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1987年中國和印度開戰
八十年代末
美國正在努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蘇聯國內動盪自顧不暇
印度也糾結於國內民族主義和分裂主義
而中國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技術裝備也有很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當年那股不怕死的精神還在
如果這時候開戰
印度沒有一成勝算
② 中國近代史軍事發展
中國經濟;中國經濟走鋼絲稍一不慎落懸崖
200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9個百分點。在由此引發的新一輪宏觀調控的爭議中,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已過熱,有的學者則認為經濟運行正常,甚至有著名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的投資率過低。學者爭議中的矛盾和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同樣突出,這就不禁讓人想起了經濟學中著名的「墨菲法則」:「經濟學家在他們知道的最多、意見最一致的方面對政策的影響力最小;而在他們知道的最少、爭議最大的地方對政策的影響力則最大」。
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這就好比在鋼絲上行走,需要整體平衡,否則落入懸崖後果不堪設想。
林毅夫(林毅夫新聞,林毅夫說吧)教授認為,由於產能過剩的存在,任何想通過提高利率和匯率來抑制投資和減少外貿順差的意圖,都會使產能更為過剩而出現兩難選擇:以提高利率為例,如果提高貸款利率同時提高儲蓄利率,那麼提高貸款利率可以抑制投資需求,提高儲蓄利率會減少消費需求,會使絕大多數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重;如果提高貸款利率不提高儲蓄利率,那麼這樣做雖然不影響消費需求,但是利差的變大會刺激銀行貸款的積極性,這就跟我們控制信貸擴張抑制投資需求的目標相矛盾;以提高匯率為例,提高匯率會使出口減少,進口也跟著減少,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
許多經濟學者在看中國經濟問題時並不能「權衡利弊,綜合分析」,而是「只計一點,不計其餘」,提出的政策建議難免「顧此失彼」。
中國經濟是在矛盾中前行的,不能用靜態的眼光來看待動態的中國經濟。有學者認為,2001年國內的潛在經濟增長率為8.4%,最近幾年的政策目標在7%-8%之間,但2003-2005年的經濟增長分別達到10%、10.1%、9.9%,2006年上半年達到10.9%,明顯高於潛在的經濟增長率,經濟過熱非常明顯。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學者認為,應該重估中國經濟的增長能力和增長潛力,增長潛力由於供給能力增大、結構改善、體制活力增強的共同作用而增大。
很明顯,前一種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屬於靜態意義上的「刻舟求劍」,後一種觀點屬於動態意義上的「水漲船高」,瓶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瓶頸的拓寬是跟強勁的投資高度相關的。我們不能把「投資」當成「船」,把「瓶頸」當成「劍」,然後就誤以為「劍」在「船」的下方永遠不變。如果這樣,中國經濟將失去平衡。
自行車在運行中保持平衡,中國經濟也是如此,雖然矛盾重重,卻必須在矛盾中前行,如果發展停滯,社會將出大問題。隨著漸進式改革的深入推進,矛盾會越來越凸顯,表現在宏觀調控方面就是許多調控手段的策略空間會越來越小。前行是有內因的,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競爭構築成的出口經濟是不可忽視的內生力量,表現在宏觀調控方面就是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尋求有效的制度安排。
中國軍事;2006版的美國《國際防務周刊》稱中國軍事力量總體實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釋理由說:
1、中國在戰爭動員機制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1000萬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兵員。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不可能想像在中國本土與這支軍隊作戰。
2、中國具有強勁規模的核武器2期製造生產能力。所謂2期能力是來自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他是指,在國家處於被大規模侵略的時期,依舊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產製造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處腹地。而這里又是很難被短時間攻陷的地區。因此,除非使用毀滅手段,否則很難達到目的。
3、中國是具有一定戰爭經驗的國家。而且他多次與「世界聯軍」交戰。1950年韓戰,1961-1965中印戰爭(當時印度受到來自美,蘇,英,法,北約等支持)。1969-1986年中越戰爭(越南受到來自前蘇聯,華約等多達12個國家支持)。這些給中國製造了很好的抵禦戰爭機制。
4、中國擁有十分龐大的規模的國防生產體系。中國的國防體系目前僅僅是開展了不足15%。(中國造船能力每年150萬噸級,造飛機能力每年1200架。坦克生產力度為7000-9000輛僅此美國)而這主要因為中國為了避免導致前蘇聯的惡果。
5、中國海外人力資源豐厚。一旦遭到攻擊這些深處在美國以及世界的多個層次的華人,都會勢必起來。造成世界性質的華人戰爭。
6、中國科技力量發展能力很好。他們擁有自身完善的科技武器研究機構。雖然部分顯得老化僵硬,但是他的機制依舊可以在外力措施下被激活。
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③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的佇立在戰爭的邊緣
自1962年後,印度就再未回到過在中印戰爭曾經失利的克節郎河(Namka chu),這條河位於塔格拉山脊(Thag la)與哈東山脊(Hathung la)兩山之中,呈東西走向。印度曾極盡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這也是1962年10月中國向印度宣戰的原因之一。由於達旺北部沒有較好的防禦地形,所以印度政府決定如果與中國再次發生戰事的話,將會放棄城市及鄉村而全力的將戰事拖至色拉(Se La)東部。但是當1980年印度重新審視該國的安全形勢後,新德里的戰略家們決定在未來與中國的戰事中全力保衛達旺。
印度軍方明確的認為該的確唯一可行的防禦線就是哈東山脊。1983年,印度的情報機構派遣一個小隊前往克節郎河東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區搜集情報,他們夏天進入冬天撤出,此後的兩年依然如此,但當印度情報人員1986年進入該地區時,卻發現中國軍隊已經在那裡構建了半永久性建築。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納斯瓦米·桑搭吉上將被任命為印陸軍參謀長,他通過並計劃了一項被稱為「棋盤計劃」的軍事演習,該演習的目的旨在「演練如何將位於阿薩姆平原的印度軍隊快速部署到同中國接壤的實際控制線附近」。作為演習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機將整整一個旅空運到了達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隨後這只軍隊從塔格拉山口出發,一路行軍到達哈東山口。桑搭吉還調遣三個陸軍師前往旺敦地附近,另有五萬印軍被派往阿魯納恰爾邦(即中方聲稱擁有主權的藏南地區)。中國對此感到震驚,而後便立即將自己的軍隊派往邊境線上與印軍對峙,在蘇魯拉(Sulu La)等地,印中兩國軍人甚至面對面的對峙上了,不過雖然兩國邊境上氣氛十分緊張,但是都並未發生武裝沖突。
④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的介紹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是中國與印度歷史上發生的第三次邊境沖突。該事件雖未造成直接的軍事沖突,但是兩國之間緊張的形勢已經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開戰的邊緣。
⑤ 1987年中印對峙印度達到了什麼目的
日期: 1986年至1987年
地點: 阿魯納恰爾邦{藏南}的桑多洛河谷
結果: 雙方都表現了剋制,最終並未爆發軍事沖突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是中國與印度歷史上發生的第三次邊境沖突。該事件雖未造成直接的軍事沖突,但是兩國之間緊張的形勢已經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開戰的邊緣。
1962年及1967年中國與印度分別在邊境發生了兩場邊境軍事沖突,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雖然中國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停火後中方卻從已經奪取的爭議地點撤出,使得印方實際控制了藏南地區。但是印度軍方在戰場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決定在中印附近實施了一項「防禦計劃」以鞏固印方於戰爭所佔有的領土范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印度於邊界前沿的幾個支撐點軍隊已經完成部署,但是通向這些地方的交通網線仍沒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總理後,決定重新審議印度的安全局勢,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過了一項旨在加快在印度實際控制線內部署軍隊的計劃,以繼續鞏固印度在此地的軍事控制。
自1962年後,印度就再未回到過在中印戰爭曾經失利的克節郎河(Namka chu),這條河位於塔格拉山脊(Thag la)與哈東山脊(Hathung la)兩山之中,呈東西走向。印度曾極盡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這也是1962年10月中國向印度宣戰的原因之一。由於達旺北部沒有較好的防禦地形,所以印度政府決定如果與中國再次發生戰事的話,將會放棄城市及鄉村而全力的將戰事拖至色拉(Se La)東部。但是當1980年印度重新審視該國的安全形勢後,新德里的戰略家們決定在未來與中國的戰事中全力保衛達旺。
印度軍方明確的認為該的確唯一可行的防禦線就是哈東山脊。1983年,印度的情報機構派遣一個小隊前往克節郎河東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區搜集情報,他們夏天進入冬天撤出,此後的兩年依然如此,但當印度情報人員1986年進入該地區時,卻發現中國軍隊已經在那裡構建了半永久性建築。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納斯瓦米·桑搭吉上將被任命為印陸軍參謀長,他通過並計劃了一項被稱為「棋盤計劃」的軍事演習,該演習的目的旨在「演練如何將位於阿薩姆平原的印度軍隊快速部署到同中國接壤的實際控制線附近」。作為演習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機將整整一個旅空運到了達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隨後這只軍隊從塔格拉山口出發,一路行軍到達哈東山口。桑搭吉還調遣三個陸軍師前往旺敦地附近,另有五萬印軍被派往阿魯納恰爾邦(即中方聲稱擁有主權的藏南地區)。中國對此感到震驚,而後便立即將自己的軍隊派往邊境線上與印軍對峙,在蘇魯拉(Sulu La)等地,印中兩國軍人甚至面對面的對峙上了,不過雖然兩國邊境上氣氛十分緊張,但是都並未發生武裝沖突。
也許出於巧合,印度於1986年授予了中國一直聲稱擁有主權的阿魯納恰爾「邦」的地位,中方為此向印方提出抗議,而印度在達旺的軍事及政治行動被中方視為一種挑釁。1987年初,北京方面的聲音就如同1962年中印開戰前一樣,而隨著印度反對從達旺撤軍,西方的觀察家們開始對這邊即將發生的戰爭進行預測。
印度對於中方的行動並未退讓半步,反之則下達了一項名為「獵隼行動」的命令,在中印邊境從東到南部署重兵,並將裝甲部隊派遣到了錫金東北用以震懾中方。1987年4月,印度又向塔格拉山脊派遣了數量可觀的軍隊支援,並在桑多洛河谷地區建立起了能夠威脅中方軍隊前沿哨所的前端哨。這些行動都被北京視為威脅,似乎印度將要從防守轉為進攻,並通過武力獲取一個更大的「阿魯納恰爾邦」。
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長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參加不結盟國家外長會議期間順帶停留於北京,印度外長向北京帶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個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繼續使邊境地帶的局勢惡化」。當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國大黨支持者的集會上說「有關中印邊界局勢的錯誤報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國蓄意傳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兩國之間製造誤解和緊張」。1988年12月,拉吉夫訪問中國,這是即20世紀六十年代周恩來訪問印度後第一次兩國之間的高層訪問。最終在1993年,兩國簽訂了一項「以確保實際控制線兩側的和平」的協議,這場邊境危機由此告終。
塞爾維亞國家小,可是關繫到自己的主權的時候他們不惜一戰啊,和整個北約對抗,雖然失敗了,但是至少努力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自己的國家領土啊,我們是不是也該必要的時候不要總是表示強烈抗議,譴責,是不是也該試一試這些年來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啊,是不是也該向世界發出我們中國的聲音「藏南和釣魚島,南海諸島是我們中國的,外國佔領者滾出去」!
⑥ 中印匯率制度比較博士論文
這個是經濟類論文,985博士畢業需要南核。字元數在1.2w,查重5%以下。就可以找核心的期刊去投稿了,審稿期一般是1-3個月,耐心等待編輯部回復即可
⑦ 中國簡介
中國(China),位於東亞,是一個以華夏文明為主體、中華文化為基礎,以漢族為主要民族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疆域內的各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夏、商、周、漢、晉、唐、宋、元、明、清等。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中國的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有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傳統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和國畫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國,又以「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的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裳的禮儀之邦」。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古中國直轄地區為漢地,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促成漢文化圈,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自清朝統治中國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漸漸被打破了。
⑧ 中印國力對比要求詳細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2001 世界發展報告》數據,中國1999 年 GNP 為9802 億美元,在參與排序的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購買力平價牗 PPP牘計算中國的GNP則高達41122 億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為4422 億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計算印度GNP為21441 億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計算GDP,2000 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2001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經濟總量比較我國領先,兩國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國依然佔有優勢。產業結構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48.7%、32.9%,印度各佔29.3%、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外開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於對外國投資採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很小,1992 年以來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者限制,外國投資發展很快,外國直接投資從1990 —1991 年度的0.91 億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億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達59.25 億美元,證券投資從1990-1991 年度的0.06 億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億美元,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1998 —1999 年度為負0.61 億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入規模在大部分年度大於直接投資。就外貿、外資發展比較而言,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速度,我國佔有絕對優勢,我國經濟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據《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標,1993 —1997 年期間年均變化率印度僅為2%,我國為7%,中國對外開放度遠勝於印度,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國際競爭力牗一牘 IMD 國際競爭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是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權威機構,每年根據國內經濟狀況、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企業管理、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等方面指標體系對參評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推出《世界競爭力年鑒》。中國在IMD競爭力排名中處中游,但與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間名次不斷上升,1999 —2001 年間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兩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兩年為周期上下搖擺,在38-42 之間徘徊。IMD競爭力排名說明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比印度強。兩國都需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牗二牘 WEF 全球競爭力中印比較根據美國競爭力委員會1999 年對56個國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國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創新因子指標排在45,印度為37,其中上游創新能力牗由研究開發投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素質、科研機構的質量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定牘我國與印度幾乎平起平坐,我國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創新能力牗申請專利的數衡量牘我國比印度要弱,下游創新因子排名我國為48、印度37。我國上游創新能力與下游創新能力脫節,說明我國創新成果商業運作不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通道不暢。中國經濟的微觀競爭力落後於宏觀競爭力,微觀競爭力與印度相比也落下風。除1998 年外印度歷年名次好過中國,但到2002 年兩國差距在縮小,中國只比印度低一位。當前競爭力指標是建立在微觀競爭力指標基礎上,旨在區分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通過衡量人均GDP水平來考察當前經濟成就。中國當前競爭力與印度相比落後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運作與戰略排名中國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業環境質量比較中國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業環境質量方面我國處於劣勢。這反映了我國企業運行的商業環境有待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偏低,企業運營方式與發展戰略不夠成熟。2002 年我國商業運作環境有所改觀,上升到38。國民財富的增長,歸根結底依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人均GDP的快速增長。牗三牘 GITRR 信息技術中印競爭力在網路就緒、網路應用構成與可行因素構成這3項指標排名印度都領先於我國。網路就緒指標中國64、印度54。網路應用構成指標我國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構成排名中國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級指標方面,我國只在信息基礎設施、商業與經濟環境、ICT機會與社會投入3個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體、軟體與支持、網路接入、網路政策、網路社會、網路學習、網路經濟、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方面排名都落後於印度,特別是硬體、軟體與支持、ICT政策、網路學習方面名次懸殊很大,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與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軟體業印度遙遙領先於我國,印度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軟體出口大國,2000 年軟體出口額達80億美元。近幾年信息技術產業托起了印度牛市,預計2008 年印度軟體業產值870億美元,出口達500億美元,軟體業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國軟體出口還微不足道。中國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經濟總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印度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兩國經濟結構都須進一步調整,都須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競爭力我國整體占優,但經濟創造力競爭力我國不及印度,微觀競爭力印度強於中國,信息技術競爭力印度優勢明顯,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比印度大
⑨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的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國與印度分別在邊境發生了兩場邊境軍事沖突,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雖然中國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停火後中方卻從已經奪取的爭議地點撤出,使得印方實際控制了藏南地區。但是印度軍方在戰場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決定在中印附近實施了一項「防禦計劃」以鞏固印方於戰爭所佔有的領土范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印度於邊界前沿的幾個支撐點軍隊已經完成部署,但是通向這些地方的交通網線仍沒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總理後,決定重新審議印度的安全局勢,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過了一項旨在加快在印度實際控制線內部署軍隊的計劃,以繼續鞏固印度在此地的軍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