貨幣政策從主角變配角,降息空間明顯收窄,降准次數不少於今年2015年貨幣政策是絕對的主角,2016年可能逐步退居配角。貨幣寬松的方向不會變化,但思路上會有所調整,從主動到以被動對沖為主,政策重心逐步轉向財政政策和供給側改革。根據我們的預測,2016的通脹會高於今年,降息的次數會明顯減少,而降準的次數不少於今年。2016年專項金融債等公共融資工具會繼續放量,這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特別國債,如果只是從存量池子里拿錢,那可能會使穩增長的效果大打折扣。5財政赤字至少擴大到2.5%,擴大發債+結構性減稅,政策性金融+PPP配合政府大幅加杠桿財政政策將逐步取代貨幣政策成為主角,財政赤字率至少會擴大到2.5%。近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要反思財政政策,其中特別提及「3%的赤字率是不是絕對科學,值得探討」,暗示中央已經開始反思積極財政不積極的問題。財政政策主要有兩個抓手:擴大政府發債規模+結構性減稅。而明年更重要的是財政政策的配套政策,主要是通過發行政策性金融和推廣PPP配合政府加杠桿。今年是PPP項目的招標年,明年才是簽約年,3.4萬億的存量PPP項目中的簽約規模將超過1萬億。6注冊制推動股票供給放量,股票市場不會有驚心動魄的瘋牛,只有搖搖晃晃的慢牛2016年大概率推出IPO注冊制,注冊制長期是利好,但短期可能加劇市場波動。總體來看,2016年股市不可能重復今年的瘋牛,搖搖晃晃的慢牛是大概率事件,一是成本下行可能放緩,二是需求端尚未完全企穩,三是供給端產能尚未開始消化。因此支撐市場還是只能靠估值,而這樣的市場一定是敏感和反復的。7信用風險加速爆破,國企違約成為常態,無風險收益率繼續下行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約為123%,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未來去杠桿的五種途徑中,由於種種原因,大部分傳統產業都不得不選擇最後一種道路:信用違約。基於這種邏輯,2016年信用風險會比2015年更頻繁。只要看不到經濟復甦或大規模債務減記,2016年信用違約事件會進一步蔓延。政府為守住金融風險底線,仍會去保一部分存量債務,但失去保護的范圍會越來越大,國企違約將成為常態。此外,信用風險的釋放有助於推動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8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加速落地,美麗中國成為最大亮點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而美麗中國無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亮點。十三五規劃把綠色發展列入五大發展理念,並首次提出「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和「美麗中國」概念。生態環保作為一個產業已經站在了更大的風口上。第一,監管體系從屬地管理轉向垂直管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第二,通過市場化的交易、融資和管理機制來激發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積極性。9國企改革1+N方案陸續落地,國企整體上市加速推進,央企合並步伐放緩2015年是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出台,1+N的頂層設計逐步成型,2016年將進入落地之年。首先,央企層面主要看整體上市,合並步伐會低於預期;第二,地方國企改革重點看混改,主要是資產優質的發達地區。10房地產銷售結束迴光返照,地產投資第一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國家住房銀行提上日程房地產銷售在2015年迴光返照,2016年將再次回到現實。30大中城市的高頻銷售數據9月就已開始回落,全國的商品房銷售也在10月首次出現回落,政策寬松帶來的短期效應正在逐步消散,地產身上的鐐銬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我們認為,房地產投資的情況要比銷售更糟。2014年新開工面積負增長,2015年施工面積負增長,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出現全年負增長。所以,房地產政策的核心是消化庫存。此外,作為激發合理需求、構建住房融資體系的關鍵,國家住房銀行有望加速提上日程。
⑧ 杠桿率監管標准
中國銀監會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相關內容,制定了針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杠桿率監管要求:杠桿率=(一級資本-一級資本扣減項)/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余額,不低於4%。彌補資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銀行體系的杠桿率積累。
該徵求意見稿同時要求各商業銀行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系統重要性銀行在2013年底前達標,非系統重要性銀行在2016年底前達標。
這表明,中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將正式引入杠桿率監管機制,未來將根據經濟形勢和銀行風險狀況的變化對杠桿率監管要求進行調整。它的計算方法為核心資本凈額除以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余額。
該指引同時規定,商業銀行在資產轉讓和代客理財等業務活動中實際資產或風險沒有轉移,但未將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在計算杠桿率時應當將其計入調整後的資產余額。
2010年12月,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巴塞爾Ⅲ,明確了杠桿率的國際監管標准為3%。而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全球兩組銀行的杠桿率分別為2.7%和3.8%,高於中國78家測算機構平均4.6%的杠桿率水平。
國家銀監會副主席王華慶早在2010年9月就曾表示,銀監會還准備引進動態撥備和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重要補充。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和資本補充將不斷加強,資本補充規劃將成為銀行董事會的重要任務。
銀監會2月18日公布數據,2010年,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大幅提升,年末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1%,比年初上升0.9個百分點。
【拓展資料】
杠桿率監管對境內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是什麼?
短期影響
大中型銀行短期達標壓力不大。2010年上半年,國內5家大型銀行和5家中型銀行參加了巴塞爾委員會組織的定量影響測算。銀監會於2010年末公布的測試結果為:按照《辦法》所規定的杠桿率計算方法,我國5家大型商業銀行平均杠桿率為4.7%,全部超過4%;5家中型銀行平均杠桿率為3.9%,處於4%附近,具體結果見表1。表1數據表明我國5家大型與5家中型商業銀行的整體狀況杠桿率水平較好,明顯優於全球的平均水平;相對於大型銀行而言,國內中型銀行面臨的壓力要大一些。
中信證券研究部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杠桿率計算公式對國內主要商業銀行進行了測算,針對五大商業銀行及11家股份制和城商行的計算結果分別見表2和表3。相關情況顯示,五大行的杠桿率均在4%以上,其中建設銀行杠桿率最高達到了5.57%,而五大行中最低的工商銀行也達到了4.99%的水平;上市股份制和城商行中除華夏銀行、深發展杠桿率尚未達標外,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杠桿率略高於4%的水平,但上述提及的股份制和城商行銀行(除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外)均公布了融資方案(華夏銀行已完成定向增發),預計補充資本後杠桿率要求將不形成實質性約束。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商業銀行的杠桿率水平普遍較高,遠大於同期的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銀行業。這是因為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傳統的存貸業務,利潤主要來源是高利差下的利息收入。短期來看,達到4%杠桿率監管標準的壓力不大。
處在達標邊緣或不達標銀行面臨諸多壓力:
一是資本補充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主要依靠對外籌集,杠桿率達標要求加劇了部分銀行資本不足的矛盾。
二是資產規模擴張速度將受到監管約束,發展壓力增大。依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近年來實現了機構擴張、存款增加、貸款增加以及利潤增加的良好格局,但信貸高增長也帶來了資本不足的問題。資本對規模擴張的制約越來越明顯。單純依靠規模擴張擴大市場影響力模式下,杠桿率進一步收縮了資產的擴張能力,發展壓力會越來越大。
三是部分不達標行面臨被要求壓縮存量資產規模的壓力。受地方政府平台貸款質量波動、房地產貸款質量波動影響,部分銀行撥備壓力逐漸增大,資產質量波動反過來又影響銀行的利潤留存能力,在外部籌資環境不寬松的情況下,部分銀行短期內無法籌到必須的資本數額,也可能無法滿足杠桿率監管要求,不得不壓縮存量表內外資產規模,將對這部分行的市場影響、業務發展帶來很多問題。四是機構擴張、業務創新將受到很大制約。少數不達標行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約束,包括停止新設機構、停批新業務、停辦部分業務以及限制股東分紅、限制股東權利,甚至被要求調整董事會和高管層等,將對銀行正常的經營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⑨ 中國房貸杠桿率在全球是什麼水平
最高了
⑩ 海外一直因為什麼看空中國現在卻改變了論調
杠桿率過高以及去杠桿力度過大對經濟可能產生明顯的收縮效應,一直是海外看空中國經濟前景的重要理由之一。
但現在,他們的論調發生了改變。
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稱,從中國銀行業近期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可知,中國政府推動金融體系內杠桿明顯降低。
中國去杠桿已取得不小的進展。不僅用於購買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理財產品存量下降,金融機構相互間拆借的增速也明顯放緩。
趙錫軍對記者表示,不管是「去」也好,還是「穩」也好,現在最重要的是精細化地區分杠桿。在新時代,去杠桿不是要強調規模和水平,而是杠桿要用在何處、資源配置在何處著力的問題。
他同時強調,未來的金融工作不是單純地擴大規模、增加利潤,更不是簡單地通過加杠桿刺激投資和消費,更重要的著力點在於如何配置好資源,使經濟社會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得到補充、均衡,形成高質量的供給體系。
「在應對金融危機期間,形成了大量的杠桿和債務,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在下一階段金融領域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把杠桿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化解好已經形成的高杠桿和杠桿風險」趙錫軍說。
對於風險隱患,鄧海清同樣表示擔憂。鄧海清認為,銀行機構之間的同業往來不應受到過多的監管壓制,這與央行主導的「利率市場化」背道而馳。另一方面,如果「利率市場化」脫離銀行體系,反而通過APP、互聯網金融等來實現,將對金融系統產生嚴重後果,這同樣也是未來監管思路里要做的修正。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曉晶認為,通過杠桿轉移,糾正杠桿錯配,可以實現在保持總杠桿率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盡量將杠桿風險降到最低。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表示,今後一段時間,我國風險管理和加強監管的任務主要集中在去杠桿上,而增加GDP,即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也是去杠桿的治本之道。
見了成效了,肯定會轉變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