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

發布時間:2022-03-20 06:01:45

Ⅰ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舉措

在我國加入WTO後新的開放形勢下,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必要性彰明較著:有利於應對金融開放對現行匯率制度的沖擊、有利於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利於消除匯率制度內在不穩定性。因此,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完善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
對匯率決定的各種學說進行綜合,可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從短期來看,貨幣性的資產市場機制和預期是匯率決定的重要基礎;從中期來看,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是匯率決定的基礎;從長期來看,匯率是由貨幣方面和實體經濟方面的因素共同來決定。在現階段我國人民幣利率非市場化、資本項目外匯實行較為嚴格管制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主要是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由於經常項目的外匯收入與支出構成了我國外匯收支的主體,從而表明我國的外匯收支與交易仍主要是與貿易等真實經濟活動相聯系的,因此在現階段人民幣匯率以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為決定基礎,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合理的。隨著我國資本項目管制的逐步放開和人民幣逐步走向市場化,外匯市場的供求也會更多地體現經常項目外匯收支以外的外匯供求,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將會由經常項目外匯收支逐步過渡到經常項目為主兼顧其他因素特別是資本流動。
其次,矯正匯率形成機制的扭曲。
銀行結售匯的強制性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封閉性是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扭曲的重要原因,使人民幣匯率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匯率。因此,應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願結匯制,使整個外匯供求有效地出清價格,同時使價格也能靈活地引導和調節供求。實行經常項目可兌換後,基本實現經常項目的意願售匯,資本項目的意願售匯還需要根據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逐步改進。
健全和完善外匯市場。
一是增加市場交易主體,推廣大額代理交易。增加外匯市場的交易主體,讓更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直接參與外匯的買賣,並逐步推廣銀行代理企業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外匯的大額代理交易。這樣有助於避免大機構集中性的交易對市場價格水平的操縱,防止匯率的大起大落;同時也有利於有效降低大企業的交易成本,便於監管機構對交易的監控。
二是增加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外匯市場上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的狀況對外匯交易量有重要的影響。毫無疑問, 為改變這種狀況,應增加市場交易的幣種,可增加外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即主要西方國家貨幣之間的交易,如美元兌日元、馬克等貨幣的交易,以滿足外匯指定銀行以及客戶的不同需要;加快推行遠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是一種較為合適的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而且開展遠期外匯交易對於增強外匯市場供求的靈活性、改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都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健全外匯交易方式。目前我國外匯市場主要是以電腦自動撮合方式成交的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國際上通行的商業銀行做市商交易制度有較大的區別。這種交易方式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下效率比較高,但是如果過渡到意願結售匯制度後,進入原有的結售匯交易系統的交易可能萎縮。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快發展商業銀行做市商制度, 並使匯率真正反映市場參與者的預期。
第四,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
包括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減少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干預頻率,運用其他經濟方式和手段調整匯率水平。
適當放寬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使市場交易主體能夠比較自由地根據匯率信號做出反應,使匯率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與調節機制。除每天波動幅度外,還應規定每年波動的幅度。這將向市場傳遞中央銀行減少干預的重要信號,為中央銀行減少市場干預頻度創造條件。
在市場供求基礎上,人民幣匯率調控目標可從盯住美元轉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籃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歐元三種貨幣,可根據貿易情況選擇適當權數。採取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方式,有助於淡化市場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關注程度,穩定我國對美元區、歐元區和日元區的貿易條件。當市場供求關系與籃子貨幣計算出的目標匯率有差異,甚至方向不一致時,必須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進行調整。
第五,改進人民幣匯率調節機制。
為了使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水平和穩定,改進人民幣匯率調節機制的方法是,對匯率的短期和中期波動的調節,主要通過外匯市場來進行,即依靠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操作,影響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來實現調節的目標;而對於匯率的長期水平及其走向,則主要依靠中央銀行通過改變基準匯率(或直接改變,或通過在外匯市場上的操作來間接改變)來實現調節的目標。
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調控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調控手段將進一步規范。中央銀行主要利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也應輔之於行政手段對外匯市場進行管理,以維護外匯市場秩序。公開市場操作的作用要進一步發揮;中央銀行的干預方式除了直接干預方式以外;諸如通過調整利率來影響匯率、信號宣示效應等間接干預方式將逐漸採用。為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和合理水平,中央銀行應建立外匯平準基金;同時應建立人民幣匯率監測系統,形成市場基準匯率制度,以提高幹預的有效性;還應加快推進外匯市場同貨幣市場和國債市場的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對外匯市場的風險進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風險,這也是中央銀行調控外匯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遠期外匯交易,是控制人民幣匯率風險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大力發展銀行間的遠期外匯市場。
堅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在金融全球化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重要影響日益顯著,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根本所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意義不僅在於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選擇:匯率穩定政策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有利於保障金融體系平穩運行、有利於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匯率機制的核心是提高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增加匯率彈性,而不是簡單調整匯率水平。需要強調的是,完善匯率機制是我國自主的選擇,必然要充分考慮我國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避免匯率大幅波動。
國內外主張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所謂人民幣匯率的低估。人民幣匯率是否低估?如果低估,低估的程度有多少?這是一個有激烈爭議的話題,通常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例如美國的一些企業組織,包括美國製造商協會等,認為人民幣低估的程度高達40%左右。國內學術界也有人認為人民幣是被低估的。但是由於人民幣匯率近十年基本未動,而我國的資本項目並沒有完全放開,因此所有的基於自由市場經濟的模型,其結果都是難以令人置信的。
我國生產力水平已經有較大的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我國企業已逐步從價格競爭轉向產品質量競爭,出口競爭力明顯增強。從整體上來看, 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國內投資機會的飽和,由於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將在長時期內對外資保持很大的吸引力,我國資本項目將會保持一定的凈流入。這些因素決定了未來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升值趨勢。但是,未來的升值趨勢並非等於當前人民幣匯率就存在著低估,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另外,即便是人民幣匯率需要升值,也必須經過周密的測算,究竟升值幅度是多少、選擇何時升值。這項改革是一項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程,要綜合考慮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社會發展和國際收支狀況,考慮銀行系統和其他有關方面改革的進程,還要考慮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的因素,逐步穩妥地推進,來不得半點差錯。
在所有非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安排中,匯率有一段時期內偏離均衡水平是正常的。因此產生了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否只要貨幣不均衡就需要調整? 到2004年12月末,該市場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貼水在4800點左右, 但我們也可以找到相反的例子,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升水最高時達到了11000多點,也就是說,如果人民幣被允許自由浮動,當時人民幣會貶值到9.4092。但是,由於我國政府堅持人民幣匯率不貶值,該升水逐漸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已經成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從固定匯率退出,擴大匯率靈活性是開放中新興經濟體匯率制度演變的普遍現象。研究表明,在貨幣受到投機壓力時被迫退出固定匯率體制往往會對經濟造成較大的損失,而在宏觀經濟穩定、短期資本受到較嚴格管制的情況下退出則容易獲得成功。
在當前美元貶值的國際金融環境下,特別是在國際「熱錢」都在伺機投機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下,只要人民幣匯率有任何風吹草動、人民幣管理浮動的區間稍有擴大,人民幣幣值必然沖上區間上限,並產生更強烈的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熱錢」會更多地流人。顯然,
實行人民幣彈性匯率機制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我國宏觀經濟穩定,市場體系完善,金融體系安全;二是要有科學的方案,以保證我國積極健康持續發展;三是要考慮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我國對周邊國家負責,對世界負責。因此,我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持謹慎的態度是理所當然的。

Ⅱ 您好,想請問下關於最新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在哪個網站能夠找到

你好,這個在中國貨幣網上有公布。中國貨幣網為中國央行授權發布信息的網站。
http://www.chinamoney.com.cn/fe/Channel/17383

Ⅲ 簡述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與運行的機制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則是一個兼而有之的包容性概念,它首先是一個大的制度方向的選擇,即政府和市場誰在匯率形成中起基礎性作用;其次是匯率制度模式的戰略選擇,即選擇哪一種匯率制度模式;第三是具體制度安排及其聯動問題。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機制,選擇了不同的模式,就選擇了不同的具體制度安排及其聯動機制。
所謂參考一籃子貨幣,是指某一個國家根據貿易與投資密切程度,選擇數種主要貨幣,不同貨幣設定不同權重後組成一籃子貨幣,設定浮動范圍,該國貨幣就根據這一籃子貨幣並在范圍內浮動。

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交往中比較重要的貨幣按照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組合,形象地表示成籃子。在我國,本幣盯住這一籃子貨幣進行有管制的浮動。

2005年8月10日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0日在上海闡述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新機制所參考的「一籃子貨幣」的組成原則,並首次透露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是主要的籃子貨幣。周小川指出,籃子貨幣的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相當大的部分,因此,針對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將比針對美元的人民幣匯率更好地反映人民幣的價值變化和中國面臨的總體貿易條件,對實現商品和服務貿易基本平衡有重要參考意義。
參考資料:新華網

Ⅳ 什麼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人民制幣匯率形成機制(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簡稱匯率機制,實際上就是匯率制度的選擇問題。完善匯率機制是我國自主的選擇,必須要充分考慮我國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避免匯率大幅波動。在我國加入WTO後新的開放形勢下,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必要性彰明較著。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核心內容至少包括五個方面,即完善匯率的決定基礎、矯正匯率形成機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匯市場、增加匯率的靈活性、改進匯率調節機制。完善匯率機制的實質是提高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而不是簡單調整匯率水平。

Ⅳ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則是一個兼而有之的包容性概念,它首先是一個大的制度方向的選擇,即政府和市場誰在匯率形成中起基礎性作用;其次是匯率制度模式的戰略選擇,即選擇哪一種匯率制度模式;第三是具體制度安排及其聯動問題。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機制,選擇了不同的模式,就選擇了不同的具體制度安排及其聯動機制。

Ⅵ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形成與運行機制

一、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新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即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盯住美元為主的相對固定的匯率安排。這一新匯率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為保障和維護我國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宣布,在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的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截至2008年6月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9238元,僅2008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已近5.5%[1]。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第一,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新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以市場匯率作為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唯一價值標准,這使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狀況成為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主要依據。根據這一基礎確定的匯率與當前的進出口貿易、通貨膨脹水平、國內貨幣政策、資本的輸出輸入等經濟狀況密切相連,經濟的變化情況會通過外匯供求的變化作用到外匯匯率上。第二,是有管理的匯率。我國的外匯市場是需要繼續健全和完善的市場,政府必須用宏觀調控措施來對市場的缺陷加以彌補,因而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必要的管理是必需的。主要體現在面:國家通對外匯市場進行監管、國家人民幣匯率實施宏觀調控、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必要的市場干預。第三,是浮動的匯率。浮動的匯率制度就是一種具有適度彈性的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第四,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三、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方向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有利於縮小國際收支差距,對於我國金融市場的維護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從一些層面方面看,這一匯率制度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比如人民幣匯率因素貿易巨額順差關系太過密切,「外需」變身為「內需」將推動國內資產泡沫迅速形成,還有一旦人民幣匯率出現拐點,升值預期的消失將導致投機人民幣升值的外資大量出逃等[2],這些問題都需逐步加以完善。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應適用浮動匯率安排,而近中期內應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是我國人民幣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中心所在。首先,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環境。現今,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市場機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比如目前中央銀行處於頻繁入市干預和托盤的被動局面,銀行還未建立做市商交易制度等。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們應當嘗試建立市場化條件下的央行外匯市場干預模式,改進央行匯率調節機制,建立一套標準的干預模式,給市場一個比較明確的干預信號,盡量減少直接干預,讓市場主體通過自主交易形成公平價格,強化央行的服務職能。其次,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性。中國自1996年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後,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人民幣資本項目仍不可兌換,這樣以來,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兌換,這是與我國的經濟實力所不吻合的。再次,合理拓展外匯儲備的功能。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國具有大規模的外匯儲備,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國的經濟實力,但是也為我國增加聚集了大量的外匯風險。對於一些財政資金屬性的外匯儲備,可將其用來調節當前宏觀經濟中的失衡問題,盤活外匯儲備,降低其風險的積聚。最後,舒緩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以投機人民幣升值為目標的外資流入。現今,公眾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過高,對於這一點,國家有必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可以考慮實施更加靈活的匯率政策,適度調整人民幣匯率的貨幣籃子或設定階段性升值上限,影響升值預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措施制定上應當保有靈活性,即面對匯率形勢的變化,在人民幣匯率沒有完全市場化之前,不至於造成外匯出口打得開關不掉的被動局面,一旦人民幣匯率預期掉頭,大量的外資流出將是十分危險的。總體來看,我國匯率制度改革正在也應該朝著更加具有彈性和靈活性的方向穩步推進,只有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金融市場才會變得安全。

Ⅶ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在2015年8月改革的前後到底有什麼不同

沒有什麼不同,本來想使用浮動匯率制度,但資本管制國家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不現實,外資會藉此操縱人民幣,所以目前還是固定匯率制度,與美元掛鉤,每天中央銀行會算一個比較符合需要的利率。

Ⅷ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新中國成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人民幣匯率由國家實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需要,改革開放前我國的匯率體制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單一浮動匯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單一固定匯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後以「一籃子貨幣」計算的單一浮動匯率制(1973~1980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改革開放新時期。為鼓勵外貿企業出口的積極性,我國的匯率體制從單一匯率制轉為雙重匯率制。經歷了官方匯率與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存(1981~1984年)和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並存(1985~1993年)兩個匯率雙軌制時期。其中,以外匯留成制為基礎的外匯調劑市場的發展,對促進企業出口創匯、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收支平衡和中央銀行調節貨幣流通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並存的人民幣雙軌制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一方面多種匯率的並存,造成了外匯市場秩序混亂,助長了投機;另一方面,長期外匯黑市的存在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人民幣的信譽。外匯體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1994~2005年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要求,「改革外匯體制,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和統一規范的外匯市場,逐步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1993年12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體包括,實現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價格並軌;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取消外匯留成,實行結售匯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外匯交易市場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並通過調控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1997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海內外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但此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防止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貨幣輪番貶值使危機深化,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減弱,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取得了新的進展,外匯管制進一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為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創造了條件。
黨中央、國務院於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兩個多月來,人民幣匯率制度有序過渡,平穩運行。

Ⅸ 人民幣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同一個意思嗎

兩者是不同的意思,要理解它們的不同,首先要從兩者的定義方面去理解。
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是指以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去決定人民幣匯率,而有管理是指我國相關職能部門會以我國經濟利益為基礎去進行干預匯率,以求能有利於我國的經濟。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簡稱匯率機制,實際上就是匯率制度的選擇問題。完善匯率機制是我國自主的選擇,必須要充分考慮我國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避免匯率大幅波動。
從以上兩者的定義來看,前者是指我國實施的匯率政策,而後者是決定這項政策如何實施的機制,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後者決定前者。所以兩者是不同的,不是一個意思。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港幣換人民幣匯率10月份 瀏覽:379
融資落地要多久 瀏覽:836
郫縣的上市公司 瀏覽:597
信威集團軍工 瀏覽:479
交易大亨是詐騙 瀏覽:929
外匯期貨貴金屬杠桿可調嗎 瀏覽:917
生豬期貨證監會 瀏覽:734
非公開增發價格高 瀏覽:201
委託肯交易所平台 瀏覽:715
上市公司小額快速融資 瀏覽:228
融資融券杠桿楊方股票配資 瀏覽:703
杠桿力臂括弧 瀏覽:700
建行家裝貸款 瀏覽:863
用房產證做抵押貸款手續 瀏覽:291
杠桿平衡條件改進文獻 瀏覽:128
普惠金融服務的是 瀏覽:10
昆明期貨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556
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法律意見書 瀏覽:84
去金融的杠桿易去人心的杠桿難 瀏覽:486
人民幣與澳元匯率將有什麼變化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