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說一下物理杠桿平衡條件實驗的具體步驟 急!!!!
某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
杠桿(含支架)、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
A
。
探究假設
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
實驗方案
設計
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
B
,使橫梁平衡。
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設左端砝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然後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再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
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
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移動阻力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
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
數據記錄
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
動力F1
(N)
動力臂l1
(cm)
動力×動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論證
根據實驗記錄數據,探究結論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報告中的A、B、C、D四個相應部分的內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為什麼每次都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報告中,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進?
1)A、B、C
B、螺母
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於在杠桿上測量力臂(讀取力臂)(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
下面是視頻
Ⅱ 跪求初中物理試驗操作考查中如何正確組裝杠桿和支架
1.知道實驗所需的器材 2.知道測定物質密度的原理 3.知道量筒的使用方法 4.知道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 能辨認給定量筒的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 2. 能判別在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時,操作是否正確 3. 能正確讀出質量值和體積值 1. 根據要求放置好實驗器材 2. 能正確放置和調節天平 3. 測量物體質量時,能正確操作並讀出質量值 4. 測量物體體積時,能正確操作並讀出體積值 5. 實驗完畢後,整理好實驗器材,復原擺齊
技 能 要 求
二、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項目 知識 要求 內 容 1.知道實驗所需的器材 2.知道實驗前通過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處於平衡狀態的方法 3.知道在杠桿上懸掛鉤碼後通過調節鉤碼的位置(或用彈簧秤) ,使杠桿平衡的 操作步驟和方法 4. 記住實驗中有關物理量的名稱 5.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1. 在實驗過程中能辨認杠桿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在杠桿平衡時,能識別產生轉動效果的兩個力及兩個力臂,並能讀出其數值 大小 1.會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使杠桿能繞軸自由轉動 2.會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會調節彈簧秤,使它的指針指在零刻度處 4.會按照實驗要求,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改變鉤碼位置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 平衡 5.會按照實驗要求,把鉤碼掛在杠桿上,用彈簧秤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在 水平位置平衡 6.會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重復 4、5 的實驗操作 7.會設計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8.會根據實驗數據歸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9.整理好實驗器材,復原擺齊
技 能 要 求
觀 察
操 作
1
三、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項目 知識 要求 技 能 要 求 觀 察 操 作 內 容 1.知道實驗所需的器材 2.知道 U 形管壓強計的使用方法 3.知道 U 形管兩邊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1.能識別金屬盒的朝向 2.能觀察金屬盒在液體中深度的變化 3.能觀察 U 形管壓強計兩邊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變化 1. 根據要求放置好實驗器材 2. 能在液體內同一深度處調節金屬盒的朝向 3. 能在液體內調節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4. 整理好實驗器材,復原擺齊
四、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
項目 知識 要求 內 容 1.知道實驗所需的器材和它們的作用 2.知道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放置的順序 3.知道應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Ⅲ 初中物理杠桿實驗研究和實驗步驟和各部實驗目的。
研究杠杠的平衡原理
Ⅳ 杠桿的作用實驗過程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
Ⅳ 所有物理實驗題詳細實驗過程
一、 驗證凸透鏡的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 閱讀實驗名稱。
2、 清點實驗儀器,注意位置的擺放,記錄凸透鏡焦距。
3、 把光具座移到方便操作的位置,並把凸透鏡放(在蠟燭、光屏的)中間。
4、 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
5、 移動蠟燭在二倍焦距以外。
6、 移動光屏使所成的像最小、最清晰。
7、 記錄:物距 厘米、像距 厘米。成一個 、 、 的像。
8、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9、 熄滅蠟燭。
10、 整理器材歸位,只取下凸透鏡和光屏,蠟燭不動。
二、 驗證物重與質量的關系
1、 閱讀實驗名稱。
2、 清點實驗儀器,注意位置的擺放。
3、 看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選擇小量程的測力計。
4、 輕拉彈簧測力計掛鉤,防止卡殼,並校零(手拉提環自由下垂,視線與指針在同一高度且水平)。
5、 打開鉤碼盒,查看鉤碼的規格。
6、 掛上兩個鉤碼並稱量。
7、 記錄:質量 千克、重力 牛頓。
8、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9、 整理器材歸位。
三、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
1. 閱讀實驗名稱。
2、清點實驗儀器。
3、打開鉤碼盒查看規格。
4.查看杠桿的刻度、分度值。
5.調整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6.在杠桿兩端分別掛2個或3個鉤碼,調整其中一組鉤碼,使杠桿再次平衡(不允許再調平衡螺母)。
7.記錄數據:L左=_______厘米; F左=_____牛頓; L右=_____厘米; F右=_____牛頓。
8.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9. 整理器材歸位。
四、觀察水的沸騰現象
1.閱讀實驗名稱。
2.檢查器材(數夠8件),注意位置。
3.將石棉網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
4.將小燒杯放置在石棉網中央。
4.拿大燒杯向小燒杯注入約三分之二的水(隨時擦乾桌面上的水)。
5.懸掛溫度計,適當調整溫度計高度(讓玻璃泡在水中央)。
6. 稍停,觀察記錄:水溫 ℃。
7. 舉手示意老師查看水溫。
8.點火。
9.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10.蓋帽熄火。
11. 整理器材歸位。
五、測量串聯電路的電壓
1. 閱讀實驗名稱。
2.清點、檢查器材,觀察器材規格,有意輕擰一下小燈泡,查看電壓表是否在0刻線上。
3.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擺放器材。
3.從電源正極開始依次連線。
4.把電壓表並聯在其中一個小燈泡兩端(若小燈泡是2.5v,電壓表選0-3v,若小燈泡是3.8v,電壓表選0-15v)。
5.閉合開關,讀數,並記錄電壓_______伏特。
6.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7. 整理器材歸位。
六、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1. 檢查器材,有意輕擰一下小燈泡,查看電壓表、電流表是否在0刻線上。
2.按照圖擺放器材。
3.從電源正極開始依次連線(開關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
4.把電壓表並聯在小燈泡兩端(電壓表選0-3v的量程)。
5. 閉合開關,調整滑動變阻器,直到電壓表指針指在2.5v時。
6. 讀數並記錄電壓_________伏特 ;電流________安培。
7. 舉手示意老師實驗操作完畢。
8. 整理器材。
Ⅵ 初中物理實驗步驟
一 控制變數法
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
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
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系。
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系。
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二 圖像法
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 P=UI
正比、反比函數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桿平衡F1L1=F2L2
壓強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 排、 功、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 轉換法的應用
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系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四 實驗推理法
1 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 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 「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五 等效替代法
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用自行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 道的周長。
六 類比歸納法的應用
1 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 用「水壓」類比「電壓」
3 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 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 5用彈簧連接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Ⅶ 初中物理設計型實驗題做題技巧和詳細的實驗步驟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 實驗原理: ρ = m /v
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子的重為G;
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子浸沒在水中重為F1。
計算: F浮 = G - F1
∵ F浮 = ρ水gV排
∴V排 = F浮/ = (G - F1) / ρ水g
∵ m = G/g
∴ρ 石= m /v = G/g / (G - F1) / ρ水g = Gρ水 / (G - F1)
Ⅷ 初二物理杠桿簡單實驗題
好明顯用杠桿原理:把米尺在中間用手指支起來,左邊距支點L1遠掛書包,在右邊距支點L2遠綁細繩,下綁彈簧測力計,G書包*L1=F*L2 即可求得書包重。考慮彈簧測力計量程,L1要遠小於L2,如果L2=50cm,L1不要超過7cm。
Ⅸ 求助,初中物理,杠桿相關問題。需要解題步驟。
作OE⊥DB
則OE為動力臂
∵OC=2米 BC=0.5米
∴OB=1.5米
∵∠DBO=30°
∴OE=1/2OB=0.75米
由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得
0.75m*F1=30N*2m
F1=80 N
∴繩子BD作用在橫桿的拉力為8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