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能學好物理的杠桿原理。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有直的也有彎的)。 2. 有關杠桿的名詞術語: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註: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 畫杠桿的示意圖: (1)先畫實際杠桿簡圖; (2)體會F1與F2的方向,自作用點畫出力的示意圖; (3)定出支點,自支點向二力作用線引垂線:力臂。 4. 杠桿原理: (1)杠桿平衡: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 物理意義:杠桿平衡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二)杠桿的應用 1.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F1<F2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L2,F1>F2 。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 。不省力也不費力。 2. 天平和秤: (1)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 (2)案秤、桿秤都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它們是支秤盤離支點近,砝碼離支點遠的不等臂杠桿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㈡ 杠桿原理是什麼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㈢ 高中物理杠桿
稈稱工作原理分析:
當掛鉤未掛重物,內外套筒未拉出時,秤紐左邊秤桿的重力和配重物的重力產生的合力矩等於秤紐右邊秤桿重力和內外套筒重力產生的合力矩相同,秤桿保持平衡。
當掛鉤掛上重物時,秤紐左邊力矩增加,這時,移動內外套筒,使內外套筒的重心相對稱紐移動,使秤紐右邊的力矩也增大,當內外套筒移動至對應位置時,秤桿便能保持平衡。
當用力矩平衡分析秤的平衡問題時,只需分析掛鉤上掛上重物時,兩邊力矩的增加量就行。
設重物的質量為M,內外套筒的質量為m1,m2,秤紐到掛鉤的距離為L,內套筒相對掛鉤移動距離為l1,外套筒相對內套筒移動為l2,則 有:
M*g*L=m1*g*l1+m2*g*(l2+l1);---公式1
重物為1KG,內外套筒都在時,l2=0,將已知代入上式得:
M*0.02=0.1*2*l1; --公式2
當外套筒丟失時,對於上式來說,m2=0,M為待測量。
m*0.02=0.1*l1 --公式3
對比公式2與公式3知:m=1/2*M=0.5kg
對公式1作進一步的分析,還能得出在什麼位置刻度什麼樣的質量標記!
㈣ 關於物理的那個 杠桿原理 什麼的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㈤ 物理杠桿原理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
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杠桿分類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
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㈥ 物理 杠桿原理 好睏惑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平衡——初中時:杠桿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時,稱杠桿處於謂平衡狀態!
最初始是用實驗的方法——採集大量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從而得出結論的——只要: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的條件成立,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因此稱其為「杠桿平衡條件」
當我們學習了功、能的概念後,用功的原理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推解而得。
進入高中後,就可以用力矩的概念求解了——即正向力矩(為正)等於反向力矩(為負)時,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此時桿上可以有多個力同時作用,每個力都有對應的力矩,若它們的代數和等於 0 杠桿就平衡了!
也就是說,平衡是杠桿原理推導的出發點和歸結點!
你可能是初中的吧?—— 就按實驗的方法理解吧。不知說明白否?
僅供參考!
㈦ 物理中杠桿的計算公式怎麼理解,怎麼的得到的,什麼原理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㈧ 杠桿原理的物理學基本原理是什麼
杠桿原理的物理學基本原理是[物理學】--[力學]--【靜力學】---【物體的平衡】---【帶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
力矩平衡:一個物體如果處於平衡狀態,那麼,它受到的外力的合力為0.外力的力矩的總和為0、(力矩的代數和為0.
順時針的力矩(為負)之和等於逆時針(為正)之和)
㈨ 物理中杠桿原理的公式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