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口企業該怎麼防範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的防範措施
1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有著密切的聯系,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的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會有所不同。計價的貨幣及其金額將直接成為風險的彌補對象,因此進出口商品用何種貨幣計價是彌補外匯風險的關鍵。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資金的收付以「收硬付軟」為基本原則,即爭取出口合同以硬貨幣計值,進口合同以軟貨幣計值。對外借款選擇將來還本付息時趨軟的貨幣,對外投資選擇將來收取本息時趨硬的貨幣,一般來說,外貿企業在出口商品、勞務或對資產業務計價時,要爭取使用匯價趨於上浮的貨幣,在進口商品或對外負債業務計價時,爭取用匯價趨於下浮的貨幣。
2運用合理的貿易手段 在貿易過程中。如何運用貿易的手段來彌補風險是一個重要途徑,而且彌補風險的成本低。
(1)適當調整商品的價格。外貿企業自營出口業務在向外商報價過程中應適當調整價格,要考慮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盡可能彌補預期收匯時可能出現的損失。在代理出口業務中,改變按固定換匯成本結算的方式,協議按固定代理費率收取代理費,從而規避匯率風險。
(2)提前或延期結匯。進出口企業在進出口合同生效後,企業應當密切跟蹤預期應收、應付貨幣
對本幣的匯率變化,通過對外匯匯價變動趨勢的預測,改變外匯資金的收付日期,防範外匯風險。在出口業務中。當計價貨幣匯率呈上升趨勢時,企業應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限內延遲出運貨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長出口匯票期限,若匯率呈下跌趨勢時,應爭取提前結匯,比如以預收貨款的方式在貨物裝運前就收匯。而在進口業務中,應反向操作。此外,出口收匯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結算方式,即要求能夠及時安全的收匯,因為及時收匯則匯率變動的時間因素風險會大大縮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L/C、D/P、D/A安全性依次減弱。
3利用靈活的金融衍生工具、保險服務
(1)貿易融資。貿易融資可以較方便地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獲得外幣貸款並立即結匯,既滿足了出口發貨與收匯期間的現金流需要,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又規避了匯率風險。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一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還可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2)貼現。在延期付款的出口業務中,出口商可考慮將承兌的遠期匯票向銀行貼現,這種方法除了可提前取得貨款加速出口商資金周轉外,還可消除外匯風險。一是出口企業將票據向進口企業所在國的銀行貼現,再將收到的外幣票款在即期外匯市場上兌換成本國貨幣後匯回國內;二是將票據向我國銀行貼現,直接收到本幣資金,轉移外匯風險的費用包括在銀行收取的貼息裡面。但是,一旦承兌人到期不能支付票據,出口企業要承擔被追索的風險。
(3)利用保險制度。一些國家專門設有一種為經營外貿服務的保險機構以及外匯保險制度,其提供的保險服務就是匯率波動保險。外貿企業按照保險規定投保,若因匯價變動造成了損失,則可根據保險合同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將按保險合同的規定賠付。如中國信保的「中小企業綜合保險」產品。「中小企業綜合保險」產品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專門為年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業設計的,特別適合那些剛剛步入國際市場、業務規模較小的外貿企業。
(4)遠期結售匯。一般由銀行與客戶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或售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匯收支發生時,按照遠期結售匯合約約定的幣種、金額、匯率辦理結匯或售匯。
(5)遠期外匯交易。指企業與銀行達成協議,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遠期匯率辦理外匯收付業務的交易行為。它是當今國內外迴避匯率風險普遍的做法之一。當然。遠期外匯交易本身是存在風險的,企業能否避免損失和獲得好處,關鍵在於匯率預測是否正確。採用這種交易方式,要求外貿企業在簽訂外匯買賣合同時。必須確定企業未來收付的外匯金額、收付期限和交割日等。由於外貿企業外匯收付期限和交割日一般很難確定,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擇期外匯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方式相比極為方便。增加了企業的活動餘地,但在採用這一方式進行交易時,企業應注意國內外各銀行對擇期的時間范圍的不同規定。如中國銀行開辦的擇期外匯交易時間范圍是3個月,在成交後的第3天起到3個月的到期日止的任何一天,客戶都有權要求銀行進行交割,但必須提前5個工作日通知銀行。
外貿企業除通過合理運用以上介紹的方法外,還可運用掉期交易、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以及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來減少和消除外匯風險及其潛在影響。由於現實的種種原因,近期內,我國的外貿企業還不能完全利用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方式來迴避匯率風險,比較切合實際的選擇應該是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另外,應看到風險控制是相對的,與企業的各種基本條件、現實環境、業務能力等各種不同因素緊密相關。因此,企業應當靈活掌握與運用各種匯率風險防範措施,有時還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❷ 進出口企業應如何規避外匯風險
進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對策:
由於進出口企業從合同簽定到最終結算有一定期限,由於結算貨幣匯率變動而承受外匯風險,使企業蒙受損失,企業可採取一定方法措施降低風險。進出口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內部管理方法:
①做好計價貨幣的選擇進出口貿易計價貨幣有兩種:一種硬幣,匯率穩定,有上浮趨勢貨幣;另一種軟幣,匯率不穩定,有下浮趨勢貨幣。選取計價貨幣一般原則:出口貿易選擇硬幣或有上浮趨勢貨幣,進口選擇軟幣,或有下浮趨勢貨幣,可減緩可能發生匯率波動引起的損失。
②提前收付(leading),拖延收付(laging)法。根據有關貨幣匯率變動更改收付日期防範風險。提前或拖延一般原則:預計計價貨幣上浮,進口時進口商應在貨幣升值前購匯,提前付匯;出口時,出口商應考慮推遲交貨,延遲收款。如果匯率下降,進口商應推遲訂貨,或延期付款,出口商應盡早訂貨,提早收匯。
③平衡法(Matching)。在同時期,盡可能創造一個與受險貨幣進額同、期限同,資金反向流動的合同規避風險。
④多種貨幣組合法(Portfolio approach)。也稱一籃子貨幣計價法,在進出口合同中使用兩種以上貨幣計價法消除風險。當進口或出口時,一種貨幣發生升值或貶值,不會有很大外匯風險,若計價貨幣中幾種上升,幾種下降,則上升貨幣收益彌補下降貨幣損失,而將風險分散。
2.外部管理法。
主要通過外部金融市場對外匯借貸,買賣方法規避風險。通過外部金融市場規避風險,主要採用一些金融工具避險,如可通過買賣外匯期貨,期權合約降低風險。目前,隨著我國匯率體制改革,人民幣匯率靈活性越來越高,一些大外資企業,外貿企業管理外匯風險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銀行開始逐步推出一些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幫助企業規避外匯風險。
遠期外匯交易。企業進行遠期買賣貨物的同時,與銀行簽訂出賣或購買遠期外匯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的的一種避險方法。
❸ 如何運用遠期匯率避險
遠期外匯交易(Forward Transaction),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其中至少有一方是銀行)成交後,不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未來的某個約定日期(至少是成交後第三個營業日以後)進行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通過遠期外匯交易買賣的外匯稱為遠期外匯或期匯,使用的匯率稱為遠期匯率。
遠期外匯交易是通過合同(合約)來完成的,它是買賣雙方達成的協定。合同一經簽訂,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履行,不能任意違約。合同中一般包括五方面的內容:貨幣種類、匯率、數量、交割期限以及買賣外匯的類型(到期買進還是賣出)。
常見的遠期外匯交易的期限為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2個月,當然也有短至幾天或長至1年以上的,不過這在實際中比較少見。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遠期外匯交易的特點:即「三個固定」:價格(遠期匯率)固定、數量固定、交割期限固定。
進行遠期外匯交易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使進出口商、貨幣借貸者以及投資者藉助外匯交易來消除匯率變動的風險。但是,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遠期外匯交易已同時被廣泛地作為國際間的外匯投機和套利的工具,因而其功能也不斷擴大。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保值避險
通過遠期外匯買賣,能夠事先將貿易和金融上外匯的成本或收益固定下來,有利於經濟核算,避免和防範外匯上的風險。例如,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碰到合同中的貨幣與進口商手中持有的貨幣不一致,而合同中的支付一般在將來的一定時期。為了避免在支付時外匯匯率的變化,進口商可以事先進行遠期外匯買賣,固定成本,避免在將來支付時因匯率變化帶來的外匯風險。在國際借貸中,也會經常碰到借款貨幣與實際經營收益(通常即還款的資金來源)的貨幣不一致,而借款人的償還一般又是在遠期。為了避免在還款時外匯匯率的變化,借款人可以事先進行遠期外匯買賣,固定還款金額,避免將來在還款時因匯率變化帶來外匯風險。
2、投機以賺取利潤
遠期外匯市場為外匯投機者提供了簡單易行的投機場所。
投機者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掌握的各方面信息進行判斷,若預計某種貨幣匯率(如美元匯率)將要下降,便可以預先賣出該種遠期貨幣(遠期美元),等今後該種貨幣(美元)匯率下降,再買進(美元)以抵補,從中賺取差價。這種先賣後買的投機行為稱為「空頭」。
反之,若投機者預計某種貨幣匯率(同樣如美元)將上升,就預先大量買進該種遠期貨幣(遠期美元),待今後交割時,如果該貨幣(美元)匯率上升,則賣出(美元)以抵補,從中獲利。這種先買後賣的投機行為稱為「多頭」。
投機交易與保值避險交易的區別在於:第一,投機交易沒有實際的商業或金融業務為基礎,其交易的目的不是為了這些商業或金融業務,而單純是為了賺錢;第二,投機交易屬於買空賣空,實際沒有真實的資金;第三,投機交易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起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作用,如前介紹遠期匯率的決定中提到的,他能使得市場最終趨於均衡。
(四)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和交割日
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為成交後的第二個營業日,即即期日;而遠期外匯交易的交割日則是遠期交割月的最後一個營業日,可按照外匯交易通用慣例來確定。這些慣例可以概括為「日對日」、「月對月」、「節假日對節假日」、「不跨月」。
1、「日對日」是指遠期交易的起息日與即期交易的交割日相對應。也就是說交割期限是從起息日開始計算,而不是從成交日開始算起。例如:在3月25日達成一筆3個月期的遠期外匯交易,則其起息日為3月27日,交割日為6月27日。
2、「月對月」也稱為「月底日對月底日規則」。月底日是指每個月的最後一個營業日,而不是指某個月的最後一天。按照外匯市場交易慣例,如果即期日為月底日,那麼遠期交易的起息日也應該為月底日。例如,某月的月底日為28日,29日、30日為周末,31日為法定節假日,如果即期日就是該月的28日,那麼一月期遠期交易的起息日為下一個的30日或31日,而不是下一個月的28日,因為下一月的月底日最後一個交易日為30或31日。
3、「節假日順延」是指遠期交易的起息日為周末或公共假日時,則起息日順延到下一個營業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起息日向後順延時,一定不能跨越其所在的月份,這就是「不跨月」。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是那一天呢?應該返回到該月的最後一天作為起息日。
❹ 作為出口商,如何利用即期外匯市場完全對沖遠期貿易合約的外匯風險
金融市場外匯市場也是該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外匯市場和外幣計價的票據及證券交易,可以說,所有外匯交易,包括外幣貸款,交換和的總和不同類型的外幣,這是由國家的中央銀行,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和客戶組成的外匯買賣交易系統外匯市場的借貸交易的已實現購買力國際轉移,促進國際融資以減低外匯風險等功效。外匯市場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有自己的形成和運作,包括供求機制,匯率機制,該機制的效率的機制,傳統外匯市場交易主要包括:即期外匯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套利交易,套利交易和掉期
1。分為自由外匯和記帳外匯。
2,根據交貨時間分為即期外匯交易的外匯(或現金可自由兌換的外幣,這取決於是否....)和遠期外匯(或外匯)
3分根據外匯交易來源外匯和非貿易對外
1現貨外匯交易(現貨交易):,也被稱為「現金交易」是指購房者之間的交易並在兩個工作日內交易交割
2遠期外匯交易(遠期交易)後,外匯賣家:...
也被稱為「遠期交易」,是指外匯交易的買家和之間賣家,根據對未來的日期議定匯率交易實際交付。
3互換(掉期交易):
(1)概念:在同一時間買進或賣出外幣,賣出或買進同種貨幣,相同金額,但不同交割期外匯 BR />(2)形式: a)關於對當前的交換
三)遠期掉期
二)現貨現貨遠期掉期是
外匯交易:也被稱為現貨交易或現金交易,是指外匯交易中,交易雙方在完成的交易結算手續的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外匯市場上即期外匯交易是最常用的一種交易,即期外匯交易佔了絕大部分全部外匯交易。由於即期外匯交易主要是不僅能滿足買家需要臨時支付也可以幫助買賣雙方調整外匯頭寸的比例,以避免外匯風險。
遠期外匯交易:即期外匯交易的階段不同的是,交易完成後,按照遠期合約在未來(後一般三個工作日之後在交易)的規定,代表了主要的市場交易外匯交易按照交易日期的規定。在外匯市場遠期外匯交易是有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70年代初,匯率制度的國際背景下從固定利率到浮動匯率為主導向回合制,匯率波動加劇,金融市場蓬勃發展,從而推動遠期外匯市場的發展。
互換(掉期交易)是指雙方同意交換交易中某項資產的形式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彼此。更准確,他說,雙方同意於掉期交易的相互交流在一定期限內的未來現金流量已考慮同等經濟價值(現金流]交易雙方之間,更常見的是貨幣掉期和利率掉期交易。貨幣掉期文怡,是兩種貨幣之間的貿易交流,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本金的交換。利率掉期交易,一般不伴有之間的同種不同類型的基金交易所交易的貨幣匯率的本金交換。掉期,期貨和期權交易,為近幾年,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發展,並已成為國際金融機構的重要工具,以對沖外匯風險和利率風險。
❺ 舉例說明進出口商如何運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套期保值
例:
2005年6月中旬外匯市場行情為:即期匯率USD/JPY=116.40/50,3個月遠期匯率為17/15。以美國進口商從日本進口價值10億元的貨物,在3個月後支付。為了避免日元兌美元升值所帶來的外匯風險,進口商從事了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套期保值。此例中:
(1)若美國進口商不採取避免匯率變動奉獻的保值措施,現在支付10億元需要多少美元?
(2)設3個月後USD/JPY=115.00/10,則到2005年9月中旬時支付10億元需要多少美元?比現在支付日元預計多支出多少美元?
(3)美國進口商如何利用遠期外匯市場進行套期保值?
答:
即期匯率USD/JPY=116.40/50,3個月遠期匯率為17/15,三個月遠期匯率USD/JPY=(116.40-0.17)/(116.50-0.15)=116.23/35
(1)現在支付10億日元,需要的美元數:1000000000/116.40=8591065.29美元
(2)設3個月後USD/JPY=115.00/10,則到2005年9月中旬時支付10億日元需要美元:1000000000/115=8695652.17美元
比現在支付日元預計多支出:8695652.17-8591065.29=104586.88美元
(3)美國進口商遠期買入遠期日元10億(遠期價為116.23),這樣,到期支付時,需要的美元數=1000000000/116.23=8603630.73美元,與假設的3個月後USD/JPY=115.00/10相比(即不做套期保值),少付8695652.17-=8603630.73=92021.44美元
❻ 金融危機下進出口企業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匯率風險
金融工具有很多種,比如說期貨,期權,第三方貨幣等,如果你了解期貨這個問題你基本就能自明了!建議取看看期貨能規避風險的原因,方法!
參考網路的 期貨
http://ke..com/view/2348.htm?fr=ala0_1_1
❼ 出口企業外匯如何套期保值
所謂套期保值,簡單地說就是怕什麼做什麼。
按你的例子來說,既然是6個月的出口訂單,也就是說你將在遠期獲得美元。由於合同已簽訂,美元的收入是一定的,這時候如果美元貶值就會虧損,因此對你來說你的風險在於美元貶值,因此在簽訂遠期貿易合同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做空美元匯率期貨。如果美元真的貶值了,雖然你的現貨銷售收入出現虧損,但是你的美元外匯期貨得到了收益,因此盈虧相抵,這就是套期保值。
需要注意的有三點,第一,你的期貨一定要與你的現金流相符,就是說如果你是六個月後一次性收入美元,那你就做空六個月後交割的美元外匯期貨;如果你是按月獲得美元,那你就一個月一個月的做期貨。
第二,你做期貨合約的數量一定要與你現貨銷售獲得美元的數量相當,這樣才可以實現完全沖抵。
第三,要注意基差的變化。所謂基差,就是現貨貨幣市場上美元的匯率與期貨市場上美元匯率的差。在你做期貨的這六個月里,現貨市場上美元匯率的變化可能與期貨上變化的幅度不同,造成基差的變化。如果基差變化了,即使你做到第一第二兩點,也無法完全做到盈虧完全沖抵,因此在套期保值期限內要根據基差的變化調整你持有的期貨合約數量。如果現貨變化幅度大於期貨,則增加期貨合約數量,反之則減少。
望採納~謝謝。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