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2019全國居民杠桿率

2019全國居民杠桿率

發布時間:2022-04-08 00:28:04

1. 平昌縣初2019級共多少學生

學生8600餘人,教職工416人。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 歷史沿革 四川省平昌中學創辦於1938年,始名「私立巴...更多>
機構類別:公立
院系設置:初中部,高中部
獎項: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知名校友:吳偉仁、李洪仁、巨能久
校訓:追求真理,服務人群
現任領導:袁發揚

2. 杠桿買房啥意思

一般說藉助資金買房,比如貸款。首付30%,那麼你有30萬,就可以貸款70萬。可以買個100萬房子等升值。假如啊,1年或者10年,房價翻番,那麼你賺100萬,去掉利息、手續費,按10萬算,你賺90萬,而你的本金才30萬。

如果你當初只是用30萬買房,房價翻番,你也就是賺30萬,去掉手續費,賺二十多萬。

2019年5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9年一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杠桿率為31.7%,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值為杠桿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

(2)2019全國居民杠桿率擴展閱讀

買房時還需注意以下:

1.申請貸款前不要動用公積金

如果借款人在貸款前提取公積金儲存余額用於支付房款,那麼公積金賬戶上的公積金余額即為零,這樣的公積金貸款額度也就為零,也就意味著將申請不到公積金貸款。

2.在借款最初一年內不要提前還款

按照公積金貸款的有關規定,部分提前還款應在還貸滿1年後提出,並且歸還的金額應超過6個月的還款額。

3.還貸有困難不要忘記尋找身邊的銀行

當在借款期限內償債能力下降,還貸有困難時,不要自己硬撐,可向銀行提出延長借款期限的申請,經銀行調查屬實,且未有拖欠應還貸款本金、利息,銀行就會受理的延長借款期限申請。

4.貸款後出租住房不要忘記告知義務

當在貸款期間出租已經抵押的房屋,必須將已抵押的事實書面告知承租人。

5.貸款還清後不要忘記撤銷抵押

當還清了全部貸款本金和利息後,可持銀行的貸款結清證明和抵押物的房地產他項權利證明前往房產所在區、縣的房地產交易中心撤銷抵押。

6.不要遺失借款合同和借據

申請按揭貸款,銀行與簽訂的借款合同和借據都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由於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作為借款人,應當妥善保管的合同和借據,同時認真閱讀合同的條款,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7.辦理公積金貸款不用找中介代辦

公積金貸款無需擔保,僅憑公積金賬戶額度及信用即可辦理,程序也不是很復雜,完全可以個人到公積金貸款處領取相應表格填寫、准備相關材料,即可辦理。

3. 未來10年,「光棍」人數逐年增加,哪樣東西將比房子更有價值

2019年到2020年的現金,我國堅定了「房住不炒」的政策,而且效果也挺明顯的,就2019年一年就有500多家房地產公司經營不下去選擇破產倒閉這條路,可以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房價下降,買房的人減少,再加上現在各城市都出台有限購政策,更是讓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2020年要不要買房這個話題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人擔心現在買房或者10年之內買房會不會是「高位接盤」?其實這個真的有可能會是這樣,一起來分析下。

綜上所述,也許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子女教育問題遠遠沒有房子來得有價值,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小編覺得我們更應該認識到的是給子女留房子或者是留錢和子女教育兩者相比較的話,子女教育應該更有價值,你覺得呢?

4. 促進居民儲蓄轉移是什麼意思

儲蓄轉移是指居民生活余錢為選擇較好的收益 而在銀行和股票債券等之間轉移 而銀行利息實際少於國民增長值而呈現的負增長的現象。
目前中國居民投資占居民金融資產比重偏低。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19年有99,7%的家庭擁有金融資產,戶均金融資產64,9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20,4%。其中,現金及活期存款佔比16,7%,銀行定期存款佔比22,4%,共計39,1%。與美國相比,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偏低,比美國低22,1個百分點。

投拓展資料
針對居民儲蓄如何向投資轉化這一問題,有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保證二級市場價格平穩上漲。自A股開市之日起,中國A股兩大指數(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振盪幅度較大,若可以保證二級市場像美國股市一樣擁有較平穩的長期上升趨勢,居民將對股市產生更為樂觀的預期,從而將更多儲蓄轉向投資二級市場。保證二級市場價格平穩上漲的方法有四點:一是穩預期,讓投資者對二級市場的走勢存在上漲預期,促進預期的自我實現;二是政府政策及時干預異常波動,當股票市場熱度異常上升時,應及時干預,控制杠桿率,預防股災的發生;三是按時分紅,股價形成的基礎是股利的折現加總,股息可以作為投資者每年的保底收益,而當前有較多上市公司沒有股息分紅;四是打擊莊家,目前股市仍然存在坐莊行為,莊家通過底部吸貨、高位甩貨的方式盈利。
第二,發展非二級市場產品大眾化、可交易化。目前市場上有較多以機構投資者或大資金客戶為主的產品項目,例如信託、PE、VC等。如果能夠成功將上述產品進行單位分割,以基金份額的方式向散戶銷售的話,將提高居民投資轉化率。RIETs基金是非二級市場產品份額化的一個例子。
第三,理財產品多元化。如果市場上存在更多類別的理財產品,不同風險、不同收益、不同行業、不同產業的理財產品較為齊全的話,居民的投資可選擇范圍將大幅提高,可以滿足更多居民的投資需求,投資比例也將提高。
第四,居民投資渠道便捷化。主要有三點建議,一是建立投資平台,推送更多、更全面的基金等理財產品的認購信息;二是利用精準畫像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為不同客戶精準投放產品信息;三是建立社區模塊,按照不同的投資需求分成不同的組群,針對不同組群定向投放產品信息。
第五,大力宣傳投資知識,增強投資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很多居民理財意識淡薄,或對理財不夠自信。如果大力宣傳投資理財知識,將加強居民投資意識,加大居民儲蓄轉化率。

5. 未來中國證券交易所應該如何進一步發展以管理資本流動和就業

具體得看我國證券交易所的規劃與安排。
理解資本市場的實質,要從認識金融與經濟的關系開始。資本市場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從微觀層面看,市場經濟主體要開展經濟活動就必然涉及到投融資,而金融服務就是要滿足市場主體的「投融資」需求,資本市場最核心的作用就是通過直接的交易機制來滿足各市場主體的「投融資」需求,從宏觀層面看,經濟增長必然涉及到資源配置,而金融本質上就是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機制,通過動員和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形成資本,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持,資本市場就是動員和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最終形成資本的最直接工具。資本市場作用的發揮,從微觀上看影響著市場主體的價值創造,從宏觀上看影響著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位居世界前列,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類微觀經濟主體蓬勃發展,為國家和居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應該說,這些都離不開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的強有力支持。正確理解資本市場的實質,特別是資本市場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有利於我們認清資本市場的運行規律及其與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充分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的功能在正確認識和理解資本市場實質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把握資本市場的功能。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了金融功能理論,認為金融發展表現在金融功能的擴大、增強與提升。金融功能可劃分為在時間和空間上轉移資源、儲備資源和分割股份、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管理風險、清算和支付結算、提供信息六大核心功能。國內有學者則將金融功能歸納為基礎、核心、擴展和衍生功能四個層次,表現出依次遞進的關系資本市場作為現代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資源配置和風險定價。與中介功能只是便利價值運動相比,資源配置功能是中介功能的復雜化和主動化,表現為直接引導價值運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風險定價功能是指對資本市場風險資產的價格確定,本質上是對資源配置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行預估並轉化為可接受的經濟價值或成本,是資源配置功能的共生功能。由於資本市場承擔資源配置功能的各項金融活動普遍存在跨期性和競爭性的特點,這些活動的預期結果會呈現概率性分布,即出現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被看成是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活動的風險。風險定價,在微觀層面,所反映的是資本市場上每一種個體資產所帶來的未來收益與風險的函數關系,在宏觀層面,則表現為資本資產價格的決定機制和價格體系的合理性。資本市場的衍生功能是市場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而在微觀與宏觀兩個層面的功能衍生,其中微觀層面的衍生功能表現為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交易、信息傳遞、公司治理等,宏觀層面的衍生功能則主要涉及財富再分配、消費引導、區域協調等。資本市場兩大核心功能發揮的好壞會同時從效率和風險兩個層面影響資源的配置,進而影響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在中國,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除了滿足其基本的運行規律外,還表現出三個方面的內涵特點。首先,我國資本市場服務對象具有動態變化特徵。資本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而我國經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從而造成資本市場的運行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我國資本市場服務於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資本市場要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一方面支持經濟發展從相對傳統的模式向高質量發展模式的平穩切換,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代表高質量發展的各種創新,從而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水平的不斷提升。其次,中國資本市場承擔著完善金融體系和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的重要責任。最後,在中國資本市場,國有企業是價值創造的重要載體,國有資本是社會公共財富的「壓艙石」。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經濟活動創造的價值主要由企業承擔。國有上市公司是企業的傑出代表,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載體。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價值不斷積累成為財富,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富分配極易出現分化從而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而國有資本和各類資本組成的集合投資有望成為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的「壓艙石」。我國直接融資在全社會融資總額中的比重偏低不利於資本市場的功能發揮縱觀中國金融發展與變革的歷程可知,實體經濟需求與金融制度供給之間存在緊密聯系。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金融體系組成簡單,金融功能單一,為了集中資源高速發展經濟,我國形成了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居民收入增長和產業升級加速,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以滿足社會經濟各部門對於金融功能的升級需求,以及解決傳統金融體系長期運行中不斷堆積的問題。資本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金融功能逐步優化,全社會金融資產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雖然我國直接融資的規模在不斷增長,但在全社會融資總額中的比重仍然較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存量上看,2020年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其中代表直接融資的企業債、政府債、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三項余額相加為81.93萬億元,佔比約為28.8%。如果只計算企業債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兩項余額,佔比12.6%。從增量上看,我國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企業債佔比約為12.8%,政府債佔比約為23.9%,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佔比約為2.6%。由此可見,無論從存量還是從增量上看,我國社會融資規模中各類貸款佔比仍是大頭,直接融資佔比偏小。而直接融資中,債券融資佔比大,股權融資佔比很低。2019年10月30日,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主要資產集中在房地產上,與成熟市場相比,金融資產佔比偏低。再從金融資產本身的配置來看,居民家庭持有無風險金融資產的比率明顯高於持有風險資產的比率。然而隨著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和人口老齡化加速,資本市場越來越不能滿足居民家庭快速擴張的財富管理需求,迫切需要加快發展資本市場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家庭財富管理需求。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有利於金融體系功能的優化,促成金融結構的升級,推動金融體系效率的提高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從金融功能發揮的角度切入,通過對過去十幾年來我國金融資產結構的動態變化進行分析,可以推演金融資產結構與金融功能的相互促進關系。但當前我國以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結構存在投融資渠道相對單一、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其他衍生功能不足等問題,與我國目前經濟轉型發展需求、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不適配。特別是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嚴峻的外部形勢,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社會債務水平上升較快,風險不斷沉澱和積聚,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亟待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的金融體系,迫切需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形成合理有效的定價,加速對無效資產的出清及低效率機構的淘汰,實現金融資產結構優化與質量提升,最終達到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目標,充分發揮財富管理的基本功能,不斷提升金融反映風險、分散和管理風險的作用,並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為核心完成金融功能的升級。從國際發展比較來看,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為主導的經濟體在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中往往能夠搶佔先機,轉型過程也表現得更為平穩順暢。在滿足同樣資源配置的前提下,資本市場可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的資金更為精準高效地轉化為資本,促進要素向最具潛力的領域協同集聚,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推動產業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比較各國金融體系可以發現,以銀行為導向的金融體系通常具有更加強烈的政府幹預傾向,而在以(資本)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系中,金融資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前者通常是後發國家實現趕超的工具,而後者則是全球領先國家的根本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處在人口紅利和經濟趕超時期,形成了以銀行為主導的封閉金融體系,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資源配置機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從企業角度看,我國高新技術行業、互聯網行業等在經濟中的佔比提升,企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變,企業的融資需求大、項目風險高、投入周期長,對於資本市場的要求和需求正在改變,從居民角度看,我國居民對於個人財富管理的需求提升,倒逼金融市場提供更多不同風險類型的金融投資工具,從政府角度看,政府轉型提效,不再扮演單一的國有企業背書人的角色,而是要提高國有企業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基於對多元金融市場的需求,中國需要建設開放的以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系以適應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開放」,即是同時開放對內對外的金融業准入限制,逐步開放對資本金融賬戶的管制,引入境外資金,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市場導向」,即是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市場存在更多收益與風險更為匹配的金融產品,滿足市場各類投資者需求發展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需要在發展好債券融資的同時擴大股權融資規模。雖然我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體量,目前產業升級勢頭強勁,宏觀政策環境、營商環境不斷向好,同時還擁有超過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投資者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資本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日益增強,資本市場的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但也要看到,由於以銀行信貸為代表的間接融資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存在很強的發展慣性,資本市場仍然難以充分發揮其功能,尤其在行業主體的總體實力、專業能力、層次分布、資本文化等還存在短板時。發展資本市場、提高股權融資比重需要向改革要動力,要不斷「過市場關」。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建設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建設目標就是引導市場主體按照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實現資源向更高質量和創新驅動的方向進行有效配置。這一建設目標既遵循資本市場運行的普遍規律,又符合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內涵特徵,這與以往簡單和機械地理解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有所不同。資本市場的核心是按照市場競爭的機制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風險合理定價,通過價格信號引導具有不同風險偏好的市場主體參與投融資交易從而完成資源配置和風險配置,資本市場的價格信號中既包含有盈利回報的信息,也包含有風險大小的信息。投融資雙方按照風險-回報對等原則進行交易,資本市場最終要實現的是在資源有效配置條件下的風險和回報合理匹配的均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持續不斷推進金融和資本市場領域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金融資源配置機制的改革,資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不斷提升,風險定價和管理能力也不斷提升,基本實現了四十多年無危機增長。但我國金融資源配置仍然存在粗放經營、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較低、配置不平衡、融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同時還出現了杠桿率不斷升高、風險積聚加大、監管套利和金融亂象頻發、資本無序擴張、損害投資者和消費者利益等情況。就目前資源配置的效率而言,首先,從金融資源存量上看,2001年至2019年我國廣義貨幣M2佔GDP的比率從1.43上升到2.01,在2016年達到2.08的最高值。廣義貨幣M2佔GDP比率高,單位GDP增長所投入的貨幣量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資源產出率低。其次,從金融資源增量上也可以看出單位社會融資規模(貸款增量)的GDP產出水平不高,2002年至2019年,我國GDP占社會融資規模比值由6.05降至3.84,在2009年達到2.51的最小值,表明整個金融體系的資金使用效率存在下滑趨勢。最後,從融資結構看,貸款融資占據絕對比重,債券融資受到青睞,股票、信託等融資方式的比重下滑。自2017年至2020年,貸款融資比重一直高於57%,貸款融資是社會融資的主要來源。政府債券融資在社會總融資中佔比從2019年的18.5%提升至2020年的23.9%,2018年至2020年,企業債券融資在社會總融資中佔比維持在12.7%到12.9%之間,沒有太多變化。非金融境內企業股票融資佔比則從2017年的4.5%下降到了2020年的2.6%,表明資本市場在社會融資中發揮的功能有限。從對上述金融數據分析不難看出,當前金融資源的配置不僅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且還存在著結構性問題以及不合理的資源分布問題。而不斷推高的杠桿率及風險事件和出現的金融亂象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金融資源配置的脫序與失范。為此,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特別是對資本市場本質和規律的認識,通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與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相契合的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強化資本市場的服務功能,堅持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後資本市場的服務重點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在此基礎上把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作為調整和優化金融體系結構的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把資本市場的建設作為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資本市場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精準服務,構建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等全方位、多層次支持服務體系,調動更多資源向國家戰略產業、科技產業、新興產業集中,最終實現產融結合,滿足資本市場推動實體經濟、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功能需求,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實現資本市場服務水平和質量的較大提升,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構建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路徑選擇第一,要繼續加強資本市場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設。2020年3月1日,201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正式實施,資本市場正常運行有了最基本規范。新證券法明確了資本市場各主體的權利和責任,確保所有市場主體都得以承擔起各自的職責,改變了資本市場的法治環境和發展生態。同時,新證券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全面注冊制改革拉開帷幕,這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礎性制度變革。新證券法按照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充分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為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制度基礎,使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有了較好的制度保障。特別是在注冊制下科創板的設立與運行、注冊制在創業板市場的推進以及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為中國的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樹立了標桿,開創了中國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股權融資支持以及對科創企業包容支持的時代。隨著注冊制改革由點及面推進,在發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個環節進行制度優化和創新已成為注冊制改革全面實施的堅實基礎,接下來要持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以增強市場功能建設為重點,以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為切入點,推動發行、上市、交易、並購、信息披露、持續監管、退市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改革,特別是要夯實信用基礎,按照更高要求、更嚴標准,補齊信用體系制度的短板,營造公平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在堅持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成功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原則之下,科學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情況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配套制度規則完善、強化中介機構責任等工作,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為更多優質企業融資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機制。第二,要通過進一步整合完善場內、場外各層次、各板塊的功能,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效率有較大提升。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包括主板市場、創業板、科創板、北京證券交易所、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各子市場之間層次分明、定位清晰,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錯位發展的格局,為資源有效配置和風險均衡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機制框架。下一步要在如何進一步提高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效率、突出服務的重點和激發體系的活力方面進行改革完善。首先,要繼續深化滬深交易所主板市場、科創板、創業板改革,增強其包容性、適應性和創新性,激發市場主體依法公平競爭的活力,其次,要進一步深化北京證券交易所和新三板改革,同時規范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櫃台交易市場的發展,再次,要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為中小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豐富融資渠道、降低股權融資成本、賦能科技創新,最後,要發展配套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為風險管理提供工具。與此同時,需要暢通規范資本市場體系各層次、各板塊之間的轉板機制,形成既能發揮各自功能特點,又能相互支持補充的有機體系,既有利於各類資本的快速形成,又便於促進資本要素的流動和風險的均衡配置。深化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市場之間基礎設施相互貫通和統一,加快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形成統一的債券市場。進一步完善債券發行注冊制,豐富債券產品,拓展資產證券化產品模式,擴大證券化基礎資產的覆蓋范圍。打破債券剛性兌付,強化信息披露和行業自律,完善法治基礎上的市場化風險化解機制。第三,要不斷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推動投資者保護機制體制創新。按照最新統計,截至2020年年末,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數量達到17777.49萬,其中自然人17735.77萬,非自然人41.72萬,中小投資者佔比接近99.8%,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以中小投資者為主、規模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同時,隨著居民家庭財富增加和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居民投向資本市場尤其是理財、信託、股票、基金等資產的規模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各種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案件增多,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這顯示出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投資者保護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國一直在推進證券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經過多年建設,多渠道、全方位投資者保護體系日臻完善。證券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建設的里程碑事件是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中新增「投資者保護」專章,專門強化投資者保護事前預防與事後救濟的連接。在包括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區分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先行賠付制度、代表人訴訟制度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創新,進一步拓展投資者維權渠道和降低維權成本。進入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的建設不能僅僅只考慮單邊融資功能,而是應該從發揮整個資本市場總體功能的視角、從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出發,要從細節處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通過加快推動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完善投資者權利行使、保障和救濟的制度機制,推動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更加系統、均衡、精細和務實,同時又要通過加快完善投資者保護組織體系和制度機制,加快建設完成全方位立體化的投資者保護體系,為投資者打造放心投資、舒心投資、滿意投資的投資者保護新格局,更好的分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第四,要不斷擴大專業性機構投資者和管理機構隊伍,提升投資者的專業能力和水平。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選擇更具專業能力的投資管理機構幫助其管理財富,產生了大量財富管理的需求,這些財富管理需求又反過來推動資本市場進行金融產品和工具的創新,成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尤其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保險機構、基金管理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往往更加註重上市公司基本面,會從長期的視角進行投資決策和資產配置,追求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以實現各自特定的預期投資目標。這些專業機構的投資時限相對要更長,投資規模更大,可以起到維護市場穩定的「壓艙石」作用。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傾斜力度,不斷優化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鼓勵現有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繼續發揮專業投資主力軍作用,放寬公募基金的投資選擇權和考核周期,進一步豐富私募基金體系層次,暢通募、投、管、退、監等各環節,擴大各類追求長期業績導向的專業性機構投資者范圍,積極推動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企業年金等資金入市,促進提升權益投資比例並實施長周期考核機制,不斷提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市場化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拓寬境外投資者進入股票、債券市場的渠道,提升外資參與便利度,以開放促改革,創新完善對個人投資者中長線投資者的鼓勵政策,在會計、審計、財稅、信用考核、聲譽激勵等方面,優化制度設計,加快建立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價值投資激勵機制,鼓勵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投資偏好、不同投資周期的投資主體依法經營,加快形成資本進出有序、暢通循環的多層次、多元化的資本市場新投資格局。進一步壯大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的力量,更好地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持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資本市場,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產品,鼓勵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幫助個人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鼓勵優秀外資證券基金機構來華展業,促進行業良性競爭。第五,要進一步健全法治保障和證券執法體制機制,加大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為市場健康運行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長期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因為違法成本低而備受詬病。由於違法成本低,資本市場各種違法違規的案件頻發,極大地損害了資本市場的公信力和投資者的利益。有鑒於此,修訂後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了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加大對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以欺詐發行行為的處罰為例,從原來最高可處以募集資金5%的罰款,提高至募集資金的一倍,同時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也從原來最高可處以60萬元罰款,提高至1000萬元。處罰力度的大幅度提高顯著增加了違法違規綜合成本,對證券犯罪行為形成更加嚴厲的震懾,市場環境得以進一步凈化。在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的同時,監管部門還提出了「零容忍」要求,對一切違法違規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證券執法部門集中力量查辦康得新、康美葯業等一批市場高度關注、影響惡劣的重大財務造假案件。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證監會共辦理案件740起,其中新啟動調查353件(含立案調查282件),辦理重大案件84件,同比增長34%,全年向公安機關移送及通報案件線索116件,同比增長一倍。良好的法治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最近幾年,資本市場法治建設進入快車道,稽查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初步推動形成了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相互支持的有機體系,證券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威懾力不斷增強。有鑒於資本市場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黨和國家對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意味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加快健全有利於全面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司法體系、健全證券執法體制、通過強化制度供給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效能將是下一階段的核心工作。法治興則市場興,法治強則市場強。新證券法實施以來已給資本市場帶來了諸多新氣象,資本市場的法治化不斷邁上新台階。2022年,相信在新證券法的保駕護航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定會行穩致遠。

6. 2019年中國城市家庭負債率有多少

居民負債率已達54.3%,根據央行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9年,我國居民負債率從不足18%上升至53.2%,10年間共上升35.3個百分點,年均增幅3.5個百分點,到2019年一季度末,居民杠桿率再創新高,達到54.3%。

如果從消費貸款角度計算的話,2018年底,我國居民消費貸款余額是37.8萬億,而住房貸款佔比68%,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居民用於消費的貸款,有超過2/3是在消費房子。

再加上網貸平台、電商巨頭、社交媒體推波助瀾,很多年輕人都提前消費,但這並不是不行,而是要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

7. 房地產稅立法問題!「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點了

自2011年1月起,上海和重慶率先試點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

房地產稅主要徵收對象不是廣大中低收入普通勞動者,而是高收入多套住房家庭,可以設計較高的累進調節機制。
中房報兩會記者許倩丨北京報道
與去年一樣,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仍未提及房地產稅,但這並不代表房地產稅立法工作被擱置。
3月6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十四五」規劃面向的是未來5年(2021年-2025年)。
從官方到民間都已形成共識:房地產稅是大勢所趨。
「房地產稅是遲早要出台的。房地產稅僅針對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外的房屋徵收,剛需住房基本不受影響。由於房地產稅是對納稅人財產的征稅,因此該稅徵收在糾正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房價過高。」全國政協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表示。過去10年,他一直深入參與房地產稅立法討論、論證工作。
全國政協常委、成都市原市長葛紅林建議,通過稅收調節和出台房地產稅,降低投資購房收益預期,讓投資購房回報回歸到合理水平,甚至低些。
去年底,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征,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征房地產稅。社科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其建議很大程度上會推動房地產稅加快實施。
未來5年,房地產稅開征會落地嗎?
━━━━
上海、重慶試點房產稅十年
徵收房產稅提議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彼時「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2011年1月,上海和重慶率先試點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
2011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出台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規定,要求以家庭為單位,第一套房不論面積大小,免徵房產稅;第二套及以上新購住房,人均60平方米以上部分徵收房產稅。該居民家庭中有無住房的成年子女或其他親屬共同居住、且其常住戶口在該居民家庭擁有住房內的,可並入該居民家庭按每人60平方米計算免稅住房面積。
適用稅率暫定為0.6%,但對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於上海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可暫減為0.4%。
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有180平方米免稅額度,這個面積基本上可以囊括剛需自住人群,是對剛需人群的免稅保護。
10年間,上海市房產稅收入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根據上海市稅務局1月26日發布的《上海市2020年稅收收入統計情況》,2020年上海市房產稅收入為198.7479億元(未精確到個人住房房產稅),2011年這一數據為73.662億元。
「10年間上海房價持續上揚,雖然2020年有過小漲,但整體漲幅保持穩定,房產稅在其中是有作用的,但功在根源。」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
今年1月份,上海市發布了「關於延長《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有效期的通知」,上海市2011年發布執行的這份文件經評估需繼續實施,將繼續按照執行。
除了上海,10年前試點房產稅的城市還有重慶,重慶征稅對象主要是「豪宅」。
2011年1月27日,時任重慶市市長的黃奇帆宣布,於2011年1月28日正式啟動改革試點工作。黃奇帆說,重慶房產稅征稅對象包括:對於獨棟別墅,不管存量房還是增量房,均要征稅;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兩倍以上的高檔公寓也將征稅;此外,對於在重慶無戶口、無工作、無投資的「三無」人員在重慶所購房產,購買兩套以上住房的從第二套開始徵收房產稅。
房產稅稅率為: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2倍至3倍的房產,將按房產價值的0.5%征稅;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3倍至4倍房產,將按房產價值1%征稅;4倍以上,按1.2%稅率征稅。
當時試點房產稅的理由很簡單:調節收入分配,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
今年1月份,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公告,對重慶房產稅住房價格標准給予上調。政策明確:2021年重慶主城中心城區個人新購高檔住房,是指成交建築面積價格達到22106元/平方米及以上住房。2011年,豪宅稅的稅線為9941元/平方米,10年間漲了122%。
重慶房地產市場一位分析師表示,重慶出台房產稅起到了控制高端物業過度投資、打擊投機行為的作用,穩定了當時市民對樓市預期;大面積高總價豪宅交易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根據政策規定,重慶徵收個人住房房產稅收入全部用於公共租賃房建設和維護,大量公租房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慶房價。
━━━━
「十四五」時期房地產稅會落地嗎?
每年兩會,房地產稅都是一個熱詞。但在去年及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房地產稅」並未被提及。
莫天全認為,這和當前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如今經濟發展承壓,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事件,報告沒有提房地產稅應該也是對當前時間節點的拿捏與把控。」
業界關心的是,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房地產稅推進速度是否會加快?事實上,去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趨於穩定,高層對於推進房地產稅的相關文件及講話明顯增多。
去年5月14日,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在談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進度時表示,按照安排,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產稅法草案。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同年11月,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十四五」規劃輔導讀本中發表的《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中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亦提出,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23日,劉昆又在《人民日報》發表《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再次強調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房地產稅是大勢所趨,唯一的問題是落地時間。「十四五」時期,即2025年之前,可能會是一個最佳時機。
此前,諸多市場機構預期房地產稅將在2020年完成立法,2022年開始徵收。後來中美貿易摩擦暴發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房地產稅出台速度。
「當前中國經濟已度過最困難時期,預計2021年經濟增速將出現大幅回升。在這種情況下,盡快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是較為合適的。待房地產稅立法完成後經濟也將完全回歸正軌,屆時擇機徵收房地產稅風險相對較低。」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啟迪表示。
他認為,目前房地產稅徵收已基本不存在技術層面障礙。考慮到2021年以後中國經濟將逐漸趨於穩定,房企債務風險也將得到有效治理,配合宏觀經濟政策對沖及房地產稅徵收機制的過渡性設計,房地產稅在2021~2022年完成立法、2023~2024年落地是有可能出現的。徵收房地產稅是需求側改革必由之路,不僅有助於抑制金融資源過度流向房地產市場,提升資金在經濟中配置效率,也有助於穩定居民杠桿率,增加居民消費。只有切實推動房地產稅落地,才能真正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形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近日在一次講話中建議「穩妥開征房地產稅」。他認為,目前房價過高,居民房貸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擠佔了居民消費支出,城鎮居民購房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03年的7.3%上升為2019年的26.7%。為抑制商品房投資行為,在總結一些城市探索房地產稅經驗基礎上,「十四五」時期應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科技,盡快摸清居民住房實際情況,穩妥啟動開征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主要徵收對象不是廣大中低收入普通勞動者,而是高收入多套住房家庭,可以設計較高的累進調節機制。」宋曉梧表示。

8. 《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發布顯示房產佔比居高不下,是什麼原因

2018年我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長了7.49%,增長速度高於人均GDP增速(6.1%)。

城鎮居民家庭房產凈值占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凈值的佔比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

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單一,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接近九成。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等預防性需求是家庭儲蓄的重要因素。超過六成受訪者屬於風險厭惡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同時資本市場發展迅速,資產配置成為家庭投資決策的重要內容。作為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現之一,收入和財產差距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中國家庭財富調查」涉及住戶成員信息、家庭收入支出和財產、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生活態度4個板塊,著重從城鄉差異、資產配置、投資者特徵和投資渠道等角度對居民家庭財富開展深入調查。

資產配置、財富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密切聯系。房產佔比偏高、金融資產結構單一、較高的預防性儲蓄等都與擴大內需背道而馳,導致國內需求增長乏力。單一的資產結構更加難以抵禦資產風險,不利於居民財產穩定增長。較大的財富差距對勞動供給、生產投資也有不利影響。鑒於此,需要出台切實可行的政策,切實改變資產配置不合理、財富差距加大的現狀,轉變居民的投資預期、縮小財富差距。

城鄉家庭財產差距較大

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長了7.49%,增長速度高於人均GDP增速(6.1%)。城鄉家庭財產差距較大,2018年城鎮和農村家庭人均財產分別為292920元和87744元,城鎮家庭人均財產是農村的3.34倍,且城鎮家庭人均財產增長速度快於農村。

城鄉居民在財產構成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從我國居民家庭財產結構來看,房產佔七成,城鎮居民家庭房產凈值占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凈值佔比為52.28%。人均財富增長的來源表明,房產凈值增長是全國家庭人均財富增長的重要因素,房產凈值增長額占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91%。因此,房產凈值較高的城鎮居民家庭將從房產凈值大幅增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財富積累。

城鄉居民住房構成也具有明顯差異。農村居民家庭以自建住房為主,自建住房佔比達53.18%,購買新建商品房僅佔21.81%,購買二手房佔比為6.73%。城鎮居民家庭以購買新建商品房為主,佔比達36.26%,自建住房僅佔24.43%,自建住房佔比是農村居民家庭的一半,購買二手房比例為10.97%。在我國農村居民宅基地交易尚未完全放開的背景下,與自建住房相比,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具有更高的價值。同時,我國房產凈值增長也主要體現在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上。因此,城鄉居民房產凈值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鄉居民在住房構成上的差異。

金融投資結構持續單一

隨著資本市場發展,城鄉居民投資渠道大大豐富,但從實際投資份額來看,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依然單一,農村居民尤為如此,這與我國宏觀分配格局中財產性收入佔比非常低的情形相一致。資本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推動城鄉居民金融資產的多樣性,進而提高城鄉居民的財產性收入。

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分布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高達88%,接近九成。在有數據可查的35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僅有8個國家的存款和現金占家庭金融資產比例超過了50%,這一比重超過60%的國家只有3個國家;在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比較廣的北歐國家中,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的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分別為19.34%、19.95%、31.14%和38.75%,均處於較低水平。單一的金融資產結構不利於居民家庭平衡資產風險,而且難以實現保值增值。

從風險態度自評和風險承受能力來看,持風險厭惡態度的居民佔多數。在居民家庭以風險厭惡為主、具有較強風險規避動機的情況下,不難理解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呈現單一化特徵。

本輪家庭財富調查中,被訪者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自我評分,0分表示風險承受能力最小,10分表示風險承受能力最大。統計結果表明,風險態度自評為0分的被訪者達到32.81%,是所有評分值中比重最高的,表明幾乎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群體佔比最大;風險態度自評為6分及以上的被訪者僅佔6.78%;風險自評為3分及以下的風險厭惡者比重高達70.33%。

根據家庭所能承受投資本金損失程度來衡量家庭風險承受能力,同樣體現出多數家庭是風險厭惡型。5.57%的家庭能夠承受投資本金50%以上的虧損,8.66%的家庭能夠承受本金20%至50%的虧損,21.01%的家庭能夠承受本金10%以內的虧損,多達64.76%的家庭不能承受本金虧損,這說明超過六成家庭投資行為屬於極度風險厭惡型。同時,人均財富較高的城鎮居民多數也屬於風險厭惡型,不能承受本金虧損的城市家庭比例超過五成,達到了55.2%;農村家庭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3.88%。

較高的預防性需求,推高了儲蓄比例,降低了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份額。從調查結果來看,全國家庭儲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應付突發事件及醫療支出」佔48.19%,「為養老做准備」佔36.78%,「為子女教育做准備」佔23.97%,「其他原因」佔20.57%,「不願承擔投資風險」佔13.82%。城鄉家庭儲蓄的主要原因先後位次基本一致。為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預防性儲蓄成為儲蓄的主要動因,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以降低居民對預防性儲蓄的需求。較高的預防性儲蓄導致金融資產結構單一化,同時也不利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房產形成「擠出」效應

由於家庭用於投資的資金是有限的,一般而言,家庭投資具有一定的次序,在一項投資達到一定水平或者條件後,再開展下一項投資。我國房產的擁有率、增值幅度都使房產投資成為家庭投資資金的首選,從而減少了可用於金融資產投資的份額。

我國居民家庭具有較高的住房擁有率。從居民財富角度出發,家庭財富調查所關注的是被訪家庭是否擁有住房,而非是否在現居住地擁有住房。調查數據顯示,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佔比為3.82%,沒有住房的家庭僅佔3.14%。全國家庭平均自有住房套數為1.02套,即每個家庭平均擁有1套住房。

房產凈值增速較快,助推了家庭房產投資熱情。從家庭財富結構來看,家庭財產結構變化不大,房產凈值佔比居高不下;不僅如此,家庭財產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產凈值增長導致的。從報告可以看出,家庭人均財產增長中的91%來自房產凈值增長。此外,相對於全國人均家庭財產7.49%的增速而言,房產凈值增速接近10.3%,房產凈值占家庭總財產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住房價格處於持續增長態勢,從調查數據來看,房產凈值也在不斷增長,這使得居民家庭形成了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盡管這種預期具有一定盲目性,但居民家庭的投資決策仍主要建立在過去經驗基礎上。與房地產市場相反,金融市場具有較強波動性,這影響了居民家庭的資產配置選擇,使其更傾向於房產投資。

金融投資存在群體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金融素養較低的家庭更可能面臨較高的投資風險,因而選擇遠離金融投資。高收入、高學歷群體通常具有較高金融素養,更為了解相關的金融知識、信息,加之其擁有較高收入和資產,可以在滿足房產和預防性需求基礎上投資金融資產,因而資產內容更加豐富,能夠更加游刃有餘地作出投資決策,並從中獲取收益。

隨著可支配收入提高,家庭擁有的人均房產凈值也逐漸上升。如果將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為10個等分組,進而考察人均房產價值在不同收入等分組的差異,可以發現,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等分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產凈值僅為41406.34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等分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產凈值則達到441735.8元,是最低等分組的10.66倍。人均房產原值和人均房產現值也基本呈現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房產債務余額和負債率也隨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近年來,人們對未來房價形成了上漲預期,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配置在房產上的資產都在增加。由於高收入家庭對房產購買能力和融資能力更強,因而房產負債率和杠桿率也較高。

隨著收入水平和學歷提高,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規模和結構呈現不同特徵。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家庭人均現金、活期與定期存款有所增長,且增幅越來越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等分組家庭的人均現金、活期與定期存款分別是最低等分組家庭的4.64倍、3.86倍。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活期與定期存款投資份額持續下降,而在儲蓄型保險、國債、股票、基金、期貨、借出款、其他金融資產、外幣金融資產余額方面投資比重逐漸提高;隨著學歷水平提高,家庭持有活期與定期存款的比重也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互聯網金融「城鄉有別」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模式的典型代表,能夠減少交易成本,從而刺激用戶的金融需求,這對傳統金融造成了巨大沖擊。

調查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最主要功能是消費支付。無論在全國范圍還是分城鄉統計,使用過互聯網消費支付功能的消費者遠超通過互聯網投融資的人群;其中,使用過互聯網金融投資功能的群體又明顯多於通過互聯網融資的群體。在消費支付中,互聯網金融平台的使用隨著家庭財富增長逐漸增加,使用互聯網金融投資手段遠不如互聯網消費支付手段普遍。目前,普通群眾對互聯網金融投資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疑慮,互聯網金融投資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掘。

相對而言,人們對互聯網融資平台的熟悉程度較低。隨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互聯網融資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再加上快捷的還貸款手續以及靈活便利的還貸款期限,近年來互聯網融資功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互聯網融資缺乏像支付寶、微信支付、余額寶等消費支付和金融投資領域的標志性產品,各種產品知名度還不夠高,使用率也相對較低。

此外,發達地區的互聯網金融工具使用率更高。在城鎮,超過70%的被訪者使用互聯網支付;在農村這一比例僅不到30%。數據顯示,東部地區使用互聯網支付手段的居民佔比接近全部城鎮居民,且使用3種及以上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佔比明顯高於其他,使用兩種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佔比也超過僅使用一種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中西部地區使用互聯網支付的比例則與東部地區有較大差距,金融素養相對較高的城鎮居民從互聯網金融中獲得了更多便利。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9. 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多地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半個月,成都、福州、蘇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首套房、二套房按揭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且部分銀行出現額度緊張、放款周期變長的現象。一方面,部分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利率上行,謹防樓市過熱,另一方面,部分銀行也對自身的房貸額度進行了調整。
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不僅是房貸政策,多地的購房政策、土地政策等全方位從緊。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部分重點城市房貸利率上浮
一位南京地區銀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為防止樓市過熱,相關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房貸利率上浮一定比例,目前該銀行整體房貸業務額度也有一些收緊。
某國有大行杭州某支行營業部主任對記者說,目前該行的首套房房貸利率是從上浮5%提高到上浮8%,放貸額度也需要等候。另一家位於杭州的銀行的相關人士也表示,首套房房貸利率目前也上浮到8%,二套房房貸利率則維持在10%,沒有變化。該人士也表示,目前房貸額度較為緊張。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一周前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天津地區有11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由基準漲至最低上浮5%,蘇州地區有5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南寧地區多家銀行也上調了房貸利率水平。另外,寧波地區房貸利率最近也開始悄然上漲。中行、交行和興業率先將首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5%調整至上浮10%,二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10%調整至上浮15%。
整體來看,目前房貸利率上浮主要集中在部分重點城市。一位國有大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目前總行層面在房貸政策上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地方上會根據市場情況以及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進行調整。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稱,按揭貸款利率出現上調或者額度控制的城市大多為今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較高的城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5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0.7%。近期房貸利率有所調整的成都、福州、南寧、武漢、西安等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均高於70城平均水平。
穩房價穩地價 調控態勢明顯
房貸政策的收緊可被視為房地產整體調控趨嚴的一個縮影。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高達251次,相較2018年同期的192次上漲31%。從6月單月來看,我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達46次,較5月也有明顯增長。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2018年11月前,各地發布的樓市調控政策以收緊為主,從2018年11月開始,各地發布的收緊的樓市調控政策明顯減少。今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自那時起,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態勢則再次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
在樓市方面,在4月底和5月中旬,住建部兩次對此前價格累計漲幅較大的10個城市發布預警。隨後,蘇州召集30餘家地產商舉行座談會指出,要將今年當地房價漲幅控制在5%之內。而西安也在房價連續上漲39個月後,發布最嚴限購令,即自6月20日起,從市外遷入戶籍的居民家庭在西安購房需滿足落戶滿1年、或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條件。而對於非西安戶籍的居民家庭,則需滿足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滿5年的條件才可在西安購房。
在土地方面,東莞日前則出台最新的土地報價規則。在新的規則下,土地拍賣不再是價高者得,土地的最終成交價是最接近所有報價者的終次報價的平均價。這樣做可以限制「地王」的誕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稱,上半年調控呈現出「雙邊多點」效應,「雙邊」即在因城施策下,熱點城市政策總體從緊,而存在房價下跌風險的城市會出台「托市」政策;「多點」體現在調控不僅針對房價,還針對地價、限售、限購、公積金等多維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秦虹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管理的要求目標就是可量化、可考核的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地價是前提,穩房價是結果,要防止房價透支過多所帶來的後續一系列的經濟、金融、社會、城市方方面面的風險,穩預期是根本,必須建立一個對未來房地產政策、房地產市場比較清晰的預期判斷。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居民杠桿率水平為53.2%,遠低於美國居民的76.1%。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居民杠桿率絕對水平較低,但是仍需警惕其過快增長的風險。
恆 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就表示,我們仍應警惕居民杠桿過快上升風險。中國居民部門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經歷了三輪快速加杠桿,杠桿水平從新興市場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迅速靠攏,安全空間被快速消耗。居民杠桿的過快上升將帶來銀行資產惡化、金融風險積聚以及抑制居民消費增長等不良影響。
這一問題也已經引發了監管部門人士的高度警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的住戶部門杠桿率急速攀升,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持續的水平。更嚴重的是,新增儲蓄資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占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為,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他表示,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徵,不同地區房價有漲有跌都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劃算。

閱讀全文

與2019全國居民杠桿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企幹部能否參股非上市公司 瀏覽:499
用於引進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瀏覽:563
融資融券承做 瀏覽:479
怎樣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價格 瀏覽:620
融資融券華泰網上開通 瀏覽:489
不同形態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瀏覽:153
元理財基金 瀏覽:838
黃金代碼查詢 瀏覽:259
同方股份收購壹人壹本失敗 瀏覽:334
上海長江聯合石油交易所 瀏覽:78
朝鮮黑市匯率2016 瀏覽:106
公司結匯看哪個匯率 瀏覽:311
中國外匯管制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23
固定換固定是金融資產嗎 瀏覽:914
平安離職傭金 瀏覽:675
內黃金星啤酒廠電話 瀏覽:269
股東紅利分配 瀏覽:800
融資顧問經營范圍 瀏覽:756
2016按揭貸款計算器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