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元計人均GDP是按何時的匯率做比對是12月31號凌晨最後一秒的匯率嗎還是全年兌美元的平均匯率
我們一般在計算GDP的時候使用的是平均匯率,而不是實時匯率。比如,我們計算2018年中國的GDP,就是按照全年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平均匯率,而不是2018年12月31日這最後的一天的匯率。
Ⅱ 中國人均gdp多少美元
2020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我國人口約14億,人均約71400元人民幣,按最新匯率,摺合美元約11000美元。
Ⅲ 在計算人均GDP時候,按「購買力平價」和「國際匯率」表示,分別意指什麼
國內生產總值GDP,除以全國人口,就等於人均GDP。
目前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都是已國際匯率計算的,即真實的統計數據!例如2013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568845億元人民幣,人均6767美元。
國際上還有一種評估一個國家總體經濟規模的評估方法,就是按照購買力平價評估的!關於什麼是購買力平價:
例如:中國一斤大米2元人民幣,美國一斤大米假設是1美元。那麼購買力就是1美元=2人民幣!
按照此種演算法,568845億元人民幣=284422.5億美元;而美國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6.8萬億美元。那麼我國人均GDP按購買力計算=(284422.5億/13.6億)美元=20913美元。
當然,上邊例子只是一個舉例!人民幣的購買力還沒那麼誇張能達到美元的一半。國際評估2013年中國按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為接近1萬美元
綜上所述:我國2013年人均GDP為:
上述的6767美元就是國際匯率的人均GDP
上述的10000美元就是按照購買力平價估算的人均GDP
Ⅳ GDP與匯率的關系。
GDP是國民生產總值,與匯率的關系較緊密。不過CPI的關系與匯率最為緊密,因為一旦出現通脹或通縮,就直接在匯率上體現出來。從而會加息或減息來控制匯率與GDP的差距不會差太遠!總的來說就是,經濟好,匯率就會漲,經濟不好就會減息來增加流動性!明白沒?希望能幫到你!
Ⅳ 中國2014年人均GDP大約是多少(人均美元、人民幣以及匯率都需要)謝謝~
2013年人均GDP為6747美元,預期2014年的GDP增長率是7.5%,那麼人均GDP預計7200美元.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大致會在6.2左右,那麼摺合人民幣的人均GDP會在=7200*6.2=44640元.
供參與!
Ⅵ 按人民幣升值以後的匯率折算,中國GDP與人均GDP的美元價值增加還是減少,為什麼
增加。
假定升值前的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6.5000元人民幣,升值後的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6.3000元人民幣,那麼GDP折算為美元,升值前:GDP值/6.5美元,升值後:GDP值/6.3美元,當然後面的值要大於前面的值。
Ⅶ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以某地區一定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現價)除以同時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結果。例如,2001年,初步統計北京市國內生產總值為28175700萬元,年平均戶籍人口為1112萬人,那麼,人均GDP=28175700÷1112≈25338(元)/人,摺合成美元(年平均匯率8.276),即25338÷8.276≈3060(美元)/人。
Ⅷ 在計算人均GDP的時候,有哪些參數是最重要的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指發展中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上限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中的較低水平。。具體對應當前對應現價15000至20000美元、不變價10000至15000美元。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也並非固定的,重點在於中國在世界的相對位置。
根據測算,未來十五年可能仍然需要4%-5%的水平,當然這也取決於全球經濟狀況。一方面政策對未來增長還有訴求,另一方面政策目標由絕對目標改為相對目標,這意味著未來逆周期政策更加關注相對變化,不是簡單追求單方面增速目標。
人均GNI(國民收入)的處理則又有不同。人均GNI使用近三年匯率均值下滑匯率波動,同時使用該國GDP平減指數和全球通脹(SDR Deflator)之差來消除價格影響[1]。直觀理解就是,該國當年本幣不變價GNI按最近的匯率轉換成美元值。因而通常收入劃分和美元現價GDP更為一致(特別是匯率的處理),而與美元不變價GDP往往有偏離。
綜合而言,「中等發達國家」的相對位置主要取決於現價GNI/GDP,因而可以按現價倒推名義GDP增速並進一步得到實際增速的估計值,這里我們忽略匯率和人口的相對變化。
Ⅸ 匯率與購買力平價在計算人均GDP中的差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逐年計算以美元統一表示的世界各國的人均GDP。各國的GDP是以各國的本幣統計的,因而有個換算為美元的問題。換算採用兩種方法:一是按匯率折算是按購買力折算。兩者的差異極大。圖2-3(a)、圖2-3(b)是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4年的統計所繪制的兩張圖
從圖2-3(a)可以看出,對於低收入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明顯高於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而對於高收入國家,這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差異不大,甚至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在有些國家還偏低。圖2-3(b)是以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
基準看兩者的差異。其走勢也十分明顯:收入越低,差異越大。其中,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與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之比是:
US$13 224.002:US$7 571.543=1.7465:1
即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是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的1.7465倍。
假設我們以人民幣為統一計量標准,那就會是相反的情景:對於高收入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明顯低於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而對於低收人國家,這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則較為接近。至於以按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基準看兩者的差異,必然是收入越高,兩種計算方法的差異越大這樣的統計顯示,當國與國的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以及價格體系大體相仿時,用購買力平價可以較為接近地說明匯率的狀況;而當國與國的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以及價格體系差異較大時,要用購買力平價來說明匯率的走勢則較為困難。
【來自黃達『金融學』,供mindmaster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