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危機 高一政治論文
從人們過節方式的轉變看經濟危機的影響
金融危機源自美國,美國人也最早體會到冷清過節的滋味。一向大手大腳慣了的美國人,在采購時必須捂緊口袋,而零售商家也度過了40年來最慘淡的「假日旺季」。貝爾斯登被收購的嘆息聲還未散盡,百年品牌雷曼兄弟就轟然倒塌,連美國友邦這樣的保險公司也不保險了,需要政府的輸血才能活命。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次貸危機全面惡化,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沖擊呈現逐步擴大和發散的趨勢,已經開始向實體經濟傳導。中國社會科學院2008年12月25日發布的《世界經濟黃皮書》指出,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不會演變為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但是,人們也不能否認,目前也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來全球面臨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因此,盡管面臨百年一遇的嚴峻挑戰,中國依然在充分評估的前提下,啟動了各項應對舉措。
「幸福家庭的故事基本雷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對人生百態的觀察,同樣適用於目前的金融危機。我們所經歷的金融危機,與歷史所經歷的調整有共同之處,但是其個性將決定危機的發展及結局不同於前例。到目前為止,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還未消除,危機依然存在再度惡化的可能,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也可能繼續顯現。有人說,如果美歐日經濟2009年即使站穩也應該是第三、第四季度甚至更晚,那麼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可能在2009年形成高潮。
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國際經濟呈現出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去杠桿化」(詳見閱讀檢索)成為經濟學者口中的熱門詞彙。事實上,全世界可能都低估了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包括美國政府。奧巴馬的當選、美國政府大手筆的救市方案等都未能令市場止血,而相關對這場危機將持續多長的分析也並不樂觀。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已經成為次貸危機的轉折點,甚至可能成為世界經濟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在此之前,次貸危機烈度大體相當於1980年美國儲貸協會危機(詳見閱讀檢索)與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和。在此之後,世人面對的已經是1929~1933年大危機以來全世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盡管次貸危機爆發於美國,但是中國以及中國香港金融市場的調整幅度顯著大於美國市場的調整幅度,這除了去杠桿化導致的資金流出原因外,也顯現出投資者對於次貸危機的深刻擔憂。
在美國金融界,對於次貸危機嚴重程度評估的共識是百年一遇,通常只與大蕭條時期(詳見閱讀檢索)來對比。英國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下降0.5%,為1992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經濟負增長,離官方定義的經濟衰退(GDP連續下降兩個季度)僅一步之遙,失業率則創造17年新高;日經225指數於2008年10月27日暴跌486.18點,7162.90點的收盤點位為1982年以來最低,跌幅高達6.36%;一批新興市場經濟體甚至有「國家破產」之虞……這些數據已足以說明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之嚴峻。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從經濟周期理論視角來看,目前也許已經進入康德拉捷夫長波(詳見閱讀檢索)的下降階段。假如這一判斷確實,那麼全球就要面對為時數年、甚至接近10年的經濟蕭條。無論當前是否正在進入長達近10年的康德拉捷夫長波下降階段,可以肯定的是,這場危機不會迅速結束,其餘波至少將持續數年。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全球股市被迫跟著美國股市一道玩起了驚險的過山車游戲。受恐慌心理驅使,大量的套現行為進一步攪亂了全球金融市場,而買入美元的避險行為則使流動性黑洞(詳見閱讀檢索)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由於次級債券及其衍生品價格一落千丈,或開發這些衍生品的美國投行倒閉,持有這些債券和產品的國外金融機構出現大量壞賬,資產負債表迅速惡化,最後企業凈值所剩無幾。若無外部資金注入,他們的命運岌岌可危。
目前,在全球投資者極力規避風險的情況下,金融機構通過債券、股票發行或票據貼現等進行融資已變得極為艱難。這對於習慣了發新債還舊債的金融機構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據有關統計,歐洲最大的30家金融機構在未來15個月內將有1萬億美元的債務到期,面臨嚴重的再融資風險。
影響不能低估 中國產業調整期將被延長
中國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首先始於外貿部門。盡管中國出口結構升級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外部需求變化對貿易的影響,但較高的出口依存度將使中國經濟在美國消費疲軟的情況下難以獨善其身。在此背景之下,怎樣找到中國一種新的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發展增長模式,已經成為難以迴避的選擇。
次貸危機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動盪,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發達國家,都經受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此次經受沖擊最為直接的歐美是中國的主要出口目標市場,而1997年金融風暴沖擊的一些新興市場在當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因此這次金融危機本身也只有1929~1933年的大蕭條可以相比。
與1997年的金融風暴相比,中國經濟受到國際環境影響的程度更大,這既包括更大的資本流動規模、更大的外匯儲備,也包括對於出口的更高依存度。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在1998年時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對於歐洲出口的上升一度彌補了這一回落。目前,人民幣對歐元有了大幅升值,歐洲經濟也開始進入疲態,2009年出口的明顯下滑已成定局。當然,出口對於中國當前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兩個多百分點。當前中國宏觀政策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就是要從內需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來替代出口大幅回落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幅下跌,可能是對中美經濟相互依存關系的反映,是對美國次貸危機可能對中國經濟形成較大沖擊的預期反映。在評估次貸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方面,從目前的情況看,可能普遍存在一定的低估。特別是在中美經濟互動日益緊密的背景下,因為中國與美國產業結構的差異,美國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於經濟調整的反應較為迅速,而中國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於次貸沖擊的調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內需放緩壓力大 經濟增速仍呈現回落趨勢
旁白:早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我國就提出擴大內需,但10年來並未有太大突破。面對此次金融危機,擴大內需再次成為首要的戰略選擇,但此內需非彼內需。當我們再次重復十年前的戰略時,擴大內需已不再是純粹GDP擴張的擴大內需,其基調已經由總量擴張轉變為結構調整。
與1997年金融風暴相比,當前中國經濟在次貸危機中可能面臨的內需放緩壓力要更大。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活躍的房地產市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風暴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內需的帶動作用還處於促進和形成階段。而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上,已經開始形成十分濃厚的觀望和調整的氣氛,直接制約著內需的擴張。這一次的房地產調整,是中國形成全國意義上的房地產市場以來的第一次調整,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如何還有待觀察。上一次比較大幅度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是1993年在海南、北海等局部地區,而且基本是在土地層面的炒作,沒有形成當前如此巨大的產業群。考慮到房地產市場佔到固定資產投資的25%、前後關聯子產業超過100多個、房價收入比也處於較高的水平,在外需已經大幅回落情況下,全國性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更會加大內需擴展的難度。從宏觀經濟增長的波動看,當前宏觀經濟特別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經濟增長速度的回落非常之快,從2007年二季度12.2%的增長,到2008年三季度的9%,四季度雖然考慮到奧運因素和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因素,但從總體趨勢看依然還是呈現快速回落趨勢。
市場環境改變 部分政策工具效果難以及時體現
下調雙率、調整出口退稅、千億元投資計劃……貨幣政策的效果要看能否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而不是流動性,而貨幣政策效果的時滯問題同樣不能忽視。與此同時,世界貨幣的多極化為中國長遠處理人民幣匯率問題提供了改革思路———人民幣的國際化的猜想。與1997年金融風暴相比,原來用於應對1997年金融風暴的一些政策工具在新市場環境下的政策效果可能會打折扣。
從通常可能運用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看,在中央政府保持良好財政狀況的同時,地方財政狀況在總體上並不樂觀。特別是土地收入的迅速下滑,降低了地方政府可以用於刺激經濟增長的基礎設施等投資的可動用財政資源。中央財政資源的動員需要經歷比較長的決策程序,這使得目前防止經濟過快回落的任務主要落在貨幣政策身上。但是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貨幣政策在對抗經濟衰退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在刺激內需方面的效果也同樣十分有限。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危機首先來自於歐美國家進口需求的放緩,而非銀行體系的崩潰。如果說從虛擬經濟擴散到實體經濟是金融危機的傳導模式,那麼由於實體經濟不景氣拖垮本國金融部門,則很可能是新興市場國家將要面臨的嚴峻考驗。
此外,一些國家由於賬戶逆差上升,本幣存在貶值壓力,還可能導致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和外資出逃,從而誘發貨幣危機。在經濟史上,許多學者將1930年的大蕭條與當時各國普遍實行的金本位制度聯系在一起,認為上世紀30年代的通貨緊縮由於與國際金本位制度相結合,大大增強了貨幣沖擊的威力。而其後的事實也證明,一些率先放棄金本位的國家,最後較早走出了衰退,實現了經濟復甦。其原因在於,擺脫金本位後,一國可以更自由地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對通貨緊縮進行釜底抽薪。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大都把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因而本地區實際上存在著「東亞美元本位」,這是東亞國家長期嚴重依賴對美出口的結果。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全球美元本位」在其中扮演了主要傳播者的角色。當眾多美國金融機構陷入危機後,由於國內市場上出現信貸短缺,不得不從全球大量抽回美元,從而加劇了全球流動性不足的矛盾。雖然這幾次危機的傳導機制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它們都是以一種近乎僵化的方式將全球經濟捆綁在一起。從中國的角度看,需要一個更靈活的貨幣籃,一個由非單一貨幣主導的國際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概而言之,就是要實現國際貨幣的多極化,其中自然也包括人民幣的國際化。可能面臨更嚴峻考驗 應對金融危機是一場艱苦的「戰爭」
新興工業化國家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美國為避免經濟邁入長期衰退而採取的經濟政策無疑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不良影響。而美國經濟政策的取捨對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影響將最為顯著。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我國應對金融危機不僅是持久戰,更是攻堅戰。
次貸危機發展到今天,其實質已演變為全面的信貸緊縮,是銀行相互之間借不到錢,而銀行對企業和居民更是惜貸。因此,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和對金融機構注資,加上全球聯手降息,似乎已使得信貸緊縮局面得到初步緩解。
但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遠非想像中那麼簡單。而所謂的羅斯福新政也並無葯到病除之功效,個中反復曲折非親歷者所能體會。
伯南克在其著作《大蕭條》中曾提及,1930年10月銀行危機的爆發,使1929年以來的全部努力付諸東流。而1931年的金融恐慌,則使初露端倪的復甦曙光再度黯淡。到1933年3月,整個經濟和金融體系都陷入了谷底。經過1933~1935年漫長的體系重建,經濟重又邁向復甦。不過,1937~1938年危機再度打斷了這一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二戰的爆發才使美國最終走出蕭條,一舉擺脫了製造業需求不足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兩大頑症。就當前危機對全球的沖擊而言,與大蕭條有得一比。金融大鱷索羅斯斷言這是60年來全球面臨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驚呼美國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因此,應對金融危機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任何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都過於樂觀。中國、俄羅斯、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下一階段很可能要承受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
閱讀檢索
去杠桿化: 去杠桿化是指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即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過程。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其影響將非同一般。
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美國儲貸協會危機: 美國儲貸協會為政府背景組織,是美國的合作性質的非銀行儲蓄機構,以吸收存款並為中、低收入者提供低利率住房貸款為目的,很長一段時間在金融機構房貸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利率市場化等的影響下,儲貸協會出現了嚴重的資產負債期限和利率不匹配現象。為幫助儲貸協會渡過難關,1982年的《儲蓄機構法案》擴大了它的經營權力。然而較多的自由反而使其陷入了投機性深淵,高風險迅速增長戰略導致大量資金被沉澱在投機性房地產貸款以及垃圾債券上,使許多儲貸協會出現了事實上的資不抵債,1982年近50%的儲貸協會喪失償付能力,其中80%面臨虧損,擠兌風潮迅速蔓延,最後由政府出面才渡過危機。
大蕭條時期: 1929~1933年,美國出現了經濟大蕭條,其主要表現是:產量和物價大幅度下降,股市爆跌,失業率奇高。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大蕭條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總需求不足,是由於投資機會減少和投資需求的下降引起的,而財政政策是解決需求不足問題的重要手段。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則認為,對於大蕭條,美聯儲的政策負有重大責任。在大蕭條時期,一些銀行出現倒閉,非常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美聯儲本應及時干預,恢復公眾的信心,但美聯儲偏偏默許了銀行的倒閉,最終釀成金融系統近乎完全崩潰的局面。
康德拉捷夫長波又稱康德拉捷夫周期,由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捷夫提出。他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包括三個長波,其跨度是50~60年。在長波周期上揚階段(擴張長波),商業周期依然存在,但景氣期比較長,幅度也比較明顯,衰退和蕭條期則比較短,較不嚴重;在長波周期下降階段(停滯長度),其情況則恰恰相反,商業周期中的景氣時間既短規模亦小,危機則較深重。
流動性黑洞:所謂的流動性黑洞,是指金融市場在短時間內驟然喪失流動性的一種現象。一般而言,流動性黑洞在那些同質的市場,或者說在信息、觀點、投資組合、交易主體、風險管理等缺乏多樣化的市場中非常容易出現。流動性過剩容易導致資產價格泡沫,成為引發流動性黑洞的導火索。而資產價格泡沫的積累,也必然會同時積累誘發流動性黑洞的不利因素。
2. GDP增速的放緩為什麼反而會對人民幣有支撐
隨著昨天中國第二季度GDP的公布,以及6月份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基本出爐,今天我就這些數據做一個解讀。中國第二季GDP為6.7,較第一季度的6.8放緩了0.1%。然而我認為可能真實放緩還超過0.1%。GDP的放緩,讓我們需要關心中國的經濟是否出現了一個拐點?
經濟的拐點或許已經到來,中國的經濟的復甦可能已經到達了頂峰期。經濟下滑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外部環境,而是因為去杠桿對經濟帶來的一個影響。因為信貸數據一直在下滑,以及M2數據也一直在下滑,這就從一定的層面上反映出中國的信貸以及貨幣政策,在過去一年裡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是有限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去杠桿對實體經濟還是有副作用的,但從長期來看也許會是好事。
總體來說,中國的經濟在較溫和的下滑的空間里,從6.9到6.8再到6.7,那這是我們對經濟大數據解讀。從數據的組成項來看,中國的內需出現了明顯的下滑,6月份的工業數據速從6.5%增速到6%,而6%是一根比較重要的紅線,參考2014年的案例,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也是6%,而後隔兩個月,央行推出了降息的政策。2015年的2月,央行又推出降準的政策。就以往的案例,央行是否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推出更多對經濟有利的政策呢?我們認為可能性較大。
3. 國家最近提到的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
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1、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2、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3、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4. 我國為什麼要去杠桿
因為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機構對短期流動性(資產變現以應對資產價格波動的能力)和高杠桿更為依賴。
之前美國的幾輪量化寬松政策(QE)向新興市場國家注入了大量的美元,中國也被迫接受輸入性通脹。隨著美國逐步退出QE政策勢必推升美元中長期走強,令美元資產吸引力上升,導致全球資本迴流美國。反過來就可能引發中國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和外貿收縮,造成資金面的動盪。
由於去杠桿化有放大周期的典型特徵,倘若眾多金融機構在同一時間大規模出售風險資產就會導致資產價格的下跌,而資產價格的下跌進一步促使金融機構去杠桿化。
因此不能把去杠桿化放在危機發生之時,中國的金融機構需要防範於未然。中國經濟尚處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二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GDP增長速度低於預期,匯豐PMI低於榮枯線50,經濟弱復甦的信號顯現。在外來風險的沖擊下,中國金融市場面臨著去杠桿化的巨大壓力。
去杠桿的宏觀經濟後果
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大規模去杠桿化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宏觀經濟後果,例如引發費雪債務通縮和GDP 增長放緩。
在金融市場,去杠桿的需要導致金融中介機構拋售資產、停止放貸,導致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貸緊縮和借貸約束收緊。很多時候,隨著貸款人和投資者尋求風險較低的投資,這一過程伴隨著對質量的追求。
然而,由於無法獲得運營所需的信貸,許多其他方面健全的公司可能會倒閉。此外,陷入困境的公司被迫迅速出售資產以籌集現金,從而導致資產價格暴跌。通貨緊縮的壓力增加實際債務負擔,並進一步分散經濟損失。
除了造成通貨緊縮壓力之外,去杠桿化資產負債表的公司和家庭通常會通過大幅削減支出來增加凈儲蓄。
家庭消費減少,企業解僱員工,停止投資新項目,導致失業率上升,甚至降低資產需求。從經驗上看,消費和 GDP 在去杠桿化的頭幾年通常會收縮然後恢復,這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經濟中的總儲蓄下降,盡管個人儲蓄傾向較高。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節儉悖論。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國經濟為何要去杠桿化
5. 去杠桿會對明年的經濟有多大沖擊
第一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經濟下行難以逆轉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脹形勢如何?(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謝絕粘貼}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中國製造業很脆弱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蓶чī℡版權)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6. 去杠桿化的階段
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風險名詞就是「債務」,就本質而言,債務其實就是對信用的一種過度透支,濫用信用就會造成債務風險,並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經濟周期波動往往體現為經濟體系杠桿率的調整過程。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去杠桿化過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門去杠桿化、經濟回升和公共部門去杠桿化。
在早期衰退階段,私人部門債務比率攀升至高點,公共部門負債開始出現上升趨勢。這個階段大概要持續1-2年時間;在第二階段,即私人部門去杠桿化階段。私人部門現金流增加,經濟回暖,但由於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公共部門負債率達到階段高點。這個階段持續時間大概為3-4年時間;在第三階段,公共部門去杠桿化階段。
盡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反彈,全社會負債率再次上升,公共部門不得不開始漫長的去杠桿化進程。這個階段大約持續10年左右。
目前,全球發達國家正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時期。如果進入第三階段則意味著廉價資本時代即將遠去,投資者和借貸者將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窘境。在未來的幾年內,信用緊縮、財政緊縮和消費緊縮三個層面的疊加效應會進一步顯現。
各階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每一個「去杠桿化」的階段上,中國經濟所受的沖擊不同。
首先,「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
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杠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其次,「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杠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一方面,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程度有限,同時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和在金融中介中所起得作用都很小;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收支長期順差,中國經濟不依賴外部資金。這樣,當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去杠桿化時,一般不會對中國產生顯著的負面效應。在這一問題上,中國經濟目前受到的最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國際商業銀行在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貿易信貸也受到了波及。從近期看,對中國經濟最大的負面影響來自於美歐「消費者的去杠桿化」。中國的出口將會受到嚴重威脅,進而引起國內產能過剩、製造業投資疲軟、製造業工人失業等連鎖問題。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來自「去全球化」。既然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全球化」也將使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因為,它將從根本上顛覆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迫使中國不得不依賴消費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然而,國際經驗和學術研究表明,當一個經濟體的增長主要推動力來自內在消費時,這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速度,將會出現顯著的結構性放緩。
7. 杠桿率趨穩是否意味著去杠桿已經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隨著去杠桿穩步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但目前企業負債率仍然偏高,居民部門加杠桿速度過快,政府部門隱性債務大量存在。因此不能過度解讀為去杠桿已經完成,未來一段時間,金融嚴監管、去杠桿的政策大方向不會變化。
董希淼說,未來必須堅定不移去杠桿,將債務水平和杠桿率逐步降下來。要堅決出清「僵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目前來看,相比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等成效,在大力破除無效供給、處置「僵屍企業」方面還需繼續努力。
8. 擴大內需和去杠桿不沖突嗎
擴大內需和去杠桿其實是不沖突的。因為本身擴大內需是目前這個需求擴大杠桿是增加了一種內部的結構性,所以是不同的。
9. 2021國考申論範文:時代書匠 傳遞書匠本色>
「五年計劃」是我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的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自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制定並實施以來,歷次「五年計劃」對我國的階段性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逐步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
而今已經進入「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啟程的關鍵階段,「十四五」規劃制定已經啟幕,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規劃獲得了國內外更高的關注度和討論度,這不僅是因為本次規劃在制定程序和內容上有很多創新,也受到了當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影響。申論考試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很多人都預測「十四五」規劃會成為考點,但是規劃涉及的方面太廣,哪些內容最有可能成為考點呢?以下幾個方面需重點關註:
一、宏觀政策主基調從「供給側改革」轉向「雙循環」
供給側改革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重點。自2015年起,從中央到地方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貫穿於整個宏觀經濟調控的全過程。隨後開啟的去杠桿去產能去庫存運動,深刻影響了經濟的宏觀大勢。從棚改、環保政策、豬肉價格大漲,都可以看到供給側改革的影子。年中政治局會議正式確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隨後可以發現,無論是宏觀調控還是區域發展,都開始密集圍繞這一概念做文章。十四五期間,「雙循環」很可能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宏大敘事邏輯。
二、提升人口出生率
今天的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相比十年前少了2947萬人,老齡化人口則相比二十年前翻了差不多一倍,未來15年還要再增加一億個老人。工作賺錢的人越來越少。與此同時,我們0到14歲的嬰童數量,在三十年時間里減少了四分之一。嬰童消費和教育消費均在萎縮。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導致了全社會消費水平的下滑,內需增長放緩。因此提升人口出生率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事情。短期來看它是拉動內需、構建內循環經濟的手段,長期來看則關系著民族百年大業。
三、自貿區遍及全國所有省市區
自2013年設立上海自貿區之後,自貿區名單幾次擴容,如今全國已經有21個省市區設立自貿區。自貿區的歷史使命是作為改革承壓的試驗田,推動中國的貿易、投資更加自由便利化。如今國內外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中國有非常大的迫切性,把自貿區經驗復制到全國各地。因此,未來5年自貿區將持續保持雁行模式,繼續從沿海飛往內陸地區,覆蓋全國范圍。 中國經濟運行將更加符合國際通行規則。與此同時,自貿區也將從特惠制邁向普惠制,重現當年「特區不特」的歷史性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