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那個國家的錢,換算成中國的,是多少錢
克羅埃西亞的克羅埃西亞庫納,前面印的是個男的吧!換人民幣108400
啊,現在的匯率是差不多一比一,不過你的那張人家都說是1994年之前的,已經不用了,不值錢
『貳』 1995年96年 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大概為多少或者當時100日元多少人民幣
日元兌美元匯率1995年平均價94.03;1996年均價108.72
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幣盯住美元。1995年6月份以後,人民幣匯率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在8.25元人民幣~8.33元人民幣之間波動,平均為8.27元人民幣。
按此換算:95年100日元約8.77人民幣;96年約7.59人民幣.
『叄』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肆』 貨幣兌換
克羅埃西亞幣5萬面值的應該不是庫納,而是克羅埃西亞第納爾。克羅埃西亞1994年5月30日起就改用庫納了,兌換率是100克羅埃西亞第納爾=1庫納,也就是5萬第納爾等於500庫納,按照1歐元約等於7.3庫納換算,相當於大約680元人民幣。
克羅埃西亞第納爾已於1994年停止流通,目前克羅埃西亞貨幣單位為庫納。所以你的5萬第納爾紙幣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張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3元人民幣左右。
『伍』 人民幣換算
第六題錯了,應該是一張十元可以兌換成一張五元和五張一元
第十題也是,一張二十可以換成兩張五元和十張一元
『陸』 巴西匯率換算人民幣
1巴西雷亞爾=2.2302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4484巴西雷亞爾
早期巴西貨幣由於幣值不穩,因此巴西中央銀行多次進行貨幣改革, 貨幣名稱也改變了很多次,最早叫克魯塞羅(cruzeiro),也稱舊克魯塞羅,1970年後改為新克魯塞羅,兌換率為1新克魯塞羅=1000舊克魯塞羅,1986年後發行新貨幣克魯扎多,新舊幣兌換為1克魯扎多=1000新克魯塞羅;1989年改為新克魯扎多,新舊克魯扎多的兌換率為1新克魯扎多=1000舊克魯扎多;1991年後又改為克魯塞羅,與新克魯扎多兌換率為1:1,1993年又改為克魯塞羅雷亞爾,與克魯塞羅的兌換率為1克魯塞羅雷亞爾=1000克魯塞羅 ;1994年7月1日後巴西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貨幣雷亞爾(real)---即現行流通的巴西貨幣。1雷亞爾=2750克魯塞羅雷亞爾,雷亞爾面額有1、2、5、10、20、50、和100雷亞爾。
巴西貨幣輔幣為「森達烏」(centavo),1 real=100 centavos,面額為1、5、10、25、50。
另有1 real的硬幣。
1人民幣 = 0.317384 巴西雷亞爾
這是2008年11月的匯率,在中國銀行都是可以兌換的。
巴西貨幣,目前沒有兌換人民幣的直接渠道。
巴西貨幣,1993年巴西發行新貨幣克魯塞羅雷亞爾,1克魯塞羅雷亞爾等於1000克魯塞羅。但克魯塞羅雷亞爾只流通了1年半的時間,巴西在1994年7月1日採用新貨幣---雷亞爾,1雷亞爾等於2750克魯塞羅雷亞爾。當時的匯率為1雷亞爾=1美元,最高曾經到過0.83雷亞爾=1美元,但隨後最高貶值到3.5雷亞爾=1美元。之後又有所回升。2006年6月3日雷亞爾的匯率為:1美元=2.2863雷亞爾。
『柒』 加拿大和人民幣換算
1人民幣=0.1569美元1美元=6.3748人民幣
一,從加拿大銀行在1935年以來,加拿大已經一共發行了六個系列的紙幣,分別是1935版,1937版,1954版,加拿大風光版,鳥版以及加拿大旅程系列。1935年加拿大發行第一批鈔票,分別用英語和法語兩種文字印刷,以後發行的鈔票系列卻都是英法兩種文字共同印刷。重新設計的鈔票系列於1937年,1954年和1969 年發行,最新的鈔票是1986年發行的。
二,人民幣匯率實行雙軌制。1979-1993年,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這個時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價格領域的雙軌制,其中也包括匯率價格。1979年,國家開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1.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將一定比例的外匯額度留給創匯的地方和企業,這又導致外匯資源分配不均。到了1980年,國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區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允許企業按照國家定價、有償轉讓外匯留成額度,逐步形成了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2.引入外商開展直接投資,為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我國積極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支持企業合理利用外資,對中外合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給予諸多政策優惠。此外,由於用匯需求增長較快,20世紀80年代我國又建立了外匯儲備管理制度,調撥外匯積存形成的外匯儲備。3.推動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1978年後,貿易經營權被下放到部委和地方外貿公司,但是高估的匯率影響了企業出口創匯積極性,對此,國家進行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而匯率雙軌制又可分為兩個層面:1981年到1984年的貿易內部結算價與官方牌價並存的雙軌制和1985年到1993年的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與官方匯率並存的雙軌制。
三,1994年後,人民幣匯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目前,我國的匯率改革尚未完成,離現代意義上真正的浮動匯率制還有差距,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制度、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自由兌換及跨境流通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人民幣國際化依然任重道遠,匯率改革也不能孤軍深入、而是要和其他外匯改革統籌安排。對於個人而言,系統性了解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來龍去脈,有助於跟蹤外匯市場走勢,分析匯率變化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影響,從而更好地辦理外匯相關事宜
『捌』 匯率怎麼換算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1、本幣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本國貨幣所能兌換的外幣數量來表示,稱為本幣匯率。在我國稱之為人民幣匯率,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其公式為100¥=x外幣。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反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2、外匯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
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8)1994年匯率換算查詢擴展閱讀
我國的匯率制度
1、單一制
單一浮動匯率制(1949年-1952年)、單一固定匯率制(1953年-1972年)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一籃子貨幣計算的單一浮動匯率制(1973年-1980年)。
2、雙軌制
官方匯率與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存(1981年-1984年)和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並存(1985年-1993年)。
3、並軌制
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1994年-2005年)
4、現行制度
2005年07月21日:央行宣布廢除原先盯住單一美元的貨幣政策,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浮動匯率制度。當天,美元兌人民幣官方匯率即由8.27調整為8.11,此後根據市場情況不斷調節。
『玖』 新台幣匯率換算人民幣
新台幣匯率換算人民幣:1新台幣=0.2292人民幣
1人民幣 ≈ 4.3624新台幣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人民幣匯率主要實行單一匯率制。1949-1978年是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外匯管理體制,全國外匯歸國家所有、由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統一分配使用。這一時期,國內經濟發展以自力更生為主,採用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基本不借外債,也不允許外國資本在境內開展大規模直接投資,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公司按計劃統一經營,外匯收支得以保持平衡;但是,國內產品出口競爭力不強,人民幣匯率長期高估,國家外匯收入主要來自出口獨特的資源、工藝品以及僑匯,外匯收入匱乏導致外匯資源長期短缺。具體到匯率方面,人民幣匯率主要實行單一匯率制度,由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對外公布匯率數據,匯率作為記賬核算工具、沒有調節經濟運行的功能。
二,第二階段:1979-1993年,人民幣匯率實行雙軌制。1979-1993年,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這個時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價格領域的雙軌制,其中也包括匯率價格。1979年,國家開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1.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將一定比例的外匯額度留給創匯的地方和企業,這又導致外匯資源分配不均。到了1980年,國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區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允許企業按照國家定價、有償轉讓外匯留成額度,逐步形成了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2.引入外商開展直接投資,為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我國積極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支持企業合理利用外資,對中外合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給予諸多政策優惠。此外,由於用匯需求增長較快,20世紀80年代我國又建立了外匯儲備管理制度,調撥外匯積存形成的外匯儲備。3.推動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1978年後,貿易經營權被下放到部委和地方外貿公司,但是高估的匯率影響了企業出口創匯積極性,對此,國家進行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而匯率雙軌制又可分為兩個層面:1981年到1984年的貿易內部結算價與官方牌價並存的雙軌制和1985年到1993年的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與官方匯率並存的雙軌制。
三,1994年後,人民幣匯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目前,我國的匯率改革尚未完成,離現代意義上真正的浮動匯率制還有差距,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制度、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自由兌換及跨境流通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人民幣國際化依然任重道遠,匯率改革也不能孤軍深入、而是要和其他外匯改革統籌安排。對於個人而言,系統性了解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來龍去脈,有助於跟蹤外匯市場走勢,分析匯率變化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影響,從而更好地辦理外匯相關事宜。
『拾』 1980年-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1 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2 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因計算方法不同上表數據可能與其他來源的數據略有差異。
拓展資料:
半個世紀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歷了穩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貶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穩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