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當年為什麼一定要留在歐洲匯率體系從而造成英鎊被狙擊
環球外匯溫馨建議:可以網路下《索羅斯狙擊英鎊》 文章中描述的很清楚,
② 英國加入歐洲貨幣體系有哪些好處和不利
現在英國有一批人,他們願意加入歐元。因為歐洲經濟和英國的經濟之間聯系是很緊密的,加入歐元區,從經濟上來講,對英國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如果一旦英國加入歐元區,比如說倫敦的整個金融交易全部用歐元來結算,那英國倫敦將有可能很快成為全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有可能很快超過紐約,這對英國經濟金融來講是巨大的提升。美國經濟總量佔世界GDP的比重約為25%,歐元區佔22%,英國佔5%,如果英國加入歐元區,歐元區的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所以英國有一批人特別主張加入歐元區。但還有另外一批人不願意。首先英國人是很驕傲的。英鎊曾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是英國全球霸權的象徵,從情感上他們就不太願意放棄英鎊。第二,從英國的執政者來講,放棄英鎊加入歐元區,那麼歐元區很快就會超過美元區成為世界最大的貨幣區。這對美元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他們認為英國和美國是有著傳統上的特殊關系,英國在國際政治、國際戰略上應該幫助美國,和美國站在一起。美國自然不希望英國加入歐元區。這裡面有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考慮。
因為權衡利弊,英鎊加入歐元區對它更有利。對整個英國的經濟增長,對經濟福利來講都非常有利。但是近期是不是就能完成這個過程,還不好說。因為根據英國憲法,是否加入歐元要全民公決的。布萊爾任首相時曾經公決過一次,沒有通過。未來是不是還會再公決一次,如果公決通過了,美國也沒有辦法。
如果英國加入歐元區,放棄英鎊,那對美元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顯然,英鎊一加入,歐元區立刻會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區,美元就下降為第二大貨幣區,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歐元區不僅從GDP的規模上超過美國,而且從人口的規模也超過美國。當然,歐元區有自身的問題,歐元區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這是它一個致命的弱點。
第二個問題是歐洲內部的資本市場,無論從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還是其他金融市場,從深度和廣度上還不如紐約。但如果英國一旦加入,倫敦的金融中心立刻就能跟紐約抗衡,甚至超過紐約。我們知道,布朗當首相之前是財長,他當財長那幾年,所做的主要的工作就是提升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適當放寬公司上市的門檻,降低甚至減免交易的手續費、改善倫敦金融城的基礎設施等等。
③ 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固定匯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國家間貨幣採用固定兌換比率進行交換的制度。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單一其他國家貨幣,或一攬子其他貨幣,或者另一種衡量價值,例如黃金。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優點
固定匯率體系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一個想穩定其物價的高通貨膨脹國家可以選擇加入固定匯率體系來恢復央行的信譽。
缺點
缺乏靈活性。由於每個國家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和背景不同,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對各個國家來說未必是最佳的。
固定匯率有時會變得不穩定,匯率水平會突然變化。如果一個國家迫於市場壓力放棄原先的目標匯率而實行新的匯率,則被稱之為匯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實施匯率再安排,有時是為了解決長期性的經常項目赤字或盈餘。匯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幣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幣的貶值,但如果對匯率的再安排過於頻繁,那麼匯率制度將喪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動匯率制度的內在不穩定性仍然存在。
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與 「固定匯率制度」相對而言,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根據供求關系自由波動的匯率。當供過於求時,匯率就下浮; 求過於供時,匯率就上浮。
特點
一,匯率浮動形式多樣化,包括自由浮動、管理浮動、盯住浮動、單一浮動、聯合浮動等。
二,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並不是純粹的自由浮動,政府在必要的時候會對匯率進行或明或暗的干預。
三,由於匯率的變化是由市場的供求狀況決定的,因此浮動匯率比固定匯率波動要頻繁,而且波幅大。
四,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匯價成為匯率制度的組成部分
(3)歐洲匯率體系利弊擴展閱讀:
金本位制度下,參考物為黃金,各國貨幣規定含金量,鑄幣平價是匯率決定的基礎,匯率圍繞鑄幣平價匯率上下波動,並受黃金輸送點的制約。
二戰至1973年間,紙幣本位制度下,參考物為黃金、美元,此間的固定匯率制度是通過國際間的協議人為建立起來的。各國貨幣當局通過虛設的金平價(固定比價)來制定中心匯率,而現實匯率則是通過外匯干預 或國內經濟政策等措施被維持在狹小范圍內波動。
1973至今,參考物多為各種主要貨幣,如美元、歐洲貨幣單位、特別提款權等。注意的是,1973年後,浮動匯率制誕生,一國採用固定匯率制,僅意味著該國貨幣與參考物(如美元)之間保持固定比價,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否固定取決於美元與該貨幣之間是否固定。這有別於1973年之前的固定匯率制。
④ 歐洲貨幣體系形成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歐洲貨幣體系形成的重要意義
一、建立歐洲貨幣單位(ECU)
要建立一個對內穩定對外靈活的匯率制度,需要有一個各成員國都能接受的客觀的計價單位,這種計價單位既不能使用美元,也不能用某一成員國的貨一?幣,於是人們創造了歐洲貨幣單位並且成為歐洲貨幣體系的核心。
歐洲貨幣單位是一個貨幣籃,是由成員國的各國貨幣的一部分組成的組合貨幣,在貨幣籃中各成員國貨幣的比重,按各國在共同體內部的貿童易額和國民生產總值所佔份額加權計算確定,貨幣籃的權數構成,每隔5年調整一次,如果貨幣籃中任何一種貨幣的比重變化超過25%時,貨幣。籃的構成隨時調整。從這個意義上說,歐洲貨幣體系是一種在成員國范圍內固定的可調整的匯率制度。
有了歐洲貨幣單位,也就有了區域內各成員國金融當局進行結算的手段,有了作為中心匯率的計算標准,有了政府介入外匯市場的干預標准,有了作為。區域內貨幣的對外匯率,可以計算一個歐洲貨幣單位同美元、日元、瑞士法郎t及區域外其他貨幣的比價。歐洲貨幣單位雖然還不是一種標準的國際區域貨o1口幣,但卻是一種新型的國際區域貨幣的雛形。
二、建立匯率穩定機制
口?具體做法是讓成員國以ECU為中心,將本國貨幣同ECU掛鉤,確定各。成員國雙邊貨幣相對固定的匯率,並規定各國問匯率波動的幅度為±2.25%(義大利里拉的匯率波幅可擴大到與中心匯率差價的±6%),在這個范圍內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決定,一旦超出規定限度,該國的中央銀行有責任和義務介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維持區域內各國問匯率的穩定。由於該匯率穩定機制是以ECU為中心而不是以美元為中心,所以,各國央行在干預中所使用的貨幣原則上是參加歐洲貨幣體系的貨幣而不是美元,從而,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削弱了美元在歐洲貨幣市場上的作用。
三、建立歐洲貨幣基金(EMF)
在歐洲貨幣體系成立之前,歐共體成員國已於1973年4月6日成立了歐?洲貨幣合作基金(EMCF)。但由於當時基金擁有的資金十分有限,使用期限1也比較短,因此基金的作用有限。1979年3月,歐洲貨幣體系成立,要維持罔際金融
和保證它的正常運轉,需要有相當雄厚的資金支撐。1979年4月,歐洲貨幣體系的參加國(包括非正式參加的英國),各自以本國黃金和外匯儲備的20%
用周轉性轉換方式存人歐洲貨幣合作基金,總額達250億ECU。並擬兩年內建立歐洲貨幣基金(EMF)。考慮到各國國際儲備的變動及黃金、美元價格的波動,歐洲貨幣基金在滾動的基礎上,每3個月重新調整一次。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歐洲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穩定各成員國間的匯率,並對國際收支逆差國提供信貸支持,使成員國能夠有效地干預外匯市場。
希望對你有用!
⑤ 論述固定匯率制度與浮動匯率制制度的優劣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21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那麼什麼是浮動匯率制呢?它有什麼優缺點呢?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浮動匯率制又分為自由浮動與管理浮動。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指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⑥ 分析浮動匯率制度的利與弊
固定與浮動匯率祗是兩種不同的匯率制度,無所謂對或錯,祗是在兩種制度下個人、企業及宏觀經濟的行為及調整方式不一樣。在某個階段、相對某個經濟結構,固定匯率可能比浮動匯率更適合。但在另一個階段,另一種經濟結構下,浮動匯率可能更合適。因此,在比較固定與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時,需要對兩種匯率制度的本質及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及結構有透徹理解。
固定匯率制度的最大好處是政府幫助個人及企業消除了匯率風險,降低了國際貿易及投資的交易成本。二次大戰後,由凱恩斯等經濟學家設計的國際貨幣體系,包括監督執行這一體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由蒙代爾倡導的歐元體系在歐盟各國之間也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港幣與美元的掛鉤及人民幣與美元在1994-2005年期間的掛鉤,也屬於固定匯率制度。顯然,固定匯率制度對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功不可沒,中國的外貿及外商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主要發生在1994年實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
對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固定匯率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幫助建立一個更符合市場規律的相對價格體系。在計劃經濟里,工資及吃、住、行、教育、醫療等的相對價格幷不真實地反映商品及服務的成本與效益,改革初期中國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花在吃上面,而住與醫療幾乎不花錢。這樣的相對價格體系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各種商品及服務的相對價格體系很不一樣,顯然需要調整。固定匯率使得中國各行各業相對價格的調整更容易、更順利。
固定匯率的另一個好處是對本國的貨幣政策加以限制,使得本幣的利率及通脹與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與通脹不會無緣無故地相差太多。對於像香港這樣的開放型、以國際貿易及資本市場為主的經濟體,固定匯率有利於營造一個相對穩定及容易預測的宏觀經濟環境。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制定及執行能力還不成熟時,固定匯率也有利於穩定通脹預期及宏觀經濟環境。1994年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中國的通脹預期很快就得到控制。
但是,固定匯率對貨幣政策的限制也可能成為一個問題。當中國由於製造業等行業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導致住房、醫療、教育及服務業成本及價格上漲過快時,央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就無法通過人民幣升值來減緩通脹壓力。因此,在中國沒有出現嚴重的由於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產生的非貿易商品價格高漲之前,固定匯率制度對中國是基本適用的。但是,一旦持續的生產率增長導致較明顯的通脹,特別是非貿易商品(如住房)價格的上漲,浮動匯率下的人民幣升值就有必要。
固定匯率能夠成功實行的前提是政府有能力守住固定的匯率,這對日本、中國及香港特區這些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及貿易順差的經濟體不是一個問題,但對拉美及亞洲一些常年擁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就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條件。阿根廷、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在金融危機時無法守住官方匯率,就是因為它們持續的貿易逆差導致外匯儲備流失,不得已只能讓匯率浮動。
浮動匯率的主要好處是為央行提供了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通脹,但成本是個人、企業、銀行必須承擔匯率風險,包括市場投機人民幣升值的風險。
斯坦福大學麥金農教授對日本及中國實行浮動匯率的風險研究得最透徹。他提出了一個道德矛盾及沖突的理論。日本及中國都持續多年擁有大量貿易順差,也就是不斷積累美元凈資產,這本來是一種勤儉儲蓄的美德。可是,當日元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形成幷實現時,本國居民將普遍不願意持有不斷貶值的美元而更願意持有不斷升值的本幣,這就形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及沖突:本國居民通過貿易順差不斷積累凈美元資產但卻不願持有美元資產!結果是官方外匯儲備大升,幷導致本幣發行量大增,本幣利率下降,甚至開創零利率時代,也稱「貨幣流動性陷阱」。
麥金農的道德矛盾及沖突理論的一個基本經濟學原理是:在市場環境下,投資不同貨幣資產的回報在調整風險之後應該相同。比如,給定同樣的風險,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回報主要體現在人民幣名義利率,而投資美元資產的回報則體現在美元名義利率。但在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時,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回報還包括人民幣的升值率,人民幣名義利率+人民幣升值率=美元名義利率。
如果美元名義利率是6%,而人民幣每年升值率達6%,在中國開放資本流動的條件下,人民幣名義利率就可能被壓至零。這就是為什麼麥金農教授不希望人民幣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的原因。
在沒有通脹時,麥金農的分析完全正確。可是一旦有了通脹,人民幣名義匯率(人民幣實質利率+中國通脹率)就可以比零高很多。而一旦有了通脹,由於通脹與升值的替代關系,人民幣升值壓力及升值率也必將相應減小,人民幣名義利率跌至零的風險,即落入「貨幣流動性陷阱」的風險也會減小。可見,維持一個適當的由生產率快速增長導致的通脹率,可以降低人民幣升值導致零利率的風險,也可以減低升值的壓力。
⑦ 英國當年為什麼一定要留在歐洲匯率體系從而造成英鎊被狙擊
題主這個問題,才是問到了點子上的好問題。
大家都在說SOROS如何英明神武,狙擊了英鎊,但狙擊英鎊的前提是英國政府寧願花巨大代價去維持本身已經被高估的英鎊價值而不願意主動退出歐洲匯率體系,主動貶值貨幣。
應對SOROS狙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退出貨幣體系,但是英國卻沒有採用。
⑧ 為什麼英國得因為歐洲匯率體系的限制遷就德國維系高利率,而不是德國遷就
為什麼英國的因為歐洲匯率體系的限制遷就德國維系高利率而不是德國遷就?因為英國是歐洲歐盟的一個經濟體,他是必須要遷就德國的。
⑨ 歐盟使用統一貨幣歐元的利弊是什麼
歐盟之所以要實行統一貨幣,主要是提升歐洲國家政治和經濟地位的 要。二戰前,歐洲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曾長期稱雄於世界。二戰後,歐洲國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隨著歐洲復興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越來越希望在政治、經濟上聯合起來,以達到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相抗衡的目的。從1958年的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的歐盟,歐洲各國在經濟上合作不斷加深。相應地,歐盟各國在經濟上合作的願望也越來越強。 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講,實行統一貨幣會給歐盟各國帶來以下好處: (1)增強自身經濟實力,提高競爭力 未來歐元區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總額兩個方面都將高於美國和日本。歐元啟動以後,統一貨幣與統一市場的共同促進無疑會帶來新的經濟增長,使得歐盟在與美國和日本等經濟強國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2)減少內部矛盾,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經濟競爭日益全球化、地區化、集團化的大趨勢中,統一貨幣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集團,但對國內市場動盪的沖擊仍然缺乏抵禦能力。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1996年的日元危機,都一度導致歐盟經濟增長滑坡、出口下降、就業減少。事實證明,歐盟浮動匯率機制下各自為政的多國貨幣幣值「軟硬」不一,利率的差別、匯率的變動等因素都引發過歐盟內部金融秩序的混亂。歐元作為單一貨幣正式使用後,上述問題將自然會大大得到緩解。 倫敦摩根史坦利經濟學家費爾斯指出,EMU的計劃具持久性,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已經體現出這套體系的優勢,以往歐洲地區是無法安然度過這類風暴的侵襲的。 (3)簡化流通手續,降低成本 歐元的使用,不僅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加快了商品與資金流通的速度,而且還會減少近300億美元的兌換和傭金損失,使歐盟企業無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強了競爭實力。隨著歐元地位的上升和歐洲資本市場的發展,成員國的資金成本也會下降,有利於投資和經濟增長。 (4)增加社會消費,刺激企業投資 在歐盟內部盡管統一大市場已經建立,但由於多種貨幣的存在,使得同樣的資源、商品、服務在不同的國家表現出不同的價格。這種現象如長期存在下去,將扭曲各國的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不利於大市場的合理發展。如果實施單一貨幣,由歐洲中央銀行(ECB)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各國的物價、利率、投資利益將逐步縮小差別或趨於一致,形成物價和利率水平的總體下降,居民社會消費擴大,企業投資環境改善,最終有利於歐盟總體經濟的良性發展。 單一貨幣的影響 一般認為採用單一貨幣可以提高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並有利於歐元國家間的國際貿易。在理論上,這是有利於歐元區的人民的,而且從歷史的觀點上來說貿易的增長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歐盟間統一市場這個長期目的的。另一個主要的好處是取消了銀行交易的費用。而在以前,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在將本國貨幣兌換為外幣是這都是一項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銀行將要承受相應的利潤損失。 單一貨幣的第二個影響是各國的物價水平的差異將要減少。因為價格的差異將引發套利行為,商品將從價格低的地區流向價格高的地區,使得歐元區內各地區間的價格趨於一致。這也將導致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並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有利於消費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這樣一個大而不同的區域內使用單一貨幣是有害的。他們認為,由於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由歐洲央行決定,各國將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其經濟。(但是在歐元實施以前,自從1990年代歐洲貨幣危機之後,各國的利率水平的變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資和財政政策將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幹預經濟的唯一手段。 也有的觀點認為雖然歐元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和由美聯儲負責制定利率和貨幣政策的美國相似。但是與歐盟各國相比,美國各個州的自治權較小而經濟的相似性較大。而且歐盟各國的經濟並非「同步」的,某些國家位於經濟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國家則位於頂部,不同的國家也面對著不同通貨膨脹壓力。由於歐洲國家間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歐元區之間勞動力的流動性也比美國低許多。 也有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單一貨幣是因為美元在國際上是處於統治地位的貨幣。在歐元出現之前,世界上80%的外匯儲備是採用美元的形式。這給了美國經濟一個巨大的「補貼」,因為儲備美元相當於對美國機構或美國控制的外國機構投資。這種「補貼」有助於緩沖美國特定地區的採用單一貨幣的影響。 如果歐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為國際主要貨幣,那麼一部分對美國的「補貼」就會轉移到歐元區,這可以有助於解決因為經濟結構不同而帶來的問題。
⑩ 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弊端有哪些
尋找《從番職出發》?
一、回歸新金本位制的構想
出於對所謂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已經構成「倒金字塔」的疑慮,以及美元代行世界貨幣時所導致的「金融霸權」的疑慮,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學家相信我們必須重新回到金本位制的軌道上來,並提出了所謂「新的金本位制」構想,即全球所有國家同時加入金本位制國家聯盟,來一致確定或同時變更其貨幣相對於黃金的穩定關系。據說這樣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帶來的全球福利增進,又克服了資本積累和世界經濟的虛擬化(Spencer,M;1995) 。持有該構想經濟學家既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也有一些發達國家的左派經濟學家,例如美國的哈羅德等(姜凌;1999) 。其理由基本是:1、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自身必須具有價值,現行的信用貨幣體系只能導致人們對純粹信用貨幣的瘋狂追逐和進入資產的無節制膨脹;2、目前的黃金儲備數額巨大,足以保證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取得相當的穩定性;3、回歸金本位制度還意味著,發達國家榨取通過膨脹稅以及國際鑄幣稅的可能性被剝奪,因此新金本位更公正;4、金本位制能更有效地克服經濟國家主義,由於各國貨幣實際上是用黃金錶徵的,不存在利用名義匯率的升貶值來行"貿易或金融的國家保護主義之實"的可能(Shelton,J;1998) 。
貨幣體系的百年危機和變遷證實,向金本位制度的回歸幾乎不能解決任何問題。1、盡管在80年代以來,爆發了多次區域性金融危機,但是目前尚沒有一例演變為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乃至崩潰。從歷史上看,金本位制並不足以保證世界經濟避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威脅。例如古羅馬、中世紀的歐洲、西班牙和巴西都在徹底的金本位制下發生了物價漲幅在30倍以上的通貨膨脹;而世界經濟則在金本位制下於1879-1896和1929-1933年之間爆發的以金融體系的崩潰為導火索的世界性經濟蕭條(鍾偉;2000) 。2、金本位制度是對人類資源的驚人浪費,世界經濟越發達,所需要的純粹作為交易中介的全球黃金存量就越驚人(特里芬;1997) 。退言之,即使金本位制度下的金融資本全球化更為公正,但它卻註定要使全球經濟增長收斂於一個極限(全球可充當貨幣用途的黃金存量),或崩潰於一個極限(這是指要麼世界經濟的發展由於黃金資本的極度匱乏而崩潰;或由於人類技術的進步可以合成黃金而導致金本位基礎全部喪失而崩潰)。經濟金融化或虛擬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3、人類並非沒有進行過回歸金本位制度的失敗嘗試,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英國和1933-1934年的美國。 例如美國在羅斯福新政時期曾經部分地採納過所謂的"償付美元"(Compensated Dollar)的計劃,這種金本位制制度允許貨幣黃金官價進行周期性調整以穩定國家的物價水平,即當價格下降時以提高黃金官價而在價格上升時降低黃金官價,這時的金融資本國際化實際上是公開以犧牲其它國家的通貨穩定來換取本國的物價穩定(Warren, G & Pearson,F;1937) , 較之現行國際貨幣體系,金本位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公正性。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的向金本位制復歸的實踐也說明,試圖重拾被拋棄了近半個世紀的金本位制是不可能的。
二、重建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構想
在1997年2月15日至17 日德國席勒研究所與高克斯國際勞工委員會在瑞斯頓通過的緊急呼籲書中提出來的。在呼籲書上簽名的有席勒研究所的創辦人海爾格和烏克蘭國家議會議員那塔利亞等各國政界學界知名人士數百人、包括80位美國現任和前任議員、53位獨聯體國家的議員、17位拉丁美洲的議員、35位宗教界人士、40位國際工會領導人,以及來自歐洲、非洲和亞洲的政府首腦和知名人士。而持有類似於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觀點的,恐怕還包括諾獎獲得者,法國的阿萊,以及頗有爭議的美國人Lyndon.Larouche等人(Sanger,D;1999) 。
該吁書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1、目前全球金融投機泛濫和國際金融秩序混亂,世界面臨生產衰退和大規模失業。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制推行的所謂改革政策,給前蘇聯、東歐國家以及許多拉美、非洲國家造成嚴重的社會災難。整個國際金融體系時刻有傾覆之憂,其政治、社會、軍事惡果不堪設想。2、由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已可能威脅到整個人類的文明,所以必須緊急召開新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世界各個主權國家需要採取聯合行動,破除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制,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進行全球性債務重組和恢復固定貨幣匯率制度。金融資本全球化本身所包含的發達國家對國際鑄幣稅的壟斷,已經使外圍國家成為犧牲品,國際金融機構無權要求用人民的血肉來償還他們的債務。2、美元充當世界貨幣是極其危險的,「不僅對於一國的人民,而且對於全世界的人民,現在必須設法廢除國際壟斷金融機構強加給他們的金融枷鎖」。主權國家有權推行獨立的反經濟蕭條經濟政策,對社會基礎設施、工業和農業的大規模投資提供低成本的長期信貸。更為極端的恢復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議則要麼聲稱全球進入廢止現有貨幣的緊急狀態(Larouche,L;2000) ,要麼呼籲銷毀貨幣,重構新的全球管定匯率制和全球中央銀行(Shelton,J;1994) 。
上述構想似乎忽略了貨幣體系自身演進的歷史必然性及其進步性,無論金融全球化造成全球福利增量的分配公平與否,它至少是導致了全球一個福利增量的出現;純粹譴責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並從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出發要求重建金融新秩序,將資本利得的全球分配公平化,其用意無可厚非,但是由於目前國際貨幣和經濟體系基本上是發達國家所壟斷的資本主義體系,這樣的體系勢必服務於世界經濟?quot;一超多強,貨幣體系的改革進程似也很難由發展中國家"呼籲"中的新布雷頓森林體系來解決。
三、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近來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往往還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銀行等的尖銳指責,因此,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不能不和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聯系在一起。以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為代表,提出了重構這些國際組織的設想。鑒於這種思路往往寄希望於將IMF改造成全球中央銀行,因此其理論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937年哈耶克在其《貨幣的民族主義與國際穩定》,1982年麥金農的《貨幣穩定的國際准則》等(Mekinnon,R;1984) 。其理由如下:1、IMF最初的目標是保證開放的全球經濟的貨幣穩定,以替代在二戰之前就搖搖欲墜的金本位體系。但IMF和世界銀行一樣,是為美國提供全面控制而設計的,美國否定了全球中央銀行的設想,而代之以更弱的、處於依附狀態的IMF,以便於對它既實施控制,又和其它國家共同分攤責任。2、這樣的制度設計使得IMF既沒有能力強迫發展中國家執行結構調整,並防止其過度聚舉債;也沒有能力要求操縱它的發達國家實施有效的債務減免方案。3、IMF雖然追求在最大公開化條件下,加速其重歸貨幣可兌換的目標,但它所提出的極其野蠻的解決方法是眾所周知的,IMF沒有真正的權威來穩定國際貨幣體系。而其它指責並不局限於IMF,甚至包括世界銀行、WTO、西方七國集團以及聯合國等等。
基於以上分析,薩米爾.阿明認為,改革方案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將IMF轉變為擁有真實的世界貨幣發行權的世界中央銀行,這種真實貨幣將取代美元,保證匯率的穩定,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在增長中調整"所需的清償能力。2、把世界銀行變成一種基金,使它能夠從德國和日本等吸收國際資本,並注入到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美國)。這種意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資本流動調節同時會迫使美國減少其巨額的經常項目赤字。3、檢討歐洲、日本和美國之間的金融政策協調,使之朝著允許匯率獲得相對穩定,並迫使美國調整其結構性赤字的方向發展。同時依據地區性和世界性相互依存關系來重建第三世界國家組織,從而消除正在進行中的全球單極化的消極影響。4、重建聯合國體系,使之成為政治和經濟談判的場所,以便於把世界主要地區的金融活動和貨幣政策協調機制建立起來(阿明;1995) 。
以上構想的實質,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對美元霸權、對發達國家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安,希望發達國家更多地分攤貨幣危機的損失等。但很明顯地,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實際上處於霸權後體系,該體系中有霸則穩,貨幣體系背後也同樣是國力的對比(Cooper,N;1989) 。發展中國家更應該強調的,也許是貨幣體系中,強國和弱小國家權責的平衡,如何正確分享更多的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引導和發言權,仍然是有待爭取的遙遠路途。
四、國際貨幣的非國家化和組合商品化設想
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學家認為,既然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種種弊端與國別信用貨幣(尤其是美元)充當世界貨幣有關,那麼最直接和最大膽的設想當然就是將貨幣非國家化,這種思路包括兩種方案。一是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競爭性貨幣,使貨幣與國家信用完全脫鉤。我們來看貨幣非國家化根治現行金融體制諸種難題的理由:1、國際金融體系脆弱性加深的問題實際上可以歸結為政府壟斷貨幣發行的弊端。從孟德爾、米塞斯一直到N.Wallace 、L.White等的所謂貨幣法律限制學派,一致將貨幣定義為法律限定之結果, 政府將國內和國際鑄幣稅收入當做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2、政府先天就缺乏制約貨幣發行的內在動力,政府對貨幣發行權的濫用和壟斷是造成貨幣體系脆弱不堪的關鍵。解決這些問題的捷徑就是貨幣發行的非國家化,即廢止國家發行貨幣的特權,由私人銀行來發行貨幣。因為非國家化貨幣具有自由競爭性,競爭將導致大多數具有私人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市場上將僅存信譽卓著的跨國金融機構所發行的非國家化貨幣,這種建議甚至沒有超出哈耶克早年的思想(Hayek,F;1973) 。二是以組合商品為基礎的價值貨幣,使貨幣成為純粹的商品本位貨幣。部分反對美元本位的經濟學家,除了象阿明那樣建議創造全球通貨以外,也有持商品組本位貨幣的。實際上早在1931年時格雷厄姆就已經預見到了這些缺陷並提出了貨幣的組合商品化建議。即人們可以用一組基本商品,例如鋼、銅(資訊 論壇)、煤、木材和小麥(資訊 論壇)作為貨幣基礎來發行貨幣,金融機構發行的組合商品貨幣來替代信用貨幣,將使貨幣從根本上喪失信用特徵,而成為一種以實物資本為抵押的價值貨幣,自然現在貨幣體系就對所謂金融資產膨脹之類?quot;金融癌症具有先天免疫力。
以貨幣非國家化來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治療方案十分危險,其實質乃是剝奪國家的任何鑄幣稅可能,轉而將這種鑄幣稅利益完全交付給市場約束下的金融機構,以此來完全消除國家可能從金融資本全球化中獲得的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影響。這種理想主義設想之所以比現行的貨幣體系更為危險,是因為它建立在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理念上,實際上自由以及市場機制的有效性都是有限的(Buchanan,J;1976) 。貨幣非國家化改革的失敗意味著世界金融經濟的總危機,其成功則意味著具備發行世界貨幣資格的巨型金融機構的出現,這種巨型金融機構幾乎可以摧垮一切試圖對其本身進行監管的國家或國際組織,而這種"金融巨無霸"當然不大可能是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
至於由私人機構發行以商品組為基礎的、具有全額實物資本抵押式的貨幣,其本身可能給貨幣體系帶來的問題遠多於其能解決的問題。不僅將使設置、儲備、保管這些所謂商品組的費用極度高昂;且一旦發生貨幣危機,由於作為貨幣價值基礎的抵押商品組構成復雜,難以分割和分配,實際上是不可能和相應的貨幣相兌現的,貨幣體系將失去對金融危機的幾乎全部自我調節能力。因此上述兩種方案在理論和實踐上難有希望。
發展中國家還就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提出了許多其它方案,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方案還有:1、24國集團簽署的《加拉斯加申明》,意在由國際債務人(通常是發展中國家)和債權人(通常是發達國家)共同承擔國際貨幣體系危機的損失,以及擴大發展中國家在重大國際金融機構中的參與權。2、世界經濟論壇第七屆東亞經濟高峰會提出的《危機地區方案》,意在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全球資本流動監管,以及採取區域貨幣制度、徹底美元化、強化國際貨幣協調等等。總體上來看,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要求在於降低匯率波動、增強自身清償力、強調危機損失的全球分攤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從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人類的貨幣體系一直在"無制度"中運行(陳彪如;1990) 。目前以美元代行世界貨幣,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國際貨幣領域擁有強大的發言權的確於發展中國家不利,於防範貨幣危機不利,但迄今我們既未探索出,也沒有充分預見到可以取代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更為公正和穩健的新世紀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