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物理整體法和隔離法到底該什麼時候用,以及如何使用
要求內力或要利用內力一定要用隔離法。物體加速度相同,不求內力或不利用內力就用整體法。物體加速度不同只能用隔離法。對於彈簧的彈力在彈性范圍內一律用KX表示。物體位移x=V△t,如果速度不大,瞬間位移為零。
使用注意事項:
其實整體與隔離是同出一宗。都是把討論對象和外界之間的關系做分析。整體法是是把多個對象集中成一個,討論外界對其整體的作用,而忽略多個對象之間的作用。
隔離法就是對討論對象單個作討論。還可以用看哪些作用可忽略不計來區別用什麼方法,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若能不計,則用整體法;若研究對象單個的影響,自然不可不計,則用隔離法。
⑵ 高中物理力學中什麼時候用整體法什麼時候用隔離法
如果只要求外力的話,就用整體法,需要分析內力的時候就要用隔離法。比如我搬了三塊磚,質量都為m,如果要求用多大的力提起它們時就整體法,3m。如果要分析最底下的一塊磚對中間的磚的作用力,就用隔離法
⑶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整體法與隔離法如何解題
V中的平方減V始的平方=2as/2 V末的平方減V始的平方=2as,一式乘以二等於二式得解
⑷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整體法 隔離法 分別什麼時候用(最好配例題) 謝
判斷使用哪種方法貌似主要靠自己多做題來訓練,但一道題也不是只能用一種方法來做
例:如圖,A、B、C三個物體均重5N且靜止,各表面之間粗糙程度均相等,判斷A、B、C和牆之間的摩擦力
解:把三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這個物體受到一個重力和兩個相等的摩擦力,則牆對A、C物體的摩擦力均為7.5N,方向豎直向上,(整體法)
再看A物體,它受牆給它的摩擦力和B給它的摩擦力和重力這三個力合力為0,得出B給它的摩擦力為2.5N,方向豎直向下,同理,C物體也一樣(隔離法)
用什麼方法主要看以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P.S.由於我只有一級,圖片無法發送,請到問題聯盟吧查看,謝謝
⑸ 高中物理的隔離法和整體法
當幾者相對靜止或作勻速運動時,只要不求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都可用整體法,這樣最簡單。另外,即便幾者之間有相對加速度,但是分析中不用到加速度來列方程,很多時候也可以用整體法。當然,凡是用整體法的都能用隔離法求解。
只要求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或幾者之間有相對加速度,就要用到隔離法。
例:汽車拉一拖車沿公路勻速行駛,中途拖車與汽車脫鉤,若汽車牽引力不變,汽車與拖車受到的阻力也不變,則在拖車脫鉤到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與拖車總動能將(增大、減小或不變)。
求總動能,當然對應的是合外力,與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力沒有關系,就用整體法,可得,合外力不變,仍為0,所以總動能不變。
此題中,雖然兩者之間有相對加速度,但是由於分析的合外力,與二者之間的相對加速度沒有關系,所以同樣可以用整體法。
如果你還沒學動能定理,那以上例子你看不懂,另外再給你舉一個:斜面上有物體A,A上放置物體B,AB相對靜止,當下滑過程中,求斜面對A的摩擦力時,由於不涉及AB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麼,就把AB看成一個整體。如果要求B對A的摩擦力,就應當以B為研究對象,也就是隔離法求解。
還不明白?那你舉個例子來我給你分析嘛
⑹ 高中物理整體與隔離的題有什麼步驟
步驟:1、審題,明確研究對象及過程(對多部分組成的物體系常採用隔離法,不涉及內力,且各部分運動情況相同時可用整體法)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
3、建立直角坐標系,並將不在坐標軸上的力進行分解。
4、依據牛頓定律和運動學規律列方程。
5、解方程並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討論。
⑺ 高中物理怎樣選擇整體法與隔離法
從使用條件上說,應該這樣取捨:1.當幾個物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a時(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也可以用整體法),可以當做整體,比如,一起靜止、一起勻速、一起加速或減速。2.隔離法使用沒有條件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只是使用時受力較多,解答較復雜。3.當題目要求求解內力時,由於整體法不考慮內力,這時當然不考慮用整體法了。4.如果幾個物體加速度也不同,這個時候可以用系統法,系統法也是沒有條件限制的,但理解較難,用得不多。比較兩種方法的使用;1.由於整體法、系統法都可以不分析整體、系統內的相互作用力——即內力,只分析外力(施力物體是整體、系統成員之外的物體),要分析的力的個數較少,解答簡潔,迅速。2.做題時一般優先考慮整體法,很多時候是先整體法分析——>求共同加速度a——>在隔離法分析。
⑻ 高中物理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題
設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為N',摩擦力f',地面對斜面的支持力為N,摩擦力f
水平方向
對物體
F-N'sinθ-f'cosθ=m1acosθ ⑴
對斜面
-f+N'sinθ+f'cosθ=0 ⑵
上下相加
F-f=m1acosθ ⑶
f=F-m1acosθ=30-5*2*cos30°=(30-5√3)N≈21.34N
豎直方向
對物體
N'cosθ-f'sinθ-m1g=m1asinθ ⑷
對斜面
N-N'cosθ+f'sinθ-m2g=0 ⑸
上下相加
N-m1g-m2g=m1asinθ ⑹
N=m1g+m2g+m1asinθ=5*10+10*10+5*2*sin30°=155N
也可以從整體法考慮,直接給出 ⑶⑹兩式解出答案。嚴格來講這樣不大合乎邏輯,但結果肯定對的。
⑼ 高中物理中,什麼是整體法,隔離法
研究對象的選取方法
1.整體法
把一組加速度相同的連接體作為整體看待,由於中的是合外力,連接體中的作用力是內力,在列式時不予考慮而簡化了受力情況。
2.隔離法
把連接體中的某一部分從整體中隔離出來進行研究的方法,其它部分對其作用力變成外力,常在求連接體間的作用力時用隔離法。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整體法和隔離法經常交替使用,一般是選用整體法求加速度,再用隔離法求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
⑽ 高中物理的整體法和隔離法
整體法與隔離法
1.整體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把所研究的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的方法稱為整體法。採用整體法時不僅可以把幾個物體作為整體,也可以把幾個物理過程作為一個整體,採用整體法可以避免對整體內部進行繁鎖的分析,常常使問題解答更簡便、明了。
運用整體法解題的基本步驟:
①明確研究的系統或運動的全過程.
②畫出系統的受力圖和運動全過程的示意圖.
③尋找未知量與已知量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
2.隔離法:把所研究對象從整體中隔離出來進行研究,最終得出結論的方法稱為隔離法。可以把整個物體隔離成幾個部分來處理,也可以把整個過程隔離成幾個階段來處理,還可以對同一個物體,同一過程中不同物理量的變化進行分別處理。採用隔離物體法能排除與研究對象無關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徵明顯地顯示出來,從而進行有效的處理。
運用隔離法解題的基本步驟:
①明確研究對象或過程、狀態,選擇隔離對象.選擇原則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選隔離對象和所列方程數盡可能少.
②將研究對象從系統中隔離出來;或將研究的某狀態、某過程從運動的全過程中隔離出來.
③對隔離出的研究對象、過程、狀態分析研究,畫出某狀態下的受力圖或某階段的運動過程示意圖.
④尋找未知量與已知量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
3.整體和局部是相對統一的,相輔相成的。
隔離法與整體法,不是相互對立的,一般問題的求解中,隨著研究對象的轉化,往往兩種方法交叉運用,相輔相成.所以,兩種方法的取捨,並無絕對的界限,必須具體分析,靈活運用.無論哪種方法均以盡可能避免或減少非待求量(即中間未知量的出現,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間狀態或過程等)的出現為原則
4.應用例析
【例4】如圖所示,A、B兩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A、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勻加速向右運動,求A、B間的彈力FN。
解析:這里有a、FN兩個未知數,需要要建立兩個方程,要取兩次研究對象。比較後可知分別以B、(A+B)為對象較為簡單(它們在水平方向上都只受到一個力作用)。可得
點評:這個結論還可以推廣到水平面粗糙時(A、B與水平面間μ相同);也可以推廣到沿斜面方向推A、B向上加速的問題,有趣的是,答案是完全一樣的。
【例5】如圖所示,質量為2m的物塊A和質量為m的物塊B與地面的摩擦均不計.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運動.A對B的作用力為多大?
解析:取A、B整體為研究對象,其水平方向只受一個力F的作用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知:F=(2m+m)a
a=F/3m
取B為研究對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知:
F1=ma
故F1=F/3
點評:對連結體(多個相互關聯的物體)問題,通常先取整體為研究對象,然後再根據要求的問題取某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
α
【例6】如圖,傾角為α的斜面與水平面間、斜面與質量為m的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木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時斜面始終保持靜止。求水平面給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以斜面和木塊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僅受靜摩擦力作用,而整體中只有木塊的加速度有水平方向的分量。可以先求出木塊的加速度
,再在水平方向對質點組用牛頓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到:
如果給出斜面的質量M,本題還可以求出這時水平面對斜面的支持力大小為:
FN=Mg+mg(cosα+μsinα)sinα,這個值小於靜止時水平面對斜面的支持力。
A
B F
【例7】如圖所示,mA=1kg,mB=2kg,A、B間靜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當拉力大小分別是F=10N和F=20N時,A、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析:先確定臨界值,即剛好使A、B發生相對滑動的F值。當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5N時,既可以認為它們仍然保持相對靜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認為它們間已經發生了相對滑動,A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加速運動。這時以A為對象得到a =5m/s2;再以A、B系統為對象得到 F =(mA+mB)a =15N
(1)當F=10N<15N時, A、B一定仍相對靜止,所以
(2)當F=20N>15N時,A、B間一定發生了相對滑動,用質點組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
,而a A =5m/s2,於是可以得到a B =7.5m/s2
【例8】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桿上套著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開始時小球在桿的頂端,由靜止釋放後,小球沿桿下滑的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的
,即a=
g,則小球在下滑的過程中,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少?
命題意圖:考查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運用能力及靈活選取研究對象的能力.B級要求.
錯解分析:(1)部分考生習慣於具有相同加速度連接體問題演練,對於「一動一靜」連續體問題難以對其隔離,列出正確方程.(2)思維缺乏創新,對整體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惑.
解題方法與技巧:
解法一:(隔離法)
木箱與小球沒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須用隔離法.
取小球m為研究對象,受重力mg、摩擦力Ff,如圖2-4,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mg-Ff=ma ①
取木箱M為研究對象,受重力Mg、地面支持力FN及小球給予的摩擦力Ff′如圖.
據物體平衡條件得:
FN -Ff′-Mg=0 ②
且Ff=Ff′ ③
由①②③式得FN=
g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FN′=FN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