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拉美危機匯率

拉美危機匯率

發布時間:2022-04-12 08:52:32

A. 關於拉美地區經濟問題

繼續衰退 難見好轉--拉美經濟現狀與展望

根據世界銀行剛剛發表的公報,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經濟在2000年出現短暫復甦、2001年基本停滯之後,今年將收縮1.1%左右,是2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拉美成為世界經濟紀錄最差的一個地區,2003年的前景仍然比較黯淡,將是各地區中增長率最低的一個。另據聯合國拉美經委會統計,本地區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9%,貧困化問題再次凸顯。拉美地區經濟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二是被阿根廷危機所拖累,如果不計算阿根廷,拉美今年雖然增長速度明顯減緩,但是還可以有1%的增長。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今年經濟復甦無力,使整個世界經濟繼續處於低迷狀態中,也使年初拉美經濟靠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帶動的希望破滅。拉美基本出口產品(主要是初級產品)價格下降15%,出口出現大滑坡,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占國內生產總值2.2%);外國直接投資400億美元,比1990年代後期年均730億美元大大減少,而且由於國際借貸條件苛刻,除了國際多邊機構的緊急救援性貸款外,直接投資基本成了拉美獲取外資的唯一途徑,因此整個地區資本流向再次逆轉,如同1980年代那樣,拉美地區再次成為資金凈輸出地區。地區內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到10年來最低水平,國際儲備總計1500億美元,是98年俄羅斯危機以來最低的。

阿根廷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下降12%,工業生產能力閑置率達80%,失業率高達21.5%,全國半數以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國內市場萎縮,超市和大型商場營業額分別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機首先對周邊國家產生影響,巴西對阿根廷的出口減少80%,智利對阿出口也下降一半,與阿根廷金融關系密切的烏拉圭爆發了金融動盪。這三個國家都發生了貨幣貶值,阿根廷經濟衰退是其中一個原因。阿根廷危機對本地區其他國家的影響沒有那麼直接,受阿根廷以及巴西債券價格暴跌的影響,拉美國家發行債券困難,比去年減少50%,年利率高達15%。

據拉美經委會的預測,2003年拉美經濟增長在2.5%-3%之間,這不足以改善就業狀況,也不足以減少貧困人口。有專家認為,自1997年以來,拉美又經歷了一個「失去的5年」,在此期間,地區人均產值減少了2%,今年貧困人口上升到占總人口的44%(去年為43%),赤貧人口率從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貧困人口凈增加700萬,其中600萬是赤貧人口。要實現聯合國確定的在2015年前減少50%貧困人口的目標日益困難。拉美國家持續的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和社會支出不足,造成社會緊張,而各國政府受制於外部壓力,調整財政、匯率、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以促進復甦的行動空間有限,有人指出拉美很可能進入了一個長時期的低增長階段。20世紀90年代在拉美普遍推行的經濟模式所預期的前景與當前的實際狀況存在極大差距,2002年的形勢發展凸顯了這個差距,人們對現行發展模式和規則的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產生了許多疑問。阿根廷曾是推行現行模式的典範,現在則受到最沉重的懲罰,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對整個拉美有普遍意義。

概括地表述,全面推行(市場決定一切的)新自由主義和被動地捲入全球化,使得阿根廷經濟高度外國化、對外依賴度過高、國家失去經濟自主權,只見數字不見人的市場原則加劇兩極分化,造成貧困人口激增、內需不足,發展難以持久,這就是阿根廷目前遇到的問題關鍵所在。

在全面私有化過程中,由於國內資本不足,阿根廷主要國有企業幾乎全部被外資收購,其實許多外資例如占阿根廷外資首位的西班牙資本也是從國際資本市場上圈來的,並非自有資本。私有化成了外國化。全國100家大企業中,本國資本的僅7家,電信、水電氣供應、航空被外資壟斷,10家最大銀行中外資佔7家,90的碳氫化合物生產被外資控制,外資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進口。國家財政靠舉債維持,償債能力成了衡量該國經濟狀態的唯一尺度,國際評估機構握有對阿根廷經濟的生殺大權:說你風險度高,資本就抽逃,本國政府說破嘴皮也無人相信。新自由主義認為只要把蛋糕做大,各階層分得的那一份自然就跟著變大。事實是,正是在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經濟發展速度較高時,貧困人口開始增加,原先的中產階級跌入貧困階層,國內消費下降,增長缺乏後勁。有一種理論認為,產生飢荒的原因是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是按算數級數增長。然而阿根廷的食品生產增長遠超過人口增長,在這個世界糧倉竟然也發生了兒童因營養不良死亡的慘劇,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按照傳統經濟學說,在衰退時期應該採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阿根廷經濟已經衰退到極點,可是卻不能採取任何刺激生產的政策,因為債權人要求阿根廷繼續採取緊縮政策,以保障還債能力,這也是阿根廷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難以達成協議的關鍵原因。阿根廷公共債務約1500億美元,從現在到2003年底僅應該償還的所欠IMF、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的債務就有132億美元,而阿根廷的國際儲備只有100億美元。幾乎所有拉美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債務問題,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的債務比阿根廷多一倍以上,拉美的危機實際仍然是債務危機。

阿根廷因宣布暫停償還債務而受到嚴厲懲罰,委內瑞拉查維斯政府也因為偏離新自由主義而被孤立,然而最近巴西的魯拉、厄瓜多的古鐵雷斯相繼在大選中獲勝,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義傾向、對全球化持懷疑態度的政治派別的代表人物,這反映出拉美人民正在對10年經濟改革的得失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尋求一條更適合各自條件的發展道路。

B. 分析貨幣危機的形成原因

貨幣危機是金融危機的一種,是指對貨幣的沖擊導致該貨幣大幅度貶值或國際儲備大幅下降的情況,它既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成功沖擊(即導致該貨幣的大幅貶值),也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未成功沖擊(即只導致該國國際儲備大幅下降而未導致該貨幣大幅貶值)。對於每個國家而言,貨幣危機的程度可以用外匯市場壓力指標來衡量,該指標是匯率(按直接標價法計算)月變動率與國際儲備月變動率相反數的加權平均數。當該指標超過其平均值的幅度達均方差的三倍時,就將其視為貨幣危機。

根據以往所發生的貨幣危機,經濟學界出現了幾種解釋危機的理論:

1、對應於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產生了財政赤字導致貨幣危機的理論。其理論機理為:財政赤字的增加將促使通貨膨脹上升,進而造成出口品成本上升、貿易條件惡化、經常項目赤字增加。當國家外匯儲備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當局不能釘住匯率,同時,公眾也能看到即將到來的崩潰,實際貨幣余額需求降低,對中央銀行外匯儲備進行投機沖擊,從而引發外匯儲備的突然耗竭。

2、1992年的英鎊危機,產生了國內外經濟周期不一致導致的貨幣危機理論。該理論認為,國家間經濟增長周期的不一致所導致的一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內在沖突,是貨幣危機的最根本原因。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當一國採取釘住匯率制時,中央銀行必須通過利率政策來保持幣值的穩定,但如果本國與所釘住貨幣國家的經濟周期不一致時,就會導致匯率與利率水平的矛盾,而當投機者注意到政府難以維持釘住匯率時,就會對該國貨幣發動攻勢。

3、國外游資的沖擊導致貨幣危機理論,可以解釋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貨幣金融危機。該理論認為,在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但國內經濟運行不健全的國家,往往會吸引大量的短期外國資本,這些外國資本主要是些專事貨幣與證券市場投機的游資。真正從事產業活動的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非常稀少。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不言自明的。

4、宏觀經濟政策失誤導致貨幣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是由於宏觀經濟政策不當或體制僵化使宏觀經濟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而導致匯市和股市暴跌引發的。根源在於東南亞各國僵化的匯率機制和脆弱的銀行體系。

二、避免貨幣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

貨幣危機固然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但貨幣危機並不是絕對不可避免的。其中,制定適當的匯率政策及其他宏觀經濟政策意義重大。

1、治理內部經濟環境,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從根本上講,對外來投機資本沖擊的制動權在於實施正確的財政、貨幣及匯率政策,健全國內經濟本身,提高國內經濟的抵抗力。

貨幣政策要堅定,以防止貨幣進一步過分貶值。貨幣無休止地下滑,不僅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的惡果,還會對借有外國貸款的國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的收支平衡造成巨大壓力。另外,還要著重解決金融部門存在的弱點,在許多情況下,虛弱但又可能生存的金融機構必須進行重建和再資本化,而那些無償還能力的需要關閉或被強者所兼並。

在外幣政策方面,要實行匯率目標區管理,增大匯率的彈性,以減少國際資本流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在浮動匯率成為各國貨幣制度主流的大環境下,與一種貨幣保持緊密聯系的匯率制度面臨一系列問題:本幣的強弱直接取決於被釘住國的經濟表現;在兩國經濟結構存在較大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利率作為本國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明顯削弱;釘住匯率制要求本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必須將匯率穩定作為首要目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現與本國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現象。因此,嚴格的釘住匯率往往是以犧牲國內經濟穩定來謀求匯率穩定的,在決定匯率水平的最基本因素 國內經濟狀況不佳時,匯率會有貶值的趨勢,若不及時下調匯率,勢必讓投機者有機可乘,從而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2、資本帳戶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開放不能操之過急。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對市場所在國的經濟和整個世界的經濟,既有有利影響,又有不利影響。一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轉效率,促進了資本國際間的自由流動與合理配置,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信貸投資的發展;另一方面,削弱了主權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加深了各國間的矛盾和摩擦,便利了投機資本的流動,加劇了金融資產價格的過度流動和金融市場的動盪,因而增加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東南亞國家的實踐證明:資本帳戶過早開放,會使國內經濟極易遭受國際流動資本的沖擊。

C. 拉美國家匯率為什麼盯住美元而非日元和歐元

因為貨幣跟國家實力是掛鉤的。
美元由於美國國家實力比較硬,導致其價值維持在以穩定的范圍內,而日元由於其國家日本政府內部操縱,匯率可以變化很大,價值不穩;這就是上世紀亞洲金融危機時日元狂貶的原因
而歐元考慮到歐盟畢竟不是一個國家,當出現國際事務時肯定不如一個國家。

D. 釘住匯率制的釘住匯率被維持或調整的時機

釘住匯率的崩潰來自國內的原因總是國產品的供給持續地小於需求――或者是需求持續地超過供給即正的需求沖擊,或者是供給能力下降即負的供給沖擊。
前者包括:
1、政府在經濟已充分就業的情況下為了刺激經濟而實行赤字財政政策,導致經常帳戶惡化,引起克魯格曼(Krugman)1979年模型式的政府在外匯儲備枯竭後被迫放棄釘住匯率的國際收支危機的情形;
2、經常帳戶惡化表明外債增加,有凱恩斯主義傾向的政府可能會主動貶值希望以此來實現實際貶值,但如果價格呈粘性,則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名義貶值的效果終將為通貨膨脹所侵蝕;
3、在慣性通貨膨脹環境中私人部門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預期將迫使政府進行貶值,這是商品市場上的自促成的貶值;
4、政府在治理慣性通脹時要讓私人部門相信其反通脹的決心,可引入一種釘住匯率,將其作為反通脹的貨幣政策的名義錨 。
後者包括:
1、在負的供給沖擊下的舉債消費使得經常帳戶惡化,當外資不再流入時釘住匯率就難以為繼,這就是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的情形;
2、銀行的存在使得負的供給沖擊首先表現為銀行呆壞賬的上升,銀行通常不願用其資本金沖減,而是舉借外債以保證向存款人支付,當銀行即將破產時,政府通常會履行最後貸款人職能,而這將造成財政赤字,並通過克魯格曼式的投機沖擊的方式危脅到釘住匯率的穩定;
3、發展中國家在引進外資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將面臨著初期外債增長、經常帳戶惡化、實際匯率升值,如果投資項目最終不能產生出口創匯能力,一旦外資不再流入,該國將被迫償還外債本息,就可能造成釘住匯率的貶值。 假定經濟的初始狀態是內外平衡或衰退而非經濟過熱,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初始釘住匯率將受到危脅:
1、錨幣國家的利率水平提高將迫使本幣利率也要提高才可以維持釘住匯率,而這將造成衰退,因此政府可能會主動貶值,如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
2、錨幣相對於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貨幣升值將使本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出口競爭國貨幣相對於本幣貶值將通過出口品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的作用使本國的出口需求減少,這兩種情形都可能使本幣發生主動貶值或自促成的貶值,這就是1997年的人民幣匯率情形;
3、治理慣性通貨膨脹時可能會出現滯脹局面――私人部門不肯調低其通脹預期,因而名義工資、產品價格即通脹率也降不下來,一個辦法是使通脹預期下降到負值,這就是通貨緊縮、蕭條,顯然其所付出的產出代價太大了;另一種方法即名義貶值、使實際匯率迅速貶值,這樣可使產出結構發生轉換――生產出口品比生產非貿易品更有利可圖、從而使非貿易品部門因需求減少而失業的生產資源轉移到出口品部門,達到充分就業,也可使支出結構發生轉換――使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將支出更多地用在本國產品上從而改善經常帳戶,使經濟走出衰退;
4、1997後人民幣不貶值使其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出口造成的打擊結合其他一些體制性因素共同構成了較嚴重的負的總需求沖擊,甚至使經濟陷入了流動性陷阱之中,解決此問題可用名義貶值的方法,它可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從而擴張總需求;
5、不成功的工業化使釘住匯率下的實際匯率高估,如果引發貨幣危機,就會使本幣過度貶值、資本外流、內需萎縮,此時既需保持軟貨幣以利於出口增長,又需保持低利率以實行擴張性政策,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這是不可得兼的,只有實行資本管制,才可緩解衰退,這可謂正統經濟學所反對的異端調整計劃,馬來西亞在1998年曾用過此方法。

E. 美元匯率最低時是多少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最低是2014年4月30號。2014年4月30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最低達到6.0703元。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F. 高分!!經濟危機和匯率變動的分析,高手幫忙~~~

次貸危機已經發展成金融危機了...因為次貸危機的出現會打擊到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擔憂 ..所以把手上的錢 拿到別的國家去投資..如中國等..還有一個美元貶值的問題很多人都忘記了.因為美國錢印多了...他一直在不停的印鈔票

匯率這個東西很奇怪的....不是美元升值就對全世界所有貨幣升值的.他可以對幾個升值幾個不升值 幾個升值多幾個升值少....匯率的變化是取決與供求關系的.當然外匯儲備也很重要.美國對我們的需求多(買我們的商品多)相比之下我們需求美國的東西卻少。貿易順差.自然我們貨幣對美元升值..可我們不一定對別的國家貨幣升值... 也是供求關系在裡面的意義..你的商品越吸引人..買的人越多自然 對應的貨幣就值錢..

還有一樓的美元走強RMB也走強是不對的2005前是.現在RMB已經是有限制的浮動匯率了 不是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了..

貨幣升值有利於進口 留學(本國貨幣值錢了同等的貨幣卻可以換到比原來多的外國貨幣) 投資外國經濟項目等....貶值有利於出口.和國家的發展等

你所補充的問題.其實是1樓說法有問題....他意思是全世界經濟都不好.大家看都不行所以把錢都投到美國那去吧...所以美元升值..說的確實沒錯...可事實不是這個樣子...比美國情況好的國家多呢.現在美國還沒真正走出危機呢...

G.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最低是多少

目前根據最新匯率,1美元等於6.48元人民幣,最低匯率還需要看不同機構的政策哈。一般來說都會按照這個基準匯率來兌換哈。

H. 80年代拉美經濟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拉美經濟穩定性差的根源在於過度外債。
拉美地區可說是深受新自由主義之害的重災區。20世紀80年代,拉美地區普遍爆發了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此時,新自由主義乘虛而入。1985年美國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提出以新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放鬆對外資的限制,實現價格自由化等。到90年代初,美國政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更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即推銷「華盛頓共識」。拉美地區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的聲勢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在拉美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有人稱之為拉美大陸的一次「經濟政變」。這場變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有的國家實現了從封閉的進口替代模式轉向外向發展模式,惡性通貨膨脹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總的來看,「改革」動作大、發展成效小。不僅如此,拉美新自由主義改革還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如國有企業私有化,使一些產業向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集中,失業問題更為嚴重;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兩極分化和貧困化十分嚴重;民族企業陷入困境;國家職能明顯削弱,社會協調發展被嚴重忽視;金融自由化導致金融危機瀕發,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9年的巴西貨幣危機和2001年的阿根廷債務危機等。
從分析中不難看出,拉美國家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還是相對穩定的,但伴隨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實施,情況明顯惡化。據了解,GDP曾居於世界第九的阿根廷已經淪為該地區貧窮國家。當然,學術界對此問題爭論較大:有的認為,阿根廷危機是新自由主義改革的必然結果;也有的認為,新自由主義政策促成了阿根廷危機,但不是唯一的根源。
但如果他們不實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就不可能導致危機。推行新自由主義,使阿根廷實施了大刀闊斧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這便使外資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致在經濟危機中由於找不到可作抵押的國有資產而難以向國外金融機構貸款,從而使大批民族企業倒閉,有些城市的失業率高達15-20%。

I. 上世紀八十年代,債務危機是如何摧垮拉美國家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油價大幅度飆升,美國及歐洲立即陷入滯脹危機,國際資本紛紛尋求大宗商品避險,大宗價格快速走高。

受大宗出口價格刺激,阿根廷經濟逆勢反彈。

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今天。

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南非等大部分新興國家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沖擊。即使美聯儲在8月份剛剛終結了這輪加息,但潘帕斯上空依然布滿陰霾。

於是,很多人將矛頭指向美聯儲。

其實,美聯儲,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核心問題,在拉美國家自身,尤其是是債務負擔。

1982年,拉美國家的外債總額是1970年的14倍,達到3153億美元。到1986年底,拉美國家債務總額飆升到10350億美元,債務高度集中,短期貸款、浮動利率貸款及外債比重過大。

為什麼拉美國家債務負擔如此沉重?外債規模如此巨大?

債務規模與經濟結構和儲蓄率有關,外債負擔與外匯儲備直接相關。

受上帝眷顧,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國家都在吃老本,發展資源出口經濟,不願發展製造業,出口創匯依賴於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

阿根廷的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的比重超過40%,如此依賴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使得阿根廷經濟極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沖擊。

當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時,出口創匯非常少,經常出現貿易逆差。阿根廷政府及企業不得不向美國借入大量美元外債,以支持進口和維持外匯穩定。

1969年阿根廷財政赤字僅占國內GDP1.2%, 此後不斷增加,在1975年達到了10%。墨西哥經濟在1975年出現滑坡,政府財政赤字由1971年的1%上升到了1975年的5%。

在六七十年代,美聯儲長期執行寬松政策,拉美國家容易獲得美元信貸。當時華爾街瘋狂向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

花旗銀行主席沃爾特·里斯頓長期以來一直鼓吹向欠發達國家放貸是安全的:「國家不會破產。」危機爆發後,花旗銀行的損失最大。

保羅·沃爾克兇猛加息,是誘發拉美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因為美聯儲大幅度加息,美元飆升,由於拉美國家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墨西哥比索、阿根廷比索最終崩盤。

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在1984降至1980年的約10%,而阿根廷比索大約僅相當於1980年水平的千分之一。

貨幣危機爆發後,比索大貶值,外債負擔大幅度上升,觸發了債務危機。

這就是貨幣與債務聯動的邏輯。

美國聯邦政府及美聯儲也啟動了援助方案,以防止拉美債務崩盤傳染到本國金融體系。隨後幾年,布雷迪計劃出台,近40個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獲得重組。

所以,拉美國家經濟表現糟糕,表面上看是美聯儲加息的問題,深入點看是債務問題,再深入則發現是自身經濟結構的問題。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J. 什麼是貨幣危機如何會爆發貨幣危機

貨幣危機,有些學者稱之為貨幣沖擊,經常指的是本國貨幣的供給急劇增加,從而導致利率和貨幣幣值急劇下降的過程。貨幣危機體現的是貨幣供求關系平衡的打破和融資成本的大幅波動。

導致貨幣危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其直接因素包括銀行惜貸、外匯投機、外國直接投資、銀行的國際借貸、政府外匯儲備等因素。

雖然其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但根本原因在於:貨幣的供應者對該國的投資(或該國的幣值)失去信心,導致貨幣供應少於貨幣需求,使得利率和匯率上升。

閱讀全文

與拉美危機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標准股份十大股東 瀏覽:288
三科股票 瀏覽:507
借調兵器集團 瀏覽:802
你我金融是由哪家支付公司進行扣款 瀏覽:701
股權融資是直接還是間接 瀏覽:567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一樣嗎 瀏覽:208
地方金融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瀏覽:206
金融許可證公司有哪些 瀏覽:691
應收賬款向非金融公司買斷 瀏覽:172
2018年3月棉花進口匯率 瀏覽:930
工行貴金屬費黃金用 瀏覽:414
期貨怎樣看平均線 瀏覽:855
增強財務杠桿彈性的措施 瀏覽:986
提請召開股東大會文件範文 瀏覽:88
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備案 瀏覽:905
杠桿最大力臂 瀏覽:763
總統大選貴金屬 瀏覽:220
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對策 瀏覽:637
期貨投機度計算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