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經濟周期l去杠桿

經濟周期l去杠桿

發布時間:2022-04-23 01:17:30

⑴ 各位股友,金融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最通俗的講是不是去泡沫化

1、金融去杠桿化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例如CDO CDS等,使用這些金融創新工具可以放大貨幣量,例如100元可以變成1000元使用,這樣就是10倍杠桿。

2、泡沫通俗講就是不該有很多錢的地方多出了很多的錢,例如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些人去投資5000/m的房子抄到20000這就是泡沫化,這個價格是脫離真實物價水平的,就像是吹的泡沫一般價格脹大但也容易破裂。

拓展資料

1、簡介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2、概述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3、階段

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風險名詞就是"債務",就本質而言,債務其實就是對信用的一種過度透支,濫用信用就會造成債務風險,並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經濟周期波動往往體現為經濟體系杠桿率的調整過程。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去杠桿化過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門去杠桿化、經濟回升和公共部門去杠桿化。

⑵ 如何建立宏觀經濟研究框架

一、經濟如何運行:「基於交易的理解方法」

經濟是大量交易的總和,而每個交易都很簡單。交易包括買方和賣方,買方支付貨幣(或者信貸)給賣方以換取商品、服務或者金融資產。大量的買方和賣方交換同一種商品,這就構成了市場,例如:小麥的市場包含了各種持有不同目的的買方和賣方,他們進行不同的交易方式。各種交易的市場便組成了經濟。因此,現實中難以理解看似復雜的經濟,其實僅僅是大量的簡單的交易組合在一起而已。

對於一個市場(或者對於經濟),如果你知道了支出貨幣以及信貸的總額、所賣商品的數量,你就是知道了理解經濟的所有的事情。比方說,既然任何商品、服務以及金融資產的價格等於所有買方花費的支出(total $)除以賣出的總產量(Q),因此如果要了解或者預測商品的價格,你只需要預測出總支出($)以及總產量(Q)。然而,每一個市場有都大量的買方和賣方,並且這些買方和賣方交易的動機不一致,但是最主要的買賣動機總是很好理解,這樣考慮理解經濟就變得不那麼困難。可以用下面的一個簡單圖表來說明。這種解釋經濟的視角比傳統的解釋方式要更容易理解,傳統的解釋視角是基於商品的供給、需求以及價格彈性。

這種經濟框架你需要知道的重要概念是:支出($)來自兩種方式——貨幣(money)或者信貸(credit)。例如,你到商店去買東西,你可以付錢或者用信貸卡付款。如果你用信貸卡付賬,你就創造了延期支付的信貸(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就可以立即產生信貸,傳統的關於貨幣的流速,名義GDP,繞來繞去,容易讓人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若直接付現金,則沒有創造信貸。

簡單的說就是:不同的市場、不同類型的買方賣方以及不同的支付方式構成了經濟。為了方便,我們把他們分組以便概況經濟運行框架:

所有經濟活動的變化以及金融市場價格變化都來自:
1)貨幣以及信貸總量的變化(total $)
2)所賣產品、服務以及金融資產的數量的變化(Q),其中前者($)的變化比後者(Q)的變化對於經濟的影響要大,因為改變貨幣以及信貸的供應相對其他來說顯然要容易得多。

簡化分析,把買方分幾大類:私人部門和政府部門。私人部門包括家庭和企業,無論來自國內還是國外;政府部門主要包括:聯邦政府(同樣花錢在商品或者服務上)和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唯一能夠創造貨幣並且用之於購買金融資產。

與商品、服務以及金融資產相比,貨幣以及信貸更容易由於供求關系而增加或者減少,因此有了經濟和價格的周期。

二、資本體系(The capitalist system)

經濟的參與者買賣商品、服務或者金融資產,並且支付貨幣或者信貸。在資本體系裡,這種交換是自由發生的,在這個自由的市場中,買賣可以基於各自利益和目的。金融資產的產生和購買(即貸款、投資)稱之為「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之所以能夠完成資本形成,是因為買賣雙方都認為達成的交易對於各自都是有好處的。那些債權人之所以願意提供貨幣或者信貸,是基於預期能夠收回更多。因此,這個體系良好運行的前提是有大量的資本的提供者(投資者/貸款方)以及大量的資本接受者(借款方、權益的賣方),資本的提供方相信他們能夠獲得多於投入的回報。而中央銀行則控制著貨幣的總量;信貸的多少受貨幣政策的影響,但是信貸量可以輕易產生,只需要雙方在信貸上達成一致。泡沫的出現,是因為信貸創造多了,難以履行償還義務,進而導致了泡沫的破滅。

當資本縮減出現,經濟也跟著萎縮,因為沒有足夠的貨幣和信貸來購買商品。這種縮減的出現常見的形式有兩個:衰退(比較常見)和蕭條。

衰退出現在短期債務周期中(short-termdebt cycle),而蕭條發生在去杠桿(deleveragings)過程中。衰退很好理解,因為經常發生,大部分人經歷過;而蕭條相對比較難理解,因為不經常發生,經歷得不夠。

短期債務周期:也稱為商業周期(businesscycle),周期產生於:

1) 消費支出或者貨幣和信貸($)的增長快於產量的增長(Q)的增長,,導致價格上升。

2) 價格上升促使貨幣政策緊縮,減少貨幣以及信貸,這時候衰退就開始了。話句話說,衰退是由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緊縮(往往是為了抵抗通脹)打壓了私人部門負責的增加而導致的經濟放緩,隨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放鬆,衰退也相應結束。為了終結衰退,中央銀行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增長和信貸增加,因為低利率可以:
降低償貸成本
減少每月償付額,從而刺激相關需求。
由於利率降低,預期現金流折現效應,將抬高產生收入(income-procing)的資產價格,例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從而產生財富效應,刺激消費支出。

長債務周期:是由於債務增長快於收入以及貨幣的增長,直到不能再增長為止,因為債務的成本已經走向極端了,典型的是利率不能再降低了。去杠桿就是降低債務負擔(debt/income)的過程.,如何完成去杠桿呢?主要是通過以下組合:
1)債務重組,減少還貸

2)勒緊褲腰帶,減少支出

3)財富的重分配

4)債務貨幣化(政府購買債務,增加信貸)。

蕭條正是去杠桿化過程帶來的經濟減慢。蕭條的發生是由於中央銀行不能通過降低貨幣的成本來對抗私人部門的需求萎縮以及支出的縮減。在蕭條時:
1)很多債務人償還的貨幣量,比實際承諾的要多。

2)通過改變償貸成本以及刺激信貸增長的貨幣政策,都不管用。其一:利率不可能無限降低,也就不足以鼓勵消費支出和資本行為(產生通縮性蕭條deflationary depressions),其二增長的貨幣會湧向抗通脹資產,而不能增加信貸(產生通脹性蕭條inflationary depressions)。蕭條的結束一般都是通過央行印鈔票大量的貨幣化債務以及彌補私人部門支出削減產生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蕭條是去杠桿的經濟緩慢階段,如果控制的好,去杠桿不一定會引起蕭條。

政府在經濟衰退以及蕭條時的表現可以作為我們判斷當下經濟運行情況的風向標。例如,在蕭條時,央行典型的表現是印鈔用以購買大量的金融資產以彌補私人部門信貸的萎縮,在衰退時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同時,在蕭條時,政府也會消費支出得更多以彌補私人部門消費支出的縮減。

以上兩種類型的周期是經濟運行框架的兩個重要部分,下面更全面的介紹經濟運行框架。

三、經濟運行框架:三大驅動力(The three big force)

經濟運行驅動力主要來自:
1)生產率的趨勢性增長
2)長期債務周期
3)短期債務周期(商業周期)。

如下圖:

後面內容主要是解釋這三種驅動,主要結合兩種周期分析,以及兩種周期與生產率趨勢線結合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可以理解經濟運行的邏輯。這三種驅動適用於所有國家的經濟,本文以美國為例。

驅動力一
生產率的增長

如下圖所示,過去100年,每單位資本產生的真實GDP的增長平均保持在略低於2%左右,並且沒有波動太大。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在增加,致使生產率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上升。在圖中可以看出,從長期來看,生產率趨勢線波動非常小,即使是在1930s大蕭條時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時間會把經濟拉回到正軌上來。然而,往細里看,與趨勢線的背離波動短期卻比較大,比如說,在蕭條時期,經濟在高峰和低谷相差20%,金融財富的損失超過50%,股價下降甚至超過80%。對於蕭條的起始階段的持有金融財富的損失比圖中的顯示的更大,因為財富還有一個轉移的過程(政府通過稅收等政策財富轉移)。

圍繞著趨勢線的波動不是由於知識的增加或者減少。例如,大蕭條的出現不是由於人們忘記了如何有效生產,也不是由於戰爭和乾旱。所有對經濟產生噪音的因素都在那,然而經濟就是停滯不前。那為什麼閑置的工廠不簡單的僱傭一些失業者來利用充足的資源,以便拉升經濟呢?問題在於這些周期不是由於我們無法控制的事件引起的(比如自然災害),真是的原因是人的本性以及信貸系統的運作。

背離趨勢線的波動最主要是由於信貸的擴張以及收縮,也就是信貸周期:
1)長債務周期(50-75年)(the longwave cycles)

2)短債務周期(5-8年),又叫商業/市場周期。

債務周期

我們發現不管什麼時候我們說起周期,特別是長周期的波動,總是皺著眉頭產生這樣的想:預測經濟周期就像是算命。因此,在解釋兩種債務周期之前,先簡單的解釋下周期。

周期不過是由按邏輯順序發生的事件,導致重復出現的形態。在資本經濟中,信貸擴張與收縮帶動經濟周期,並完全可以根據邏輯推理出來。雖然每一次方式和時間未必完全一樣,但形態與邏輯都很相似。如果你玩過大富翁游戲(game of Monopoly),你就明白信貸和經濟都有周期,一開始玩的時候,大家手裡有很多現金,旅館很少。所以誰擁有的旅館多,誰賺的錢就多。於是玩家紛紛將現金轉換成實物資產,隨著越來越多的旅館被收購,對現金的需求增多,但此時很多玩家現金都很少,於是不得不折價出售手中的旅館。在這場游戲中,最初實物資產持有者占優勢,玩到後來則是現金為王。高手是那些懂得在實物資產和現金之間保持最佳比例的玩家,不過所謂的最佳比例也在不停變換之中。

現在設想可以改變「大富翁」的游戲規則,允許游戲中的銀行接受存款,也可以發放貸款。這樣玩家就可以借明天的錢來購置旅館,也可以存款掙利息,而不是讓手中的現金閑置。如果「大富翁」可以這樣玩,那就更接近真實的經濟運行方式了。相比沒有借貸的情況,更多的錢會投入實物資產旅館,欠款的總量會是實際流通量的很多倍,而依靠貸款成為旅館擁有者的人現金缺口量更大,周期會顯得更加突出。當出現大量提現需求時,銀行和存款者會遇到麻煩,而此時往往出現無法拿出現金的情況。基本上,經濟和信貸周期就是這么回事。

那麼現在我們討論兩種債務周期是如何驅動經濟周期的。

經濟體系的運行(How the system works)

當經濟在產能利用率高時就出現繁榮,換句話說,就是需求能夠容納現有的生產能力。這種情況下,企業盈利狀況好,失業率低。但這樣的情形持續時間越長,越多的生產力會在信貸的幫助下加入進來。此時需求降低會導致生產利用率降低,企業盈利出現問題,失業率升高。這樣的情形持續得如果很長,企業只能通過債務和權益的削減來降低成本。所以,經濟繁榮等同於需求好,在信貸為基礎的經濟中,經濟繁榮相當於實際信貸和需求強勁增長。相反,去杠桿等同於實際信貸需求疲軟。這與很多人的認識相反,經濟出現衰退或蕭條並不是由於勞動生產率出現問題,而是需求出現下降。

很多人會說,既然需求變化領先於產能變化,是決定經濟走向(繁榮or衰退)的風向標,那如果出現生產利用率下降,盈利不佳,高失業的問題,政府只要刺激需求不就行了。為什麼政府不簡單的通過刺激需求來解決經濟疲軟問題,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你就會明白難在哪裡。

貨幣(money)

貨幣其實就是用來解決你的支付問題。很多人錯誤的以為任何能用來支付的都是貨幣,不管是美元支票或者是簡單的承諾支付(credit)。當你用簽字支票從商店買東西,這是貨幣嗎?其實不是,實質上你還沒有完成交易,相反你只是承諾付款,創造了信貸。

美聯儲帶有誤導性地將貨幣定義為M1,M2等的總和,而其實這里定義的貨幣幾乎都是信貸,或者說保證提供貨幣的承諾,而不是貨幣本身。比如美國債務總額有50萬億左右,實際流通中的貨幣只有3萬億而已,那麼信貸實際上是貨幣的15倍左右。問題在於很多人買東西創造出信貸而不去關心他們怎麼去償還信貸以及如何獲取信貸能力。因此,實際上貨幣遠遠小於實際應該支付的。

信貸(credit)

如上所述,信貸是承諾的支付,可以跟貨幣一樣用來買商品。信貸和貨幣一樣支付起來都很容易,但是與貨幣支付不同的時,信貸支付,支付行為並沒有完成,後續你需要償還。

有兩種方式可以刺激需求:利用信貸或者不用信貸。用信貸刺激需求顯然更容易。例如,在沒有信貸的經濟中,購買商品和服務必須交換同等價值的商品或者服務,因此唯一能夠提高自己消費以及經濟整體的增長的方式是提高生產能力,這種增長方式必然受到限制,不過同時也會較少出現過度繁榮和極度蕭條,生產增長率可以維持在2%左右,波動較小。

然而以信貸為基礎的的經濟則不一樣,以現有資產和未來收入作為抵押就可以獲得信貸。這種方式下,信貸和消費顯然要快於貨幣以及收入。為方便理解,舉下面一個例子:

我請你為我的辦公室刷漆,並承諾未來數月內付酬勞。你的收入和個人凈資產增加(我用信用卡支付給你),這樣我們的這單交易在我的資產負債表上各多出一項(我欠你的債務以及我的辦公司資本的增加)。你可以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也會很高興,因為他的銷售額和資產負債表也得到提高,隨後你會將盈利用於消費。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相對於貨幣和收入,債務、消費支出要更多。

同時,這個過程也是自我強化的過程。更多的支出帶來收入和個人凈資產的增長,又反過來提高借貸能力,並鼓勵更多的消費支出。所以通常貨幣擴張是為了支持信貸擴張,因為體系中流通的貨幣多了,才能更好地償還貸款,我收購的資產也可以因受到更多貨幣追逐,而以更高價格出手。所以貨幣擴張會提高信貸評級和抵押物的價值。

在上述經濟環境中,唯一對增長構成障礙的是借貸雙方的意願。當信貸容易獲得,且成本低時,才會發生發生借貸和更多的支出。反之則會減少。在短期債務周期中,央行通過控制信貸成本(利率)來控制私人部門的信貸量,而在長達幾十年的長期債務周期中,信貸增長快於收入增長,而超額信貸增長總有限制,屆時去杠桿將會出現。

在資本體系中創造信貸最基本面的要求是借貸雙方都相信這筆交易對自己有利,因為借方的債務就是貸方的資產,貸方需要相信扣除稅率後,根據約定得到的還款能跑贏通脹;同時,借方為了獲取信貸,需要抵押資產,因此借方至少需要對抵押的價值有信心以便按期還款。

對投資者而言,另一項很重要因素是流動性,就是能夠賣掉投資的資產換取貨幣以及用貨幣購買相應商品和服務。我手上有10萬的國債,我會假設這些能換來10萬現金,並用來支付價值10萬的物品和服務。但由於金融資產價值相對實際流通貨幣比例過高,如果很多人同時需要轉換成現金,則央行要麼印鈔(通脹風險monetaryinflation),要麼容忍大規模違約(通縮性蕭條deflationary depression)。

貨幣體系(monetary systems)

政府最想控制的權力是能夠創造貨幣以及信貸,以便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系統,掌握增加和減少貨幣和信貸的杠桿。貨幣體系隨著時間不同而不同,不同國家也會不同。在很早的年代,貨幣體系是物物交換,就是同等價值間的商品互換,比較常見的是以金銀為媒介。當你交易時以金幣支付,那麼你支付了同等內在價值的商品。如果你承諾你講交付金幣,那麼實際上信貸產生了,而信貸並沒有同等的內在價值。

貸方願意提供信貸是期望將獲取更多的貨幣,相比借出的貨幣,最後收回的能夠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他們放棄現在的消費用信貸來交換未來更多的消費。信貸產生後,貸方接著可能會問:誰控制貨幣體系呢?我怎麼知道更多的貨幣不會發行出來,保障未來我能夠買到比現在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在不同的時期,這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

一般來說,貨幣體系有兩種:一種是以基於商品(通常是黃金)的貨幣體系,同時包括現金(與黃金掛鉤)和信貸的體系,另一種是法定貨幣體系,即只有現金和信貸。第一種很難創造信貸或者推動信貸增長。因為公眾會對沖政府行為。隨著貨幣量的增加,貨幣價值降低,換句話說,用貨幣兌換的基礎商品的價值提高,當其價格升到固定水平之上,出現套利空間,持有信貸的人會將債務賣給他人,換回現金,以低於市場價格從政府那裡兌換基礎商品。這樣流通中的信貸和現金都減少,貨幣的價值又會提高,同時所有商品和服務價格都降低。最終的結果是通脹降低,經濟放緩。

因為時間的原因,貨幣的價值相對與其他任何的商品都會貶值,我們可以把貨幣與任何商品綁定以便理解貨幣體系是怎麼運作的。舉例來講,1946年1塊麵包賣10美分,如果政府將美元綁定麵包,今天一塊麵包2.75美元,如果政府遵守承諾,所有人都會把全部現金從政府購買麵包,在市場以高價賣出。這樣流通中的貨幣減少,其他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降低,流通中的麵包數量增加,麵包的價格會降得比其他更快。如果實際麵包的供求沒有因為麵包可以兌換貨而發生大的變化,那麼這種綁定將顯著的降低經濟的活力。

換個例子,如果政府不是綁定麵包,而是雞蛋,1947年一打雞蛋賣70美分,今天賣2美元。如果是這樣,信貸增長相比於麵包來說受限程度要低些。所以商品為基礎的貨幣體系裡,最理想情景是選擇供需波動不大的標的。當然,如果選定的真的是麵包,則麵包坊就擁有了發放貨幣的實際權力,結果會導致通貨膨脹。金銀相對來說則是更好的標的,盡管也不是絕對的完美。

而法定貨幣體系則是另外的情景,這時貨幣和信貸的增長不會受到貨幣兌換商品的能力的限制,而是受到央行的控制,也會取決於借貸雙方創造信貸的意願。

政府一般更傾向與法定貨幣體系,以擁有更多的權利印鈔以增加信貸、改變貨幣價值和重新分配財富。人類的本性是即時享受,所以政策很難會去考量長期收益,出現信貸自由增長,債務危機也就不足為怪了。政府只有在貨幣體系失去控制,為了緩解債務負擔過度印鈔,導致貨幣過度貶值的情況下,才會回到基於商品的貨幣體系。當貨幣的創造變得非常困難時,政府便會放棄基於商品的貨幣體系。縱觀歷史,由於兩種體系各有「苦衷」,政府總是在兩種貨幣體系之間變換,而一旦選定通常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一般都持續幾十年,央行可以採用降低利率以及貨幣的供應量等方式來控制信貸的增長,因此必須轉換的轉折點並不會很容易就會來臨。

驅動力二
長期債務周期

前面提到,如果債務和支出比貨幣和收入增長更快,這個過程也是自我強化的過程。更多的支出帶來收入和個人凈資產的增長,又反過來提高借貸能力,並鼓勵更多的消費支出。然而,債務不可能一直增長下去,就像你潛水時不可能靠著氧氣瓶里的氧氣供給來永續地生存下去。在借債是,你需要做到能借也能還,你現在借的債,將來需要償還的。然而往往現實中借款時並沒有考慮太多,當你借來消費,給人你富有的表象,貸款方認為你的信用會非常好,這時候貸款方願意提供信貸給你,並不太多考慮將來還款時會怎麼樣。當債務不能繼續增加時,這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就會反過來。這是一個動態的長期債務周期。只要信貸沒有消失,這樣的長債務周期就會存在。

下面的圖標可以用來說明美國從1916年開始長債務周期中的債務/GDP的變化。

周期處於上升時,會出現自我強化過程,貨幣的增長對應著更高的債務增長,藉助債務消費支出增速、購買更多的資產。支出和資產價格的上升反過來促使更多債務的增長。這是因為貸方提供信貸是依據借方:
1)收入或者現金流
2)財富或者抵押。
這兩者持續向好,就會自我強化來增加債務量。

比如你的年收入是10萬,沒有債務,於是銀行允許你借1萬,現在你的消費能力是每年11萬。對於整個經濟來說,這樣的消費支出的增加會產生更高的收入,同時股票等資產價格上漲,帶來更高的財產收入以及抵押能力。在整個經濟債務周期的上升階段,債務額和還債部分都會上升,可持續數十載,中間會伴隨央行的緊縮和寬松政策(導致商業和市場周期)。但這一過程無法永續,因為總有一天還債部分會等於甚至大於可貸款額,屆時支出必然下降,也就是去杠桿,你花了多少年11萬,就得花多少年9萬。

高的債務水平綁架了經濟, chart 2中的的債務比率(DEBT/GDP)更准確的說,不是債務水平本身,而是需要支付的現金流,包括債務本金與利息。當債務利率足夠低時,債務水平本身增長實際上沒有導致償付現金流大量的增加,因此沒有引起經濟下行(從1944年後可以看出)。下面的圖可以更好的說明這個動態的過程。圖中三條線分別是利息支付、本金以及債務償還現金流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家庭部門是美國重要的經濟部門,可以擴展到其他部門),從圖中可以看出,大蕭條之後債務負擔達到了最高點,那麼是什麼引發了這種趨勢的逆轉呢?

長期債務周期的高峰發生在:
1)債務收入比例非常高
2)貨幣政策不能繼續創造信貸增長。

達到這個點後,債務不能夠繼續增長,這時候就開始了去杠桿化過程。去杠桿的促發是由於債務人不能支付他們的到期債務和利息,這將導致私人部門大量的債務違約以及削減成本,結果帶來大量的經濟問題,比如失業率高。債務危機的促發是來自多方面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投資者利用杠桿在高的價位上購買資產,預期資產價格會繼續上升,而實際上他們預期過於樂觀。結果就是缺乏足夠的現金流去償還債務。諷刺的是,在開始階段,資金的短缺是由於貨幣政策的緊縮以對抗資產泡沫,因此緊縮的貨幣促發了債務危機。還有就是,利用杠桿購買金融資產,預期金融資產繼續走高,這比利用杠桿操作一般商品、服務更加危險,因為只是表面上提高了生產產能,這樣更容易促發債務危機。因此,在現實中,如果出現金融市場呈現繁榮景象但是伴隨著低通貨膨脹,很可能這是泡沫破滅的前兆,比如1920s的世界各國,80年代的日本,以及近期08年的金融危機。

一般來說,當經濟放緩時,貨幣政策傾向寬松以降低信貸成本,比如降低利率,但是當利率接近於0時,下降的空間就沒有了。因此通過降低利率來對抗債務危機就失效了。這種情況下,金融資產的持有者會擔心投入的成本收不回來。因此貨幣政策不能糾正債務帶來的不平衡了。

在去杠桿的過程中,債務比率(相對於收入)的減少主要通過四種方式:
1)債務重組,免去或減少債務
2)勒緊褲腰帶、減少消費支出
3)財富的重新分配
4)債務貨幣化。

每一種路徑都可以減少債務比率,但是他們各自對通貨膨脹以及經濟增長有不同的影響。債務重組和減少消費的途徑會導致通縮蕭條(deflationary depression),而債務的貨幣化則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財富的重分配以多種形式出現,但是對抗去杠桿過程中大量的運用,不能起到實質上的作用。去杠桿的完成情況取決於這四種方法的運用。

蕭條是去杠桿的引起的經濟放緩的一個階段,特別是在去杠桿的早期,這階段債務違約和減少消費支出現象明顯,這時候借款方不能通過收入以及新的信貸來償還到期債務,因此借款人需要變賣他們的資產以彌補現金的不足,這就導致資產價格的下降,同時抵押物價值下降,因此更加減少了收入來源。收入的引起的信用下降降低了借貸能力,因此產生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借款的信用依據:1)抵押物的價值 2)相對於債務,收入的水平)。這個過程中,債務比率會繼續上升(債務/收入或者凈財富),經濟下行也自我強化:一是由於債務人和債券人都受到了損失,二是消費支出減少,導致收入會減少。

去杠桿過程中,經濟和信貸下滑的同時,債務負擔會上升(chart 2、chart 3),圖中的垂直線是1929年。圖2顯示DEBT/GDPcong 1929年的160%上升到1933年的250%。圖3同樣可以看到,債務比率繼續上升,是由於收入更大的下降。Chart 4 顯示的是家庭部門的債務與凈財富的關系,可以看出由於股市的下行以及房地產價格的增加,目前家庭部門杠杠比率目前已經非常高,與30年代大蕭條時期類似。

前面提到過,在基於信貸的貨幣體系利率,經濟的擴張依賴於借款能力的上升。借貸發生的條件是:
a) 在減輕稅收和通脹的影響下,貸方能夠獲取比貸出去更多的回報
b)貸方能夠把債券兌換貨幣。在去杠桿過程中,這兩個條件都不能得到滿足。

衰退時(recessions),可以通過降低利率和創造更多的貨幣來解決債務收入不平衡,換句話說,貨幣政策有效時,這種不平衡可以通過降低足夠的信貸成本來糾正:
1)減輕債務負擔
2)激發經濟活力
3)產生財富效應。

但是在去杠桿過程中,貨幣政策實現不了這樣的目的,失去了創造信用的功效。利率接近於0,沒有下降空間;信貸難以增加,因為債務人已經過度負債。在通脹性蕭條中(inflationary deleveragings,通過印鈔票方式)過程中,信貸也不能增加的原因是:投資者擔心他們以後獲得的償還貶值,貨幣兌換成了其他貨幣以及流向了抗通脹的領域。

為了緩和這種不平衡,政府不可避免的需要做:
1)創造動力、鼓勵信貸的產生
2)減輕債務人償付
3)印發更多貨幣購買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最重要的方式)。

央行印發貨幣購買金融資產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擴張,政府支出增加,財政赤字明顯。接下來三張圖可以說明。

如圖所示,1930/32和 2007/08年,短期利率接近0:

聯邦政府印發貨幣增加:

財政赤字增加:

⑶ 如何理解當前經濟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作者:李迅雷

究竟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是世界銀行在2006年提出來的,即把全球各國(各地區)按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分為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四個等級。從數學角度看,這四個級別的人口都應該各佔25%,但因為世行是按國別來分類的,所以實際上不會那麼嚴格去定義只有佔全球25%的人口才能成為高收入國家。

按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2015年的最新收入分組標准為:人均國民總收入低於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1045至412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在4126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於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2015年世界銀行所統計的215個經濟體中,高收入國家80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53個,中等偏下收入國家51個,低收入國家31個。

如今,OECD32個高收入國家加上非OECD48個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已經超過15億,約佔全球人口的22%,如果中國這個14億人口大國也能成為高收入國家,即佔全球40%的人口國家都屬於高收入國家,這豈不是違反數學邏輯了?

有人認為中國到2022年就能成為高收入國家,這是否太樂觀了呢?由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剛性及貨幣的持續超發,世界銀行一定會不斷上調成為高收入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門檻,現在是12736美元,五年以後呢,估計要提高到15000美元以上。再者,還得考慮未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比值因素,如果能夠在自由兌換條件下維持現有的比值水平,那麼,未來中國人均國民收入至少能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

2017年中國的GDP總額佔全球15%,人口佔全球18.8%,相差近四個百分點,說明從人均的角度看,中國當務之急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要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如果再要尋找中國與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那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偏低的問題,前者是總量差距,後者是質量差距。

從數學意義上講,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提法不適用於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因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永遠是一個相對數,未來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就要佔全球人口接近40%,而高收入的容量只有25%。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有點像在追趕自己的影子。

經濟周期——容易被證偽的古舊理論

如今,談論經濟周期的人比講股市周期(牛市、熊市)要多。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有很大一批投資者都信奉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大家都去「數浪」,為當時的股市處在周期的哪個階段爭論不休。如今,股市上已經很少有人去研究周期了,因為操作效果不好。有人戲稱「線越劃越多,錢越賭越少」。即便是後來依據商業周期提出的美林時鍾,事實證明也不太適合於資產配置。

經濟學上的周期理論,其實也有老朽的感覺。從數學意義上看,所謂周期理論與回歸分析法類似,即偏離均值幅度大了,就會回歸。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由於政府幹預較少,經濟的周期性特徵比較明顯,馬克思正是看到了當時社會這一致命缺陷,提出了共產主義理論。如今,無論是哪種體制,政府幹預都成為常態,周期被平滑了。

不僅經濟周期被平滑,人類的生命周期也被平滑了,如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口預期壽命、生育年齡等都被大大延後,生育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政府在干預經濟的同時,還干預生育,後者的目的是為了平滑經濟長周期。

2009年和2016年中國經濟的回升或企穩,其實都是政府強烈干預的結果。如果把政府幹預當做經濟周期的回升標志,不免有點牽強。2016、2017年第二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只有3.5%和3.2%,而基建投資增速分別高達17.4%和19%,實在看不出我們正在經歷一輪朱格拉周期的上升期(所謂設備投資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1862年法國醫生、經濟學家C Jugla在《論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商業危機以及發生周期》一書中首次提出的。相隔150多年,這么古老的周期觀察是否還適用當今社會?尤其對中國這樣一個改革開放至今40年都沒有過經濟危機的國家,死搬硬套這些周期理論就更不合適了。

歷史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歷史不會簡單重復。與新周期的樂觀派相反的,又有所謂「逢八必跌」的悲觀派,即98年有亞洲金融危機,08年有次貸危機;但去年也有人提出「逢七必跌」,只是把危機時間的計算提前了一年。

古舊的周期理論之所以在中國還能大行其道,實質上就是這種理論簡單粗暴,就像分析星座運勢一樣,適合於算命——這正是國人特別喜好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周五又創歷史新高了,前段時間的「股災」之說即刻就被證偽了。所以,觀察期不同太短,取樣不能太少,周期理論之所以屢屢被證偽,就是創設者或應用者在這兩方面都不達標。

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仍處在下行階段,符合數理邏輯,因為體量越來越大,總有極限,即便增量不變,增速也會下降。

城市化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很多人認為中國城市化的提升空間還很大,因為目前城市化率不足60%,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通常在80%以上,也就是說,中國應該還有20%的上升空間。

問題在於,究竟什麼時候可以達到80%,不給出時間,結論的意義就不大了。我發現大家在討論城市化空間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一個維度:人口年齡結構。

因為人口流動與人口年齡有關,年齡越大,流動性就越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的流動人口數量減少了500萬左右,隨後兩年都繼續減少;2016年進城農民工數量首次減少160萬,2017年國內運送旅客人次首次出現下降。也就是說,以人口流動為特徵的城市化進程幾乎已經結束了,餘下的就是本鄉本土的城市化。

反觀歐美日的城市化過程,都是在人口年齡結構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實現了較高的城市化率水平,如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的城市化率就達到了70%,但日本此後的城市化率上升速度就非常緩慢。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一直較快,這與政策導向有關,但目前農民工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全國勞動力的平均年齡,今後外出農民工告老還鄉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如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的人口減少與1970-90年初東京等大城市人口下降有類似之處,日本城市化從75%跨入80%花費25年(1975-2000年)。

由於中國當前的人口結構已經類似於日本的90年代,即老齡化水平大幅提高。因此,如果不考慮政策因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應該要放緩了。估計未來中國城市化率的水平應該在70%左右見頂,理由見《當城市化遇到老齡化》。

為何高層如此強調系統性金融風險

早在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之後,無論是十九大報告還是其他重要報告,高層都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要求。

為何在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的時候,中國沒有太擔憂國內的金融風險;反而是在歐美經濟復甦的時候,那麼擔心既然風險呢?這是因為10年前,美國的杠桿率很高,中國很低;如今,美國的部分杠桿率水平回落明顯,中國則居高不下。

不少人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杠桿率水平並不高,但如果從人口年齡結構這個維度去看杠桿率水平,顯然是過高了,即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與所處的發展階段的錯位——未富先老。因此,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治理產能過剩問題,降低全社會杠桿率水平。

回顧歷史,大部分國家都是在危機爆發過程中實現去杠桿的,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南美和東南亞國家,都因杠桿率過高而爆發危機,都因危機而降低了杠桿率。中國則是主動去杠桿,這正是體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去杠桿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不去杠桿則註定會爆發金融危機,兩弊相衡取其輕。

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阿基米德與國王下棋,國王輸了,國王問阿基米德要什麼獎賞?阿基米德對國王說:「我只要在棋盤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這個方法放滿整個棋盤就行。」這看作是一個加杠桿案例,國王如果按此倍率加杠桿,即可就破產了。

若反過來去杠桿呢?國際象棋總共64格,在全部加滿的情況下,如果只去掉最後一格,名義上只去一格內的米粒數量,實際上需要卻去掉1845億噸大米。也就是說,去掉一格的實際含義是杠桿率降低50%。這當然是一個極端例子,只是想說明去杠桿容易引發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就我國而言,社會杠桿率水平的快速上升,與「隱性剛兌」有很大關系,只要能打破剛兌,則杠桿率水平將急速下降,資產泡沫將迅速破滅,但隨著而來可能就是系統性風險的爆發。如果把資產定價中的風險溢價用這個公式表述:風險溢價=流動性溢價+信用溢價,那麼新三板的大跌原因在於流動性不足,即流動性溢價大幅上升;而信用債的風險在於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最近有些信用債大幅下跌,原因也是去杠桿背景下的某些金融控股集團的信用溢價大幅上升。

高層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憂是合乎邏輯的,因為他們站位高,看得更清楚。例如,近期兩會期間,最高領導在山東代表團會議上就提出:」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不能是投機趨利。」這段講話,對於當前那些獲得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或是對已經深度涉足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巨無霸和大型實體企業而言,可能要好好回味了。

2017年金融業對GDP貢獻了7.9%,盡管佔比已經回落,但依然偏高。當前,金融監管重點放在資產端,而中央最近又建議人大要重點監督政府的支出預算和政策的執行質量。說白了,監管已經從總量管理到結構調控,從樹干監督到達細枝末葉了。

總之,分析中國經濟需要多個維度去思考,才能夠看得深、看得透。如前所說的時間維度(時間權重、周期的本質、人口老齡化等)是一個重要維度,空間維度(象棋格子的倍數效應、觀察高度等)也是一個重要維度。

在1988年之前,也就是改革開放已經九年了,政府仍一直以工農業總產值或社會總產值的增長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總產值水分最大,屬於總量指標;1988-2017年,這30年基本上把GDP作為首要目標,GDP實際上是增量指標;當前政策的著力點已經在經濟運行的質量,所以,中國經濟步入到追求質量階段。

從總量到增量再到質量,這三個概念在數學上非常容易區分,但在對社會經濟領域進行分析時,發現很多人把數學基礎知識都忘了,寧願相信奇跡而不在乎邏輯。

要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大到需要優化國家治理結構,小到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如果中國經濟質量能夠持續提升,而且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那麼,股價指數的走勢是否應該看得更樂觀些呢?因為股價指數是經濟質量指標。美國的股價指數遠超GDP增速,原因在於企業盈利增速和ROE的上升。

如果我們真的看重質量,那麼,中等收入水平能否跨越,城市化率高低、GDP增速是否處在周期的上升階段等都不重要了。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⑷ 去杠桿化的階段

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風險名詞就是「債務」,就本質而言,債務其實就是對信用的一種過度透支,濫用信用就會造成債務風險,並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經濟周期波動往往體現為經濟體系杠桿率的調整過程。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去杠桿化過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門去杠桿化、經濟回升和公共部門去杠桿化。
在早期衰退階段,私人部門債務比率攀升至高點,公共部門負債開始出現上升趨勢。這個階段大概要持續1-2年時間;在第二階段,即私人部門去杠桿化階段。私人部門現金流增加,經濟回暖,但由於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公共部門負債率達到階段高點。這個階段持續時間大概為3-4年時間;在第三階段,公共部門去杠桿化階段。
盡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反彈,全社會負債率再次上升,公共部門不得不開始漫長的去杠桿化進程。這個階段大約持續10年左右。
目前,全球發達國家正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時期。如果進入第三階段則意味著廉價資本時代即將遠去,投資者和借貸者將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窘境。在未來的幾年內,信用緊縮、財政緊縮和消費緊縮三個層面的疊加效應會進一步顯現。
各階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每一個「去杠桿化」的階段上,中國經濟所受的沖擊不同。
首先,「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
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杠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其次,「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杠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一方面,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程度有限,同時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和在金融中介中所起得作用都很小;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收支長期順差,中國經濟不依賴外部資金。這樣,當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去杠桿化時,一般不會對中國產生顯著的負面效應。在這一問題上,中國經濟目前受到的最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國際商業銀行在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貿易信貸也受到了波及。從近期看,對中國經濟最大的負面影響來自於美歐「消費者的去杠桿化」。中國的出口將會受到嚴重威脅,進而引起國內產能過剩、製造業投資疲軟、製造業工人失業等連鎖問題。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來自「去全球化」。既然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全球化」也將使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因為,它將從根本上顛覆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迫使中國不得不依賴消費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然而,國際經驗和學術研究表明,當一個經濟體的增長主要推動力來自內在消費時,這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速度,將會出現顯著的結構性放緩。

⑸ 宏觀經濟兩大政策

近日,國土部向各省國土部門下發了《關於嚴格落實異常交易地塊上報制度有關問題的函》,要求各縣級國土部門對2011年以來的成交地塊進行清理,對漏報的地塊應在6月30日前補充上報。價格監控體系進一步升級。此外,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落實房地產調控的通知》中,對於限購給出的總體原則,房價上漲較快、房地產調控壓力較大的城市,只要符合這一原則,就都可以實施限購政策,限購令也同時升級。

對房價體系進一步監控

合富置業市場部首席分析師龍斌表示,政策主要就是穩定房價,加強對各地房價、地價監測,以便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市場動向,加強監管。對樓價地價應該沒有直接影響,但將會問責地方、督促地方重視監管問題落到實處。

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認為,從最近整體市場動向來看,目前不少熱錢仍在追逐住宅產品,比較突出的表現是熱錢從限購的城市轉戰部分不限購的小城市。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動向,所以擴大了監控范圍。而部分地方政府尤其部分不發達地區對房地產的依賴還是比較嚴重,所以,他們對中央政策執行有「打折扣」的情況出現。中央這次清理通知也是覺察到部分小城市地方政府的行為而作出的舉動,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發生。

那麼,對房價體系的進一步監控,是否會讓樓價應聲而落?鄧浩志表示,政策整體對已經監管比較嚴厲的大城市影響比較大,對此前監管相對不嚴的小城市也有一定影響。而影響的層面主要集中在土地市場,對一手住宅市場的影響不大,短期內也不會影響到房價的走勢。

限購擴大至三四線城市

對於限購令升級,限購范圍還將繼續擴大到三、四線城市這一舉動,鄧浩志認為,如果熱錢持續沖擊中國住宅市場,那麼三、四線城市限購可能是有必要的。因為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央宏觀調控成果穩住「錢太多」這個問題,則三、四線城市的炒家自然會退去,那時候限購也不再需要。他同時認為,限購仍舊只是一個過渡性措施,限購的目的是為十二五期間計劃中的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爭取時間。如果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能按計劃推出,緩解了住房壓力,則放開限購是水到渠成。如果這個計劃完成不了,或者有較大差距,住房供求矛盾仍舊突出,那麼只要限購一放開,房價還會出現暴漲。

⑹ 國家最近提到的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

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拓展資料:

"去杠桿化"的影響:

1、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2、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3、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⑺ 通脹去杠桿還是通縮去杠桿

一般都是通脹的時候去杠桿,這樣可以減少經濟泡沫,然後通縮的時候加杠桿刺激經濟發展。美國當年就是乘著經濟危機的時候去杠桿的,剔除泡沫,然後QE,保證經濟周期健康發展。(敝人鄙見,僅供參考!)

⑻ 試論如何加快企業財務轉型,提升財務價值

企業財務轉型,從企業財富安全管理來說,企業在財務上要做好內控,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問題。

運用企業財富安全管理9段技術中的財務內控模塊:

①模塊來源:

A、債權、債務憑記憶;

B、成本費用憑感覺(500萬的業務體量,與5000萬、1億的業績最後的困惑);

C、流水數據,斬不斷,理還亂;

D、核算人員,三個月清楚,六個月糊了,十個月走了。

結論:E、企業內控安全問題,歸根到底是數據的完整性問題,是經營數據來龍去脈的問題,是企業營運的流程設計問題。

②應用工具

A、數據坐標法。根據公司的業務流程、部門設置,進行營運數據的記錄形式、傳遞路徑設計,並設定為公司內部的法定程序。

B、數據平衡法。通過清產核資,評估認定,答字確認等方式,形成資產負債表的期初各項目數據。

C、信息站點法、數據追蹤法。實現營運數據密而不漏的完整性。

③功能結論

應用復式記賬的基本原理,讓數據的來龍去脈清晰可見,變流水數據為可審計數據,在實現財務內控安全的基礎上,完善企業的資產價值數據,為企業主體的資產價值機會提供對價條件,包括融資與信貸的條件。

⑼ 國家為啥去杠桿 尤其是金融業 股市也去杠桿

去杠桿仍然會貫穿2018年國家經濟工作的始終。但很多老鐵都不明白,國家天天在強調的去杠桿究竟是什麼意思,用簡單的方式解釋:

  1. 大家借錢都去玩交易性金融資產,而不是去借錢搞技術創新、搞生產,

  2. 還有一些企業借錢換美元去收購國外的資產。中國的外匯儲備壓力很大,政府擔憂人民幣貶值預期扭轉不了,若不進行外匯管制,一旦形成極強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大家可能都會拋人民幣資產,然後去央行擠兌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拋房拋股票買美元,房價、股價都大跌,那投機房地產的套牢型投資者可能就不償還銀行貸款了,這樣商業銀行一堆壞賬,拿到一大堆房子,特別是三四線人口流出的城市,麻煩很大。

  3. 為了不讓大家拋房子換美元,直接就3年或兩年不讓賣了。如果誰手裡有個幾套房,就自己住就好,周一到周日,每天住一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4. 另外,加杠桿本身沒有對錯,關鍵是加杠桿之後做什麼。

    如果高位賣了房子、賣了股票的人去創業,或者把錢委託給風險投資基金去幫助別人創業,這樣就沒有啥問題,短期解決了國內的就業,長期還能提供更多的經濟產出。這是金融加杠桿之後最重要的微觀邏輯與鏈條,即經濟主體拿到錢之後做什麼。

    思辨的看,金融去杠桿之後,大家就會去創新,去搞實體了嗎。當然未必。不讓大家借錢去搞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家未必就一定會去做實體經濟。不過有一點還是相對確定的,即央行和銀監會搞的金融去杠桿,會把臃腫的交易性資產價格壓下來。

閱讀全文

與經濟周期l去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月8日盧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5
中國銀行理財騙客戶 瀏覽:612
美金匯率兌換印尼 瀏覽:733
體彩怎麼算傭金 瀏覽:504
外匯占款貨幣投放 瀏覽:744
紅塔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 瀏覽:358
高桿低桿中杠桿桿落袋 瀏覽:139
我國外匯儲備總體 瀏覽:796
股票咋開戶 瀏覽:474
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251
武漢哪家證券公司最好 瀏覽:250
公司理財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瀏覽:90
融資租賃財務費用 瀏覽:723
中銀消費金融公司2016年 瀏覽:979
濱州萬隆集團董事長 瀏覽:328
信託業務融資信託 瀏覽:543
融資總監英文翻譯 瀏覽:839
南京文交易所吧 瀏覽:538
南玻集團宿舍 瀏覽:653
期貨市場的私募機構投資者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