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桿收購的歷史
你好,杠桿收購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盛行,當時公開市場發展迅猛,向借版貸人敞開了方便之權門,允許他們借貸數百萬美元去購買那些本來是很勉強的項目(先前是絕不可能的)。在杠桿收購發展之初的1980年,被認為是杠桿收購之基的四大並購項目,其累計交易額就達到了17億美金。1988年是杠桿收購的發展巔峰時期,當時累計交易額已經達到了1880億美金。這些通過大舉借貸完成的交易行為,必然會導致極大的風險,也就是那些利率極高的「垃圾股」。這些所謂的垃圾股,之所以風險極大,是因為它們往往用高利率去吸引股東,而其背後卻無支持力量。所以,毫不奇怪,一些80年代的項目最終演變成了災難,並以借貸人的破產收場。
B. 如何看待並購,是重視動機還是重視結果,還是兩者都要看
什麼是合並並購?
合並是將兩家現有公司合並成一家新公司。
這里有幾種不同類型的合並,也有多家公司需要完成合並的原因。合並和收購通常是為了擴大公司的影響范圍,擴展到新的領域,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股東的價值。通常,在合並過程中,公司會有一條「禁止入店」條款,以防止其他公司收購或合並。
關鍵要點
合並是公司擴大業務范圍、進入新領域或增加市場份額的一種方式。
合並是指兩家條件大致相同的公司自願合並成一個新的法律實體。
企業合並的五種主要類型是企業集團型、同族型、市場延伸型、橫向型和縱向型。
合並是如何進行的
合並是指兩家條件大致相同的公司自願合並成一個新的法律實體。同意合並的公司在規模、客戶、經營規模等方面大致相當。因此,有時使用「對等合並」一詞。
收購不同於合並,或者通常不是自願的,而是一家公司主動收購另一家公司。
合並最常見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向新領域擴張,整合共同產品,增加收入,增加利潤——所有這些都應該有利於公司的股東。
合並後,新公司的股份將分配給原公司的現有股東。
由於大量的合並,一個互惠基金就會誕生,給了投資者一個從合並交易中獲利的機會。該基金獲取發行價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價或剩餘金額。
企 業 集 團
這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從事不相關的業務活動的合並。這些公司可能在不同的行業或不同的地理區域經營。一個純粹的聯合企業包括兩個毫無共同交集的公司。
另一方面,一個混合企業集團可以發生在不同組織之間,這些組織雖然從事不相關的業務活動,但實際上卻試圖通過合並來擴大產品或市場。
沒有重疊因素的公司只有在從股東財富角度講得通的情況下才會合並,也就是說,如果公司能夠在某些方面產生協同效應的話。
C. 杠桿與風險的關系是什麼
我們先引用一句最常聽到的,但是是錯誤的話:「杠桿越大風險越大」。實際上杠桿的目的版是讓你用較少權的資金實現交易的可能。風險大小的決定因素不是杠桿,而是交易的數量。杠桿影響的不是風險,而是佔用保證金的數額多少。例如你在1:100的情況下交易1標准手(下稱手),那麼佔用保證金是1000美元,市場每波動1個點,你的資本凈值就會隨之產生10美元的盈利或者虧損。如果是 1:500 的杠桿呢。你同樣交易1手,那麼保證金佔用是200 美元,可是市場每波動1個點,你的資本波動依然是10美元。風險並沒有變化。所以杠桿和風險的關系應該這樣描述:「杠桿越大,允許承擔的風險就越大」。就是說大杠桿給了你承擔更大風險的自由,同樣的錢在高杠桿作用下允許交易更多的數量,如果交易更多的數量,當然就承擔了更大的風險。有人說承擔更大的風險有什麼意義呢,一個永恆的真理是:「潛在風險與潛在利潤成正比。」允許承擔的風險大了,就意味著可能的潛在獲利更大了。有很多交易者為了獲得暴利而使用大杠桿重倉交易,這顯然是十分危險的行為。下面一個問題就討論這件事。
D. 請用通俗易懂,非專業的方式解釋一下杠桿收購,網上的那些看不太明白。
比如你是一家公司首席執行官,你所管理的公司資產總值為100億,其中只有30億左右是可以調用的貨幣或可以出售變現(兌換成現金)資產,為了業務擴張你要收購一家市值80億的公司,但是由於公司剩餘70億左右的資產是以固定資產,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商標等無形資產和其他形式存在,無法變現或是不能變現用於收購,那麼你就必須借貸款收購,以自己不能變現的70億資產作抵押(一旦某一天你的公司出現還不了債,貸款銀行或其他其他貸款人就可以依法獲得你的公司的不可變現資產並拍賣,收回貸款,以此保護貸款人的利益。)向銀行等貸款機構借錢,如果你是要完全收購你就可以借入50億,貸款以後慢慢還,用被收購公司未來的收入來償還利息,之- 所 -以- 叫- 杠- 桿- 收- 購 ,是 -因 -為 -這- 種 -收 -購- 具 -有 -杠 -桿- 效 -應:以小博大!本例中,你的公司可以以30億自有資金收購市值80億的公司,杠桿率為8/3。所以杠桿收購理論上存在小公司收購大公司的可能,但實際上很難實現,因為被收購公司可以「反收購」,杠桿收購對於被收購公司管理層是巨大的危機,因為往往公司一旦被收購,被收購公司管理層將會被解散,所以杠桿收購迫使管理層管理好公司從而讓股東們相信公司,反對收購。
E. 如何看待並購產生的商譽問題
現在並購還是會有很多問題出來,但這個真的是很正常的,因為想要多元化發展是正常的體現
F. 應如何看待並購,是重視動機,還是更看重結果
是看中並購,並不是看中結果,這是現在研究的方向。
G. 杠桿收購的發生是由於什麼
是由於通貨膨脹、稅制修改、充足的金融市場 三個宏觀經濟條件。
它運用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和財務杠桿,從而演變為一種強有力的融資收購技術,同時又是一項對資本市場、公司治理與價值創造產生巨大影響的金融工程。
H. 如何評價一次並購案的得失
評價一個並購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最終的並購結果是否符合了並購人的核心訴求。並購人的訴求(即並購人追求的並購結果)有時是多樣化的,但一個成功的訴求必須最大限度的滿足其核心目標。在實施並購的方式上需要有靈活性,應當說每個案例都有它的特性(盡管有我們認為可以借鑒的共性),在並購案中能否把握好特性才是關鍵。而在我們已知的案例中,往往公眾一開始並不完全清晰其特性的方面,甚至連其核心目標的分析也會有偏差(有時一次失敗的並購也是並購人成功的操作)。由於時間共性關於分析並購案例的方法的體會有興趣下次聊。
I. 企業並購財務風險分析要怎麼分析
(二)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並購後由於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的可能性。流動性風險在採用現金支付方式的並購企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由於採用現金收購的企業首先考慮的是資產的流動性,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質量越高,變現能力就越高,企業越能迅速、順利地獲取收購資金。這同時也說明並購活動佔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了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如果自有資金投入不多,企業必然採用舉債的方式,通常目標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使得並購後的企業負債比率和長期負債都有大幅上升,資本的安全性降低。若並購方的融資能力較差,現金流量安排不當,則流動比率也會大幅下降,影響其短期償債能力,給並購方帶來資產流動性風險。
(三)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的順利進行,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
並購對資金的需要決定了企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渠道。如果企業進行並購只是暫時持有,待適當改造後重新出售,這就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短期資金才能達到目的。這時可以選擇資本成本相對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還本付息的負擔較重,企業若屆時安排不當,就會陷入財務危機。如果買方是為了長期持有目標公司,就要根據目標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持續經營的資金需用,來確定收購資金的具體籌集方式。並購企業應針對目標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維持正常的營運資金,使投資回收期與借款種類相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比如用短期融資來維持目標公司正常營運的流動性資金需用,用長期負債和股東權益來籌集購買該企業所需要的其他資金投入,在並購企業不會出現融資危機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資本成本,力求資本結構的合理性。
四、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的防範對策
在並購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控制風險的影響因素,降低財務風險。如何規避和減少財務風險,可以採取下列具體措施:
(一)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採用恰當的收購估價模型,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以降低目標企業的估價風險
由於並購雙方信息不對稱狀況是產生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根本原因,因此並購企業應盡量避免惡意收購,在並購前對目標公司進行詳盡的審查和評價。並購方可以聘請投資銀行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全面策劃,審定目標企業並且對目標企業的產業環境、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對目標企業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做出合理預測,在此基礎之上的估價較接近目標企業的真實價值。
另外,採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可能會得到不同的並購價格。企業價值的估價方法有貼現現金流量法、賬面價值法、市盈率法、同業市值比較法、市場價格法和清算價值法,並購公司可根據並購動機、並購後目標公司是否繼續存在以及掌握的資料信息充分與否等因素來決定目標公司的合理評估方法,合理評估企業價值。
(二)從資金支付方式、時間和數量上合理安排,降低融資風險
並購企業在確定了並購資金需要量以後,就應著手籌措資金。資金的籌措方式及數量大小與並購方採用的支付方式相關,而並購支付方式又是由並購企業的融資能力所決定的。並購的支付方式有現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種,其中現金支付方式資金籌措壓力最大。
並購企業可以結合自身能獲得的流動性資源、每股收益攤薄、股價的不確定性、股權結構的變動、目標企業的稅收籌措情況,對並購支付方式進行結構設計,將支付方式安排成現金、債務與股權方式的各種組合,以滿足收購雙方的需要來取長補短。比如公開收購中兩層出價模式,第一層出價時,向股東允諾以現金支付,第二層出價則標明以等價的混合證券為支付方式。採用這種支付方式,一方面是出於交易規模大、買方支付現金能力有限的考慮,維護較合理的資本結構,減輕收購後的巨大還貸壓力;另一方面是誘使目標企業股東盡快承諾出售,從而使並購方在第一層出價時,就達到獲取目標企業控制權的目的。
(三)創建流動性資產組合,加強營運資金管理,降低流動性風險
由於流動性風險是一種資產負債結構性的風險,必須通過調整資產負債匹配,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來降低。但若降低流動性風險,則流動性降低,同時其收益也會隨之降低,為解決這一矛盾,建立流動資產組合是途徑之一,使流動性與收益性同時兼顧,滿足並購企業流動性資金需要的同時也降低流動性風險。
(四)增強杠桿收購中目標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在財務杠桿收益增加的同時,降低財務風險
杠桿收購的特徵決定了償還債務的主要來源是整合目標企業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在杠桿效應下,高風險、高收益的資本結構能否真正給企業帶來高額利潤取決於此。高額債務的存在需要穩定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來償付,而增強未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必須:(1)選擇好理想的目標公司,才能保證有穩定的現金流量。(2)審慎評估目標企業價值。(3)在整合目標企業過程中,創造最優資本結構,增加企業價值。只有未來存在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才能保證杠桿收購的成功,避免出現不能按時償債而帶來的技術性破產。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編。財務成本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3
[2]田進等。兼並與收購。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3]陳共榮等。論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3
[4]鄔義鈞。企業兼並及美國企業五次兼並浪潮的啟示。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0.1
[5]費雷德。斯通著譯。兼並、重組與公司控制(美)J.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J. 關於杠桿收購的原理這么比喻對么
關於杠桿收購的原理這么比喻對么?
最近逛圖書館順便就看著門口的野蠻人,當中說杠桿收購,務實自己也擬了個比喻不知道對不對,當中對於債權人的損失不太理解,債券的收益不是固定的么?
首先房子所有權不能這么分割我知道。
你找朋友借錢買了個50萬100平房子承諾房子自己每月房子出租後的純收益約800的一半給朋友做利息,一年之後把借的錢還給朋友。有一天手頭緊缺55萬,但又不想失去房子的所有權,銀行抵押只給45萬,然後甲過來說出70萬買這個房子,然後你55萬把這房子其中70平的所有權賣給甲,這55萬其實是甲自己的5萬加上找銀行借的50萬,所以為了節省開支有更多的錢可以還銀行,他們把原來的兩個保安辭退了一個,寬頻也取消了。同時由於每月要還銀行錢,出租房子的純收益減少到200。兩三年後房價暴漲,甲55萬買的70平轉手賣了85萬,還銀行50萬,凈賺30萬。
此交易中:
我有55萬現金加上30平房屋所有權後來大概價值20萬,房子的所有權還是自己。
甲的5萬變35萬。
銀行收益。
保安失業了。
給朋友的利息由原來的400變成100.
中間如果租客不租了就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