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達里奧去杠桿四步

達里奧去杠桿四步

發布時間:2022-04-07 18:35:31

『壹』 全面降准後,炒股配資想賺錢買點什麼好

炒股配資的時分想要掙錢的關鍵都有哪些呢,隨著現在配資變得越來越普遍,很多人都想要經過這種方法掙錢,可是你想要經過這種方法掙錢的話,那麼至少要有自己的技能,假如你操作股票的技能都沒有,那麼規勸你還是盡量遠離配資,不然的話就有可能讓你虧得敗盡家業。那麼全面降准後,炒股配資想掙錢買點什麼好?

1月4日下午央行宣告全面降准1%,詳細執行時刻是1月15日先降0.5%,1月25日再降0.5%。之前市場普遍預期會在春節前降准,這次元旦剛過就降,能夠說是略超市場預期了。

1月4日晚上,美聯儲的鮑威爾主席也宣告美聯儲准備好快速調整方針,堅持靈活性,並運用所有東西在適其時支撐經濟擴張。

樂融配知道部分朋友聽到降准而不是減稅非常絕望。但放水這個動作是會上癮的,並且有毒,不放水托住經濟就會墜毀。這不但是咱們我國央行在乾的工作,這是全球央行都在乾的工作。

道理很容易,由於底層公民肯定不願意共克時艱。多數人都希望經濟是繼續向上的,當領導者中的變革者希望發動變革帶領經濟走出窘境,第一個呈現的阻止便是經濟下滑。而一旦經濟下滑,公民生活水平下降,變革者不但受到上層的壓力,也會被底層公民所惡感。
所以咱們看上圖就會發現兩個容易的規則:

①每次利率上行的時刻均短於利率下行的時刻。每次方針試圖用加息按捺債款(水量)增加,很快就會被經濟下行嚇得一敗塗地,然後從頭降息。

②從大趨勢看,這是由多個利率小周期構建成的利率大周期,在大周期中,利率趨向下降,直至為0。這是由於降息盡管將經濟拖出深淵,但每次的作用是遞減的。從一次一顆,到一次兩顆,終究一次三顆都失效,貨幣方針失靈,結果或許便是經濟慘淡。

要怎樣既堅持經濟穩定,又削減對債款(水量)的依靠?這便是長老們該去煩惱的工作了。達里奧大師曾說過要調和的去杠桿,不過上一年股市跌成這屎樣看來也不太調和。

之前有朋友要我引薦書本,那樂融配今日先引薦你們達里奧大師對於《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轉》的視頻。每逢你們對經濟周期有更深一層了解,都能夠回來這再看一遍這個視頻,會有不同的心得體會。強烈建議保藏和共享給好朋友。

那麼降准之後該買點什麼?

①債券基金

②黃金白銀

證券指數

科普一下,債券價格與市場水量直接掛鉤。水多則債漲,水少則債跌。出名的美林牌電風扇也告知過咱們,在經濟衰退期,貨幣方針大概率寬松,而經濟數據沒有觸底,市場決心沒有康復,債券是最值得配資的財物。

債券基金由於會將利息收益均攤到每日凈值,所以哪怕是債券回調的時分,債券基金也會表現為橫盤,早上車與遲上車的差異並不是太大。

黃金白銀並不像債券,不需求急著上車。由於黃金白銀是偏外資的市場,市場價格往往是反映預期的結果。市場預期美聯儲會中止加息,黃金白銀就會先漲,而當美聯儲真中止加息了,黃金白銀就會跌。然後當市場開始希望美聯儲降息,黃金白銀又從頭開始上漲。

近期黃金白銀漲得夠多了,進入超漲空間,咱們能夠先調查一段時刻。

股票配資炒股,最難擁有的是自控力,最難調理的是心情。眼光能夠培育,技能能夠修煉,思維能夠磕碰,唯有心情的操控需求時刻的沉積,需求閱歷的洗禮。、

『貳』 2018年,怎麼配置基金能賺錢,而且是穩健的賺錢

導言

2015年以來分級基金、定增基金、保本基金、委外定製基金與貨幣基金或多或少都受到監管影響。

同時公募基金的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幾百億規模增至逾十一萬億,如同達里奧新書《原則》中所述的那樣「唯有進化是唯一不變的」。

那麼對於基金公司而言,2018年如何布局基金產品線呢?

一、投資者的進化

如果問個人投資者買基金的目標是什麼?

那一定是賺錢,而且是穩健賺錢。

但是歷經被市場無數次教育,以及被騙子的無數次忽悠,投資者們都覺得自己這個目標有點不切實際了,並且開始逐步認可基金長期投資的價值,資產配置理解也開始深入人心。

另外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佔比也逐年提高。

機構投資者偏好績優基金與工具化產品,隨著機構投資專業化,預計對工具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

如果問投資基金最大的需求是什麼那一定非養老需求莫屬,而且美國共同基金最近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截至2016年底,美國共同基金規模的89%持有人為個人投資者,這些個人投資者都是通過養老賬戶(401K/IRA賬戶)購買的共同基金。

個人投資養老並不是由國家制度決定的,而是由人口結構決定的,如果三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怎麼搞計劃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一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怎麼搞計劃都是問題。

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個人投資養老是必然趨勢,養老需要長期投資,長期投資收益最佳的便是股票資產,投資股票資產最優的途徑就是公募基金。

前面兩個結論相對比較明確,中國未來是否可以建立如同美國市場那樣的買方投顧制度?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了。

所謂的買方投顧指從投資者那裡直接收取咨詢費而非從產品方獲取銷售傭金,誰給錢就為誰賣力、就以誰利益至上在投顧市場同樣適用。

假設買方投顧制度建成,那麼買方投顧與投資者利益一致,導致買方投資者的專業化程度大幅提升,相對應的是對以指數基金為代表的低成本基金需求的激增。

二、資產配置的需求

經歷2015年的閃電下跌之後,2016年可謂是資產配置元年,接著2017年公募FOF出現。

如同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起初的狀態都是不夠完美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偏股型基金的規模從2007年到2017年基本沒有變化,保持在兩萬億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私募基金崛起導致的分流作用。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業績誰更好,估計兩者相差不多。但是私募銷售費用更高,所以銷售渠道更喜歡私募基金。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產品?

如上圖所示,如果在原有產品的資產配置中添加新的產品,有效前沿得到有效的改善則這個新產品就是一個好產品。

頻繁發行新的偏股型基金可以增加權益型基金的規模嗎?

我們已經嘗試了十年時間(2007-2017)證明頻繁發行新產品無法使得偏股型基金整體規模增長,但是可以改變在不同基金公司之間的存量規模。

作為資產配置型投資者而言,筆者更需要一下產品:

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這點估計僅是奢望,歷史優異未來一定優異嗎?

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歐洲國家股票ETF(法國、義大利等等),亞太國家股票ETF(馬來西亞、越南等等),低成本的Reits基金、低成本的原油基金、低成本的商品期貨基金等等,但是沒有QDII額度。

目標日期基金:很多公司都開始布局,問題是海外401K/IRA賬戶崛起都是基於減稅政策,中國目前尚無資本利得稅,那麼長期投資基金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嗎?

以目前國家財政狀況,這個短期很難、很難,你這個不是要割財政的心頭肉嗎?

FOF資產配置:受制於國內公募基金債券杠桿最大140%,導致海外風險均衡策略在國內都變形成CPPI策略,更多的是噱頭忽悠客戶。

或者再出一個補充政策,風險均衡策略的債券可以上四倍杠桿,估計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基本沒有什麼可能!

杠桿型ETF基金:分級基金都快Game Over,還要搞杠桿ETF,你不要給監管找事了好不好?

其他思路大家繼續,不要有局限性、大膽想。

領導說了,你們繼續想…我們繼續否…產品的創新是有周期性的,2007-2015年是金融產品創新的黃金八年,2015年之後進入嚴監管時期,具體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

但是估計四五年之後,又是一輪產品創新周期,之後必然產生新的安全隱患,接著就是金融危機……

如此循環往復,這個就是金融產品創新的周期性趨勢,誰也無法改變……

三、基金公司的選擇

目前公募基金有一百多家了,有人說排名三十名之外的死亡概率為99%,當然不排除天弘模式的重現,例如騰訊參股某小基金公司。

截至2017年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管理規模為6萬億美元,第二名的領航集團(Vanguard)管理規模近4萬億美元,兩種合計約10萬億美元,約65萬億人民幣,目前整個公募規模僅11萬億,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公募基金公司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發現美國共同基金市場的行業集中度非常之高,估計前十資產管理公司佔比整個行業在90%之上。

而且行業龍頭都是以指數基金為主的公司,相比較主動基金,指數基金的同質化更為嚴重,唯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才更有競爭優勢。

不僅在美國市場而且在中國市場已經證明,長期獲取超額收益的方法只有一個,降低基金運營成本(管理費、託管費、交易傭金),省下就是賺到的,根據貝萊德與領航集團統計兩者每年可以給投資者節約僅100億美元的費用成本。

資產管理公司或者基金公司是智力密集型企業而不是人力密集型企業,同樣的投資團隊並非因為管理規模增長而需要更多人力,唯有新產品才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

未來基金公司選擇僅有兩條路,大而全的資產管理巨頭(指數基金、主動管理)、小而精的特色產品提供商(特色投資、特色產品例如杠桿ETF)。

「唯有進化是唯一不變的」,我們能做的是改變,而不是坐等。

筆者最討厭哪些說「合規創造價值」的人,什麼百年老店靠合規,但是也要看清趨勢,我們就暫時尊重一下合規吧。

作者丨鄭志勇

來源丨合晶睿智

*重要聲明:「資管縱橫」微信公眾平台所發布的文章或其他內容是基於我們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但我們對這些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文中觀點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文中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建議,不構成任何銷售要約,「資管縱橫」不對此提供任何擔保。

『叄』 華爾街對沖基金女神是怎樣煉成的

提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腦海中多半會浮現這樣的形象——白人男性,猶太裔,天賦異稟,口若懸河。他們要麼如比爾-艾克曼和丹尼爾-羅布那般風流倜儻,要麼如史蒂夫-科恩與大衛-泰伯那般「聰明絕頂」,再要麼如雷-達里奧和卡爾-伊坎那般老謀深算。看著眼前這位金發美女,實在很難把她與對沖基金經理聯系在一起。
南希-戴維斯(右一)與孫思遠(左一)在紐約舉行的Battle of The Quants對沖基金峰會上發表演講。
然而,南希-戴維斯(Nancy Davis)恰是一位有悖傳統印象的對沖基金經理——她金發碧眼,面容姣好,氣質極佳。與南希相識是在紐約某對沖基金峰會上,她與我是同一場分論壇的演講嘉賓。演講結束後,不少對沖基金經理圍上來寒暄提問,遞過來的名片都是以CFA、PhD開頭,南希則從容不迫地為他們逐一排憂解惑。
能為一幫博士與特許金融分析師答疑解惑,南希是有足夠底氣的——她曾為高盛集團工作10年,擔任過信貸、衍生品和OTC交易部門主管,離職後加入摩根大通旗下對沖基金Highbridge任投資經理,後創立自己的對沖基金Quadratic Capital。扳指算來,南希已在頂級金融機構擁有17年交易經驗,可算得上華爾街最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
南希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Tampa),母親是一位高中老師,父親已退休賦閑在家。南希家是第三代美國移民,祖輩來自歐洲中部小國奧地利。高中之前,南希一直熱衷戶外運動和音樂,對馬術、帆船都有研究,還曾在管弦樂隊擔任過低音吉他手。高中畢業後,南希以優異成績考取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成為一名經濟系本科生。
童年的南希天真爛漫,酷愛馬術等戶外運動。
「我把獎學金投資到期權市場掙錢」
「喬治華盛頓大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能直通高盛的學校,高盛一般只在常春藤學校招聘。」談起自己的母校,南希十分謙虛。也許是為了彌補學校名氣的不足,南希在校期間異常地努力:「我對數學很感興趣,修了許多金融衍生品課程,並嘗試理解統計、概率與期權。」憑借優異的成績,南希獲得了總統學術獎學金(Presidential Academic Scholarship)。
1994年南希(右一)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取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系。
但對於南希來說,成績好、拿獎學金還遠遠不夠:「期權領域有很多機會,就算在學生時代,也可以拿出一點錢來投資,我當年就是這么做的;我沒有把錢花在購物、吃飯、旅遊等其他事情上,而是投資到了期權交易。」通過把獎學金和兼職收入投資到期權市場,南希不僅自己承擔了大學期間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還額外掙得了一些收入。
這段經歷也為南希的未來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自己的勞動所得投入到市場,並由此賺取更多的錢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當時就是這么進入期權領域的,這並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熱情所在。」南希表示:「期權有著非對稱性的回報(Asymmetric Payout),而這一切取決於概率分布;如果你的意見與市場相左,你就可以通過期權在市場上獲利或控制風險。」
「我在高盛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團隊」
1998年,南希作為優等畢業生(Magna Cum Laude)從喬治華盛頓大學畢業。憑借優異的成績和期權領域的投資經歷,她獲得了高盛的青睞,成為一名賣方交易員(Sell Side Volatility Trader)。在交易建模方面嶄露頭角之後,南希被邀請到高盛風險套利部工作,研究傳統的波動性策略,如離差與相關性交易機會,以及相對價值與波動性套利等。
2002年,高盛的風險套利部被並入到自營部。在新的部門編制里,南希開始進行信貸和資本結構套利的工作。通過期權建模,她成功顛覆了自營部傳統的風險套利模式——南希設計出多套期權交易策略,利用公司杠桿收購和派發股息等機會,進行風險套利操作。不久後,她設計的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從此改變了高盛自營部對期權的使用方式。
對於自己的成功,南希謙遜地歸功於團隊:「高盛的學習氛圍非常好,還有許多優秀的導師為我提供指導。」2003年,南希正式成為高盛集團信貸、衍生品與OTC交易部主管(Head of Credit, Derivatives, andOTC Trading)。隨後,高盛的風險套利部轉型成為傳統對沖基金,南希的期權交易范圍也擴展到大宗商品、信貸、外匯、利率、抵押貸款、股息、股票等領域。
「離職自創對沖基金皆因行業機遇」
南希於2008年初從高盛辭職,成為摩根大通旗下對沖基金HighbridgeCapital的投資經理。在Highbridge,她管理著約5億美金規模的衍生品投資組合。但沒過多久,南希再次辭職,與合夥人一起創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Quadratic Capital。談到離職原因,南希表示,金融行業監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是這一機遇令她做出自立門戶的決定。
南希接受路透社「Inside Hedge Funds」欄目專訪。
「離開原本待遇優厚的工作去成立自己的公司是一個重大決定,但我看到了期權市場的巨大機遇,尤其考慮到低收益的市場環境、系統性拋售、監管變化、以及交易商風險承受能力因監管變化而大幅下滑的現狀。」南希表示:「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仍在投資期權市場,從而造成供需不平衡,市場的巨大機遇促使我做出這個決定。」
對於自己的對沖基金Quadratic,南希一直非常自豪:「大多數宏觀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是Delta One衍生品,其回報呈線性,風險管理的方法是止損;而Quadratic的投資組合完全基於期權及其衍生品,所以很清楚投資組合的虧損極限是多少。我們使用低波動性策略,運用凸性(Convexity)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其投資回報又呈非對稱性。」
「期權交易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南希從不掩飾對期權交易的熱愛:「我叫自己Option Girl(期權女孩),因為我熱衷用期權做投資。」南希的對沖基金涉及五大類資產,包括大宗商品、外匯、信貸、利率、股票,其投資組合完全基於期權和掉期期權。南希表示,這么做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我們投資組合的風險很明確,而盈利的關鍵在於投資題材和策略是否奏效。」
南希(左一)接受新浪財經孫思遠(右一)紐交所獨家專訪。
當前環境下,全球期權市場流動性充足,期權投資者也更加多元化。許多人利用期權來對沖風險,其他人則以出售期權來獲取回報。完全基於期權和掉期期權建立的投資組合,其表現往往優於Delta One投資組合(由股票、債券、期貨與遠期組成的投資組合)。Delta One投資組合呈線性回報(Linear Payout),而期權的非對稱性則令投資者更容易收獲高回報。
「相對於一般的投資組合,期權投資組合更加復雜,但也更加有趣和激動人心。」南希表示:「因為市場總在不斷變化,這里涉及到許多具體概念,比如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即在不同到期日期的價格波動;還有期權偏態(Skew),即不同期權行權的價格波動。概率意味著期權交易的一切,那些對數學和統計學感興趣的人們,期權會非常好玩。」
「我要改變男性統治華爾街的現狀」
對沖基金可算是全世界壓力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行業之一,全美名校的高學歷工科男雲集於此。我問南希是否有因為該領域女性太少而感到困擾,她卻自信地告訴我:「有研究表明,女性對待風險的方式與男人不太一樣,女性投資者可能更為保守,她們傾向於減少波動降低風險保護資金,因此更加值得被託付。」
南希在全球頂級商業論壇SALT Conference上作為主講嘉賓發言。
「有時當人們看到對方是金發白人女性(Blonde),就難免產生一些成見;但當你感受到對方的言談和智慧時,你會很快改變看法。」南希表示:「投資者想要實現財富的增值,只要你能為大家帶來回報,他們不會在乎你是男是女;市場最終在乎的是盈利的效率,為客戶做出正確決定,為他們創造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在對沖基金領域的成功秘訣,南希表示,要與投資者形成良好的互動,讓他們了解基金運營狀況,讓客戶相信自己的交易策略,同時創造更高的回報:「對沖基金領域的女性的確不多,我現在要改變這個現狀。我也想鼓勵所有女性和其他年輕人,要追隨自己的熱情和興趣。無論你做什麼,只要你鍾愛自己所從事的,並充滿熱情,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肆』 橋水基金作為最賺錢的對沖基金,是因為什麼引起的虧損

根據中國基金報的報道,2020年,全球各大基金賺得盆滿缽滿,數據顯示,20家頂級對沖基金2020年大賺635億美元(超4100億元),創十年來的最佳回報。然而,其中橋水基金卻為投資人虧了121億美元(超780億元)。1月25日,LCH Investments的最新排名顯示,喬·達里奧(Ray Dalio)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於2020年令投資者損失了121億美元,(超780億元)。

但是問題是2020年經歷了太多的市場黑天鵝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股市出現了4次熔斷,這對於任何一家基金公司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在橋水基金身上顯得更加明顯,因為它的低風險部分也就是阿爾法部分,實際上投資的時候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但是美國的成熟市場反而給出了非常難看的市場表現,最終導致橋水基金一度陷入巨虧,甚至有市場爆倉的傳言。這就是橋水基金為什麼會虧損那麼多的重要原因。

『伍』 對沖基金的管理特點

隨著結構日趨復雜、花樣不斷翻新的各類金融衍生產品如期貨、期權、掉期等逐漸成為對沖基金的主要操作工具。這些衍生產品本為對沖風險而設計,但因其低成本、高風險、高回報的特性,成為許多現代對沖基金進行投機行為的得力工具。
對沖基金將這些金融工具配以復雜的組合設計,根據市場預測進行投資,在預測准確時獲取超額利潤,或是利用短期內中場波動而產生的非均衡性設計投資策略,在市場恢復正常狀態時獲取差價。 典型的對沖基金往往利用銀行信用,以極高的杠桿借貸(Leverage)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礎上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擴大投資資金,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地獲取回報的目的。對沖基金的證券資產的高流動性,使得對沖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資產方便地進行抵押貸款。
一個資本金只有1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可以通過反復抵押其證券資產,貸出高達幾十億美元的資金。這種杠桿效應的存在,使得在一筆交易後扣除貸款利息,凈利潤遠遠大於僅使用1億美元的資本金運作可能帶來的收益。同樣,也恰恰因為杠桿效應,對沖基金在操作不當時往往亦面臨超額損失的巨大風險。 對沖基金的組織結構一般是合夥人制。基金投資者以資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資金但不參與投資活動;基金管理者以資金和技能入伙,負責基金的投資決策。
由於對沖基金在操作上要求高度的隱蔽性和靈活性,因而在美國對沖基金的合夥人一般控制在100人以下,而每個合夥人的出資額在100萬美元以上(不同的國家,對於對沖基金的規定也有所差異,比如日本對沖基金的合夥人是控制在50人以下等)。
由於對沖基金多為私募性質,從而規避了美國法律對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嚴格要求。由於對沖基金的高風險性和復雜的投資機理,許多西方國家都禁止其向公眾公開招募資金,以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
為了避開美國的高稅收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在美國市場上進行操作的對沖基金一般在巴哈馬和百慕大等一些稅收低,管制鬆散的地區進行離岸注冊,並僅限於向美國境外的投資者募集資金。 對沖基金與面向普通投資者的證券投資基金不但在基金投資者、資金募集方式、信息披露要求和受監管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別。在投資活動的公平性和靈活性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別。
證券投資基金一般都有較明確的資產組合定義。即在投資工具的選擇和比例上有確定的方案,如平衡型基金指在基金組合中股票和債券大體各半,增長型基金指側重於高增長性股票的投資;同時,共同基金不得利用信貸資金進行投資,而對沖基金則完全沒有這些方面的限制和界定,可利用一切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組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貸資金,以牟取高於市場平均利潤的超額回報。
由於操作上的高度隱蔽性和靈活性以及杠桿融資效應,對沖基金在現代國際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在對沖基金投資過程中「套利」指同時買入並賣出兩類相互關聯的資產標的,以獲取不同於正常水平的關聯差異樣而獲利的行為。在「套利」交易過程中一些風險因素被對沖掉,留下的風險因素則是基金超額收益的來源。如果看錯了這些風險因素的走向,就可能給基金帶來損失。以下簡要介紹可轉債套利:
可轉債,即在一定條件下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其內含價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其債券價值,一部分是其可轉換為普通股的買入期權價值。
當一張可轉債發行時,其票面值、票面利率、債券到期期限、轉換率都已確定,影響可轉債價值的不確定因素只有其可轉換股票的股價、股價波動率及無風險利率這三個因素,而其中對可轉債價值影響最大的是其可轉換股票的股價。
當可轉債價格被市場低估時,由於影響其價值最大的因素是其可轉換股票的股價,對沖基金採用「買多可轉債/賣空其對應股票」的策略可獲得風險很低的與股價變動無關的穩定回報。
可轉債套利策略的關鍵是找出可轉債與股票二者價格的相關系數,該系數Delta可表示為「可轉債價格變動/(股價變動*轉換率)」,即股價每變動1元,可轉債價格相應變動。例如,如果Delta為0.8,轉換率為10,則股價每增加或減少1元,則每張可轉債的價格將隨之增加或減少8元。此時,一個 「買多1張可轉債/賣空8股股票」的對沖組合的價值將保持一個恆定數,不因股價變化而變化。 公開和透明,是對沖基金最討厭的事情。這與它所建立的結構有直接的關系。以在位於維京群島注冊的對沖基金為例,他們可以使用任何合法的金融投資組合,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任意地點進行套利,而無需向任何國家或部門申報投資技巧和融資結構。
金融危機使對沖基金經歷了一場急速變革。十幾年前,對沖基金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狹窄的圈子,大家做的幾乎都是熟人之間的業務,信任程度很高,根本不需要簽合同就把生意做了。有時,僅僅是上午握個手,下午就把數百萬美元打到了對方的賬戶之上。
但恰恰這種荒誕般的神秘,成為對沖基金最本質的贏利特點。
而隨著中國金融及資本市場的不斷多元化及國際化,讓越來越多的境外對沖基金注目中國。在這個國內對沖基金大力發展完善的重要階段,國際資本經驗豐富的海外對沖基金也盯上了中國這塊蛋糕。不少海外對沖基金或在海外有過對沖基金管理和投資經歷的人准備嘗試或已進駐中國,尋求發展和合作機會。
海外對沖基金看重中國區的發展。其實無非是三大原因:
一是漸漸國際化的人民幣,逐步開放人民幣資產的跨境流動,讓中國部分的資產管理人或投資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機會的同時,也會給海外大量機構投資人和高凈值客戶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二是監管層和中國基金業對對沖基金的態度越來越開放,基金法正在不斷修改和完善,這使得對沖基金所參與的二級市場會有更多的流動性,讓對沖基金能真正發展起來。三是中國財富的增值。銀行高凈值客戶管理著17萬億元的資金,而公募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才2萬億元,陽光私募也只有2500億元,未來中國人的財富將會流向更有效和積極管理型的投資領域。
盡管如此,隨著中國投資市場的逐漸向國際放開懷抱,以下幾家對沖大佬早已先行一步,搶灘內陸:
1、Bridgewater Associates
雷·達里奧(Ray Dalio)的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連續兩年都登上了LCH英雄榜。這家基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約有1300億美元的水平。除了管理資產龐大以外,橋水的獨特之處是它的300家客戶都是機構投資者。它們的平均投資額為2.5億美元。
在戴利奧和羅伯特·普林斯的共同領導下,橋水善於創造不同的利潤流,鑒別貝塔源,市場驅動型回報,阿爾法,基於技能回報,然後把它們打包成與客戶需求的兼容的戰略。該公司通過債券和貨幣管理外包提供源阿爾法。但是當機構開始轉向其他資產類別和關注額外利潤源時,橋水也在調整戰略。
達里奧在2012年初被業內評為對沖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公司旗下純阿爾法基金(Pure Alpha Fund)在1975年至2011年為投資人凈賺了358億美元,超過了索羅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創立以來的總回報。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曾評價說,達里奧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對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的更靠譜。
這家掌管著1300多億美元資產的頂級對沖基金隱匿在康州Westport的樹林里,與紐約華爾街的喧囂保持遠離。橋水聯合基金已於2012年底在上海低調的成立了代表處。
2、Man Group
英仕曼集團是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680億美元,其業務框架主要由三大類別組成:AHL(管理期貨基金CTA)、GLG(由30多個策略的基金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剛收購的FRM(對沖基金的基金),此外,英仕曼擁有一支有卓越投資專家組成的龐大團隊,就投資管理以至客戶服務的每個范疇,給予強勁的支持。
英仕曼中國區主席李亦非透露,集團希望在中國首先推進的是旗下的管理期貨基金。據了解,AHL基金希望能通過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先進入中國,同時也想藉助QFII、QDII等各種跨境方式,在中國尋找投資和合作的機會。
3、Paulson Co
保爾森公司管理著約為36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95%為機構投資者)。據《阿爾法》雜志統計,僅約翰·保爾森個人在2007年的收入就達到了37億美元,一舉登頂2007年度最賺錢基金經理榜,力壓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時間,約翰·保爾森在華爾街名聲大震,「對沖基金第一人」、「華爾街最靈的獵豹」等稱號紛紛被冠在了他頭上。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約翰·保爾森與保爾森基金持續的穩定盈利。
直到2011年6月3日,保爾森所持有3740萬股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瞬間爆出一系列的財務丑聞,同時渾水調查公司給予嘉漢林業「強烈賣出」的評級,同時給出的估值不到1美元(當時股價為18加幣)。導致嘉漢林業公司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了近33億美元,而保爾森基金面臨了4.68億美元的虧損。
距離該事件發生已經近兩年,約翰·保爾森這位曾經的「沽神」似乎逐漸淡出了華爾街。是歸於平淡,還 是在醞釀又一場巨額交易,我們不得而知。據悉保爾森基金已在北京金融街及上海陸家嘴分別設立了代表處。
4、Lone Pine Capital
孤松資本始建於1997年,由斯蒂芬·曼德爾(Steve Mandel)創建,總部設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在倫敦,香港,北京,紐約均設有辦事處。隆派恩資本是一家私人擁有的對沖基金,在世界各地的公共股權市場進行投資。從最初的800萬美元開始,直到該基金成為了打理自有資金的「超級基金」,為約56億美元的投資者和自有資金估計為150億美元的曼德爾先生服務。
大多數人相信,曼德爾先生的成功可以歸咎於他的「自下而上」的投資。他的重點放在企業的基本面問題上。曼德爾先生認為,破譯業務進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其做法,運營和未來的增長。這是重點,這影響到最後的選股和決定是否或長或短。不像大多數的對沖基金管理人,曼德爾先生巧妙地依靠他強烈的判斷和快速決策的位置和移動。孤松資本在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斯倫貝謝公司的增持是證明曼德爾先生靈巧之至最好的例子。
5、DE Shaw
德劭基金由數學家大衛·肖成立於1982年。DE Shaw大部分投資基於復雜的數學模型,旨在找出隱藏的市場趨勢或定價異常。不過該基金也進入到私人股本領域和自下而上的價值驅動型投資領域。
DE Shaw進軍中國內地的舉措,會讓人將之與其2006年和2007年在印度的擴張進行比較。該公司在印度看到了巨大的招聘和投資機遇。
就員工數量而言,DE Shaw令一些更靈活的競爭對手相形見絀。該公司大約有1700名員工——其中估計有100名擁有博士學位。只有英國曼集團(Man Group)的員工數量超過了DE Shaw
過去兩年,不願拋頭露面的DE Shaw在其主要戰略方面表現穩健。該公司的旗艦基金Oculus回報率為8.7%。Oculus按照該公司的一系列定性及定量戰略進行投資。一位投資者表示,該公司旗下的另一支基金DE Shaw Composite實現了21.1%的回報率。
位為處於上海陸家嘴的辦事處擁有一支私募股權投資分析師團隊。拓展該集團在亞洲地區的業務,並標志著首次進入中國內地。該辦事處將重點關注中國的收購機會。
6、Hoyder Asia
匯德亞洲(Hoyder Asia)是匯德投資集團於2001年成立的面向亞太地區的全資附屬公司。匯德亞洲投資於全球外匯,商品期貨以及股票方面, 乃亞太地區最優秀的資產管理服務商之一. 其憑借對新興市場的專業認識及豐富經驗, 於十年內迅速增長.匯德亞洲透過旗下的匯德品牌基金與信託為客戶提供不同層面的投資服務及產品,憑借其專業及奉行多年的環球對沖與價值投資等方法,於國際資產管理巿場已建立優良的聲譽。
據悉, 位於中國上海的匯德亞洲辦事處, 在2013年初早已悄悄布局內陸,公司高層也放言會從運營決策上更重視大中華市場。
7、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文藝復興科技成立於1988年,其創始人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 他是世界級的數學家,擔任著美國數學協會的主席(Math for America);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在全球投資業內,他的名氣並不亞於索羅斯,更是被認為是保爾森、達利歐這些業內領軍者的前輩。「量化基金之王」是這位國際投資行業領袖最顯貴的稱呼,雖然,他本人並不在意。
作風低調的西蒙斯很少接受采訪。在僅有的幾次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他透露稱:「我們隨時都在賣出和買入,依靠活躍賺錢。」他只尋找那些可以復制的微小獲利瞬間,而絕不以「市場終將恢復正常」作為賭注投入資金。事實上,西蒙斯幾乎從不僱用華爾街的分析師,他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僱傭了由數學博士,物理博士及自然科學博士組成的超過150人的投資團隊。用數學模型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做出交易決策。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及旗下多家關聯子公司於2013年1月分別在北京,上海成立了代表處。
8、Chilton Investment
奇爾頓公司由理查德·L·奇爾頓(Richard L. Chilton)先生於1992年成立。管理著超過65億美元的資產。其核心的運作手法是通過價值導向的基礎研究和紀律嚴明的投資組合來進行管理。 奇爾頓先鞏固了長期投資的理念,其紀律嚴格的文化是一個標志。而奇爾頓公司正計劃採取一項不同尋常的舉措,奇爾頓公司在中國北京及成都分別成立了代表處,這是該公司在中國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其實,以上這些筆者了解到進入國內的海外對沖基金,只是全球對沖基金大軍的冰山一角;中國這只美味十足的大蛋糕,相信吸引到更多的大鱷只是時間問題。
9.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城堡投資管理著130億美元,是目前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它的日交易量相當於倫敦、紐約和東京交易所當日交易量的3%左右。

『陸』 雷伊·達里奧的全新的思考

1985年,通過公關,世界銀行的職工退休基金同意讓橋水公司管理它們的部分資金。1989年,柯達公司也看中了橋水公司。當時,柯達公司的大部分資金都在股票市場里。
達里奧的觀點多年未變,那就是通過投資各種各樣的市場,如美國和國際債券,利用杠桿交易(用小額資金進行數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冒較小的風險獲取最大的收益。
「達里奧有全新的思考方式。」曾主管柯達退休基金的拉斯蒂·奧爾森說。
達里奧的部分創舉是,設立一個主要迎合機構投資者而非富豪個體的對沖基金。在橋水公司管理的大約1000億美元中,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富豪,以及政府經營的主權財富基金。幾乎三分之一來自公共養老金,如賓夕法尼亞州公立學校雇員退休系統,另外三分之一來自企業退休基金,如柯達和通用公司的退休基金。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的首席投資官黃國松說:「他們總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自我反省,不斷問自己『我們這樣做是對的嗎』。我也經常問自己,『如果橋水正在做這件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同樣的事呢?』」
有一些對沖基金的客戶服務只能算是「馬後炮」,橋水公司不同。它的投資人每天都可收到一份簡報,每月有業績更新報告,每季度有回顧。
「當很多人的口風非常緊時,達里奧便會覺察到使某些事情公開化的價值,那就是,這些事能夠吸引很大一筆錢。」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前高管、新經濟思維研究所主任羅伯特·約翰遜說。

『柒』 關於名人的故事

瑪麗1867年出生於波蘭的華沙,由於沙俄侵略,居里一直對壓迫似的教育感到厭倦.高中畢業後,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於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羅居里夫人斯或波蘭的大學繼續進修,因此她做了幾年的家庭教師。瑪麗和姐姐都有想去法國留學的夢想,姐姐為了去留學已經存了一部分錢,但這些錢只夠在法國學習一年。瑪麗為了完成自己和姐姐的夢想,向姐姐提議。自己先去當家庭教師為她提供上學的資金,而等到姐姐畢業找到工作後,再為她籌備留學的資金。瑪麗為了留學的夢想,整整做了8年的家庭教師。8年沒有磨滅的夢想最終終於實現了,在姐姐的經濟支持下來她到巴黎,並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學的舊名)學習數學和物理學。經過四年的努力後,瑪麗於巴黎大學取得物理及數學兩個碩士學位。在那裡,她成為了該校第一名女性講師。 瑪麗亞在索邦結識了另一名講師,皮埃爾·居里,就是她後來的丈夫。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以瀝青鈾礦石為主,因為這種礦石的總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鈾的放射性還要強。1898年,居里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鈾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居里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居里夫婦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o)和鐳(lei)。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里夫婦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八年之後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並沒有為提煉純凈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將之公布於眾,這種作法有效地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學生保羅·朗志萬有一段韻事,這個事件在法國鬧得風風雨雨。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里夫人與郎志萬教授》,傳言皮埃爾在世,郎志萬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來往。愛因斯坦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他在1911年11月23日給居里夫人寫了封信,以表安慰。 居里夫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居里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里的運用。之後,她曾在1921年赴美國旅遊並為放射學的研究籌款。居里夫人由於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於1934年7月4日在法國上薩瓦省逝世。在此之後,她的大女兒伊倫·若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小女兒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親去世之後寫了《居里夫人傳》。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中,居里夫人的頭像曾出現在波蘭和法國的貨幣和郵票上。化學元素鋦(Cm, 96)就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一、靠自己的勤奮學習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二、鐳之光 1896年,法蘭西共和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一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一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一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倫琴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里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麼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麼?居里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一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三、金子—般的心靈發現雷元素的居里夫婦由於居里夫婦的驚人發現,1903年12月,他們和貝克勒爾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夫婦的科學功勛蓋世,然而他們卻極端藐視名利,最厭煩那些無聊的應酬。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1]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車禍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決心加倍努力,完成兩個人共同的科學志願。巴黎大學決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講授物理課。居里夫人成為著名的巴黎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授,還是在他們夫婦分離出第一批鐳鹽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放射線各種性質的研究。僅1889年到1904年間,他們就先後發表了32篇學術報告,記錄了他們在放射科學上探索的足跡。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專論》一書。她還與人合作,成功地製取了金屬鐳。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里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鐳學研究院,居里夫人擔任了學院的研究指導。以後她繼續在大學里授課,並從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嗇地把科學知識傳播給一切想要學習的人。她從16歲開始,成年累月地學習、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變那嚴格的生活方式。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早年她為了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裡做傭人。在巴黎求學期間,為了節約燈油和取曖開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圖書館讀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在當時是很昂貴的,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一點一滴地節省,先後買了8、9噸,在居里先生去世後,居里夫人把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高達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 1932年,65歲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華沙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居里夫人從青年時代起就遠離祖國,到法蘭西共和國求學。但是她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她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侵佔,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當他們夫婦從礦物中分離出新元素以後,她把新元素命名為釙。這是因為釙的詞根與波蘭國名的詞根一樣。她以此表示對慘遭沙俄奴役的祖國的深切懷念。 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她還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著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里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科學事業。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後死於惡性貧血症。她一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的10次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7多個。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面,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居里夫人是女性的代表。 居里夫人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的女兒海倫·郎之萬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居里夫人和朋友們商量——這些朋友們都和她一樣,是索爾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樣,也是家長。在居里夫人的鼓動下,產生了一個教育合作計劃——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學者把他們的兒女聚在一起,實施新教育方法。居里夫人對人類教育界的極大貢獻在於她聯合一大批科學家(許多是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組成科學講師團,向孩子們開放他們的實驗室,親自對他們的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破除孩子們對科學的神秘感,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堅定孩子們的科學意志,傳授孩子們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實驗訣竅,使孩子們在少年時代形成極高的智力潛力,使孩子們天生的天才遺傳智力得以開發,居里夫人最終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2] 簡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時,但她照樣「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品德教育 1.培養她們節儉朴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制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志」,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 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里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祖國。
[編輯本段]居里夫人名言
弱者坐待時機;強者製造時機。 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我以為人們在每一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們已經做了我能作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 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們每天都愉快地過著生活,不要等到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點,也不要把所有特別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來。 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瀏覽、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於這些事物。 人必需要有耐心,特別是要有信心。 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實。 人類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 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體操和音樂兩個方面並重,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格。因為體操能鍛煉身體,音樂可以陶冶精神。 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 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我們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系?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人類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對於這種人說來,無私地發展一種事業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們不可能去關心他們個人的物質利益。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我把你們的獎金當做榮譽的借款,它幫助我獲得了初步的榮譽。借款理應歸還,請把它再發給另一些貧寒而又立志爭取更大榮譽的波蘭青年。 榮譽使我變得越來越愚蠢。當然,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就是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往往與別人認為他是怎樣很不相稱。比如我,每每小聲咕嚕一下也變成了喇叭的獨奏。 我認為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找精神力量,這種理想主義使我們不驕傲,而能使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和夢想達到高尚的境界。 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作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作到。 祖國更重於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編輯本段]居里夫人獲得的獎項
1898年12月12日 熱涅獎,巴黎科學院
1900年12月11日 熱涅獎,巴黎科學院
1902年12月14日 熱涅獎,巴黎科學院
190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亨利·貝克萊爾和皮埃爾·居里共同獲得) 1904年1月4日 奧西利獎(月布朗利先生分享)
1907年5月6日 阿克托尼安獎
1911年 諾貝爾化學獎
1921年4月23日 艾倫·理查德研究獎
1924年3月15日 德·阿爾讓德約侯爵1923年大獎及銅獎
1931年 卡梅倫獎

『捌』 1907美股崩盤根本原因

那就是投資者覺得風險巨大。全部拋售股票,不想玩了,經濟發展出現困境

『玖』 達芬奇一生做過哪些大事

達·芬奇14歲時,父親皮耶羅受一個貴族的委託,要畫一幅盾面畫作為他們家族的標志,他就想讓小芬奇試試,看看兒子到底能畫到什麼程度。小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駭人的妖怪美杜莎。這幅作品完成後,小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耶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妖怪,嚇得大叫起來。小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你把畫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盧浮魅影(15張) 達·芬奇的父親皮耶羅·達·芬奇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14歲的小達·芬奇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韋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 韋羅基奧的作坊是當時佛羅倫薩達芬奇自畫像(13張)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在這里,達·芬奇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在20歲時達·芬奇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裡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編輯本段科學巨匠
在文藝復興早期,人們盲目地接受傳統觀念,崇拜古代權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最後的歸宿克魯克斯庄園(8張)像《聖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芬奇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芬奇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 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與謊言的店鋪」。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愛因斯坦、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新的道路。
物理
達·芬奇留給後世的文明理論遺產(圖)(5張)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15世紀,他最早開始了物體之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沖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沖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他的這一發現使亞里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產生了動搖。他發展了杠桿原理,除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關系外,還算出了速度與臂長的關系。他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達·芬奇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強大的破壞力。」
醫學
達·芬奇生理解剖圖(14張)達·芬奇在生理解剖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人體各部分的構造。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 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並認為了血液是不斷循環的。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科學家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這些生理解剖學的成果。
建築
理想中的米蘭(達芬奇)
在建築方面,達·芬奇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他設計過橋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築。在城市街道設計中,他將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設計城市建築時,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和監工建造而成的。
軍事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了軍事領域。他發明了簧輪槍、子母彈、三管大炮、坦 坦克車(達芬奇)
克車、浮動雪達芬奇的軍事設計(19張)鞋、潛水服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滑翔機、撲翼飛機和直升機、旋轉浮橋等等。2008年4月26日,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訥,36歲的瑞士人奧利維耶·維耶提-特帕使用由達·芬奇設計的金字塔型降落傘從距地面600米高的直升機上成功跳下。
水利
達·芬奇對水利學的研究比義大利的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劃。他設計並親自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便利了農田灌溉,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地質
達·芬奇根據高山上有海中動物化石的事實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明,這個思想與300年後赫頓在地質學方面的發現頗為近似。並且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他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為7000餘英里。達芬奇畫(20張)達·芬奇密碼筒
看過《達·芬奇密碼》的人大概都知道達·芬奇密碼筒。而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文件的保密工作。達·芬奇設計的這種密碼筒造型古典,內涵著文藝復興特質,設計優雅,符合達·芬奇的睿智風格。按照故事情節,密碼筒里藏匿著關於郇山隱修會乃至整個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紙。達·芬奇設計的密碼筒內有一個裝著醋液的容器,如果強行砸爛密碼筒,醋液就會流出溶解莎草紙。要打開密碼筒,必須解開一個5位數的密碼,密碼筒上有5個轉盤,每個轉盤上都有26個字母,可能作為密碼的排列組合多達11881376種。
設計出初級機器人
最為奇妙的是,達·芬奇還設計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臟修復手術。 達·芬奇曾稱自己沒有受過書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師。為了認識自然,認識自己,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不遺餘力地探索著。為了認識人類自身,達·芬奇親自解剖了幾十具屍體,對人體骨骼、肌肉、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進行了精確了解和繪制。 令人驚訝的是,當年達·芬奇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概念都沒有。更為神奇的是,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不過,解剖學的研究在當時並沒有給達·芬奇帶來聲譽,而是遭到了無數的誹謗。 不過,就是有了對人體的這種深入了解,達·芬奇才在手稿中繪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 達芬奇的一些科研成果(5張)達·芬奇賦予了這個機器人木頭、皮革和金屬的外殼。而如何讓機器人動起來,才是讓達·芬奇大傷腦筋的。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齒輪作為驅動裝置,由此通過兩個機械桿的齒輪再與胸部的一個圓盤齒輪咬合,機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揮舞,可以坐或者站立。更絕的是,再通過一個傳動桿與頭部相連,頭部就可以轉動甚至開合下頜。而一旦配備了自動鼓裝置後,這個機器人甚至還可以發出聲音。 原來,5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機器人的雛形。
點燃現代汽車發明靈感之火
達·芬奇長達1萬多頁的手稿(現存約6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他就是一位現代世界的預言家,而他的手稿也被稱為一部15世紀科學技術真正的網路全書。 很早,達·芬奇就對當時的四輪馬車不滿。在他的科學世界中,早就有了汽車的影子。事實上,點燃現代汽車發明靈感之火的正是這輛「達·芬奇汽車」。 既然是汽車就要考慮動力問題,達·芬奇在汽車中部安裝了兩根彈簧以解決這個問題。人力轉動車的後輪使得各個齒輪相互咬合,彈簧綳緊就產生了力,再通過杠桿作用將力傳遞到輪子上。 那麼怎麼控制車速呢?達·芬奇也想到了。他在車身上安裝了一個圓盤裝置,圓盤表面設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塊,和每個輪子連接的鐵桿的另一端與圓盤相接,這就是用於控制車速的裝置。圓盤上放置的木塊數量越多,與鐵桿之間的摩擦就會越大,阻力也越大,輪子的運轉速度越慢,行駛的距離越長。 當然,達·芬奇也想到了剎車裝置。位於齒輪之間有一個木塊,拉動繩索將木塊卡在齒輪之間,車就可以停止。不過,這輛汽車不能載人,因為僅靠彈簧的動力根本無法行駛很長的距離。 同時,達·芬奇還將彈簧巧妙地運用在了鍾表設計上。後來大型鍾表採用的原理,就是出自達·芬奇的設想。只是在這個設想中,彈簧的彈力被物體的重力所代替,物體向下的重力通過眾多齒輪咬合作用被均勻傳遞,鍾表便得以保持勻速運動。 此外,樂器、鬧鍾、自行車、照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掘機……達·芬奇曾有過無數的發明設計,而這些發明設計在當時如果發表足足可以讓我們的世界科學文明進程提前100年。
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
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和陀螺儀……達·芬奇將他無數的奇思妙想呈現在世人面前。故事的開頭不得不說起達·芬奇初到佛羅倫薩學畫的經歷。事實上,這段經歷開啟了藝術家達·芬奇的大門,也開啟了科學家達·芬奇的大門。 機械設計(達芬奇)
1460年達·芬奇隨父親來到佛羅倫薩,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同時開始學畫。學畫的達·芬奇參與安裝佛羅倫薩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由此接觸並感受到了各式各樣機械繫統的神奇。 佛羅倫薩聖母瑪麗亞大教堂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達·芬奇在安裝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時,親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機等機械裝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 由此,布魯內萊斯基的機械繫統設計理念對達·芬奇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一批錫耶納工程師對達·芬奇的科學世界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錫耶納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機,用來清除淺水口的沙礫和淤泥,還有一種能夠提高裝載量又加快行駛速度的槳葉船。這些錫耶納工程師的發明,讓達·芬奇對機械的魔力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從此,達·芬奇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
編輯本段藝術巨匠
達芬奇在各個領域的繪畫作品與手稿(16張)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後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芬奇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問題: 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 2、解決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問題; 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 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像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安吉里之戰》和肖像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芬奇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芬奇因為太喜歡這幅畫,不捨得交工,就連夜打包,和僕人一起逃跑了。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制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達·芬奇一改前人繪制「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觀眾,而耶穌基督坐在最中間。 溘然長逝 達·芬奇晚年被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將其安置於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庄園,並時不時地去請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達·芬奇因病逝世了,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編輯本段創作歷程
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達·芬奇形象基本上來自於他那幅著名的自畫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納多,我們總是想到一個哲學家般的睿智長者。其實,達·芬奇年輕時代可是義大利佛羅倫薩聞名遐邇的美男子呢(不過因為他對女人沒興趣,所以當時關於他是同性戀的傳聞滿天飛)!達芬奇主要作品集(10張)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銅大衛像據說就是以年輕的達·芬奇為模特。達·芬奇藝術生涯發展得最順利的時期是在1482--1499年的米蘭。達·芬奇的七弦琴拉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者發明家出現在米蘭出名的。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1499年為躲避戰亂達·芬奇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遊並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並開始創作《蒙娜麗莎》。這之後達·芬奇再去米蘭,並繼續服務於米蘭宮廷。 1513 年移居羅馬,羅馬對於列昂納多來說並不是很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在那裡做了短暫的停留,見到了米開朗基羅和其他當時在羅馬的藝術家,但並沒有顯露他任何的藝術天才。他在那裡基本上是研究一些類似於魔法的小把戲,以至於羅馬人當他是巫師一類的人物。 1515年達·芬奇移居法國,最後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創作活動分為早期和盛期兩個階段。
早期創作
當他在的作坊學藝時 ,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制《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據傳,韋羅基奧為此不再作畫。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達·芬奇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點自由構思外,這幅畫的場景都是達芬奇遵循一般的透視畫法來構思的。後來位於歐利維特峰的聖巴托羅梅歐修道院還訂購了這幅作品,稍後創作的《吉內薇拉·班琪》,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志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聖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築遺跡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盛期創作
1482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繪制祭壇畫《岩間聖母》。達芬奇的作品集(20張)這幅畫現藏於盧浮宮。《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制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它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勢,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國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達·芬奇開始為蘭則塔大教堂的主祭壇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1503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繪制壁畫《安吉里之戰》,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後成為《聖母子與聖安娜》),這是兩幅畫和《施洗者聖約翰》一起成為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礎 。其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6000多頁手稿和未完稿的《繪畫論》中,這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克魯克斯庄園
達·芬奇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痛心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他在31歲那年寫信給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青銅騎馬像,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達·芬奇41歲時完成這一巨作的土製塑像,因籌到的青銅後來都被軍隊用於戰爭而使巨作終未完成,1499年法軍入侵時被毀,否則將成為世界一大奇跡。大公對他的天才和辛勤勞動酬謝的不是金幣,而是金言玉語,這使達·芬奇十分不安,大公為了安慰他,請他為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畫一幅濕壁畫,這就是《最後的晚餐》。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那麼達·芬奇在51歲時自米蘭重返佛羅倫薩而作的《蒙娜麗莎》則無愧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瓦薩里認為這種明暗畫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達·芬奇的一生始終在探索藝術的高貴氣質,只有在美的創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滿意足。可是達·芬奇的才能到了晚年並沒有受到重視和賞識,由於他一直致力於解剖學的研究,破壞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觸怒了當時的羅馬教皇。教皇的不理解和對他的冷漠令達·芬奇十分傷心。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佔領米蘭時,邀請達·芬奇赴法國並應聘他為宮廷畫家。達·芬奇1519年客死異國,終年67歲。他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梅爾茲是達·芬奇最鍾愛的學生,他是義大利倫巴第區出生的貴族青年,達·芬奇臨終前將所有繪畫作品和大量手稿都託付給了他)說:「達·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列昂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 達芬奇主要作品(17張) 達芬奇的代表作之一《最後的晚餐》通過對耶穌的的門徒的不同嘴臉,表現了達芬奇對當時社會的一種不滿。畫面上的人物形象逼真,也體現出了達芬奇非凡的畫工。
編輯本段藝術精品
主要作品
油畫 《蒙娜麗莎》(《Mona Lisa》) 《聖耶若姆》(未完成)() 《吉內薇拉·班琪》 《音樂家肖像》(未完成) 《抱銀鼠的女子》 《額飾女郎》 《戴珍珠頭飾的夫人像》 《拈花聖母》 《哺乳聖母》 《柏諾瓦的聖母》 《加羅法諾的聖母》 《岩間聖母》 《紡車邊的聖母》 《聖母子與聖安娜》 《受胎告知》 《博士來拜》(未完成) 《基督受洗》(合作) 《施洗者聖約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鵝》(原畫遺失) 《維特魯威人》
壁畫
《最後的晚餐》 《安吉里之戰》(原畫遺失)
不朽畫作
《蒙娜麗莎》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藝術品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譽滿全球,同時引來各式各樣的說法和評價。我們根據瓦薩里的記載,可以確定,畫中人為佛羅倫薩銀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貢多的妻子麗莎。她出生於1479年,達·芬奇為她畫像時間是1503年,正是麗莎24歲的時候。畫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稱之為「神秘的微笑」。 銀行家佐貢多以豐厚的酬金請達·芬奇為夫人作畫。當夫人出現在畫家面前時,她身著華貴的連衣裙,梳著時髦的發式,一綹綹卷發散在雙肩,明亮的眼睛閃閃發光,身體顯得豐滿,兩頰緋紅,頸項和手臂佩帶著名貴珠寶,全身充溢著唯美但奢靡的貴族氣息。當她用目光注視 Mona Lisa - Leonardo da Vinci
著這位鼎鼎大名的畫家時,一顆能容無限智慧的蘇格拉底式的腦袋映入眼簾,面孔下面布滿銀白色的胡須,看上去像是暫留人間的神,這與她終日見到的粗俗商人大不相同。一瞬間發自內心的微笑,使她的臉顯出奪人的光彩,令人神往,靦腆、調皮,似乎失去的青春又回來了。模特靈魂深處的奧秘,被觀察敏銳的畫家一下子抓住了。「我同意馬上著手工作。」達·芬奇向蒙娜麗莎點了點頭。 為了維持麗莎的微笑,畫家動用了智慧的腦袋,為她講了精彩的愉快的故事,還請了各式各樣的小丑、琴師、街頭藝人為夫人表演,藉以喚醒這位消沉、淡漠、昏昏欲睡的少婦。麗莎坐定以後把一隻手放在另一隻手上,作出一個少婦的姿態,畫家注意到夫人裸露的頸項和豐腴雙手,可惜被金銀珠寶所佔有,畫家對麗莎說:「如果夫人不反對的話,我想描繪不加任何裝飾的頸項和手臂,這是屬於您最純真的美,請夫人去掉一切象徵財富的飾物,讓我盡情描繪屬於你本人的一切麗質。」於是麗莎急忙褪掉所有飾物。我們現在看到的正是一位毫無修飾、情趣天然的少婦。 蒙娜麗莎勾起了達·芬奇對後母阿格琵耶娜的回憶。有一次,畫家深情地向少婦傾訴了自己的身世,似乎從麗莎的身影中看到後母的形象。當講到母親在24歲就死去時,他的聲里充滿憐憫和悲痛。麗莎說:「我也是24歲,我使你想起了她」,麗莎成了阿格琵耶娜的神秘化身。因此,達·芬奇在畫麗莎時,是用真誠而純潔的情感去描繪的,他用對母親和情人的雙重情感來盡情描繪此人的肖像。不僅如此,他還把她作為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徵,作為人類世界的歡樂和光明來描繪。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體驗,用畫筆傳達給所有的人。文藝復興的到來使神從神壇上走下來,成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成為這一新時代的標志而載入史冊。 關於《蒙娜麗莎》的一些軼事 1503-1507年達·芬奇開始繪制《蒙娜麗莎》。這幅畫一直跟隨在他的身邊,直到他死後數年,畫像由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買下。此後,它一直歸法國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崙將之珍藏在盧浮宮。這幅畫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來者,它的超凡魅力和奇聞軼事令人驚嘆甚至難以置信。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麗莎》後,把它掛於家訓堂,命令女兒整天模仿畫中的笑容。經過數年努力,公主們終於將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崙擁有《蒙娜麗莎》時,喜歡把它掛在卧室內,每日早晚要獨自欣賞多次,有時竟能面對畫面佇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記一切。 1951年《蒙娜麗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佛朗哥親臨機場捧畫,20萬馬德里市民化裝成唐·吉訶德載歌載舞,夾道歡迎。 1954年去英國,丘吉爾首相派6架飛機300名禮儀小姐專程將《蒙娜麗莎》從巴黎接往倫敦。法國方面破例允許丘吉爾首相用手指撫摸3次,但規定手指必須反復洗刷和嚴格消毒。 1963年6月《蒙娜麗莎》在美國華盛頓展出,保安人員有4萬余眾,每個參觀者要經過6道哨卡,接受各種儀器的檢查。 1974年5月《蒙娜麗莎》在日本東京展出,每個參觀者只准在畫前站9秒鍾。 每年前去盧浮宮瞻仰這幅畫的人達700百萬左右,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截止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後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麗莎》的專著問世,其它各種出版物則汗牛充棟,數不盡數。 全世界已發現《蒙娜麗莎》的贗品二百多幅,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收藏了4幅,她說:「我實在太喜歡《蒙娜麗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贗品自娛。」 1987年英國與以色列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與黎巴交界的各波利市一幢具有古羅馬風格的別墅內,發掘到一幅馬賽克拼圖,圖案竟與《蒙娜麗莎》一模一樣。這幅畫誕生於公元四世紀,比達·芬奇生活的年代早1100年左右。

『拾』 達芬奇的資料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義大利文藝復新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科學家。他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其父為律師兼公證人,母為農婦,他15歲來到佛羅倫薩,學藝於韋羅基奧的作坊,1472年入畫家行會。70年代中期個人風格已趨成熟。1482--1499年間一直工作於米蘭,主要為米蘭公爵服務,進行了廣泛的藝術和科學活動,《岩間聖母》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

《自畫像》義大利繪畫大師達.芬奇的素描精品。他的素描作品的藝術水平已達極高的境地,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他對建築,雕刻和繪畫的創作都以大量素描為構思和研究的基礎,從構到每個人物 甚至每個手勢都准備了充分的素描習作及寫生,他的素描起了相當於甚或超過現代攝影術的作用。在這幅《自畫像》中,畫家描繪起自己來可謂得心應手,他觀察入微,用的線條豐富多變,剛柔相濟 尤其善用濃密程度不同斜線表現光暗的微妙變化,這些素描藝術手法使後來的不少畫家得益菲淺,堪稱素描藝術的精典。此畫用線生動靈活,概括性強,簡單的寥寥數筆卻包含許多轉折,體面關系,發線代面,立體感很強,還有,人物的表情也很傳神。因此,此畫雖為素描小作,其藝術美,形式美卻絲毫不亞於達.芬奇的那些恢宏巨制,諸多年來,繼續以其雋永的魅力吸引後世 美術愛好者的贊賞和推崇。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新時期最 負盛名的藝術大師,科學家。他生於佛 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其父為律師兼公證人,母為農婦,他15羅來 到佛羅倫薩,學藝於韋羅基奧的作坊, 1472年入畫家行會,70年代中期個人風 格已趨成熟。1482--1499年間一直工 作於米蘭,主要為米蘭公爵服務,進行 了廣泛的藝術和科學活動,《岩間聖 母》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芬奇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1495年 開始繪制《最後的晚餐》(43歲)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歲)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他懷有神靈般的無限理想,試圖重新創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廣大無垠,解釋世界的奧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他的抱負是發現一切、研究一切、創造一切。他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崇高的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心酸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

列奧納多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小鎮,因此取名叫芬奇,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父親安東尼奧律師認識到兒子的繪畫才能,決定送他進佛羅倫薩藝術家委羅基奧工作室學習。在那裡,他不僅接受繪畫、雕刻、建築藝術的教育,還受到其他科學的影響。芬奇在委羅基奧工作室曾經研究過雞蛋的明暗變化關系,發現了明暗漸進畫法。他在委羅基奧工作室度過了6個年頭,成長為具有現代科學思想和勇於探索的人類智慧的典範。芬奇在佛羅倫薩是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他一心想要把他的藝術和智慧帶進現實世界,光彩照人。

他在31歲那年寫信給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騎馬像,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大師41歲時完成這一巨作的土製塑像,因沒有足夠的銅鑄造而使巨作終未完成,1499年法軍入侵時被毀,否則將成為世界一大奇跡。大公對他的天才和辛勤勞動酬謝不是金幣,而是金言玉語,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為了安慰他,請他為米蘭格雷契寺院食堂畫幅畫,這就是《最後的晚餐》。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那麼芬奇在51歲時自米蘭重返佛羅倫薩而作的 《蒙娜麗莎》則無愧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瓦薩利認為這種明暗畫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

達芬奇的一生始終在探索藝術的高貴氣質,只有在美的創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滿意足。15世紀義大利的科學與理智、美的追求與創造,由於達·芬奇而登峰造極。可是大師的才能到了晚年並沒有受到重視和賞識,教皇的冷漠使他十分傷心。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佔領米蘭時,邀請大師赴法國定居克魯堡,應聘為宮廷畫家。大師1519年客死異國,終年67歲。他的學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說:「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了。」
您現在的位置: 名人故事吧 >> 名人故事 >> 生平故事 >> 文章正文

達芬奇資料簡介

名人姓名:達芬奇
出生年代:1452-1519
名人職稱: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
名人國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相關介紹:

列奧納多·達·芬奇及其作品簡介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文藝復興的精神代表——達芬奇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列奧納多· 達·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小鎮,因此取名叫芬奇,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蒙娜麗莎》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美術成就 達·芬奇15歲開始在畫家A.del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1472年入畫家行會.15世紀70年代中期個人繪畫風 格逐漸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國,除為米蘭公爵服務外, 還從事其他藝術和科學活動.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岩間聖母》,《最後的晚餐》則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 游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羅倫薩,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和《蒙娜麗莎》,還著手為市政廳繪制壁畫 . 1507年再去米蘭 ,並服務於法國宮廷 .1513 年移居羅馬,1516年又到法國,最後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 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 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 二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創作活動分為早期和盛期兩個階段.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早期創作 當他在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時 ,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制《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構圖雖沒有創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繪卻已 注意到了空氣氛圍的表現.這表明他一開始就致力於解決寫 實與典型加工的辯證關系.稍後創作的《吉內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 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 (又譯《三王來拜》),是標志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 品.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以 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聖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築遺跡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盛期創作 1482年達·芬奇來到米蘭 ,應聖弗朗切斯科 教堂的邀請繪制祭壇畫《岩間聖母》.這幅現藏於巴黎的作品,雖仍然是傳統題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 畫及山岩間花草真的描繪,證明他使用的煙霧狀筆法已使 其在傳真寫實和藝術加工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 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制在米蘭聖瑪麗 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經 營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 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手勢,表情,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 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1503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大會議 廳繪制壁畫(因再次去米蘭而始終未完成),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這是兩幅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 都以素描作基礎 .其藝術理論 散見於他的 5000多件筆記和未完稿的《畫論》中,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 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蒙娜麗莎 達.芬奇 油畫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現藏巴黎盧浮宮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蒙娜麗莎》(約1503-1506)(木板油畫 77 x 53厘米)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據說,法國著名的盧浮宮有三件寶:一是《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二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三是《蒙娜麗莎》.前兩件作品出於誰人之手一般人並不確知,但是,《蒙娜麗莎》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卻幾乎家喻戶曉."蒙娜麗莎"那神奇而專注的目光,那柔潤而微紅的面頰,那由內心牽動著的雙唇,那含蓄,模稜兩可的微笑,總讓人琢磨不透……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據史料記載,"蒙娜麗莎"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銀行家佐貢多的妻子.達·芬奇為了喚起她發自內心的情感,曾經請到了鋼琴師為她演奏,丑角為她表演.但是,這個見多識廣,冷漠,理性的女人並沒有使畫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東西,為此,畫家不得不將畫作斷斷續續地延遲了三年.有一天,這個富貴人在翻閱畫家草圖的時候,忽然發現了畫著鴨掌的圖畫,她感到非常疑惑.畫家說,這是他為研究和設計飛行器而畫的,因為水流和氣流;水浮力和大氣浮力;鴨子在水中滑行和飛禽在空飛翔有某種相似之處.鴨掌滑水動作雖然簡單,但隱藏著飛行器飛行的某種秘密.這個冷漠,理性的女人聽到這番話,又想到飛行器一旦設計成功,人類將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的情景……頓時,引起了很大震動,並由衷地發出了微笑.這一難得而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立即被達·芬奇捕捉到了,並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來. 其實,達·芬奇筆下的這一使人難忘的"微笑"已不是具體的佐貢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是"蒙娜麗莎"所有的,是達·芬奇所有的,也是我們大家所共同擁有的人性特質的某種精微的東西.也許,這就是《蒙娜麗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繼承了希臘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現規范;但它又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藝術在人本特質上的局限,為使後來的藝術更進一步走向現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表現樹立了楷模.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 油畫 1495-1498年 420×910厘米 現藏米蘭聖瑪麗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最後的晚餐》(約1498)(壁畫 460 x 880 厘米)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聖母子和聖安妮 達.芬奇 1510年 68×112厘米 現藏巴黎盧浮宮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岩間聖母 達.芬奇 祭壇畫 189.5×119.5厘米 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岩間聖母》(約1503-1506)(祭壇畫189.5 x 119.5厘米 )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此畫是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米蘭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此畫以聖母居圖中央,她右手扶嬰孩聖約翰,左手下坐嬰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後,構成三角形構圖,並以手勢彼此響應,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點綴其間,洞窟通透露光.此畫雖屬傳統題材,然表達手法和構圖布局皆表明達.芬奇的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科學地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採用,表明了他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系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這幅畫是標志達.分奇盛期創作開始的作品.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聖母與聖嬰 達.芬奇 木板轉於畫布 50×31厘米 1478-1480年 現藏列寧格勒赫米塔基博物館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達·芬奇大事年記: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芬奇與卡特莉娜所生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495年 開始繪制《最後的晚餐》(43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資料來源:http://ccd.zjonline.com.cn [www.gushiba.com,點擊進入]
本文轉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gushiba.com/Folder8/2006711/1390.Html

閱讀全文

與達里奧去杠桿四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融資擔保公司風險指標 瀏覽:511
股票有哪些盤 瀏覽:667
國企幹部能否參股非上市公司 瀏覽:499
用於引進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瀏覽:563
融資融券承做 瀏覽:479
怎樣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價格 瀏覽:620
融資融券華泰網上開通 瀏覽:489
不同形態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瀏覽:153
元理財基金 瀏覽:838
黃金代碼查詢 瀏覽:259
同方股份收購壹人壹本失敗 瀏覽:334
上海長江聯合石油交易所 瀏覽:78
朝鮮黑市匯率2016 瀏覽:106
公司結匯看哪個匯率 瀏覽:311
中國外匯管制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23
固定換固定是金融資產嗎 瀏覽:914
平安離職傭金 瀏覽:675
內黃金星啤酒廠電話 瀏覽:269
股東紅利分配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