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發布時間:2022-04-14 04:36:34

①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② 1美元可以兌換多少錢人民幣

貨幣兌換
1美元=6.2065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611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5-01-17 14:29

③ 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根據當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每日匯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而得出的當年年平均匯價。2015年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為6.2284。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

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

④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4)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參考資料:匯率 網路

⑤ 2015年最後一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貨幣兌換
1人民幣元=0.1519美元
1美元=6.5816人民幣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01-11 10:17

⑥ 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多少

2015年12月3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匯率中間價為:

1人民幣對美元0.1541元,100人民幣對美元15.41元。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行情

貨幣兌換

1人民幣=0.1541美元

1美元=6.4893人民幣

⑦ 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調整的演講

人民幣匯率動盪背後的原因:美元太強!
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告別了此前單邊升值的模式,雙向波動明顯加劇,呈現「貶—升—貶」三個波段,全年累計貶值2.5%。 201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下跌了0.8%。
謝亞軒認為,這一輪人民幣匯率走弱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元強勢。美元指數2014年全年升值接近13%,如果從2014年低點算起,美元指數在半年左右時間升值超過14%,接近15%。這樣的升值趨勢和速度在美元指數的歷史上很少出現。

在美元指數出現少有升勢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僅貶值3%左右,結售匯單月最大規模逆差238億美元,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應該對人民幣匯率保持信心。
美元從去年9月開始出現的快速走強,帶來全球金融動盪。弱美元的時候,企業和個人都喜歡持有本幣資產,借入外幣負債。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開始加息,未來持有美元負債就面臨償還問題,在美元突然上升時就會出現所謂「套息交易」的平倉。強美元使得國內企業和個人增加持有美元資產,減少美元負債,所以去年四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5000多億元逆差很正常。
外匯局初步數據顯示,2014年四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減少1844億元人民幣。
謝亞軒解釋道,因為在強美元的情況下,企業和個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增持美元資產,表現為資本和金融項下的外流。資本項下逆差和資本外逃不是一個概念。如果普通民眾增持了更多的美元資產,可能會存在銀行里,銀行可能把美元資產運用到境外,這樣就會看到資金流出,這是對外資產增加的表現,是資本項下逆差對應的一種情況。
如果美元快速走強,企業和個人還會主動償還原來借的美元債務,這也會體現為資金流出。因為要降低對外的負債,特別是美元的負債。一個經濟體減少外幣負債是杠桿率下降、短期外債水平下降和整個宏觀經濟金融風險下降的過程。
過去一段時間美元快速走強導致國內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國內企業和個人會增加持有外匯資產,減少對外負債,這都需要更多購進外匯,外匯市場供求失衡,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強轉弱。
本輪人民幣走弱為何始於2014 年9 月?
謝亞軒認為,這一輪人民幣兌美元走弱壓力開始於2014年9月,一直演化到現在,美元指數大致也是從9月開始快速走強。
所謂人民幣走弱開始於去年9月,從即期匯率和中間價都看不出來。但從結售匯數據來看,從去年9月開始,結售匯已開始出現逆差。
結售匯數據表明了國內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表明大家究竟是願意買美元還是賣美元。顯然從去年9月開始,結售匯逆差表明市場主體都希望買美元,但人民幣匯率沒有下跌,肯定是有穩定的美元供應。
最近幾個月中,去年10月的結售匯逆差規模最大,但10月即期匯率出現升值。這表明有了央行的存在,穩定匯率不是問題。
總結來說,這輪人民幣走弱開始於去年9月,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美元走強的根本原因是歐美日之間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分化,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外溢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 貶值改善外貿存爭議
人民幣在2012年10月以來大體在6-6.3區間波動,這說明人民幣匯率可能已經接近均衡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運行的結果。
展望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在20年甚至40年都不常見的強美元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加大。從政策角度也應該讓人民幣匯率波幅加大,但不一定會出現單邊貶值。
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資本流出和流入也相對均衡,不支持匯率出現大幅度的偏離。
對於貨幣貶值將為一國帶來出口數據和國際競爭力改善的觀點,謝亞軒舉例說明了不一定需要靠匯率貶值來促出口,穩增長。
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開始升值,實際有效匯率也升值了30%左右,對出口企業造成了一定影響。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應該會改善出口企業的盈利狀況。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認為人民幣升值嚴重損害出口競爭力和經濟增速也不是事實,近年中國出口在全球的佔比在不斷上升,從2008年代8.9%上升到2013年的12.1%。
另一個例子是,日元從2013年底至2014年初開始貶值,但貶值的效果以及日本出口是否完全獲得改善也存在爭議。
一方面,通過貶值提升出口價格競爭力的觀點,忽視了更多出口決定於貿易夥伴國的收入狀況。另一方面,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相當一部分的材料要靠進口。貨幣貶值導致進口價格上升也會擠壓企業盈利狀況,影響出口競爭力。
從中國進出口的結構來看,歐元區和日本很重要,但和美元有關的經濟體在中國出口佔比中也不小。所以未來人民幣匯率要參考一籃子貨幣,這其中美元的重要性可能比想像的要高一些。客觀來說,從出口多元化、結算幣種多元化的角度,都應該慢慢的離開美元一家獨大的情況。
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幣值穩定
有意的貶值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情,只要不是有意貶值,匯率保持區間波動、區間震盪是很容易可以做到的。特別是不要忽視中國在國際分工中「世界工廠」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需求。
匯率走弱對人民幣國際化將產生不利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境外多持有和使用人民幣,在2014年1至9月,境外需要人民幣,所以人民幣通過各種各樣方式,特別是貿易渠道輸送到境外。所以人民幣是跨境對外凈支付,人民幣在支付上是逆差,這樣境外機構和個人才能獲得人民幣。
但在2014年底,10月、11月、12月這三個月,人民幣出現迴流。從前9個月的對外凈支付變成迴流。因為匯率弱的時候境外機構開始失去對人民幣的信心,不再持有人民幣。
另外就是在2014年的5月至6月,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當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也出現過放慢的情況。
從長期來看,幣值穩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義務。
謝亞軒列舉了兩個貨幣國際化需要幣值穩定的例子。
其中一個反面例子是日元。90年代的時候日本如日中天,日元很強勢。1997年亞洲剛開始出現動盪的時候,當時多個有困難的經濟體希望日本能夠保持幣值穩定,但日本官員表態日元可能要貶的更多,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從那時起,日本作為潛在的貨幣大國、日元成為潛在國際貨幣的基礎已經不牢靠了。
另一個例子是,199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外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人民幣不貶值帶來很多困難。但是第一,如果當時人民幣貶值,能不能避免後續的通縮和銀行壞賬等問題,這是很難有定論的。第二,要考慮外部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實沒有動及歐美經濟的基本面,歐美經濟情況都很好。1999年以後,當歐美,特別是美國回到亞洲尋找製造工廠,尋找直接投資目的地的時候,中國成為最佳選擇。人民幣當時不貶值獲得了巨大收益。
如果沒有97年、98年時的不貶值,中國並不容易成功超越亞洲五小虎,躋身全球製造工廠行列,最終成為世界工廠。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來看匯率,也許貶值會對短期出口帶來一些好處,但可能會損及長期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2015 年人民幣與美元共舞
預計2015年人民幣需要與美元共舞,人民幣兌美元需要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
首先,在美元強勢的前提下,人民幣不一定需要升值,甚至會出現小幅度貶值,相對穩定意味著貶值幅度有限。
第二,所謂相對穩定不代表人民幣匯率不波動,區間波動的意義更大。這樣才能減少套利,並讓央行真正能夠做到不實時干預,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幹預。央行需要減少干預以降低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
歸根結底,考慮到基本面、國際收支平衡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中長期戰略,人民幣在2015年維持區間波動是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的。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演講,估計很多投資者很很關心,外匯,現貨原油類投資。具體影響這里不再累贅說明。

⑧ 2015年人民幣匯率情況怎樣

2016年1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了人民幣匯率指數系列的最新數據。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94,較2014年末升值0.94%;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101.71和98.84,分別較2014年末升值1.71%和貶值1.16%。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一貶兩升,顯示2015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保持了基本穩定。
從全年走勢看,前8個月受美元走強的影響,人民幣有效匯率總體呈現小幅升值態勢,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最高達到105.65,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存在一定的偏離。8月11日,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中間價的形成更加參考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此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也有所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的偏差得到了校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回落至101附近徘徊。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持續小幅走貶又進一步釋放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2015年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都大致回到了2014年末的水平。
當前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首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2015年雖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仍持續提高,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391億美元。我國並無必要通過貨幣競爭性貶值刺激出口來穩增長。其次,從外部環境看,各方面關注的美聯儲首次加息在長時間的發酵後,市場反映總體平穩,對2016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也較為充分,這說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提前消化,下階段美元走勢受多方因素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最後,經濟基本面仍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長期支撐。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充裕,金融體系保持穩健,海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將逐步增加,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仍屬強勢貨幣。
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符合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人民幣匯率將更加順應市場供求力量變化,參考一籃子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匯率順應的市場力量是與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供給和需求,而不是以順周期和加杠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投機勢力。一些投機勢力試圖炒作人民幣並從中牟利,其交易行為與實體經濟需求無關,不代表真正的市場供求,只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向市場發出錯誤的價格信號。面對這些投機勢力,人民銀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展望2016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繼續呈現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有彈性的特徵,人民幣匯率政策也將更多承擔起發揮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

⑨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 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自然成為主要的籃子貨幣。
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它們的貨幣對人民幣匯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擴大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銀行開展做市商服務,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匯豐、荷銀以及蒙特利爾5家外資行在內的總共13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幣做市商開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號)規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以下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有交易員認為,人民幣匯價大跌,主要是由於隔夜美元大漲,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浮動所致。美元指數11日強勢反彈,上漲1.94%。在美聯儲承認經濟復甦狀況不佳之後,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美國貿易赤字意外擴大及亞洲經濟出現增速放緩跡象,加重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狀況的擔心情緒,避險資金再度青睞美元。
2007年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續升值將近2%。9月21日,人民幣匯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兌6.7079人民幣,創造了1993年匯改以來的最高值。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國際美元走強,除投資者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憂慮外,歐元區各種利好因素釋放殆盡後的投資者回補美元頭寸也是美元走強原因之一。
而12日人民幣中間價低開,體現了人民幣匯率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的特徵,體現了央行重啟匯改的意圖。2010年,美國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於當地時間9月15日開始舉行為期兩天的聽證會,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企圖對人民幣升值施壓。
聽證會今天將出結果,外界普遍關注國會會否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法案。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在聽證會上發言時表示,人民幣依然被低估,不排除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的可能。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4月2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4990元,1歐元對人民幣9.634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9718元,1港元對人民幣0.83639元,1英鎊對人民幣10.8130元,1人民幣對林吉特0.45655林吉特,1人民幣對盧布4.2311盧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5。 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數關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而單日漲幅亦擴大至176個基點,再度刷新9個月來的單日漲幅紀錄。
2014年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北京指出,今後人民幣匯率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匯率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存款利率改革是今明兩年金融改革的重點。
2014年5月12日,網易等媒體報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延續前兩個交易日的跌勢,當日下跌44個基點,報6.1625,這也是近8個月來的最低點。受中間價下跌影響,當日的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100個基點,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也出現小幅貶值。
2014年21日-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創下年內新低。自2014年2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一改連續近10年的上升趨勢,出現急速貶值。截至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經貶值3.4%,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是2.91%,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漲幅。
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盤面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1200餘基點,跌幅已達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426基點,跌幅為0.67%。離岸人民幣貶值更明顯。截至12月10日18:3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自11月初以來累計下跌超過2000基點,跌幅超過3.3%;其自11月底以來累計下跌逾880基點,累計跌幅超過1.3%。
2015年12月14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4495元,較前一交易日大跌137個基點,為連續第六天下調,創2011年7月25日以來新低。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4757元,較前一交易日再跌131基點,為連續第九日下調。兩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繼續走弱,其中在岸人民幣跌逾100點,並跌破6.48元,收報6.4837元,迎8年來首個十連跌,再創2011年6月以來新低。
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⑩ 2015年1~9月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平均匯率為6.1272。

人民幣匯美元的報價: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外幣兌換人民幣的報價,即1外幣或者100外幣兌換成多少人民幣。人民幣升值相應的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10)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大力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許多大企業也開始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使人民幣海外購買力增強,降低了海外並購的成本。

2、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企業技術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出口企業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對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需 求將不斷擴大。

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用更少的資金購買先進技術設備,直接降低企業技術研發成本,間接促使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產品檔次, 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3、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對即將破產企業或業務進行收購,促進中國的對外投資,幫助世界各國經濟復甦,體現了中國的良好風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人民幣即期匯率下跌影響了什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匯率

閱讀全文

與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應收賬款向非金融公司買斷 瀏覽:172
2018年3月棉花進口匯率 瀏覽:930
工行貴金屬費黃金用 瀏覽:414
期貨怎樣看平均線 瀏覽:855
增強財務杠桿彈性的措施 瀏覽:986
提請召開股東大會文件範文 瀏覽:88
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備案 瀏覽:905
杠桿最大力臂 瀏覽:763
總統大選貴金屬 瀏覽:220
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對策 瀏覽:637
期貨投機度計算 瀏覽:649
西安注冊金融類公司 瀏覽:985
南京期貨交易所 瀏覽:373
pg外匯集團公司 瀏覽:977
甘谷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瀏覽:250
金融機構疫情期間 瀏覽:970
1月23日日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48
股票澳優奶粉 瀏覽:567
立信理財為什麼收益那麼高 瀏覽:576
瀏陽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