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三政治:如何區分經濟手段,貨幣手段,抓什麼關鍵詞
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經濟手段。
主要區別是:制定者和實施者不同,運用杠桿不同。
財政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是國務院財政部。運用杠桿(即關鍵詞)是稅率、財政支出、國債
貨幣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是央行。運用杠桿是利率、法定準備金、信貸規模。
看得懂么?
② 高中政治:宏觀調控3種手段怎麼區分
一、調控依據的區別。經濟手段藉助於經濟杠桿,法律手段是政府依靠法制力量,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機構
二、調節對象的區別。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
法律手段通過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護公有財產、個人財產,維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各個經濟組織和社會成員個人的合法權益;調整各種經濟組織之間橫向和縱向的關系,以保證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
三、調控方式的區別。經濟手段政府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法律手段通過經濟立法和司法,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
行政手段。這是依靠行政機構,採取強制性的命令、指示、規定等行政方式來調節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
四、形式的區別。經濟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法律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法規;行政手段則是政府發布的經濟命令。行政手段具有權威性、縱向性、無償性及速效性等特點
③ 經濟學中杠桿是什麼意思
財務杠桿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公司管理層可以利用財務管理中的幾種杠桿,在投融資決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並進行相應評估。
④ 政治,經濟杠桿能起到調節作用的根本原因在於
邊上不是個B嗎=。=......你就這么理解,經濟活動的根本就是人們為了利益進行的,所以起到調節作用的根本作用就是從利益出發的
⑤ 經濟與政治中的三種分配方式怎麼區別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除按勞分配以外,還存在著多種分配方式。具體有:
1.按勞分配以外的勞動和經營收入。主要是指個體勞動者和農村專業戶的個人收入。
2.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獲得的收入。主要是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工作的勞動者得到的工資收入。它實質上是勞動者出賣勞動力商品獲得的價值或價格。
3.資產收益。主要指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和個體經營者獲得的資產收益,如紅利、股息、利息和分享收益。
4.社會成員提供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獲得的收入。包括憑借知識產權、技術轉讓或入股、信息咨詢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5.按資本分配得到的利潤收入。主要指我國私營企業主和外資及港澳台投資的企業中的企業主按資本獲得的利潤收入。
此外,還存在國有企業的承包者和租賃者通過按經營成果分配獲得的收入,一些社會成員通過國家和社會公平原則進行福利性分配而得到的一些收入,以及分享風險收入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的多種分配方式,在實踐中是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的。上述的一些分配已經超過了個人消費品的分配范圍,所分得的收入包含了用於資金積累,擴大再生產等內容。因而,這實際上已不僅僅是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式,而是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初次分配是指企業單位內部的分配,其依據主要是效率原則,即根據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發揮的效率帶來的總收益多少進行分配,高效率獲得高回報。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調節各收入主體之間現金或實物的分配過程,也是對要素收入再次調節的過程。
⑥ 政府應當怎樣運用在分配在杠桿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政治)
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何種所有制形式都不會改變按勞分配原則即多勞多得,優勝劣汰。這不可避免帶來經濟的高效率和社會財富的高集中,使社會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造成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政府經濟更關心或根本解決的問題是單位之間、居民個人之間、各家庭之間的收入分配公平和福利保障公平。任何市場競爭都是以初始分配為前提,它無法使收入、財富和福利的分配按照社會認為符合社會公正的方式進行。所以,發揮政府收入分配職能,縮小居民貧富差距,維護收入分配的社會公平與福利保障公平亦是合理發展政府經濟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收入分配職能;貧富差距;公平;
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何種所有制形式都不會改變按勞分配原則即多勞多得,優勝劣汰。這不可避免帶來經濟的高效率和社會財富的高集中,使社會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造成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為此,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政府社會收入分配的職能,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至關重要。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收入分配職能與社會公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可有效調節經濟運行,達到供需平衡,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不需要政府幹預。然而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特別是「經濟大危機」,則表明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不能解決資源配置中的所有問題。即提出了市場失靈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問題。正是由於市場失靈,才成為政府介入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理由和原動力。這樣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經濟這只「看得見的手」共同支撐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構成了「混合經濟」體制。政府為了彌補市場失靈而大量介入社會經濟活動被習慣的視為正常的市場經濟活動。
公平,是各國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一個共同目標。在經濟領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聯系的一個概念。社會公平則是一種價值判斷,受社會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的經濟地位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所以,公平分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會范圍內和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下,社會成員之間和可以支配的經濟資源之間的均衡和協調。公平分配是促進社會安定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一種重要目標。
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是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各個國家對收入差距問題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這是因為:(1)收入差距可能導致政策左右搖擺,由此加重政策失誤和市場失靈對經濟增長的影響;(2)收入集中在少數上層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和知識精英手中,會削弱政府政策的貫徹落實效果;(3)收入差距的擴大有可能侵蝕社會精神財富,包括居民的信任感、親和力和責任感;(4)收入差距超過一定的社會容忍界限時,有可能導致公共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動盪。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政府為追求公平目標,其開展的主要工作有:(1)為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即機會均等。(2)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使勞動的收入與所提高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相對應,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3)運用稅收、社會保障等政策工具,將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成員心理承受能力之內。
二、發展政府收入分配職能對效率 公平影響
我國收入差距過大,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同行業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同所有制之間的收入差距;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以及城鎮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縮小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是發展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市場經濟不能有效調節國民收入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階層和各成員之間合理分配,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即使在經濟運行達到所謂「帕累托效率」的條件下,市場不會自動實現收入公平分配。並且市場則強調效率,通過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向效率更高的地區、部門、產業、企業以及個人集中,反而進一步擴大收入在各個領域的差距。但任何經濟運行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下進行的,如果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不公平,貧富差距懸殊,特別是在相當部分成員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必然引發大量社會矛盾,犯罪率居高不下,遊行、示威、罷工連續不斷,甚至引發政局動盪,對經濟正常運行產生嚴重影響,最終有損於效率的提高。這就需要政府在公平與 效率之間進行權衡選擇,合理的發揮政府經濟的作用。
收入的社會公平與經濟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的兩大基本准則,但在錯綜復雜的經濟社會關系中,政府在兩者之間的選擇,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盡管收入公平與經濟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但要同時達到兩個目標,是較為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即收入公平與經濟效率之間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關系。收入公平與經濟效率兩者之間既有矛盾性又有統一性,政府經濟決策有較大迴旋餘地,可形成各種不同的政策組合。其一,經濟效率優先兼顧收入公平的政策;即政府財政收支和宏觀經濟管理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較快增長,增強整體國家經濟實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為首要目標,同時注意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體現收入社會公平。這也是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其二,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政策;即在政府財政收支和宏觀經濟管理中,優先考慮收入和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分配,調節收入差距,為貧困階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體現社會公平。同時,盡可能減少收入公平分配對經濟運行效率的消極影響。一國政府對效率和公平如何做出要視該國經濟發達程度、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定。國際上通用的分析和測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是基尼系數。據有關專家統計,目前我國基尼系數已高於0。4國際公認警戒線標准。國家統計局2000年對中國4萬個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20%的高收入者擁有42。5%的國民財富;胡鞍鋼教授研究結論:10年間,居民儲蓄額增長了10倍,50%的儲蓄額卻是掌握在不足10%的人手中。高收入與低收入戶人均年收入差距1996年為41倍,到2000年擴大為57倍,高收入戶年均增加41401元,低收入戶僅增加1079元前者是後者的38倍。正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收入分配公平的負相關性,合理發展政府經濟,研究政府經濟與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正相關性問題尤為重要。
三、合理發展政府收入分配縮小居民收入貧富差距的措施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政府為追求公平目標,其開展的主要工作有:(1)為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即機會均等。(2)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使勞動的收入與所提高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相對應,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3)運用稅收、社會保障等政策工具,將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成員心理承受能力之內。
1、加強國有經濟投資比例,擴大弱勢群體就業,縮小居民收入貧富差距。現代市場經濟理論認為,市場失靈的存在和有效配置資源的需要,是政府幹預經濟活動合理性的依據。據王振中博士研究:當國有經濟投資比重增加2%時,基尼系數減少0.07。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增加到60%,基尼系數減少到0.2%;當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增加到61%以上,整個社會收入分配達到「均衡」的收入社會分配狀態。反之,當國有經濟規模減小,非國有經濟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下降0.04。可見,當國有經濟相對規模擴大時,整個經濟運行收入差距縮小,基尼系數下降,收入均等程度增加。結論顯示,合理發展國有經濟對收入分配公平呈正相關性。為此,首先,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實行免徵所得稅政策。為調動國有大中型企業安置富餘人員的積極性,減輕社會失業壓力,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本企業富餘人員而興辦的經濟實體,符合規定條件的,3年內可免徵企業所得稅。其次,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大齡就業困難對象。在社區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原國有企業的大齡就業困難對象就業,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同時,由各地根據實際,提供適當比例的崗位補貼。
2、發揮我國個人所得稅調節作用縮小居民貧富差距。我國個人所得稅法適應同期經濟形式的發展,其調節公民收入杠桿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但是,市場經濟的競爭規則和經濟人逐利的本質特徵決定了收入的差距,無論從絕對尺度,還是從相對尺度上去衡量卻是越來越大。因此,對現行個人所得稅,要在強化居民收入分配調節功能的目標下加以完善。(1)實行分類與綜合相結合,將工資薪金所得、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和財產轉讓所得(即屬於勤勞所得和財產所得系列的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其他所得實行分類征稅。(2)建立能夠全面反映個人收入和大額支付的信息處理系統,形成一個規范、嚴密的個人收入監控和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體系。(3)在適當提高費用扣除標準的同時,簡並、規范稅收優惠項目。(4) 簡化稅率,減少級距,並在徵收制度上與企業所得稅協調配合。
從理論上講,對於個人所得應該就自然人的各項收入全面綜合考察,按所得的匯總數作為計稅依據才能真正體現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的功效。但是我國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時間不長,居民納稅意識較為淡薄,若實行綜合稅制必須普遍實行公民自行申報納稅制度,而現行自行申報是有限定條件的,如無代扣代繳義務人、有兩處以上工薪收入納稅人或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這難免會使稅款大范圍的流失,形成法不責眾的尷尬境況。所以隨著居民納稅意識的提高和個稅征管工作 的改進,由分類稅制向綜合稅制過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只有從經濟學機理上認識個人所得稅的功用,才能提高納稅人自覺納稅的意識和稅務部門加強征管的積極性,使之成為繁榮經濟,促進居民收入提高,穩定社會促進國民財富增長的調節杠桿。
3、發揮社會保障機製作用扶植救濟弱勢群體有效調節收入分配差距。自1997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最低生活保障金、企業最低工資、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費、失業保險金等的使用,主要是保證城市特困群體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能在溫飽線上活下來,而沒有考慮如何通過資金的使用,一方面保證城市貧困人口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對有勞動能力的人員發揮促進其就業的作用。那些生活困難的在職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下崗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如果從資金、政策上扶持他們創業或就業,就可以自食其力,減少國家的救濟。當然,各種救濟金和福利資金的發放,首先應該考慮是否存在通過資金的使用促進受益者自謀生路和自食其力的可能性,應想辦法使政府的福利變為就業的動力。比如救濟金發放等價生活必需品,把現金發給吸收就業的生產企業;社會保障資金一部分用於發放救濟,一部分用於保值增值;對於通過個人創業增加了收入,超過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的,仍然給予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獎勵;對於年富力強但仍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給予減半發放,這樣,調整政府救濟金和社會保障金的用途,從消極確保失業收入,轉為積極促進就業。另外,財政補貼也是政府為了執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對企業、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給予資金支持,以影響相關產品和勞務價格結構,屬於轉移性支出,其目的是調節市場供求關系。而政府財政補貼數額、補貼對象,則直接影響有關企業、個人在收入分配中所佔比例和份額。
⑦ 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經濟手段和政治手段不同的特性是什麼
經濟手段:這是指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貨幣、、降息、增息、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工資等。
⑧ 政治學中價格桿杠是指什麼
價格杠桿是指國家通過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場價格發生變化,來引導和控制國民經濟運行的手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社會經濟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濟杠桿,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其調節作用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表現在對生產的調節。價格杠桿能有效地刺激生產或抑制生產,調整生產結構。通過價格准確地計算和反映國民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實現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通過價格杠桿,調整社會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社會再生產的良性循環。
2、表現在對流通的調節。價格杠桿調節商品流通,主要是通過商品差價和比價變動造成經營商品流通的經濟主體的實際收入的變化,從而引導企業改變商品流向和調整交換的規模和結構。
3、表現在對分配的調節。價格是影響分配最直接的因素,它的變動對國民收入具有分配的功能。它可以調節社會集團、各地之間的收益分配,同時也調節著積累與消費的重大比例關系,影響國家與集體、集體與集體、集體與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
4、表現在對消費的調節。價格杠桿對消費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價格水平的高低,影響社會的消費量,影響消費總水平;二是不同商品之間的比價,影響社會的消費結構。
⑨ 請舉例說明政治經濟學的杠桿原理及其作用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是一門以人們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的規律。
政治經濟學產生和發展
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economy)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者A.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盧梭為法國《網路全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條目,把政治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區分開來。可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理論科學的名稱自17世紀就開始得到應用了。
當重商主義者蒙克萊田最先使用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時,政治經濟學還只限於研究流通領域的個別經濟現象,因而還沒有形成為獨立的真正的經濟科學。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勢力作斗爭,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這就產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圖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領域和包括流通領域在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專門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規律的理論科學。所以,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產生的。」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逐漸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不斷發展,直接威脅著資產階級。1825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日益顯露出來。面臨這種形勢,資產階級更加需要的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適應這種需要,產生了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經濟學者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許多科學成分,致力於抹煞階級利益的對立,用各種各樣的辯護理論,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在資產階級經濟學領域中,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庸俗經濟學逐漸取代了古典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