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國家如何干預匯率

國家如何干預匯率

發布時間:2022-03-30 14:59:41

1. 國家用怎樣的手段來控制匯率

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可以分為多種形式。按干預的手段來分,可分為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按是否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分,可分為沖銷式干預和非沖銷式干預;按干預策略分,可分為熨平每日波動型干預、砥柱中流型干預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預。按參與干預的國家分,可分為單邊干預與聯合干預。 追問: 那再麻煩你解釋一下那些干預方式的含義把 回答: 根據政府幹預外匯市場的手段可以分為: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 直接干預是指政府自己直接入市買賣外匯、改變原有的外匯供求關系從而引起匯率變化的干預。
「中和干預」又叫沖銷式干預,它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稱沖銷政策。它是指中央銀行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國外和國內資產交易,以抵消外匯干預對國內貨幣供給的影響。對外匯干預進行沖銷和不進行沖銷的影響有以下四種: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增加,中央銀行的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並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增加,國內資產減少,國內貨幣供給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減少,中央銀行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並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則增加,國內貨幣供給不變。
沖銷式干預就是指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不採取其他金融政策與之配合,即不改變因外匯干預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
非沖銷干預是指中央銀行允許其買賣外匯而改變國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無論資本是否完全流動,貨幣供應量變化對經濟影響是相同的。

2. 中國政府是如何干預人民幣的匯率的

中國匯金公司就會 採取幾種做法一般

1 小單 多戶頭 買進
2 大單 一次性 海嘯買進
3 其他....內幕交易 或者 XX控制(你懂的)
至於他們喜好 和風險偏好不得而知了

可以知道的是 目前 外匯儲備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 某種力量讓人民幣 難以恆定價格
(價值)....省略N多 不能打的字

3. 各國央行和政府如何干預外匯市場

1973年以後,國際外匯市場中實行的浮動匯率制並不徹底,並不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匯率的價格。各西方國家在匯價對他們不利的時候要進場干預。
據我多年的觀察,我認為各國從自己利益出發進行干預,有以下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為了國內外貿易政策的需要。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過多或者匯率過低,會引起其他出口國家的反對。同樣在國內如果處理不好匯率的問題,可能變成一個政治問題,影響政府的執政。從這兩方面考慮,這個國家要調整或干預匯率。
各國為了保護出口,會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直接干預外匯市場。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他國貨幣的方法來干預匯率,使匯率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或者使匯率對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連續口頭上聲明要干預匯市,因為日元持續走強,已經嚴重阻礙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經濟復甦放緩,經濟停滯。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出口占國民經濟相當大比例的國家,出口是該國經濟的生命線,這是入場干預的最好理由。
在一個國家通過貨幣貶值擴大出口,影響了他國的利益時,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反對。有時被迫讓本國貨幣升值。還以日本為例,我們知道現在的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的出口和中國息息相關。2002年年初,日元持續貶值,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出口,這招致了中國的不滿。當我們聽到中國的財政部長項懷誠聲稱,雖然日元疲軟而人民幣堅決不貶值時,日本政府對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話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為了緩和中國對日本令日元貶值來刺激出口的不滿,只好讓日元走強。各國政府幹預匯率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考慮來使本國的貨幣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強或走軟。
二是出於抑制國內的通貨膨脹的考慮。在浮動匯率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長期低於均衡價格,在一定的時期內肯定會刺激出口,導致貿易順差,最終導致本國的物價上漲,工資上漲。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通貨膨脹。在經濟理論中,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抵消,形成雖然經濟很繁榮,貨幣卻貶值,工資雖然上漲,可是相對購買力可能卻縮小,生活水平沒有上漲這種現象。這往往會被認為是當局對宏觀經濟管理不當,該國政府往往被指責,甚至在大選中失利。
要弄清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歐洲央行是幾個國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干預外匯市場的實質和效果,還必須認清這種干預對該國或該地區貨幣的供應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可分成不改變貨幣政策和改變現有政策兩種。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干預是指中央銀行認為外匯價格的劇烈波動或偏離長期均衡是一種短期現象,希望在不改變現有貨幣供應量的條件下,改變現有的外匯價格,換句話說,就是一般認為利率變化是匯率變化的關鍵,而中央銀行試圖不變國內的利率而改變本國貨幣的匯率。現在日本央行要干預就是採用這種方法。

4.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是怎樣干預匯率的

一個國家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的方法是:
1. 買入試圖干預的外匯,例如美元,降低本幣對該外匯的匯率。這種方法的本質是通過向市場提供更多的本幣,改變市場對本幣的供需關系,進而提高某種外匯對本幣的匯率。
a. 這種操作的目的通常是抵禦某種外匯貶值對本國出口的影響。日本,以及現在的中國在目前美國過量發行美元條件下,經常採取這種操作。
b. 這種操作在一定條件下雖然能夠保護本國的出口,但負面效果是被迫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本幣流動性,容易導致本國的通貨膨脹。而由於這種操作而獲得的大量外匯儲備也承受著貶值的風險。
c. 這種操作不一定總是有效的。例如日本央行經常進行這種操作,但降低日元升值的效果並不明顯。表層原因是向市場上本幣存量很大,向市場注入的本幣不足以抵禦外匯投機者借入日元進行投機的總量。中國之所以可以控制人民幣的升值程度,很大程度上因為離境人民幣數量有限。雖然理論上講,央行可以無限地向市場注入本幣,但考慮到上面所說的通脹和外匯貶值的風險,買入外幣的操作不會無限度地進行下去。因此,這是一個在一國央行與國際外匯投機商之間的賭博。雙方的籌碼和風險不同,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不同,造成這種操作的最終結果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2. 賣出某種外匯,提高本幣對該外匯的匯率,防止本幣大幅度貶值,上述買入某種外匯的逆向操作。
a. 這種操作通常在發生經濟危機時,國際外匯市場為規避風險而大量買入抗跌能力較強的貨幣,例如美元,而造成本幣貶值的趨勢,直接目的是就是防止這種貶值所帶來的進口成本上升等一系列負面影響。本幣大幅度貶值除引起進口成本上升,間接引起通脹外,還會引起大量的外幣資本外逃,最終可能導致本幣的惡性貶值的貨幣危機。
b. 這種操作是否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是本國外匯儲備的數量。減少短期資本流入流出的數量和速度是輔助方法。控制本幣流通數量,提高本幣短期流通成本以抵消外匯投機商的借入本幣並賣出本幣的投機操作也是配合買入外匯對匯率進行干涉的有力措施。
c. 這種操作的最不成功的例子是1992年索羅斯阻擊英鎊的成功。當時英格蘭銀行為了防止英鎊兌馬克的大幅貶值,大量賣出馬克。但是由於英格蘭銀行的外匯儲備不足,賣出馬克的操作不足以抵消市場對英鎊貶值的預期,而加重英鎊貶值預期的正是索羅斯借入英鎊賣出馬克的投機。
e. 這種操作最成功的例子是香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抵禦索羅斯等國際外匯炒家對港幣的阻擊。除了賣出美元買入港幣外,提高港幣短期借貸利率,限制本地金融機構借出本幣,維持港股市值等措置有力地抵抗住了港幣的惡性下跌。中國大陸巨額外匯儲備的支持也是達到保護港幣目的的根本原因之一。

總之,央行通過外匯儲備干預匯率的操作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避免發生本幣惡性升值或貶值的根本辦法是消除產生升值或貶值的預期,即平衡本國對外貿易,防止通脹,政府財政赤字,長期高估或低估本幣等影響本國貨幣匯率的潛在因素的積累效應。

5. 國家外匯儲備怎麼去干預匯率有什麼作用呢

國家外匯儲備干預匯率對於不少投資者來將都知道中國是擁有最多外匯儲備的國家,而國家需要這么多外匯儲備將會用干預匯率走勢,而中國怎麼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呢?有什麼作用呢?將會在下文中詳細講解出來。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是怎樣干預匯率的?國家的外匯儲備是如何干預匯率的?相關評論:一個國家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的方法是: 1. 買入試圖干預的外匯,例如美元,降低本幣對該外匯的匯率。這種方法的本質是通過向市場提供更多的本幣,改變市場對本幣的供需關系,進而提高某種外匯對本幣的匯率。a. 這種操作的目的通常是抵禦某種外匯貶值對本國出口的影響。日本,以及現在的中國在目前美國過量發行美元條件下,經常採取這種操作。b. 這種操作在一定條件下雖然能夠保護本國的出口,但負面效果是被迫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本幣流動性,容易導致本國的通貨膨脹。而由於這種操作而獲得的大量外匯儲備也承受著貶值的風險。c. 這種操作不一定總是有效的。例如日本央行經常進行這種操作,但降低日元升值的效果並不明顯。表層原因是向市場上本幣存量很大,向市場注入的本幣不足以抵禦外匯投機者借入日元進行投機的總量。中國之所以可以控制人民幣的升值程度,很大程度上因為離境人民幣數量有限。雖然理論上講,央行可以無限地向市場注入本幣,但考慮到上面所說的通脹和外匯貶值的風險,買入外幣的操作不會無限度地進行下去。因此,這是一個在一國央行與國際外匯投機商之間的賭博。雙方的籌碼和風險不同,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不同,造成這種操作的最終結果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2. 賣出某種外匯,提高本幣對該外匯的匯率,防止本幣大幅度貶值,上述買入某種外匯的逆向操作。a. 這種操作通常在發生經濟危機時,國際外匯市場為規避風險而大量買入抗跌能力較強的貨幣,例如美元,而造成本幣貶值的趨勢,直接目的是就是防止這種貶值所帶來的進口成本上升等一系列負面影響。本幣大幅度貶值除引起進口成本上升,間接引起通脹外,還會引起大量的外幣資本外逃,最終可能導致本幣的惡性貶值的貨幣危機。b. 這種操作是否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是本國外匯儲備的數量。減少短期資本流入流出的數量和速度是輔助方法。控制本幣流通數量,提高本幣短期流通成本以抵消外匯投機商的借入本幣並賣出本幣的投機操作也是配合買入外匯對匯率進行干涉的有力措施。c. 這種操作的最不成功的例子是1992年索羅斯阻擊英鎊的成功。當時英格蘭銀行為了防止英鎊兌馬克的大幅貶值,大量賣出馬克。但是由於英格蘭銀行的外匯儲備不足,賣出馬克的操作不足以抵消市場對英鎊貶值的預期,而加重英鎊貶值預期的正是索羅斯借入英鎊賣出馬克的投機。e. 這種操作最成功的例子是香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抵禦索羅斯等國際外匯炒家對港幣的阻擊。除了賣出美元買入港幣外,提高港幣短期借貸利率,限制本地金融機構借出本幣,維持港股市值等措置有力地抵抗住了港幣的惡性下跌。中國大陸巨額外匯儲備的支持也是達到保護港幣目的的根本原因之一。總之,央行通過外匯儲備干預匯率的操作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避免發生本幣惡性升值或貶值的根本辦法是消除產生升值或貶值的預期,即平衡本國對外貿易,防止通脹,政府財政赤字,長期高估或低估本幣等影響本國貨幣匯率的潛在因素的積累效應。如何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國家的外匯儲備是如何干預匯率的?相關評論:比如說,國家增加外匯儲備,這樣社會上流通的外匯就少了,這樣物以稀為貴,外匯匯率相對人民幣就上升了。國家減少儲備,外匯流通的多,就便宜了 當本國的外匯市場的匯率出現很大波動時,就需要本國的中央銀行來進行調節。 因為外匯市場上引起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是供需關系。 當一種貨幣供不應求時,此種貨幣就會升值,它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就會升高,此時中央銀行利用外匯儲備向市場賣出一定量此種貨幣時,市場此種貨幣的供給量增加,匯率便逐漸平衡。 當一種貨幣供過於求時,此種貨幣就會貶值,它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就會下降,此時中央銀行利用外匯儲備從市場買入一定量此種貨幣時,市場此種貨幣的需求量增加,匯率便逐漸平衡。 網路熱搜詞:外匯儲備 匯率,2011年國家外匯儲備,匯率 外匯儲備,國家外匯儲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匯率

6. 國家干預匯率的目的和措施有哪些

1.防止匯率在短期內過分波動
2.避免匯率水平在中長期內失調
3.進行政策搭配的需要
4.其他目的,如政府維持低匯率刺激本國出口
措施:
1.對銀行利率進行調整
2.調整存款准備金率
3.干預股市以間接干預匯率
匯通外 匯

7. 一國控制匯率通常有哪些手段

政府一般通過直接參與外匯市場交易,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達到匯率水平管理的目的。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可以分為多種形式。按干預的手段來分,可分為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按是否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分,可分為沖銷式干預和非沖銷式干預;按干預策略分,可分為熨平每日波動型干預、砥柱中流型干預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預。按參與干預的國家分,可分為單邊干預與聯合干預。

8. 國家是如何調控匯率變動的

在以往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利率政策處在核心地位。從利率與通脹率和匯率的關系看,主要是通過利率的升降來調控以匯率和通脹率為代表的內外平衡關系,即當通脹率上升時,內部需求會大於供給,相應引出貿易逆差,導致本幣貶值。因此在以往時代,當通脹率上升時,匯率是反向走勢,即會出現貶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國內總需求水平上升,從而抑制了國內的通脹率,一方面也因為壓縮了國內需求,使進口得到抑制,同時促進了出口,本幣匯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當加息對緊縮總需求發生了作用,使通脹率下降時,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在中國出現了人民幣的「內貶外升」,即當通脹率與匯率出現同方向變動,在這樣的時代,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宏觀調控理論和工具,肯定不會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從道理上說,在新全球化時代,由於中國與國際經濟已融為一體,而前面的分析也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提升是長期趨勢,這樣就會引來大量投機於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而國際熱錢的成本是熱錢本幣的利率,收益率則是人民幣利率與匯率之和,所以人民幣利率的提升,也是熱錢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幣利率不僅不會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反而會刺激熱錢更大規模地流入。而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是用基礎貨幣收購外匯,這樣就會導致因外匯流入增長所投放的基礎貨幣的增長,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通過抑制貨幣投放而達到緊縮總需求的目的,但因為熱錢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礎貨幣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這一舉措就變成了刺激貨幣投放的宏觀政策效果。由於加息引來的外匯流入更多,加息會提升本幣匯率這個結果沒變,但是由於貨幣供給規模更大了,對抑制通脹的目的來說,就是適得其反。

其二,從實證角度看,加息沒有收到預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來,央行已進行了6次加息,但通脹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來高點,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也從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難認為若央行在今年繼續加息,會有能壓制住通脹率和貨幣增長率的那一天。

有人認為,去年國際熱錢的大量湧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國資本市場如股市和地產價格的大幅度攀升,這個判斷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去年在央行進行6次加息之後,國際熱錢流入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明顯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貿易順差為正當外匯流入,這兩者之和在2003~2006年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個月這個比重卻下降到63%,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熱錢比重上升與人民幣利率上升是同時發生的,但2003~2006年我們卻沒有看到這個情況,而地產價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來就很強勁,以至於到2005年國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產價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現在2006年,而當年FDI加貿易順差比當年新增外匯儲備還高出了3%,所以如果國際熱錢是為了投機於中國的資產價格,那為什麼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的前幾年我們看不到,卻偏偏在央行連續加息後出現了呢?所以人民幣利率上升與熱錢比重上升同時出現,不應看成是偶然現象,而是有著因果關系的。

其三,從國際上看,近年來由於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發了大量「套息」交易,國際上估計有近萬億美元。而去年以來,日本央行為了應對經濟過熱而開始進入加息通道,美聯儲則為了應對房地產泡沫崩潰所引發的衰退不得不減息,所以日元與美元間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現為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從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見利率始終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向的重要機制,而對美元與日元間的套息交易萎縮,國際上一般都是用兩國利率水平的相對變化來解釋,而未見有用美元資產價格作解釋的言論。那麼,如果在國際主要貨幣資本之間發生的流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變動,在人民幣與主要國際貨幣之間的流向變動就會例外嗎?

此外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對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發生變化,例如去年美、歐都出現了明顯較以前年份為高的通脹率,但是美國為了應對金融市場危機,不得不連續減息,而歐盟自2006年以來為應對經濟過熱已開始連續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威脅下,也不得不放棄了加息舉措。到去年12月,歐元區的廣義貨幣增長率已高達10.7%的歷史高峰,已經遠遠高出原先所設定的4.5%的年增長率,但目前仍在醞釀減息。可見,由於時代不同了,在發達經濟體中利率與通脹率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而並不似以往那樣,出現了通脹率的抬升就必須得加息。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利率這個傳統宏觀調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慮新的宏觀政策工具組合。

重新認識匯率

如果利率調節宏觀總需求的能力在當代新經濟格局中被弱化,那麼哪個宏觀調節工具能取代?我認為首先考慮的應當是匯率。

在傳統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別突出,是因為利率對需求水平變動的影響最大,但這是在內需主導時代得出的經驗和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雖然內需在中國的需求增長中仍是主導因素,但外需的增長速度顯然更快。從凈出口佔GDP的比重看,2006年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進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則超過了10%,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大了,而且今後肯定還會上升。從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看,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出口佔GDP的比重長期在9%左右,日本號稱出口導向型經濟,可戰後到70年代完成工業化的長期內,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國目前已經達到40%,在未來時期進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發達國家重工業轉移時代後,出口比重肯定還會上升,可見外需因素對中國工業化過程的影響,已經與以往的工業化過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於外需在中國需求的邊際變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匯率在調節中國總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對國內通脹率的影響與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體地說,由於在新全球化時代中國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匯率是出口企業的減收因素,出口企業為了維持原有利潤就得提高供貨價格,這樣就可能使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出口需求發生轉移,從而達到緊縮總需求擴張的目的。然而在長期內保持較低匯率水平,是中國獲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重要條件,因此過快或過多地讓人民幣升值,從長遠看對中國並不是有利的選擇。但若因外需增長過快,過度拉升了中國的通脹率,導致中國內部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強,提升匯率就是抑制國內通脹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所以從新全球化時代所構成的新環境看,人民幣匯率的提升速度必須把握在不顯著快於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匯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並兼顧國內經濟穩定增長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匯率就是平衡中國的全球化利益與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關系的核心。

重新認識通貨膨脹問題

前面的分析已經指出,由於在中國這類發展中國家與當代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體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時代市場的力量要糾正這個差距,所以主要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內出現較高通脹率就會是一個長期趨勢。提升匯率是抑制通脹率的必然選擇,但會使中國喪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讓匯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還是讓通脹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就必須進行選擇。

以往的經濟理論通常認為,年均不足1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可以定義為「通縮」,1~3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合理通脹,超過5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顯著通脹,10個百分點以上是嚴重通脹,而若到幾十個百分點以上就是惡性通脹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價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脹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與發達國家拉近價格水平,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長期內出現6%~8%之間的較高通脹率,可能是一個新全球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也是中國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不僅是在中國,在其他能夠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國家,目前都在經濟增長率顯著提升的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物價上漲率。例如印度,2007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8年來最高點,為9.2%,而去年前10個月的通脹率也上升到了6.7%,並不比中國低。近年來俄羅斯和越南的經濟增長率也顯著提高,去年前10個月前者的通脹率為10.8%,後者為8.1%,更高於中國。所以在新全球化時代,通脹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發展中國家都發生了變化,需要我們重新認識。

閱讀全文

與國家如何干預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騷的股票 瀏覽:184
人民幣美金匯率央行 瀏覽:112
國際三大金融機構是什麼 瀏覽:90
股票年線軟體 瀏覽:768
帶牛字的股票 瀏覽:141
證券交易單向徵收 瀏覽:659
融資結構不合理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944
華微電子公司股票價格 瀏覽:885
農行理財基金靠譜嗎 瀏覽:209
金融外包公司的財務報表 瀏覽:654
三利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77
四川信託山東分公司 瀏覽:893
湖南股權交易所株洲分所 瀏覽:917
有信用卡能不能貸款 瀏覽:861
證券全息實戰交易法 瀏覽:563
上海信託地產信託 瀏覽:512
信託成立的法律風險 瀏覽:380
哪家app貸款方便 瀏覽:110
恆指喊單傭金 瀏覽:339
白面大米股票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