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f函數多層嵌套應該怎樣操作
其實,if是一個很簡單的函數
比如說,如果單元格,A1>10,則,B1=1,10>=A1>8,則 B1=2,8>=A1>6,則B2=3,A1<=6,則B1=4.
首先寫第一個函數:
if(a1>10,1,x),就是說,如果A1大於10,則顯示為1,否則顯示為其他條件,假設其他條件為X。
X是什麼呢?X=if(A1>8,2,Y),Y是其他條件,然後Y=if(a1>6,3,4)。這樣,條件就完成了,先來就是嵌套了。嵌套很簡單,先替換Y,X=if(A1>8,2,Y)替換為X=if(A1>8,2,if(a1>6,3,4)),然後if(a1>10,1,x)替換為if(a1>10,1,if(A1>8,2,if(a1>6,3,4)))。這樣就完成了所有嵌套了。
其實這個邏輯過程寫出來很復雜,熟練了,非常簡單。
所有的函數嵌套都是這樣一個邏輯過程。其實,和解數學方程的過程是一樣的。
B. 「銀行系+4+2」格局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有的以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占據主導的不良資產市場,在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轉變下,逐漸分解為「4+2+N+銀行系」的多元格局。其中,4表示四大AMC,分別是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2」代表現在銀監會政策所規定的每省最多可設立兩家地方AMC;「N」指各地未持牌資產管理公司及省政府批準的地方AMC; 銀行系則是指正式獲得銀監會批准籌建的銀行系債轉股專營機構。
C. 理財資產新規如何去杠桿
資管新規中的「去杠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規定公募產內品和容開放式的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二是規定了不同性質的資管產品所能夠採取的杠桿比例上限;
三是禁止各類資管產品的多層嵌套。也就是說,資管新規限制了杠桿的使用范圍、降低了杠桿比例,並且不允許杠桿之上再套杠桿。
D. 資管新規的核心內容
法律分析:一、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業務
二、資管產品凈值化轉型
三、產品分類管理,投資者適當性要求提升
四、嚴格區分標准化資產和非標資產
五、限制杠桿水平
六、防範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
七、鼓勵成立銀行資管子公司,要求獨立託管
八、統一監管標准,消除監管套利
九、提高資管行業准入門檻,嚴格限制非金融機構
十、過渡期安排
法律依據:《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第一條 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把防範和化解資產管理業務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減少存量風險,嚴防增量風險。
(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既充分發揮資產管理業務功能,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又嚴格規范引導,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內部自我循環,防止產品過於復雜,加劇風險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傳遞。
(三)堅持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的監管理念。實現對各類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全面、統一覆蓋,採取有效監管措施,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四)堅持有的放矢的問題導向。重點針對資產管理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設定統一的標准規制,同時對金融創新堅持趨利避害、一分為二,留出發展空間。
(五)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堅持防範風險與有序規范相結合,在下決心處置風險的同時,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合理設置過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節奏、力度,加強市場溝通,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E. 資管新規對私募股權基金有哪些影響
首先,從資金端來看,資管新規向上穿透了合格投資者。
新規中對於「合格投資者」的定義: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只權益類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其次,資管新規對於私募股權基金的產品設計和交易結構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新規中規定,「重點針對資產管理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設定統一的標准規制,同時對金融創新堅持趨利避害、一分為二,留出發展空間」,「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等。而這意味著此前市場上常見的「銀行理財+私募基金」、「保險資管+私募基金」、「非金融機構+私募基金」等模式都將被禁止。
第三,資管新規向下穿透了底層資產,私募股權基金資金池運作被禁止。
資管新規明確「實行穿透式監管,對於多層嵌套資產管理產品,向上識別產品的最終投資者,向下識別產品的底層資產(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除外)」,「為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資產管理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第四,相關產業基金或將迎來發展機會。
資管新規中表示,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通過發行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要求、符合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領域。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支持經濟結構轉型,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降低企業杠桿率。
F. 如何層層嵌套放大杠桿
這個意見稿基本上就是把所有資管產品公募化改造,從杠桿比例到集中度的雙十規定。專因此從運作上來講對公募屬產品沒什麼影響,大不了就是委外少點,規模降點,但對銀行理財影響還是蠻大。打破剛兌基本上就是取締了保本型銀行理財,這基本上占據了所有理財產品的40%。另外還要求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託管、非標、資金池、雙十比例等等,基本上是沖著理財去的。而關於通道和產品層層嵌套問題,其實總體還是沿襲了央行金融行政去杠桿的思路,主要是要對資管產品正本清源、防止資金在體系內空轉,說實話通道這種監管套利的行為還是早點取締的好,金融掙不了幾個錢,還背了一身風險,大家都相互沖規模,競爭起來也沒意思。穿透管理也是央行繼續進行宏觀審慎大一統管理的手段之一,降低系統性風險。
從去年債市同業去杠桿到現在,央行動作驚人、套路很多、而且抓的痛點也很多,金融很是不適應。短期來講難過的日子還要持續,但長期行業潛在風險確實會緩解。
G. 奔走相告,從最新銀行理財規則看如何正確加杠桿
債市去杠桿主要體現在限制回購和代持兩方面,而證監會方面,也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措施,包括嚴控股票配資,限制結構化產品杠桿率,限制證券期貨管理人及劣後對優先順序的保障,甚至正常的結構化資管產品備案時間也大幅度延緩。
但對於整個金融市場而言,證監會監管的資管產品只是整個杠桿鏈條的末端,真正資金杠桿的源頭仍然在銀行,尤其是銀行理財。
H. 五部委發布資管新規意見稿能打破剛兌迎變局嗎
近日,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共同起草了《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重點關注前期資管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亂加杠桿、多層嵌套、剛性兌付等問題,並提出具體要求。
專家表示,《指導意見》一旦正式出台,將為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指明方向。資產管理業務有望告別「野蠻生長」時代,逐漸回歸本源。面對「剛性兌付」被打破,專家提醒投資者,在投資理財時要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從銀行資管具體業務來看,保本理財業務的開展將會受到影響。《指導意見》要求資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保本理財可能面臨重新定義,或將其納入存款產品范疇。根據《指導意見》要求,凈值型理財產品可能會快速增加,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流。這對於銀行資產管理能力提出較高要求,銀行應具有較強的資產配置能力和投資研究能力。」 恆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張濤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指導意見》對分級類產品的從嚴要求,指向二級市場加杠桿行為,體現出金融去杠桿的政策導向。華商基金策略研究員張博煒指出,此次監管對結構化產品限制的進一步加強,意在約束投資者對單一非標資產或是標准化股票債券進行杠桿交易,體現出金融去杠桿、約束金融投機的政策導向。
董希淼和張濤也強調,資管業務更加規范健康地發展,從長遠看將利好廣大投資者。面對「剛性兌付」被打破,投資者要認識到,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投資理財時要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I. 去杠桿和強監管使得M2在低位運行了嗎
短期看,去杠桿、強監管使得M2在低位運行。2017年以來,在去杠桿形勢下,多個金融監管政策密集出台,要求金融機構嚴格控制杠桿率、禁止過度期限錯配、嚴禁監管套利等。如2017年底,針對資管業務存在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監管套利、剛性兌付等問題,設定了統一的標准規則;針對「現金貸」亂象,明確了原則底線,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清理整頓措施等。
據央行初步測算,2017年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全年同比少增,下拉M2增速超過4個百分點。同時,貨幣持有主體的變化對此也有所印證。2017年末,金融機構持有的M2增長7.2%,比整體M2增速低1個百分點,住戶和企事業單位持有的M2增速則高於整體M2增速。
J. 什麼是資管新規
資管新規是指的是由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2018年是金融業的強監管年,而這份資管新規,就是迄今為止強監管下的最重量級政策,資產管理行業迎來後監管時代。
《指導意見》按照產品類型制定統一的監管標准,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主要內容包括八大重點:
一、確立資管產品的分類標准。
資管產品根據募集方式不同分為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兩大類,根據投資性質不同分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混合類產品四大類,分別適用不同的投資范圍、杠桿約束、信息披露等監管要求,強化「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理念。
二、降低影子銀行風險。
引導資管業務回歸本源,資管產品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應當遵守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有關限額管理、風險准備金要求、流動性管理等監管標准,避免淪為變相的信貸業務。
三、減少流動性風險。
金融機構應加強流動性管理,遵循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管理要求,加強資管產品和投資資產的期限匹配。
四、打破剛性兌付。
資管業務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門對剛性兌付行為採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五、控制資管產品的杠桿水平。
結合當前的行業監管標准,從負債和分級兩方面統一資管產品的杠桿要求,投資風險越高,杠桿要求越嚴。對公募和私募產品的負債比例作出不同規定,明確可以分級的產品類型,分別統一分級比例。
六、抑制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
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對各類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公平準入,金融機構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職責,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
七、切實加強監管協調。
強化資管業務的宏觀審慎管理,對同類資管產品按照統一的標准實施功能監管,加強對金融機構的行為監管,建立覆蓋全部資管產品的綜合統計制度。
八、是合理設置過渡期。
充分考慮存量資管業務的存續期、市場規模,同時兼顧增量資管業務的合理發行設置過渡期,實施「新老劃斷」,不搞「一刀切」。
(10)多層嵌套加杠桿擴展閱讀:
指導意見的五大原則:
一、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防止金融風險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傳遞。
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既充分發揮資管業務的投融資功能,又嚴格規范引導,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三、堅持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的監管理念,實現對各類機構開展資管業務的全面、統一覆蓋。採取有效監管措施,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四、堅持有的放矢的問題導向,針對資管業務的重點問題統一標准規制,對金融創新堅持趨利避害、一分為二,留出發展空間。
五、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防範風險與有序規范相結合,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合理設置過渡期,加強市場溝通,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指導意見釋放三大利好:市場將受益於流動性修復和風險偏好的有效提振。
一、資管新規細則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商業銀行面臨的壓力;
二、降低資產回表過程對於市場的影響;
三、適度緩解當前實體經濟面臨的信用緊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