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愛爾蘭幣歷史匯率

愛爾蘭幣歷史匯率

發布時間:2022-03-24 19:24:42

㈠ 英鎊的發展歷史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
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
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
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
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2013年2月22日穆迪信評公司正式宣布調降英國債信評級,由Aaa降至Aa1,繼2011年的美國、2012年的法國之後,如今調降輪到了英國。這是英國首次失去權威評級機構的最高評級。其實,穆迪早在去年2月就將英國主權和央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歷經一年的觀察,終於正式出手調降。回顧穆迪於1978年3月授予英國政府債券Aaa最高評級,標准普爾與惠譽都給予英國AAA最高評級,但後兩者對英國的評級展望均為負面,估計他們亦將重新評估英國。
穆迪總結此次降調評級的關鍵動因有三;首先是英國中期增長前景持續疲弱,穆迪預計,今後五年都將持續疲弱增長。其次,中期增長前景有限對政府財政整頓方案形成挑戰,這將持續到下屆國會。最後更糟糕的是,英國債務高企且還在不斷增加,政府資產負債表消化能力逐漸惡化,而這種形勢在2016年前不可能扭轉。

㈡ 愛爾蘭使用什麼貨幣

愛爾蘭目前使用的貨幣是歐元。

1998年初,愛爾蘭被選為參與第一階段歐洲貨幣聯盟(EMU)的國家之一。1999年1月1日,歐元成為一種獨立的貨幣,並可與每個參與國的貨幣相兌換,且匯率是完全固定的(1愛爾蘭鎊等於0.787564歐元)。在2002年之前愛爾蘭的通用貨幣是愛爾蘭鎊,符號為£或IR£。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

(2)愛爾蘭幣歷史匯率擴展閱讀:

國家貨幣的消亡及最終過渡為歐元的日期

1991年1月1日,整個歐洲貨幣聯盟開始啟動,包括歐元固定兌換率及採用歐元非現金形式。

199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在此過渡期內,歐元在非現金形式下存在並可用於非現金交易。

2002年1月1日,引進歐元紙幣和硬幣。國家銀行紙幣和硬幣在6個月內停止作為合法貨幣。

2002年6月30日,完全過渡到歐元。

㈢ 愛爾蘭鎊匯率

愛爾蘭02年就加入歐元區了

以前愛爾蘭磅和人民幣的匯率是1:12.6

㈣ 愛爾蘭鎊如何兌換

愛爾蘭鎊在2002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被歐元取帶了,現在基本上都已經不流通了,只有在愛爾蘭的幾個鎮子上還有少量流通的。

㈤ 愛爾蘭錢13.49換多少人民幣

2016年11月19日愛爾蘭鎊兌換人民幣元中間價:1愛爾蘭鎊=9.6105人民幣元,13.49愛爾蘭鎊=129.65人民幣元,以上信息由美元人民幣元匯率網站提供,請採納!

㈥ 愛爾蘭鎊的紙幣圖片及人物介紹

人物介紹:
5愛爾蘭鎊:都柏林米斯里科迪亞大學醫院創始人凱瑟琳·麥考利修女(1778-1841)
10愛爾蘭鎊:作家,詩人詹姆斯·喬伊斯(1822-1941)
20愛爾蘭鎊: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代表,英國下院天主教解放領袖丹尼爾·奧康奈爾(1775-1847)
50愛爾蘭鎊:第一任愛爾蘭總統德格拉斯·海德(1860-1949)
100愛爾蘭鎊:國家主義政治家查爾斯·斯圖爾特·帕內爾(1846-1891)
下圖為愛爾蘭各個面值的鎊圖片: 在愛爾蘭最早的硬幣出現在公元997年。起初愛爾蘭磅和英格蘭的英鎊是等值的,一磅等於20先令,一先令等於12便士。但是由於不斷貶值,愛爾蘭鎊在1180年不再等價於英鎊。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國王率領盎格魯—諾曼部隊大舉入侵之後,硬幣於12世紀流通甚廣。
隨著制幣方法的分別演變,愛爾蘭磅與英鎊徹底斷絕了等價關系。1460年,愛爾蘭議會首次建立官方貨幣單位愛爾蘭鎊,幣值略低於英鎊(15愛爾蘭便士換12英便士)。在愛爾蘭內戰(1689-1691)期間,詹姆斯二世用賤金屬製造了一批鑄幣,希望通過讓這些鑄幣流向市場將流通的白銀收回國有,由於這些錢幣大多是用戰爭中繳獲的槍支融化鑄造的,後來他們被叫做「槍錢」(Gun Money)。不過,由於詹姆斯二世失敗,鑄幣替換銀幣的計劃也隨之破產。
1701年,愛爾蘭鎊對英鎊的匯價固定下來,13愛爾蘭鎊=12英鎊(實際上這種等價在1689年就存在了,一直到1797年)。愛爾蘭銀行一直在鑄造同英國不同的銅便士,直到1823年。根據1801年聯盟法的規定,愛爾蘭於1826年歸附英王朝,此後愛爾蘭銀行負責在愛爾蘭發行紙幣英鎊,不再製造金屬鑄幣。愛爾蘭鎊從此消失,被大不列顛王國的硬幣和鈔票所取代。
997-1826年發行的愛爾蘭鎊即被稱為第一愛爾蘭鎊,與之後的第二愛爾蘭鎊,即如今所說的愛爾蘭磅相區分。 愛爾蘭1922年獲得獨立,但要等到1927年的《貨幣法》,才創立一種暫名為「薩歐斯塔」(蓋耳語Saorstát,意即「自由國家」)的貨幣單位。1938年起,這種單位才被正式稱作愛爾蘭鎊。
愛爾蘭鎊自1942年起由「愛爾蘭中央銀行」主管,與英鎊等價,並且隨英鎊經歷各種變動,包括1971年改用十進制在內。
l979年進入歐洲貨幣體系後,愛爾蘭鎊與英國的貨幣聯盟終告決裂,貨幣價格由對等變為匯率調節。與此同時,愛爾蘭政府追求以下的雙重目標:促使愛爾蘭減少對英國經濟的依附和實施一項反通貨膨脹政策,擺脫當時影響英鎊的周期性通脹與貶值。愛爾蘭鎊1993年1月貶值10%,從此成為一種硬通貨,1998年3月14日更增值3%。
1999年,包括愛爾蘭在內的歐洲國家開始使用歐元。2002年9月,歐元取代愛爾蘭鎊成為愛爾蘭的通用貨幣。2001年底,正在流通的愛爾蘭鎊紙幣價值4,343,000,000歐元,流通的愛爾蘭鎊硬幣價值387,000,000歐元。9月後,大部分紙幣都被兌換成歐元,而硬幣回收量僅為45%。這些剩下的硬幣有的成為紀念品,有的則徹底遺失了。
1927-2002年的愛爾蘭鎊統稱第二愛爾蘭鎊。

㈦ 愛爾蘭幣和RMB怎樣對換

第一: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人們原來10億美元能從中國買到的商品,人民幣升值後,買相同質量和數量的商品,外國進口商就要多付出幾百萬美元甚至更多才買得到了。如果升值幅度不是太大的話,由於我國勞動力成本所具有的競爭力,使得我國出口的商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其在貿易上的影響只具有媒介炒作時對人們產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說,中國的出口產品因貨幣升值在他國產生的價格波動,以及對貿易商的利益影響微乎其微,但別有用心者卻藉此在國際上造成了一種對中國不利的心理效應,即人們或許會不加具體分析地認為,來自中國的產品漲價了,商人們也會認為到中國進口產品會賺不到多少錢了。從而給中國出口造成真正的不利影響。就其性質而言,類似於一次成功造謠對中國的中傷。或者說,讓人民幣只要稍稍升值,對我國的出口而言,就會起到"造謠"性質的傷害。

第二: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引進外資;人們原來在中國1億英鎊能作的事,人民幣升值後,可能需要增加上百萬英鎊的投資才能辦成了。這等於外商進來前什麼也沒買,就要憑空多支付上百萬英鎊,投資者肯定要劃算一翻得失了。

第三:人民幣升值,會使原來需10億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資,升值後會少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會加速資本外流。我們必須意識到,目前資本外流對我國是不利的。

第四: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進口增加,從而可能出現貿易逆差,並影響國內企業競爭力。比如人民幣沒升值前進口120架民航飛機需要60億美元,那麼人民幣升值後可能只要59億美元了。

第五: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國際金融資本對人民幣的投資,即人民幣將成為人們的財富藉以保值升值的購買對象,也就是說人民幣在國際上將產生"黃金效應"。

第六:人民幣升值,利於償還外債,我們原來需要2000億美元償還的對外債務,人民幣升值後,可能要少還幾億美元了;

第七、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通用性貨幣的進程。

港幣在流通市場的作用將越來越小,直到被人民幣完全取代,建議兌換美元活歐元

英鎊 1521.62 1489.54 1533.85 1527.04 1527.04 09:56:51
港幣 98.69 97.9 99.06 98.85 98.85 09:56:51
美元 771.4 765.22 774.5 772.68 772.68 09:56:51
瑞士法郎 631.42 618.11 636.49 633.84 09:56:51
新加坡元 508.68 497.95 512.76 510.68 09:56:51
瑞典克朗 110.73 108.4 111.62 111.18 09:56:51
丹麥克朗 138.14 135.22 139.25 138.65 09:56:51
挪威克朗 125.92 123.27 126.93 126.39 09:56:51
日元 6.4885 6.3517 6.5406 6.5101 6.5101 09:56:51
加拿大元 664.27 650.27 669.61 666.97 09:56:51
澳大利亞元 630.82 617.52 635.89 633.1 09:56:51
歐元 1029.65 1007.94 1037.92 1033.27 1033.27 09:56:51
澳門元 96.57 95.76 96.94 96.73 09:56:51
菲律賓比索 16.06 15.72 16.18 16.12 09:56:51
泰國銖 22 21.53 22.17 22.08 09:56:51
紐西蘭元 554.99 559.45 557.57 09:56:51
韓國元 0.7832 0.8426 0.8126 09:56:51

㈧ 各國貨幣的兌換率

下圖是今日各國貨幣與人民幣匯率——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22日

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版國貨幣權的比率。「匯率」亦稱「匯價」,即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㈨ 各國的貨幣發展史

泰銖 泰銖1897年以前,一銖相等於8fuang,一fuang又相等於8att。現時的十進制(即1銖等於100撒丹),是由拉瑪五世訂定。但1940年代以前的名稱為tical,後來才改稱baht(銖)。原本銖是重量單位,相當於15克,由於一tical相當於15克的銀,後來索性使用銖為名稱。 1902年11月27日,銖不再與純銀掛鉤,因為銀價相對於金本位的貨幣大幅貶值。當年9月19日,泰國發行首批紙幣,面值5、10、20、100及1000tical。 1946年5月規定官方匯率為:9.9 5銖等於1美元,40銖等於1英鎊。1947年3月,泰政府承認了自由市場匯率,並對進出口貿易結算採用差別匯率,由9.95到23.60 銖等於1美元。 1949年9月18日英鎊貶值,9月26日泰銖隨同貶值30.5%,對美元官價貶為12.50銖等於1美元,自由市場匯率為23. 54銖等於1美元。 1955年3月,泰銖再次貶值。1963年公布泰銖含金量為 0.0427245克,官方匯率為1美元等於20.80銖,同時停上實行浮動匯率。 自1971年起,隨著美元停止自由兌換及貶值,泰銑也不斷貶值。 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後,泰政府於1973年2月14日宣布依然同美元官方匯率掛鉤,即隨美元貶值10%。 1973年4月10日,公布泰銖含金量降為 0.0354164克,7月15日再次宣布泰銖含金量升至0.0368311克,官方匯率改為1美元等於20銖。 泰銖1978年3月8日,政府宣布泰銖同美元脫鉤,改與一攬於貨幣掛鉤,外匯平準基金會每人宣布泰銖對美元的買入及賣出價,並對商業銀行的外匯買賣價格作出限制。1984年11月5日,泰銖貶值14.8%,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27.15銖,之後泰銖有所升值, 1990年年底價為1美元兌25.290銖。 由二戰後直至1980年,泰銖與美元掛鉤,匯率固定在一美元兌20銖。由於美國持續呈強,泰國於1985年將泰銖貶值至25銖,直至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止。 1998年1月,泰銖改行浮動匯率,即時貶值一半,兌美元跌至56銖。其後回升至一美元兌40銖。 2006年底至2007年初,受泰國出口業飛速發展帶動,泰幣經歷了一段「瘋漲」的歷程,兌美元匯率由原先一兌39變成一兌34(2007年4月),這使得旅遊業經受波動。 法郎1795年法郎正式代替利佛爾(livre)成為法國的本位貨幣單位,1834年其他貨幣全部退出流通領域,法郎成為法國唯一的貨幣。1803年法國實行金銀復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含銀量為4.5克。但由於金銀比價在19世紀後期不斷跳動,導致金銀復本位制度的崩潰。1876年實行金本位制。廢止5法郎銀幣的流通,並規定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郎幣值與黃金脫鉤。1928年6月法國制訂新貨幣法,正式實行金塊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05895克,比1803年貶值79.69%。1936年被迫放棄金塊本位制。次年6月取消法郎含金量,法郎成為不能兌現的紙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郎先後5次貶值,貶值幅度達到90%。1958年,戴高樂總統當政後,決定推出新法郎(Nouveau Franc),取代不斷貶值的舊法郎。1960年1月1日,法國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法郎(Nouveau Franc),1個新法郎等於100個舊法郎,含金量為0.1802克。60年代以後,法郎不斷受到猛烈沖擊,1969年8月再次貶值11.11%。1971年8月,法國建立雙重外匯市場,將法郎匯率分為貿易法郎和金融法郎。後來又於1973年3月取消匯率區分。1972年4月,法郎參加西歐的「蛇形浮動」,並於次年3月參加西歐聯合浮動。80年代以後,法郎又先後3次貶值。美元與法郎的比價一度跌至1:10。 日元日圓是日本的官方貨幣,於1871年制定。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有1000、2000、5000、10000円四種面額,鑄幣有1、5、10、50、100、500円等。日圓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現在使用的日本貨幣單位「円」是在1871年6月27日(明治4年5月10日)制定的。當年明治政府將一日圓的幣值訂定為與純金1500毫克等值,並設有次一級的幣值單位錢,相等於0.01日圓。 韓元韓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紙幣有1000韓元、5000韓元、10000韓元、50000韓元四種,易於根據紙幣上面印的歷史人物和顏色加以分辨。 韓國鑄幣總共有1韓元,5韓元,10韓元,50韓元,100韓元,500韓元,6個幣值。現流通的硬幣有10韓元、50韓元、100韓元、500韓元四種(10韓元是最小單位)。 由於韓元匯率高不值錢,故1元,5元硬幣2001年2月起停止流通。2009年6月23日韓國央行韓國銀行發行面額為5萬韓元(約合40美元)的鈔票,這是該國迄今為止發行的面額最大的鈔票。常用讀音「WON」:�3�9。「HUAN」:�6�5 為古時候韓幣讀音用法。 英鎊發展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輔市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英鎊是英國官方貨幣。英鎊在歐元被採用後,成為歷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貨幣。目前佔全球外匯儲備的第三名,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英鎊是第四大外匯交易幣種,在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雖然英鎊和歐元沒有固定匯率,然而,英鎊和歐元之間經常存在長期的同步走勢,雖然2006年中期以來這種趨勢已經減弱。對通脹的擔心導致英國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早些時候調整利率,英鎊兌歐元也達到2003年1月以來最高價格。人們預計2007年利率仍然會上調。2007年4月18日,英鎊兌美元創26年新高,已經突破2美元的水平,這是自1992年以來的第一次。 由於英鎊的國家象徵意義,使得用歐元取代英鎊的主意一直受到部分英國公共部門的爭議。蘇格蘭保守黨宣稱,歐元的採用意味著本地特色鈔票的終結,因為歐洲央行不允許成員國或是下一級別政府設計鈔票。蘇格蘭國民黨也不認同採取單一歐洲貨幣,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獨立的蘇格蘭應該有本國的特色貨幣,它的政黨政策中包括進入單一貨幣體系。 英鎊兌其他貨幣英鎊可以在全世界的外匯交易市場中被買賣,它的價值相對於其他貨幣是波動的。歷史上,英鎊一直是最有價值的基礎外匯品種。

㈩ 歐元發行的當初,歐洲各國是怎麼計算出歐元跟每個國家的貨幣匯率的呢

轉換比率是由歐洲議會根據歐洲委員會的建議,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基礎而確定的,1歐洲貨幣單位等於1歐元。因為歐洲貨幣單位的價值取決於非歐元貨幣(主要是英鎊)的當日收盤價,所以該匯率沒有更早確定。
歐元(€;ISO 4217代碼EUR)是歐盟中17 個國家的貨幣,這17國是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塞普勒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合稱為歐元區。目前共有3.3億人使用歐元,如果加上與歐元固定匯率制的貨幣,歐元影響到全球4.8億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億歐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相當於8,020億美元。歐元流通的現金總價值超過了美元。1歐元(euro)等於100歐分(cent)。

閱讀全文

與愛爾蘭幣歷史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支付寶裡面的理財基金靠譜嗎 瀏覽:655
閱文集團保薦人 瀏覽:63
浙商期貨閃電手獨立委託系統下載 瀏覽:222
銀行理財業務規章制度規范 瀏覽:436
長沙做金融的公司電話號碼 瀏覽:918
做外匯交易工作怎麼樣 瀏覽:71
外匯盤面圖解 瀏覽:596
浙江磐石集團老闆 瀏覽:394
金山辦公股票號 瀏覽:578
抵押和質押貸款的例子 瀏覽:382
有人說外匯理財保底20收益 瀏覽:798
滬指是什麼交易所 瀏覽:522
公司理財收益需要交印花稅嗎 瀏覽:308
選出來的都是強勢股選股指標 瀏覽:447
菲莫國際股票今日價格 瀏覽:245
中小企業融資難調查問卷 瀏覽:218
固定匯率制度導致本幣幣值高估 瀏覽:143
飛牛網傭金怎麼拿 瀏覽:182
固定收益證券組合 瀏覽:203
人民幣對盧布銀聯匯率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