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法幣兌換多少人民幣
法幣是舊中國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貨幣,現在已經不流通了,所以無法與人民幣換算。
法幣流通時期,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一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法幣當時的兌換制度:
1法幣=1先令2.5便士(根據1930-1934年外匯匯價的平均數確定)。
100法幣=30美元(1936年5月,法幣和美元掛鉤)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為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
法幣初期與英鎊掛鉤,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為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1)民國法幣匯率擴展閱讀
法幣的結局
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到1947年4月,發行額又增至16萬億元以上。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
1946年後,法幣的發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戰勝利時的5569億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間增加超過一千倍,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
1948年5月後,由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長,王雲五被任為財政部長,開始籌劃另一次貨幣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
由國家銀行發行,以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使貨幣與價格波動的貴重金屬脫鉤,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進步的金融制度改革;也是現代國家金融體制下應有的特徵。法幣發行,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通貨發行的控制權落在政府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
對於時維持抗戰時中國的財政,法幣有不可少的功勞。但實施的實際效果是,官辦的銀行掠奪了民間的財富,使民眾的儲蓄化為烏有。
② 民國時期一個大洋兌多少法幣
最高的時候是開始使用法幣的時候1比1兌換,到後來由於美國的白銀政策,法幣開始與美元掛鉤,法幣開始貶值,最低的時候達到1比3億,法幣成了廢紙。
(2)民國法幣匯率擴展閱讀:
簡介:
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一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為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法幣初期與英鎊掛勾,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
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為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背景: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蔓延范圍之廣、破壞程度之深、拖延時間之長,在資本主義歷史上是空前的。
到了1931年,因危機的深刻化,引發世界金融大危機,老牌金融帝國英國也宣告停止金本位。以此為起點,各國展開貨幣戰爭,建立於一戰後繁榮基礎上的國際貨幣體系,走上了崩潰的道路。
日本趁一戰之機大力擴張,可是,各國高築關稅壁壘,逼得日本不得不以貶低匯價的方式來打進別國市場。加之英國放棄金本位後,日貨在中印市場受到嚴重威脅。日本便在1931年12月13日宣布禁金出口,使日元在國際上成為不兌換紙幣。
一戰後的美國,既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也是世界存金數量最多的金元國。戰後的經濟復甦使一般資本家誤以為世界經濟將會永久繁榮,他們瘋狂投資、擴充生產,因此金融驟形放鬆,形成信用過度膨脹。美國政府為緩和金融恐慌和避免黃金外逃,宣布禁金出口。
英日放棄金本位後,其商品大肆侵入各國市場,美國受到很大打擊,為保持國內外商品市場起見,也不得不於1933年4月放棄金本位。美國的舉措引起世界幣制更加混亂,各國間的貨幣戰爭趨於尖銳化。英美日各自運用自己的貨幣政策,在國際市場上展開火拚。
英美兩國都希望能爭取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它們雖然企圖以貨幣貶值來挽救國際貿易上的失敗,但又不能專為維護貿易利益而犧牲金融上更大的利益。日本的金融勢力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它毫無顧忌地抑低幣價,以求輸出貿易的擴大。
因此,在當時的世界貨幣戰爭中,日本在貿易上是唯一的勝利者。在這場西方各國競相減低幣值、貶低匯價,以增進輸出、減少輸入的打鬥中,中國出口貿易飽受西方國家的侵奪,出口貨物數量減少,價格低落,致使國內種植製造以及農工商業為之不振。
中國國內市場上,由於各國不合理的匯價影響,進口貨物廉價出售,極大地壓迫著中國農業、工業品的市價。金融緊張的狀況隨經濟危機的進展愈益嚴重,加之壟斷全國金融的目的和野心,這些驅動南京國民政府從根本上考慮中國的幣制改革。
③ 抗日戰爭初期一法幣等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樓主問的是抗戰初期,當時法幣還沒有那麼貶值。法幣是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1935年11月4日,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後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也就是說,最開始1元法幣=1先令2.5便士英鎊(當時先令這個單位還存在,1961年英國才取消) 1英鎊=20先令=100便士。 全部換成英鎊計算的話,也就是1元法幣=0.225英鎊 若要拿當時的法幣和現在的人民幣掛鉤的話,就用英鎊做中間媒介應該是最好的吧。。。 目前匯率,1英鎊=10.4351元人民幣,則1元法幣=0.225英鎊=0.225x10.4351=2.3478975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在剛開始進行貨幣改革,推行法幣的時候,法幣是比現在的人民幣值錢的。。。 不過以上純屬個人YY判斷,看看可以,但真正拿之來比較的話,我覺得這二者還是沒啥可比性。。。
滿意請採納
④ 民國三十五年壹萬元法幣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抗戰前一年或通行法幣前夕(1936年)的1銀元摺合今人民幣30元。
20世紀頭30年以銀元為本幣(1根金條為10兩,1兩黃金相當於大約100銀圓,1銀元大約等於0.7兩白銀)從1912年到1936年24年間,中國的物價是基本穩定的,升降平緩、浮動不算大。
中華民國成立到20年代初,市場上通用的貨幣以銀元、銅錢為多,而紙幣(國幣或兌換券)信譽不佳,還並未成為正宗。
20世紀頭30年(1900-1930),以銀元為本幣(銀本位)的幣值是比較堅挺的,沒有此後40年代國民黨政府發行的「法幣」和「金圓券」那樣的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因此可以對銀元的實際購買力有相對穩定的描寫。
(4)民國法幣匯率擴展閱讀:
從1911年到1919年,1個銀元可以買到30斤優質大米;平均每公斤豬肉12-13美分,1個銀幣可以買8磅豬肉;棉布每平方英尺10美分,一銀元可以買到10英尺的棉布;白糖每斤6分錢,植物油每斤7-9分錢;鹽1-2美分每公斤。在這個時期,「1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40-50元。
從1920年到1936年,一銀元可以買16斤大米;每公斤豬肉大約20角23美分,1個銀幣可以買4-5磅豬肉;棉布大約每平方英尺15美分到18美分。一銀元可以買六英尺長的棉布。糖每公斤15美分,植物油每公斤20美分,鹽每公斤3-5美分。在這個時期,「1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30-35元。
⑤ 民國法幣
法幣是「法定貨幣」或「法償幣」的簡稱。國家以法律形式賦予其強制流通使用的貨幣。其中,主幣為無限法償幣,可以自由鑄造;輔幣為有限法償幣,國家實行限制鑄造。舊中國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貨幣的名稱。
舊中國長期採用銀本位制,1933年4月「廢兩改元」以前,實際上是銀兩與銀元並用。「廢兩改元」後,雖然貨幣得到統一,但國民黨政府財政經濟上的困難並未得到解決,英美兩國為控制舊中國的貨幣權,又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5)民國法幣匯率擴展閱讀
中國以銀本位為基礎的貨幣制度改革實施不久,30年代初期的經濟大蕭條就席捲西方世界。由於經濟危機造成國內嚴重失業,從1931年4月起,英、加、日、奧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放棄金本位制度,實施貨幣貶值,企圖以匯率貶值打開其他國家市場。
美國在這次危機中也受到重創,為擺脫經濟危機,1933年羅斯福總統開始推行「新政」,通過增加政府開支拉動國內經濟增長,這就要求政府增加通貨。而在金本位制度下,發行貨幣受到政府的黃金儲備限制。權衡之下,美國採取了金銀復本位制度。
⑥ 民國時期法幣和銀元的兌換價格是多少
兩者的比價大體上是這樣的
法幣發行初期(1935年)還是非常值錢的,1元銀元等於1元法幣,市場上存在兩種貨幣等價流通使用的現象。其實法幣的發行在當時是具有很大的正面意義,因為它成功控制住了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這個當時十分嚴重的問題,並且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貨幣。以英鎊(後改美元)為錨,以政府信譽為背書,現代意義上的貨幣無一例外都是這樣的。
當時的法幣可以自由兌換英鎊及美元,1元法幣兌換1個英國先令零2.5便士,持票到銀行就換,現在想換英鎊還要拿身份證,那個年代連身份證都不需要,很多人也沒有身份證件。
37年後全面抗戰爆發,因為日寇在其佔領區發行各種日偽貨幣來強制兌換淪陷區老百姓手裡的法幣,然後交由漢奸特務以及日本在國統區的企業商社,將法幣帶到國統區里兌換成美元及英鎊,造成國家外匯大量流失資敵,民國政府因此只能通告停止自由兌換外幣,法幣變成了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
也是因為抗日戰爭的原因,當時國家財政壓力巨大軍費開支浩繁加上收稅及各地物資流通不暢的因素,法幣開始出現了憑空印鈔的現象,大量鈔票如雪花般進入流通領域,使法幣開始大幅度貶值直至惡性貶值。到1943年的時候大概1700塊左右的法幣兌換1元銀元。
8年抗戰使國家經濟遭受重創,中國幾乎瀕臨破產,但這是外敵入侵造成的,通過貨幣貶值強制收『抗戰稅』也是辦法的事情。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接受了大量的日偽資產,加上美國的金援,本可使國家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但事與願違,腐敗的橫行使接收變成了劫收,大量社會財富進入了各級官員的手中,同時內戰爆發,中華民族再次陷入了戰爭的泥潭。
到1948年時法幣以幾乎成為了廢紙,民國政府開始發行金圓券,以300萬元法幣兌1元金圓券的比價回收法幣,並以1元銀元兌2元金圓券的比價強制兌換老百姓手中的銀元,這間接的告訴了我們48年時1元銀元=600萬元法幣,從1935年的1比1流通,到1948年的1比600萬,短短13年間,兩者的比價法幣貶值了600萬倍之巨。
到1949年時還有江南半壁及西北西南地區的民國政府推出了銀元券,銀元又成為了國家法定貨幣,並按照1元銀元兌4億元金圓券的比價回收金圓券,就這樣一次次的史詩般的國家金融打劫,使老百姓的積蓄付之東流,大量資產階層破產,中產階級淪為赤貧,這也加速了民國政府的覆滅。與民奪利本就是統治大忌,民國就這樣被憤怒的人民掃進了歷史。
⑦ 民國三十年一法幣可抵多少美元
法幣的發行時代是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隨著當事時局的動盪,法幣一直在貶值,在民國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每100元法幣可以買到一袋麵粉,今天的牌價麵粉為3.59元/公斤,50斤一袋,值現在89.75元,今天的牌價,1人民幣 ≈ 0.1548美元,換算下來1941年100元法幣=13.89美元,那麼1法幣約等於14美分;
⑧ 請問1948年的一千萬法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48年是法幣發行的最後一個年份,這年8月,國民政府宣布推出金圓券來取代法幣。
根據1948年8月19日以總統命令形勢發布的《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兩者的比價是300萬元法幣兌換1元金圓券,同時,國民政府要求民眾將手中持有的美元等外幣和黃金,銀元也一並限期兌換成金圓券,逾期持有者可獲罪。
金圓券發行初期政府明文規定1美元兌換4元金圓券,1塊銀元兌換2元金圓券。
1000萬法幣≈3.33元金圓券,摺合銀元的話不到1.7元。這樣以金圓券發行時規定的兌換比價來作為參照物推算的話1000萬法幣在當時並不是一無是處毫無購買力可言。1塊銀元在30年代初期的北京,可以讓四個人在外吃一頓比較豐盛的飯,二等巡街警察的月餉銀是6塊銀元。1000萬法幣估計可以讓你不太尷尬的過一個星期,現在你過一個星期需要多少錢?
其實,很難說清那時候的錢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因為人類生產力是在不斷發展的。很多人習慣拿大米來做參照物,這也不準確。在化肥農葯育種和機械化普及的今天,如今的畝產量遠非當時能比,東西多價格自然就便宜。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比如拿破崙時期鋁比等重的黃金還要值錢,你弄1噸鋁穿越去那時候的歐洲的話,你就是土豪甚至可以成為歐洲某國最靚的仔。在電解技術被人類搞出來之後,鋁還是那個鋁,現在1噸鋁的價格有值幾何呢,別說歐洲土豪了,就是村裡的土豪也輪不上你吧。在中世紀的義大利,一粒胡椒可以換一枚銀幣,你要是拿幾瓶黑胡椒粉到那個時代的街上撒著玩兒,概念絕對可以和現在用茅台沖馬桶劃等號。現在誰還拿一粒胡椒當回事兒?掉地上連撿都懶得撿,回頭弄一手胡椒味還得打噴嚏。
⑨ 1法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法幣是舊中國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的貨幣,無法與人民幣進行兌換。
法幣流通時期,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一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為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
法幣初期與英鎊掛勾,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為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9)民國法幣匯率擴展閱讀:
法幣改革的背景:
英、美在中國法幣改革過程中,為了各自利益勾心鬥角,展開爭斗,其斗爭結果對法幣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日本希望中國永遠處於貧窮落後狀態中,它反對中國的任何革新舉措,對法幣政策自始至終抱著破壞和敵視的態度。
幣改前夕,日本在白銀風潮中推波助瀾,採取種種卑鄙的手段,妄圖徹底破壞中國的金融貨幣體系,同時對南京國民政府打拉兼施,採取「中日提攜」與「武力分離」的兩面政策,企圖以此來排擠英、美在華勢力,進而完成對中國,首先是對華北的經濟控制和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