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宏觀經濟學談談最近發生的俄羅斯盧布崩盤的原因
很難單純用宏觀經濟學解釋,本質還是金融問題,宏觀只能解釋裡面的幾個傳導機制。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經濟表現就一直低迷,過度依賴能源和軍工出口,經濟結構畸形絲毫沒有改變,雖然普京政府一直倡導發展民用尖端科技,但實際情況是俄羅斯的技術競爭力無法與美日歐相比,甚至不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美國頁岩油技術突破以後,國際油價和替代能源價格急劇下跌,俄羅斯政府收入下滑非常嚴重,甚至無法應對正常支出,而海外美國日本歐盟對俄的制裁又導致俄無法通過主權債務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得足夠的資金同時使得大量俄羅斯企業失去巨額海外訂單,出口和政府支出雙雙下跌,直接拉低了俄羅斯的均衡產出。
俄羅斯的盧布資產因為出口萎靡和俄的企業資金鏈惡化而導致預期收益率大大降低,自由資本會拋掉盧布轉投更加穩定的美元等其他貨幣,因而盧布匯率出現急劇下滑,同時因害怕普京政府強行實行匯率管制,也加劇了人們拋售盧布。前段時間俄羅斯央行為了阻止盧布貶值,已經把利率拉高到了17%,可是這樣在長期內是不能改變盧布的疲弱,反而進一步加大了俄羅斯企業的融資壓力
② 目前俄羅斯經濟這一年多一直被西方制裁,盧布持續貶值,在2016新的一年裡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會如何
還是一蹶不振,俄羅斯最大的問題就是去工業化了。普金的十年,就是去工業化的十年,俄羅斯政府收入的6成和出口收入的4成源自石油
可以說抗風險能力基本沒有
2016年世界經濟狀況一般,油價不會反彈,而毛子的制陳品出口又不行,無法藉助貨幣貶值增加出口,結果就是雪上加霜
③ 分析貨幣危機的形成原因
貨幣危機是金融危機的一種,是指對貨幣的沖擊導致該貨幣大幅度貶值或國際儲備大幅下降的情況,它既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成功沖擊(即導致該貨幣的大幅貶值),也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未成功沖擊(即只導致該國國際儲備大幅下降而未導致該貨幣大幅貶值)。對於每個國家而言,貨幣危機的程度可以用外匯市場壓力指標來衡量,該指標是匯率(按直接標價法計算)月變動率與國際儲備月變動率相反數的加權平均數。當該指標超過其平均值的幅度達均方差的三倍時,就將其視為貨幣危機。
根據以往所發生的貨幣危機,經濟學界出現了幾種解釋危機的理論:
1、對應於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產生了財政赤字導致貨幣危機的理論。其理論機理為:財政赤字的增加將促使通貨膨脹上升,進而造成出口品成本上升、貿易條件惡化、經常項目赤字增加。當國家外匯儲備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當局不能釘住匯率,同時,公眾也能看到即將到來的崩潰,實際貨幣余額需求降低,對中央銀行外匯儲備進行投機沖擊,從而引發外匯儲備的突然耗竭。
2、1992年的英鎊危機,產生了國內外經濟周期不一致導致的貨幣危機理論。該理論認為,國家間經濟增長周期的不一致所導致的一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內在沖突,是貨幣危機的最根本原因。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當一國採取釘住匯率制時,中央銀行必須通過利率政策來保持幣值的穩定,但如果本國與所釘住貨幣國家的經濟周期不一致時,就會導致匯率與利率水平的矛盾,而當投機者注意到政府難以維持釘住匯率時,就會對該國貨幣發動攻勢。
3、國外游資的沖擊導致貨幣危機理論,可以解釋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貨幣金融危機。該理論認為,在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但國內經濟運行不健全的國家,往往會吸引大量的短期外國資本,這些外國資本主要是些專事貨幣與證券市場投機的游資。真正從事產業活動的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非常稀少。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不言自明的。
4、宏觀經濟政策失誤導致貨幣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是由於宏觀經濟政策不當或體制僵化使宏觀經濟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而導致匯市和股市暴跌引發的。根源在於東南亞各國僵化的匯率機制和脆弱的銀行體系。
二、避免貨幣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
貨幣危機固然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但貨幣危機並不是絕對不可避免的。其中,制定適當的匯率政策及其他宏觀經濟政策意義重大。
1、治理內部經濟環境,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從根本上講,對外來投機資本沖擊的制動權在於實施正確的財政、貨幣及匯率政策,健全國內經濟本身,提高國內經濟的抵抗力。
貨幣政策要堅定,以防止貨幣進一步過分貶值。貨幣無休止地下滑,不僅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的惡果,還會對借有外國貸款的國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的收支平衡造成巨大壓力。另外,還要著重解決金融部門存在的弱點,在許多情況下,虛弱但又可能生存的金融機構必須進行重建和再資本化,而那些無償還能力的需要關閉或被強者所兼並。
在外幣政策方面,要實行匯率目標區管理,增大匯率的彈性,以減少國際資本流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在浮動匯率成為各國貨幣制度主流的大環境下,與一種貨幣保持緊密聯系的匯率制度面臨一系列問題:本幣的強弱直接取決於被釘住國的經濟表現;在兩國經濟結構存在較大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利率作為本國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明顯削弱;釘住匯率制要求本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必須將匯率穩定作為首要目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現與本國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現象。因此,嚴格的釘住匯率往往是以犧牲國內經濟穩定來謀求匯率穩定的,在決定匯率水平的最基本因素 國內經濟狀況不佳時,匯率會有貶值的趨勢,若不及時下調匯率,勢必讓投機者有機可乘,從而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2、資本帳戶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開放不能操之過急。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對市場所在國的經濟和整個世界的經濟,既有有利影響,又有不利影響。一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轉效率,促進了資本國際間的自由流動與合理配置,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信貸投資的發展;另一方面,削弱了主權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加深了各國間的矛盾和摩擦,便利了投機資本的流動,加劇了金融資產價格的過度流動和金融市場的動盪,因而增加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東南亞國家的實踐證明:資本帳戶過早開放,會使國內經濟極易遭受國際流動資本的沖擊。
④ 從宏觀經濟解釋俄羅斯盧布貶值的原因(一定要從宏觀經濟)
最重要的是應用國際收支模型,其次是利用開放經濟下的風險貼水解釋。先說第一個,油價跌了,西方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入不敷出了,人家不需要進口你的的貨物,對盧布的需求下降,於是貨幣貶值。第二,別人猜測俄羅斯還不起債,於是需要支付風險貼水,國內利率上升,對應國內投資需求減少,而與此同時,貨幣需求在高利率下依然,而貨幣供給不變,但對應貨幣余額上升,由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於是匯率下降,y上升
⑤ 用相關理論解釋盧布匯率下跌的原因
盧布匯率下跌主要就是去年的這個時間,美國因為烏克蘭問題制裁俄羅斯,壓低了石油價格,由於俄羅斯是石油輸出大國,一直處在低谷的油價對於俄羅斯的經濟沖擊非常大,因此去年以來盧布匯率波動大,並且下跌非常厲害,俄羅斯央行幾次救市,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⑥ 盧布危機是怎麼回事
1歐美對俄羅斯制裁,2原油暴跌,3俄羅斯國內外資出逃,導致盧布大幅貶值帶來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問題,算是盧布危機
⑦ 關於宏觀經濟:用CPI分析金融危機後美國宏觀經濟
亞洲金融風暴的原因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⑧ 俄羅斯盧布匯率大幅度波動發生的過程原因和後果
您好,回答的內容較多,本想一到兩句話來概括,但很難做到精簡,請慢閱!
首先,我們來介紹俄羅斯這個國家,俄羅斯有遼闊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但是近現代以來這並不足以讓它成為一個經濟強國。無論帝俄時代還是蘇聯和現代俄羅斯,軍事和重工業的強大,都掩蓋不了它是一個經濟上的二流國家。
2014年以來俄羅斯盧布對美元跌幅已經超過50%,對此俄羅斯央行採取種種應對措施,俄央行又是忙著加息、又是忙著正回購,還放棄了對盧布交易區間的干預,但難阻止盧布匯率一路下滑。一個國家貨幣的匯率對內是對本國商品的購買力,對外表現為匯率,既對其他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如1美元=60盧布,美元對盧布的匯率就是60,如果1美元=80盧布,就表示盧布對美元匯率貶值。通常情況下,哪些因素決定一國貨幣的匯率呢?往宏大的方面說就是這個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和信譽,往具體的說就是這個國家的貨幣在市場上的供應量,貨幣的匯率其實就是貨幣的價格,因此,盧布貶值無外乎供求這兩種因素造成的,要麼是供應的盧布相對多了,要麼是需求的美元相對少了。
俄羅斯盧布匯率大幅貶值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強占克里米亞半島,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集體制裁,導致大量資本外流,這些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資本大量出逃,造成市場上美元減少,盧布貶值在所難免。
第二, 國際油價暴跌將近50%,市場對依賴石油出口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俄羅斯經濟看空,主動撤出俄羅斯市場,造成資本的進一步外流。
第三, 俄羅斯國內經濟長期滯漲,今年的經濟增速估計不到1%,而通脹率可能要突破10%,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長期沒有增長的經濟體內做生意是一個考驗,很多經受不住俄羅斯經濟寒冬的投資者自然會選擇撤離。
第四, 美元近期的升值也是盧布匯率相對貶值的一個原因,資金會選擇去追逐美元而放棄盧布,進一步加劇盧布供應的相對過剩。
後果:
根據標普的分析,2008年,俄羅斯在油價平均每桶55美元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預算平衡,現在需要每桶110美元,而當前60美元左右的油價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不夠。石油收入減少,對外支付外債的資金就會緊張,對內維持老百姓福利的資金支出也會面臨壓力,危險的信號已經出現,近期醫療工作者在莫斯科舉行了小規模抗議,譴責莫斯科大約28家診所被關停,1萬名醫療工作人員被解僱。隨著盧布的貶值,俄羅斯人開始囤積消費品。
油價暴跌讓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更嚴重的是俄羅斯經濟內部的通貨膨脹,高油價讓俄羅斯享受了幾年的好日子,但也貽誤了改革的好時機,至今俄羅斯經濟結構依然單一,主要靠出口資源來賺取外匯,輕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滯後,經濟增長疲軟。加上全球經濟危機下,俄羅斯從2009年進行多次降息,放鬆貨幣,造成通貨膨脹,以至於經濟進入「滯漲」階段,今年俄羅斯經濟增長可能不足1%,而通貨膨脹突破10%,這些因素都傷害投資者對俄羅斯的信心。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同時,俄羅斯對主要西方國家進行反制裁,禁止進口多個國家的商品,造成俄國國內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進一步推高了通脹。
目前通脹高企的情況下,俄羅斯基準利率已經加到17%,這對於俄國內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並有可能引發債務危機。在應對盧布貶值方面,俄羅斯放棄了對盧布波動空間的干預,這樣可以防止外匯儲備的大量流失,讓俄羅斯保持一定的主動性。但是如果俄羅斯經濟狀況持續惡化,不排除會通過印鈔票的方式償還債務和支撐經濟運行,到時候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所難免。
望採納!
⑨ 盧布匯率為什麼下跌 各方面分析
盧布貶值緊跟國際油價下跌的步伐。長期以來,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石油等能源出口的格局一直沒有改變,俄羅斯每年財政預算的幾乎一半來源於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油氣出口價格的下跌直接導致俄羅斯財政收入的減少。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曾指出,俄羅斯財政維持相對平衡的底線是石油價格每桶3700盧布。據此推算,當油價在每桶100美元時,美元對盧布匯率可以穩定在1:37左右,而當油價下跌時,俄羅斯政府為保證之前的收益,只能採取允許盧布貶值的措施。
⑩ 俄羅斯的宏觀經濟分析和將來規劃
俄羅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2009年GDP下降7.8%。2010年,經濟迅速恢復增長,增幅達到4.5%。雖然這個速度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水平,但卻明顯低於俄金融危機前的經濟增速,2000~2007年,其年均GDP增長率接近7%。
2011年俄經濟保持增長勢頭,但GDP增長率僅為4.3%,在美國經濟低迷、歐債危機加劇的外部環境下,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不錯。經過2010~2011年的較快增長,俄羅斯實際GDP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2008年中期的水平,各項經濟指標趨好,2011年財政重新出現了近1%的盈餘,通脹率降至俄經濟轉軌以來的最低水平6.1%,並保持了持續下降的良好勢頭。
2012年,總統選舉塵埃落定,普京競選期間提出的改革目標開始實施,梅德韋傑夫總理也明確了新政府工作的優先方向,全面改革、結構調整、快速增長已蓄勢待發。然而,2012年下半年以來,俄經濟卻持續下滑,前三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4.8%、4.3%和3.0%,而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僅為2.1%,全年增長率為3.4%。進入2013年,經濟下滑進一步加劇,前三季度的增長率分別為1.6%、1.2%和1.2%,年GDP增長率僅為1.3%。
2006~2013年俄羅斯季度GDP增長率
在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同時,通脹率在不斷上升。2013年第一季度所有商品和服務價格較上一年同期增長了7.1%,第二季度增長7.2%,第三季度增長6.4%,而2012年這一數值相應為3.9%、3.8%和6.0%,2013全年通脹率為6.5%,經濟滯漲的趨勢顯現。
進入2014年,俄經濟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先是美國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在這里逐一顯現:資本外逃、盧布貶值、通脹加劇。而近期,隨著烏克蘭政治危機的升級,加之西方不斷發出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的威脅,俄羅斯基金市場和外匯市場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3月11日至13日,俄羅斯兩大股指紛紛下挫,以美元交易的俄羅斯交易系統指數(РТС)下降7%,降至1
078點;以盧布交易的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指數(ММВБ)下跌6.7%,跌至1 249點。14
日早上,股市開盤這兩個股指就損失了2.4%和2.7%。此前3月3日(「黑色星期一」),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指數(ММВБ)的損失超過10%。
盧布繼續貶值,3月13日盧布對美元匯率為36.47,自年初以來盧布對美元已經貶值了11.1%。盧布對歐元匯率也達到歷史最低水平50.91。基金市場下挫和盧布貶值加劇了資本外逃,根據蓋達爾經濟研究院的預測,2014年資本外逃將達到650億美元。上述形勢下通脹形勢依然嚴峻,2014年1月份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1%,2月份上漲6.2%,近期食品價格上漲加快,3月4日至11日的消費價格上漲0.2%,年初以來的漲幅達到1.6%。
實體經濟方面,2014年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7.0%,建築業同比下降5.5%,消費需求增長放緩,1月份零售貿易額的增長率從2013年的4.4%降至2.2%,居民服務的增速也從去年的5.6%降至1.6%。與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1月份工業生產下降了0.2%。其中開采業增長0.9%,加工製造業增長0.8%,電力、天然氣和水的生產及分配下降3.9%。
年初以來,俄經濟中利好的方面是財政保持了盈餘。2014年1月份財政盈餘9.3%,而去年同期財政赤字是1.8%;非石油天然氣部門的財政赤字也較2013年下降,從-8.1%降至-3.0%。顯然,今年的財政情況要好於此前的預期。財政利好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美國及其他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的形勢下,石油價格保持高位;二是年初以來盧布的大幅貶值擴充了國庫。據財政部第一副部長達吉亞娜·涅斯捷連克稱,因為高油價財政收入增加了4
000億盧布,因為盧布貶值又增加了3 600億盧布。
今後經濟預測
當前形勢下,對俄2014年及今後的增長形勢做出預測並不容易。3月14日,俄羅斯央行已經將今年的增長預期從之前的2%調至1.5%~1.8%,並認為,2016年之前俄經濟將難有起色:增長速度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脹率也不會有明顯的下降。花旗銀行最近也將俄羅斯2014年的增長率從2.6%調低至1%。而高等經濟學院發展中心的研究結論更加悲觀,認為「2014年經濟停滯都是樂觀的估計,很有可能是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對2014~2015年的世界經濟增長做出預測,其中俄羅斯2014年GDP增長率為2.0%,2015年為2.5%。
規劃與手段:
2014年,俄經濟發展部提出,「若不採取『強力方案』,就無法實現「五月命令」的目標,這一方案可以使GDP增速達到5.3%」,而現行的「保守方案」僅能保證2.5%的增速。「強力方案」的主要內容是:進行結構改革以改善企業環境,加強國民儲蓄的有效利用,增加政府投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大規模的非原料性出口部門等。
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大體與經濟發展部持一致的觀點。在今年2月末向普京總統提交的刺激經濟增長的研究報告中,他們聲稱可將經濟帶入穩定增長的軌道,並且,其一攬子刺激方案可達到6%~8%的年增長率,從而確保「五月命令」得以完成。其刺激方案的精髓是通過擴大政府財政支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與重建,並通過專門機構扶持非國有部門的技術與設備的現代化項目,等等。簡而言之,科學院專家開出的葯方就是實行政府幹預主義,將刺激和提升經濟增長的重任交給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
「強力方案」能否奏效?著名經濟學家雅辛認為,這一方案是通過將固定資產投資從20%提高至30%~33%,同時減少居民消費支出來實現的。而且,應使外資引進量提高到GDP的6%,在2030年之前將機械和設備出口增加到10倍來實現出口的多元化。然而,這一方案不可避免地帶有宏觀經濟風險,因為其實現條件是持續攀升的財政赤字、國債增加以及經常賬戶赤字等,這同樣會增加經濟對外部行情的依賴性。雅辛還指出,盡管設計者聲稱這一方案是依靠制度改革,但事實上,上述「強力方案」,或曰「加速」發展方式未必與制度改革相兼容。
俄羅斯經濟已處於重要關口,可能好轉,也可能更糟。總體看,它是老問題遇到了新的挑戰。老問題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能源原材料出口的增長模式,已經充分暴露出其弊端和脆弱性,它已經對經濟穩定構成威脅。新的挑戰是,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這一發展模式已經筋疲力盡,轉變增長方式、進行結構調整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高油價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紅利在減弱,其增長拉動效應明顯下降,這使得俄羅斯經濟面臨的挑戰變得更加嚴峻。
資料來源:《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