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去杠桿財富轉移

去杠桿財富轉移

發布時間:2022-04-07 23:56:47

A. 金融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你好,金融去杠桿影響股市主要通過三條路徑:一是銀行委外業務收縮,雖然目前出台的文件中並未明確限制委外投資股票的規模和比例,但近期市場已開始擔心後續監管加碼;二是金融去杠桿將影響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偏好;三是如果金融去杠桿導致債券等金融資產出現集中調整,則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造成市場波動。
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金融去杠桿的首要波及場所是貨幣市場,從余額寶的收益上,數億計投資者已經親身體會到了去杠桿產生的威力。但對貨幣市場的沖擊影響,人們感知到的是金融去杠桿的廣度,在深度上的體會還是要回歸到股市中。

從最近的中國股市來看,特別是滬深300指數最近承受的拋售壓力,已經明顯顯示出中國金融去杠桿的影響正從貨幣市場逐步擴散到股市中。在滬深300指數中銀行類板塊的承壓更為顯著,從K線的形態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頂部大陰線,這是股價對這一輪金融去杠桿、資金逐漸昂貴的直接表現。為什麼在股市中首當其沖的會是銀行類的板塊呢?銀行類股票是在上一輪的央行降准降息中收益最為顯著的股票,每當市場利率下降時,銀行股票往往會得到支撐走強,這是對行業的基本面體現。同樣,在這一輪的金融去杠桿過程中,曾經的最大收益者將輪回為最大的壓力承受者。

目前市場主流預期,中國股市將會面臨一波預期之中的、可控的有效回調。這一波的回調將會是後期健康穩步增長的蓄力過程。伴隨著整個金融去杠桿的有效推進,資金將會從龐大的影子銀行、金融市場逐步流向有競爭優勢、具備強大增長前景的企業中去,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和行業才能夠有效生存,而浪費型、產能過剩的行業將會面臨淘汰出局的結果。當然,這是通過市場的力量來引導實體經濟的發展,比此前採用行政力量去主導要聰明的多。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B. 中國股災如何去杠桿

你好,「杠桿」是指負債經營,「杠桿率」是指負債率,「去杠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盡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化」是指用股權融資代替債權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導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C. 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去杠桿化有哪些措施

世界經濟和金融的三個要素:
一,真實的物質和文化財富;(資產和商品)
二,美元等信用紙幣;(貨幣和信貸)
三,金融衍生品。(杠桿)
這次金融危機,起因是第三個要素——杠桿:
整個以房地產(資產)為核心的信貸體系中,金融機構使用了超過風險承受能力的杠桿;
起因雖然是第三個要素,但是根源卻在第二個要素:美元和信貸的泛濫。
可是,第三要素(杠桿)是建立在信貸基礎之上的,信貸則是建立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之上——而所有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最初的抵押品——當前資本經濟中的最大資產,房地產。
美國信貸市場聚集的巨大泡沫終於在2007年底破滅,已引發了戰後全球性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展望未來,如果說目前的信貸泡沫起始於80年代,那麼在泡沫積累了近30年後的去杠桿化進程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其調整的深度亦將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因此確認次貸危機中信貸泡沫的起始時間及美國經濟增長率中的泡沫成分對判斷去杠桿化進程及未來經濟走向意義重大。
全球經濟正面臨非常困難的一年,其中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則是需要進一步去杠桿化。
去杠桿化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是產品和銀行的去杠桿化,後兩個階段中由於是投資者和消費者將去杠桿化,就非常值得重視了。因為以前投資者喜歡借低息貨幣來投高息貨幣,包括股市等風險資產,這些都是杠桿化,但是隨著全球避險情況的出現,投資者必須把放大的倍數減下來。
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在貝爾斯登倒閉後,美聯儲先後採取了降息、短期貸款拍賣、向金融系統注資、允許投資銀行直接向其借款等多種措施,以增加市場流動性,緩解信貸危機引發的流動性緊縮。這些措施起到一定的作用,金融市場的部分領域確實有所改善。

在私人部門去杠桿化對經濟造成的廣泛沖擊之際,美聯儲近期推出多項杠桿手段以增加私人部門信貸,包括透過創新工具TALF及直接購買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刺激信貸市場和房市,採取購買國債等方式實現數量型放鬆的貨幣政策:盡管美聯儲釋放了大量的基礎貨幣,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銀行業拆借市場已有所企穩,但由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銀行借貸意願不足,信貸標准趨緊,信貸市場在零售層面上仍處於緊縮狀態,貨幣乘數缺乏顯著改善。因此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是信貸市場復甦的關鍵。而美國財政部於總規模1萬億美元的「公私聯合投資項目」引入私有資本建立對問題資產估價的市場機制,減小金融機構進一步沖減資產壓力,將有助於解凍信貸市場,重塑市場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基於美國信貸泡沫起始於90年代末而非80年代初的判斷,我們認為其去杠桿化進程所需時間可能不如市場所預計的那樣長,美國亦不會重演大蕭條以及陷入日本式流動性陷阱的局面。但是去杠桿化對美國私人消費影響十分可觀:一方面去杠桿化促使資產價格暴跌,美國家庭部門財富嚴重縮水,2008年居民凈資產萎縮近五分之一,直接導致了儲蓄率的顯著反彈。另一方面,房產價值縮水對私人消費的影響較股價更為顯著,而本次房市調整深度較以往更加劇烈,對私人消費的負面影響亦更大。
但考慮到美聯儲數量型放鬆政策力度超過市場預期,對通縮風險將起到抑製作用,亦將壓低長期利率及房貸利率,而美國銀行間市場及房貸利率不斷下滑,奧巴馬新政府的刺激經濟的四大措施除金融救助計劃缺乏細節外均已按計劃推出。總體來講,我們基本維持此前美國經濟今年前低後高(季度環比)、明年低增長的判斷。我們現在預測2009年前兩季度經濟分別下降5%和2%,四季度才恢復增長,全年萎縮2.6%,是美國經濟戰後萎縮最為嚴重的一年,同時保持對2010年1%-1.5%的判斷。
盡管次貸危機及去杠桿化引發了美國經濟的深度結構性調整,世界經濟亦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但基於以下三個原因,我們認為其去杠桿化進程所需時間可能不如市場所預計的那樣長:我們判斷本次信貸泡沫起始於90年代末,而市場上流行的觀點認為信貸泡沫始自80年代初;隨著資產價格的暴跌,衍生產品、房產及股票價格中的泡沫成分已大大降低,各部門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已經相當劇烈,居民凈資產佔GDP比重已接近長期均衡值,且已低於2002年低位。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去杠桿化進程可能已經過半,時間上仍取決於房市調整的進度;盡管實體經濟部門仍處於去杠桿化過程中,但美聯儲及財政部正通過杠桿化的手段推進私人部門的再杠桿化,其政策力度超過戰後任何時候.
西方國家消費者去杠桿化的結果,就是減少進口、增加出口,這就會使中國面臨嚴峻的出口壓力,所以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增長模式。

D. 去杠桿是指降低財務杠桿嗎如果不是,那是指降低什麼

首先定義杠桿一詞,個人理解來自於「財務杠桿」概念.當企業負債經營時,用較小的權益資產支持起了比較大的經營規模,由此產生「杠桿效應」.按這個邏輯,我理解的「去杠桿」就是指企業或經營主體主動降低資產負債率.如果這個理解從根本上就錯了,請用力拍磚.
去杠桿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政府去杠桿,二是金融去杠桿,三是企業去杠桿.
一、政府去杠桿政府去杠桿,就是削減政府債務,對中國而言重點是地方政府債務.其實中國政府整體債務佔GDP比重與美國、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相比,還不算高,去杠桿的需求不是太迫切.主要問題是不透明,讓中央領導、銀行心裡沒底.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政府去杠桿,不如說是調結構更合適.
第一個問題經濟界討論的很多,見仁見智吧.我沒有具體數據不做判斷,但有一點很明確.
現存債務已是既成事實,投資項目有清償能力還得上最好,還不上就從全國財政大盤子里找錢,實在還不上,就只能債務重組.
當然債務重組最好的辦法不是像早先那樣,再剝離幾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這樣等於全國人民集體買單,效率不高且不公平.而是對銀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相關不良貸款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CLO),吸引投資者來買.悲觀的投資者可以買優先順序,低風險低收益.樂觀的投資者可以買劣後級,高風險高收益.這樣就把地方債務風險從銀行體系轉移到了廣泛的投資人身上,也就盤活了債務存量.
關於第二個問題,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明確政府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建立規范的地方債、資產支持證券(注意,這里指狹義ABS!不是CLO)發行機制,讓真正用錢的和投錢的直接見面,是為用好增量.這一點對承銷商,如銀行、券商們,是利好.
具體到銀行,去杠桿不可能是減少存款,現在看來也只能壓縮同業業務、表外業務了.銀行是整個社會最大的資金來源,同業不讓做,表外業務受限於資本壓力短期內不可能全回到表內,這樣看來全社會資金成本會上升.對銀行而言利好利空很難判定,因為我不清楚同業、表外業務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大還是風險大,請大家指教.但對依賴理財產品、同業業務等籌集資金的企業,短期內則是大利空.
有人認為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為了金融去杠桿,個人認為理解有誤,應該是轉移銀行信用風險的舉措.信貸資產屬於銀行資產,而賣資產無論如何不會降低銀行的杠桿水平的.因為它和銀行負債端的資金來源根本就是兩回事.不過,如果CLO能夠常規化、可盈利,債務風險就能有效轉移,那長期來看對銀行業確實是一個利好.需要說明的是,CLO的開展,給銀行帶來信貸額度,如果不對這部分信貸流向進行指導控制,很可能資金又會流向政府融資平台.這樣的話,反而不利於政府去杠桿了.

E. 中國貨幣政策是不是隱藏著一個巨大陷井因為去杠桿越去越高,老百姓的一點可憐的財富也終將消失於無形

你好,
中國貨幣政策不能說是一個巨大的陷井,因為政府也是無奈,不過這的確是隱藏著一個巨大的 危機,一量爆發,中國經濟將處於崩潰的邊緣。
1、「杠桿化」,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特別是投資銀行,杠桿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2、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3、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資本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F. 誰有《去杠桿化、負財富效應與信貸市場萎縮——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向何處去》一文的全文doc或pdf

這個花了很長時間找的。
次貸、杠桿和CDS:美國金融危機到底有多嚴重
對美國金融危機,學術界最普遍的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本文通過使用幾個假想的例子,試圖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
【杠桿】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CDS合同】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允許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CDS市場】C在旁邊眼紅了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合同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合同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合同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合同就在市場上反復地炒,現在CDS合同的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萬億美元。
【次貸】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次貸危機】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地付,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於是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哪裡,反正有B做保險合同。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合同已經賣給了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合同在哪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合同,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合同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合同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金融危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CDS合同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美元危機】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一個接一個倒閉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合同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保險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保險。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G. 民營企業頻現債務違約中國如何實現「良好的去杠桿」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在《關於去杠桿化的深入理解》(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一文中,將去杠桿過程分成了「糟糕的通貨緊縮去杠桿」「良好的去杠桿」「糟糕的通貨膨脹去杠桿」三個類別。而所謂良好的去杠桿是指貨幣增加供給,以緩解因債務減少及緊縮形成的通縮壓力,形成正增長,負債/收入比率下降,名義GDP增長率超過名義利率。
達利歐發現,有些國家去杠桿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社會劇變,甚至引發戰爭,有些則能通過有序的調整,經濟恢復到生產與消費的平衡狀態。而好的去杠桿能平衡好債務減記、緊縮政策、財富轉移和債務貨幣化的關系。

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直言,如果不改變營商環境,不做其他要素市場的改革,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只是一個口號。
去杠桿進入新階段,最佳的圖景是中國能夠通過「和諧去杠桿」,不僅將經濟恢復到平衡狀態,還能推動生產率持續增長,實現「美好生活」。「結構性去杠桿」的提出讓整個去杠桿的路徑更為清晰,然而相應的配套改革卻是缺位的,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民間資本將有可能在未來有進一步收縮的風險,經濟活力也會黯然失色。

內容來源:鳳凰網

H. 去杠桿會對明年的經濟有多大沖擊

第一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經濟下行難以逆轉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脹形勢如何?(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謝絕粘貼}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中國製造業很脆弱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閱讀全文

與去杠桿財富轉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融資擔保公司風險指標 瀏覽:511
股票有哪些盤 瀏覽:667
國企幹部能否參股非上市公司 瀏覽:499
用於引進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瀏覽:563
融資融券承做 瀏覽:479
怎樣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價格 瀏覽:620
融資融券華泰網上開通 瀏覽:489
不同形態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瀏覽:153
元理財基金 瀏覽:838
黃金代碼查詢 瀏覽:259
同方股份收購壹人壹本失敗 瀏覽:334
上海長江聯合石油交易所 瀏覽:78
朝鮮黑市匯率2016 瀏覽:106
公司結匯看哪個匯率 瀏覽:311
中國外匯管制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23
固定換固定是金融資產嗎 瀏覽:914
平安離職傭金 瀏覽:675
內黃金星啤酒廠電話 瀏覽:269
股東紅利分配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