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日(7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多少
7月10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人民幣(6.8849, -0.0004,-0.01%)兌美元中間價報6.6259。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7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259元
⑵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⑶ 美元匯率
匯通網4月10日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周四(4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元兌人民幣4月10日中間價報6.1510,較昨日上調20個點;昨日(4月9日)中間價報6.1490,昨日收盤報6.2005。
以下為2014年4月10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受權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公告: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6.1510元,
1歐元對人民幣8.5250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6.0336元,
1港元對人民幣0.79333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3408元,
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7763元,
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5.3758元,
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6556元,
人民幣1元對0.52187林吉特,
人民幣1元對5.7508俄羅斯盧布。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2014年4月10日
中國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啟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並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
2005年匯改以後,人民幣兌美元等貨幣的中間價是按上一工作日的收盤價確定。之後改進為:外匯交易中心於匯市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匯市做市商詢價,根據一定的計算方式,得到當日的中間價。
⑷ 求: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是多少
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是7.604。
匯率計算方法: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⑸ 2016年7月10日中國銀行美元兌換人民幣的現鈔匯率
2016年7月10日中國銀行美元兌換人民幣現鈔買入價
100美元=661.83人民幣
⑹ 2008年4月10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 )大關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 7.0 )大關
⑺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有什麼用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都是一個值,即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簡稱匯率中間價)。它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也是衡量一國貨幣價值的重要指標。匯率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現鈔賣出價)/ 2。一般來說,匯率中間價是一個時時變動的數據,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
一般來說,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銀行間外匯牌價的重要依據,即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兌換掛牌價的參考值,是銀行根據外管局每天公布央行人民幣市場中間價以及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制定的各種外幣與人民幣之的買賣價格。外匯牌價是根據外管局根據國際形勢變化公布的,每家銀行都根據此牌價執行。根據外管局2014年7月後的最新規定, 取消管理銀行對客戶兌換外幣掛牌買賣價差。這是指銀行結售匯取消了兌換手續費,直接按照對應的外匯牌價進行交易。
⑻ 歷史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是多少
人民幣對美抄元匯率最高(指改革開放以襲來)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7.4692元,突破了7.47關口,時間是2007年10月31日。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匯率是實時變動的,具體以您兌換時成交價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⑼ 201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是多少
0.1478.
因為2010年
美元兌人民幣
6.7695
所以人民幣兌美元等於0.1478。
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