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BPO具體是做什麼工作的
BPO是指企業檢查業務流程以及相應的職能部門,將這些流程或職能外包給承包商,並由承包商對這些流程進行重組。
BPO是將職能部門的全部功能(比如事務處理、政策服務、索賠管理、人力資源、財務)都轉移給供應商。外包供應商根據服務協議在自己的系統中對這些職能進行管理。一些BPO合同是根據服務水平進行支付的,將供應商的收入與業務績效或成本節約程度聯系起來。
擴展材料
1、BPO是將公司的部分業務對外承包,即把原來由公司內部處理業務流程外包的某些業務交給公司外部實體去完成。因此,對外包業務與外部承包人的確定有一個權衡與選擇的問題。
2、以BPO模式運作的公司與外部承包人之間是「長期合同」的關系。即一種責、權、利明確的,長期穩定的關系。
3、實現BPO運作,其出發點與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使公司股票增值,即增大贏利。
② BPO是什麼
商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BPO)是指將本方商務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
通過將客戶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運營中流程轉移到服務商,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從而提高客戶流程自動化的能力。
商務流程外包的主要目的是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以期更好地更專注地服務於核心業務。
現狀:我國軟體企業大都是通過系統集成獲得第一桶金,但各方面都很薄弱。BPO是發展中國家軟體企業壯大的機遇,它不僅為軟體企業帶來成長空間,更重要的是能夠促使軟體企業工程化、規劃化,從而迅速提高企業乃至產業競爭力。
BPO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是塊誘人的蛋糕。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公司統計,自1999年以來,全球BPO市場的年增長率平均為23%,成為IT外包中增長最迅速的業務,2004年全球BPO服務市場總收入達到3000億美元。
③ BPO行業是什麼工作
BPO:商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BPO)是指將本方商務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
通過將客戶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運營中流程轉移到服務商,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從而提高客戶流程自動化的能力。
(3)bpo匯率業務擴展閱讀
IT外包
外包將您解放出來以更專注於核心業務。外包合作夥伴為您帶來知識,增加後備管理時間。在執行者專注於其特長業務時,為其改善產品的整體質量。外包協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外包協議使企事業節省9%的成本,而能力與質量則上升了15%。
公司需要獲得其內部所不具備的國際水準的知識與技術。外包解放了公司的財務資本使之用於可取得最大利潤回報的活動。
外包使一些新的經營業務得以實現。一些小公司和剛起步的公司可因外包大量運營職能而獲得全球性的飛速增長。
一方面,有效的外包行為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在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把那些非核心的部門或業務外包給相應的專業公司,這樣能大量節省成本,有利於高效管理。
舉例來說,一個生產企業,如果為了原材料及產品運輸而組織一個車隊,在兩個方面其成本會大大增加:
1、管理成本增加,因為它在運輸領域不具備管理經驗;
2、因管理不善,運輸環節嚴重影響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工作,從而導致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成本增加。如果把運輸業務外包給專業的運輸企業,則可以大幅度降低上述成本。
④ 什麼是bpo行業
商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BPO)是指將本方商務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通過將客戶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運營中流程轉移到服務商,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從而提高客戶流程自動化的能力。最常見的就是銀行的代發工資服務。
拓展資料:
BPO 在世界范圍,特別在發展中國家的擴展,是由於IT技術在這些國家的發展,加上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想以較低價格外包非核心業務職能的企業需求增多的結果。例如,一家美國公司在本土做一個項目需要花費一百萬美金,但是在其他地區外包只需要五萬美金,所以就把這些業務給那些服務提供商來完成,這就是BPO邏輯的核心。
⑤ BPO是什麼意思
BPO的全稱是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意思是業務流程外包。
1、In such a trend under the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services provide a very big help.
在這種大勢所趨之下,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2、The first business trust, trust relationship of trust repair process outsourcing and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literature review.
本文首先對信任概念和維度、信任修復、業務流程外包的研究文獻進行了回顧。
3、Thanks to this trend, the global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 BPO) Instry is under high development.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BPO(業務流程外包)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4、The management model of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can make it possible to help companies realize these goals.
業務外包這種經營管理模式使企業實現這些目標成為可能。
5、SWOT Analysis of China Undertaking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中國承接業務流程外包的SWOT分析
6、This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strategy was bold and a big change.
這種業務流程外包策略不僅大膽,而且帶來了重大改變。
⑥ 什麼是BPO
商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BPO)是指將本方商務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
通過將客戶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運營中流程轉移到服務商,將公司有限的資源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從而提高客戶流程自動化的能力。
商務流程外包不僅有利於提高公司本身的核心業務能力和效率,由於大多數的外包通常會選擇有人力資源優勢的地區或國家,這樣還相對降低了這部分商務流程的成本。而且通過專業的外包方經營還有利於提高這部分流程的自動化能力。
因管理不善,運輸環節嚴重影響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工作,從而導致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成本增加。如果把運輸業務外包給專業的運輸企業,則可以大幅度降低上述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也因市場競爭的激烈面臨巨大的挑戰。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成為了企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
因此,外包以其有效減低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特性成了越來越多企業採取的一項重要的商業措施。
⑦ BPO業務是做什麼的 通俗點
這是較為通俗的說法:業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是隨著企業將業務職能,如應收帳款科目和采購科目的管理和最優化移交給第三方,由第三方基於預先確定好的一套執行標准和原則來管理這些活動而應運而生的。
BPO是英文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的縮寫(試譯為「業務流程外包」,簡稱「業務外包」),其定義是:「以長期合同的形式,將公司的某項業務交由外部業務提供者去完成,以達到校公司股票增值的目的」。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明確三點:第一,BPO是將公司的部分業務對外承包,即把原來由公司內部處理的某些業務交給公司外部實體去完成。因此,對外包業務與外部承包人的確定有一個權衡與選擇的問題。第二,以BPO模式運作的公司與外部承包人之間是「長期合同」的關系。即一種責、權、利明確的,長期穩定的關系。第三,實現BPO運作,其出發點與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使公司股票增值,即增大贏利。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包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特別是在製造業部門,它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手段。最早的外包活動嘗試主要由大企業進行,集中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現在,隨著網路技術、高速數據網路方面的進展,以及帶寬能力的增加,外包范圍有擴大,包括一系列管理事務,因而,企業現在可以「卸下」整個業務職能。目前,BPO 服務的提供涉及金融、保險、醫療、人力資源、抵押、信用卡、資產管理、顧客照料以及銷售和營銷等領域。
對於具體的BPO 服務來說,其復雜程度不盡相同,既有數據輸入或開列賬單等基本的管理職能,又有需要具備決策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較為復雜的事務。事務復雜程度增加,提供BPO服務所需的技能水平也隨之上升。
有關學者認為,BPO有許多鮮明的特點,有利於加快企業的發展,有可能成為「新千年裡公司發展的新模式」。
第一,BPO能有效地改善輔助業務對核心業務的支持作用,增加整體贏利。公司業務可劃分為核心業務與輔助業務,BPO運作的主要對象是對整體業務起支撐作用的輔助業務,如財務、計算機軟體系統等。這些輔助業務對外承包給專業化公司後,其業務質量能得到顯著而迅速的改善,從而對核心業務起到推動作用,增加整體贏利。
第二,BPO能進一步突出對核心業務的重點管理,同時實現對輔助業務的有效控制。將部分輔助業務外包,有助於公司管理層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核心業務上。而在輔助業務管理上,作為業務承攬方的外部專業化公司,對其承攬項目的服務等級、成本構成、質量檢測等有著明確的標准和承諾,這樣,公司就可根據合同的履行情況實行對輔助業務的成本—質量控制,實現預期目標。
第三,BPO在提高外包業務質量的同時,也將這一業務領域改變成為具有創造性的領域。在公司內部,輔助業務常被視為「日常性工作」,是一筆「經常性費用」。當由外部專業化公司的雇員們接手這些業務後,這些業務的性質不再是「日常性工作」,而是「新的就業機會」。他們能以一種充滿激情的態度,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這些工作。此外,外部專業化公司常常是所從事業務領域中的技術領先者,他們對所承包的業務施以優化設計、科學運作與管理,並跟蹤最新技術發展,不斷更新公司的系統。
第四,BPO有利於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打破傳統的行業(業務)界線,與外部公司形成跨業務領域的聯合,構成長期的戰略夥伴關系,增強彼此的競爭力。
第五,BPO有利於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由於實現了對輔助業務的成本—質量控制,對業務進行更新與優化設計,採用先進技術等,因此能有效地控製成本。
⑧ 什麼是BPO業務
BPO業務就是把非核心崗位或業務流程分離出去,通過專業的人員管理以及規范化的操作流程,簡化客戶的用工程序,減少人員管理的成本;以先進的IT技術和系統支持,降低企業的用工風險、提升企業管理效率,讓客戶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將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核心業務中。外企德科就挺好的,經驗豐富,而且很專業
⑨ BPO是做什麼的
業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企業檢查業務流程以及相應的職能部門,將這些流程或職能外包給供應商,並由供應商對這些流程進行重組。
BPO是將職能部門的全部功能(比如事務處理、政策服務、索賠管理、人力資源、財務)都轉移給供應商。外包供應商根據服務協議在自己的系統中對這些職能進行管理。一些BPO合同是根據服務水平進行支付的,將供應商的收入與業務績效或成本節約程度聯系起來。
BPO是將公司的部分業務對外承包,即把原來由公司內部處理的某些業務交給公司外部實體去完成。因此,對外包業務與外部承包人的確定有一個權衡與選擇的問題。
以BPO模式運作的公司與外部承包人之間是「長期合同」的關系。即一種責、權、利明確的,長期穩定的關系。
實現BPO運作,其出發點與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使公司股票增值,即增大贏利。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包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特別是在製造業部門,它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手段。最早的外包活動嘗試主要由大企業進行,集中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
隨著網路技術、高速數據網路方面的進展,以及帶寬能力的增加,外包范圍有擴大,包括一系列管理事務,因而,企業可以「卸下」整個業務職能。
BPO 服務的提供涉及金融、保險、醫療、人力資源、抵押、信用卡、資產管理、顧客照料以及銷售和營銷等領域。
對於具體的BPO 服務來說,其復雜程度不盡相同,既有數據輸入或開列賬單等基本的管理職能,又有需要具備決策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較為復雜的事務。事務復雜程度增加,提供BPO服務所需的技能水平也隨之上升。
優點
全球勞動力套利可以從較低的國際勞動力成本中節省大量資金,這可能是離岸外包的主要動機。規模經濟和專業化帶來的成本節約也可以激勵外包,即使不是離岸外包。自 2015 年以來,間接收入收益日益成為額外的動力。
上市速度。為此,開發了一個新流程:「外包外包流程」。管理的詳細杜邦公司的CIO信達霍爾曼的40億美元10年的外包合同計算機科學公司和安達信咨詢公司進行外包,從而避免『發明了,如果我們做這些是內部的一個過程。』後來發展起來的一個術語是中包。
通過允許組織在需要時為他們需要的服務和業務功能付費,外包可以提供更大的預算靈活性和控制力。人們通常認為它可以減少僱用和培訓專業人員,提供專業知識,並減少資本、運營費用[34]和風險。
「做你最擅長的,把其餘的外包」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商業標語,由管理顧問彼得德魯克在 1990 年代首次「創造和發展」 。該口號主要用於倡導將外包作為一種可行的商業戰略。
早在 1989 年,德魯克就在他的《華爾街日報》題為「出售收發室」的文章中開始解釋「外包」的概念。
⑩ 國際收支平衡的效應分析
當一國國際收入等於國際支出時,稱為國際收支平衡。一國國際收支的狀況主要取決於該國進出口貿易和資本流入流出狀況。
一國國際收支處於不平衡狀態時,市場機制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調節,但這種調節的力度有限,特別是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要實施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彌補市場對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其所實施的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別分析在浮動匯率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
一、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由於匯率是隨著市場變化自動調節的,因此,無論國際收支是處在順差還是逆差狀態,市場機制都會自動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這種調節機制可從下面的分析中看出。
在圖1中,由曲線LM和曲線ISo的交點Eo決定了初始的均衡產出為Yo,均衡利率為io。
均衡點位於國際收支平衡曲線BP的左上方,說明出現國際收支順差。
在浮動匯率的情況下,如果國際收支是順差,本幣價格(即匯率)就會提高。本幣價格提高,又會引起出口減少進口增多,ISo曲線會向左移。由於這一點,經常項目這一塊的順差會減少,或逆差增加。要實現國際收支均衡,就要使資本項目中的外資流入增加,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高國內利率水平,這樣BPo曲線不斷上移。當順差不斷縮小時,均衡點和BP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斷接近直到最後這一距離消失。這時新的均衡點出現,亦即是IS1、LM、BP1三條曲線交於E1。在這一點上,貨幣和產品市場以及國際收支實現均衡。
在圖2中,均衡點Eo處於國際收支平衡曲線BPo的右下方,這表明該國經濟出現了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逆差會使匯率下降,從而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國際收支狀況改善,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出口增加,順差增加或逆差減少。由此,達到國際收支平衡的利率水平會下降,BPo向右下方移動。曲線移動使均衡點靠近國際收支均衡曲線。這個過程繼續進行下去,ISo曲線移至IS1,BPo曲線移至BP1,國際收支平衡實現,新的均衡產生,新的均衡點為E1。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市場機制發揮著自身的正面作用,有效地進行著自動調節,使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又使國際收支不斷保持平衡。但在有些情況下,如經濟過冷或過熱,政府也會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來加以主動調節, 以使國民經濟按合理的速度發展。政府採取的主要政策有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這兩種政策的作用過程,都會引起利率的變動,從而使得BPo曲線產生上下移動,其作用的效果要比封閉經濟中的情況復雜一些。如果設定政府無論是採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是為了使國民經濟進一步增長,那麼,在浮動匯率下,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所呈現的效果則大相徑庭。
一國採用積極財政政策,一般是在國際收支處於順差時,而且這種順差主要是由凈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政府增加支出,需求擴大,IS曲線右移,收入水平增加,價格上升,出口下降;在貨幣供給量不變時, 國內利率上升,BP曲線向上方移動;價格上升和收入持續增加會導致進口持續增加,進而使外貿出現逆差:與此同時,在國際資本高度流動的條件下,利率上升會導致國外資本大量流入,在此期間外資流入額往往大於進口增加額,國際收支仍出現順差。順差不斷增加,會使本幣供不應求,本幣出現升值壓力。由於匯率是自由浮動的,本幣匯率上升,出口競爭力減弱,Is曲線向左移。這表明在浮動匯率條件下,財政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在開放條件下,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乘數放大效應會比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小一些,這是由於在開放經濟中乘數效應中的一些環節會通過貿易或投資轉移到國外去。例如,政府投資幾十億元建一座發電站,但部分設備、材料、技術從國外進口,那就會增加國外的總需求,使得政府增加的開支對本國經濟的刺激作用減弱。如果一國處於經濟過熱階段,政府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其收效也不大,只是作用過程與上面所述過程相反。
在浮動匯率下,政府使用貨幣政策,其作用過程為:政府如果增加貨幣,利率下降,資本外流增加,逆差增加:利率下降,投資增加,收入增加;進口增加,逆差增加。但由於逆差太大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進而導致出口增加,外貿狀況得到改善,IS曲線向右移,國民收入增加,同時BP曲線會下移,這個過程持續一定時間,新的均衡就會實現,經濟以更快速度增長。當然,這種條件下的貨幣政策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一個國家金融市場成熟程度,外貿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外貿結構等。不同的國家在這些方面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在浮動匯率下採取貨幣政策的效果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調節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是經濟處於過熱階段,政府採取緊縮貨幣政策,過程與上所述相反,效果一般是會比較明顯的。
二、固定匯率制度下國家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在固定匯率制度條件下,匯率主要不是由市場來調節的。在本幣波動較大時,政府為維護固定匯率,都會主動採取干預措施,下面看看在固定匯率下,在一國分別存在國際收支順差和逆差時,政府實施貨幣政策的調節機制是如何運行的。在圖3中, 曲線ISo和曲線LMo的交點決定的初始均衡點Eo(io,Yo)在初始時表明國際收支是順差。而順差使本幣在外匯市場上供不應求,面臨升值的壓力。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為了維護固定的匯率,政府的主要辦法是增發貨幣,使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從圖形上看,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使曲線LM0右移至LM1位置。在一般情況下,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會提高本國絕對價格水平。其他與本國發生貿易關系的國家絕對價格水平不變或提高幅度小於本國絕對價格水平提高幅度時,這會使出口需求會下降,ISo曲線左移, 同時BPo曲線向上移動,從而使均衡點和國際收支平衡曲線接近。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時恰好所有與本國有外貿業務的國家物價水平也上升且大於本國物價水平上升的幅度的時候,則這一結論不成立。國外需求減少的這一結果,會使國際收支中順差減少;當ISo移至IS1,BPo移至BP1時, 曲線LM1與曲線IS1的交點恰落於BP1曲線上,國際收支平衡得以實現。交點E1成為新的均衡點(虛線為調整後的情況)。
在圖4中,初始均衡點Eo處於初始平衡曲線BPo的右下方,說明經濟發生了國際收支逆差,逆差導致對國外貨幣需求的增加。為了維護固定的匯率,政府出售外匯儲備購買本國貨幣,從而導致本國名義貨幣供給量減少,在圖形上表現為LM曲線向左移至LM1(虛線)。在一般情況下,本國名義貨幣供給量減少會導致國內絕對價格水平下降。與本國有貿易業務關系的所有國家綜合絕對價格水平不變或下降幅度小於本國下降幅度時,需求增加,IS曲線右移,BP曲線也會向下移動。當ISo移至IS1(虛線),BPo移至BP1(虛線)時, 曲線LM1與IS1的交點恰落在BP1之上。新的國際收支平衡形成,E1點為新的均衡點。
以上兩種情況只表明在固定匯率條件下,政府被動運用貨幣政策後,新的均衡是如何實現的,這只反映了部分狀態下的調節機制,並不能說明這種政策就是有效的。事實上,在固定匯率條件下, 由於匯率的自動調節機制不存在了,政府為維護固定匯率所實施的貨幣政策,盡管不能說一點效果也沒有,但從普遍和長期的角度來看,其作用是很小的。所以,一般而言,在經濟衰退時,就不能依靠增加貨幣供應的辦法來刺激經濟;在經濟過熱時,也不能依靠減少貨幣供應的辦法來控制通脹。設想在經濟不太景氣或者在上面圖形中反應出的新的均衡點仍然達不到政府所期望的發展速度時,政府為了刺激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便採取擴大貨幣供給的辦法,貨幣增加,LM曲線右移,利率下降, 資金外流;利率下降和貨幣供給量增加,導致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會使進口增加。上述變化又會使國際收支出現逆差,造成本幣貶值。在固定匯率下,貨幣當局必須拋出外匯,購買本幣,從而減少貨幣供給量,但這個過程繼續下去,LM曲線回復原位,顯示貨幣政策無效或效果不大,所以其對經濟的整體調節作用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再設想在經濟過熱時,政府採取緊縮貨幣的辦法,貨幣供應減少,利率上升,外資流入,順差增加;收入下降,進口下降,順差增加;價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順差增加; 以上因素推動本幣面臨升值壓力,為維護固定匯率,政府又不得不注入本幣,買進外幣,政府緊縮貨幣政策失敗。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的財政政策一般會取得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政府實施增加支出的財政政策,支出增加,IS曲線右移,收入水平上升,在貨幣供應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利率必然上升,外資流入增加;收入增加,進口增加,但由於外資對利率反應的彈性大,利率下降會使外幣流入數量很大。所以,一般來講,政府支出增加到一定的幅度,順差會增加很多,於是本幣面臨升值壓力。為維護固定匯率,政府買進本幣,賣出外幣,LM曲線向右移。結果,一方面是官方外匯儲備增加,另一方面是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加,經濟可加速增長。如果該國是處於經濟過熱階段,為減緩經濟發展速度,政府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一般也會取得預期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減少支出,在貨幣供給量不變時,利率會下降,外資大量流出,逆差最後會很大,本幣面臨貶值壓力,政府為維護固定匯率,會買進本幣,賣出外幣。本幣供應減少,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正是由於以上原因,所以對於國內金融市場尚不完善、貨幣政策效果本來就不明顯的發展中國家來講,採用固定匯率制度可以使政府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財政政策去調節經濟運行。而對於金融市場成熟的發達國家來講,由於貨幣政策在此匯率制度下起不到好的調節經濟的效果,所以都轉而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在此匯率制度下,政府的貨幣政策會取得好的調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