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看出主力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貳』 如何看股票均線
均線最基本是就是金叉、死叉了。
月均線:5日、10日、20日
季均線:20日、40日、60日
5日均線向上連破10日、20日均線就是金叉,是買入信號
5日均線向下連破10日、20日均線就是死叉,是賣出信號
具體還好結合季均線和基本面、消息面綜合判斷
『叄』 什麼是持倉量計算莊家的持倉量
這其實也是股市制勝的一個要點。但要非常精確的知道莊家的持倉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只能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間,用某種方法去大致的估算它。吸貨形態。莊家吸籌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低位吸貨和拉高吸貨。初級吸貨階段的持倉量比較容易計算,可以認為吸籌量大約佔全部成交量的15%到30%之間的水平。
拉升階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急升走勢,這是莊家的主動收集籌碼方法,一般考慮全部成交量的50%為莊家吸籌量;一種是緩升走勢,這個時候,莊家往往是進貨和出貨在同時進行,不斷地賺取差價降低成本。可以認為莊家的吸籌量大約在25%到35%之間。
吸貨時間。對於一些吸貨期非常明顯的個股
,大致測算莊家持倉量較為簡單,其公式為:持倉量=(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的吸貨也就越多。
換手率狀態。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股價處於低價位區域時,成交相當活躍、換手率很高、但股價的漲幅卻很小,一般都是屬於莊家的吸籌行為,換手率=吸貨期成交量總和÷流通盤×100%。就這方面因素來說,股價在低位區域換手率越大,表明莊家吸籌就越充分,這點也提醒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那些股價在低位落後於成交量變化的個股
,它們將是下一階段機會較多的一批個股。
上升途中。在一般情況下,股價上漲都伴隨著成交量的同步有效放大,技術上稱之為價漲量升,這往往是獲利盤、兌現盤急於出局所造成的。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個股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漲,成交量反而逐漸縮小,這表明莊家的持倉量較大,沒有多少浮碼在外面,這種個股只要大盤不轉勢、走勢不破位,都可以繼續持倉與庄共舞。
『肆』 如何判斷莊家的持倉量
莊家建倉成本的幾種計算方法
由於其中大部分類型的成本是我們無法算計的,我們僅僅能夠探索的只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1)平均價測算
莊家若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收集籌碼,則底部區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此外圓形底、潛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測算持倉成本。莊家若是通過拉高吸籌的,成本價格會更高一些。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有時候會進出兩難。
(2)統計換手率測算
對於老股,在出現明顯的大底部區域放量時,可作為莊家建倉的成本區,具體計算辦法是計算每日的換手率,直到統計至換手率達到100%為止,以此時的市場平均價,作為莊家持倉成本區。對於新股,很多莊家選擇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將上市首日的均價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莊家的成本區。
(3)最低價測算
在最低價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就是莊家建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約高於最低價的15%~30%。
(4)股價測算
以最低價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中價股在最低價以上1.5~3.0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以上3.0~6.0元左右。
( 5)用SSL指標測算。SSL指標是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和支撐位、壓力位,成交密集區內平均價位附近對應的巨大成交量的價位就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6)莊家持倉成本=(最低價+最高價+最平常的中間周的收市價)÷3。作為莊家,其控盤的個股升幅最少應在50%以上,大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
(7)新老股測算
① 新股上市後,股價的運行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特徵,如果在連續好幾個交易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並且一周之內達到了100 %以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平均價格就大致接近莊家的成本。
② 上市當日換手率超過60%的新股,莊家的成本線在上市首日開盤價與收盤價之平均值附近。這是因為,新股上市當日,一級市場申購專業戶大量拋售套現,此時正是收集籌碼的最佳時機,看好該股的莊家常進場大肆吸貨。因此,一旦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60%,當天的平均價必然是莊家進貨的成本價。尤其是在弱勢時,一些中大盤股或行業屬性一般股不被散戶看好,上市低開低走,莊家正好趁機大量吸貨。一旦莊家收集過程完成,日後的拉抬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盤價與開盤價之平均值的2至3倍, 甚至4至5倍。散戶只要在此區域進貨,又能捂住3個月乃至半年以上,常有驚人的獲利。
③ 上市首日換手率不足50%的次新股,莊家成本一般在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大多數莊家收集籌碼不可能集中於一日,上市若首日未能拿足籌碼,莊家需要一定的時間吸貨。對大多數剛上市新股,莊家如果立即拉高吸貨,往往成本較高,需慢慢吸納。據我觀察,大多數莊家一般收集籌碼需要2至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收集完畢之後,在大市適度活躍時擇機拉抬,發動一波行情。因此,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的價位往往是莊家成本區域,散戶在這個區域擇機介入,取勝的把握較大。
④ 冷門老股的莊家成本在底部反復拉抬、箱形震盪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均值處。一些股票因利空調整得十分充分,股價已跌深跌透、無人關照,此時有心莊家正好趕來收集破爛然後施展手法變金子。但要想哄出散戶手中廉價籌碼並非易事。唯一辦法是反復拉抬、打壓。這時股價K線圖及成交量特點是:K線小陰小陽或連綿陰線伴隨萎縮成交量之後,突然來一兩根大陽線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放大。然後,又是萎縮成交量和連綿陰線或小陰小陽,如此反復幾次,股價上下箱形震盪,成交量間隔性放大。莊家的成本就在箱頂與箱底之中位附近。散戶在箱底或箱子中位進貨埋伏,一旦莊家籌碼收集完畢發力上攻,升幅甚為可觀。
⑤ 慢牛股莊家成本通常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的黃金通道內。有些朝陽行業潛力股,主力機構因看好該股基本面在裡面長期駐守,耐心運作,只要該股基本面不發生重大變化,莊家就不會出局。其走勢特點是股價依託10日均線、30日均線震盪上行, 緩慢盤升,莊家手法不緊不慢,不溫不火,股價偏離5日均線過遠則回調, 技術整理幾天,一碰到30日支撐線就上行,然後再次觸及5日線又回調,成交量既不放得過大,也不萎縮太小,始終保持一個比較適中的水平。這種慢牛股的莊家成本區域就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散戶在此區域進貨,賺錢的概率極大。
『伍』 怎樣計算莊家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1.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陸』 做期貨,分時均價線怎麼看
白線是價來格線,黃線是平均線自,價格線是由每分鍾結束時的成交價所連的線,分時圖的下面的量,是一分鍾內的成交量 成交量顏色是根據一分鍾收盤價的顏色決定的,關系不大 另外,分時圖多數時候顯示不出最高價和最低價,因為是一分鍾的收盤價連的線。期貨分時圖也可以說是期貨走勢圖,它把期貨價格的交易形式明確地標記在坐標圖上。(來源:道富投資)
『柒』 股票不知道什麼時候買賣,只需看懂此文均線就足夠
大多數股民朋友在炒股的可能比較看重股價的情況,也會忽視一些重要的技術指標,但炒股都會用到技術指標的,而均線則是技術指標里的重要指標之一。均線的含義是什麼,是什麼含義並且怎麼使用起來呢?緊接著下來我就為大家簡單說一下,學姐也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在講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可千萬別錯過了哦【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均線的定義
1、均線是什麼
均線指的就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大多數投資者都會用它,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所得到的一根平均線。假設在一周里5天都是交易日,也就是5天的收盤價加在一起除5便可得到這幾天的平均收盤價,當然,10日、20日等也是這樣算的。
2、均線有哪些、不同顏色
均線參照的參數不一樣,其作用和反應情況也不一樣。常用的參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常用的顏色有白色(5日線)、黃色(10日線)、紫色(20日線)、綠色(30日線)、灰色(60日線)、藍色(120日線)、橙色(250日),當然顏色不是固定的,股民可以看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設定。
二、均線的簡單應用
1、如何在走勢圖看均線
(1)添加均線:比如在股票軟體界面按MA鍵出現如下圖再按回車鍵就可以添加了
(3)銀山谷:短中線全部都穿過長線的那個時候形成的圖形,就會在下邊出現一個四邊形,或者是三角形,這里就和山谷相似,銀山谷就是在長期下跌後首次出現的山谷。
(4)金山谷:在銀山谷之後又一個山谷顯現出來,通常會比銀山谷的買入點更靠得住。一般情況下,大家買股票都是買的龍頭股,因為此類的股票一向是行業中的最為優秀的,在股市中也能夠帶動一波好的行勢。我這里也把A股各行業的龍頭股名單整理出來了,免費與大家共享~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8-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捌』 期貨上關於持倉/成交量的最全的說明,作用等
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下面就成交量和持倉量相配合的四種動態情況進行分析。
1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也同步增加。
此種情況在期貨走勢中最常見,多發生在單邊行情開始時期,價位趨勢處於動盪之中。多空雙方對後市的嚴重分歧,形成市場中資金的比拼,但價格此時還未形成統一的整理區間,價格波動幅度快速而頻繁,使短線投資者有足夠的獲利空間。此時,成交量的擴張是由於短線資金的積極進出,而持倉量的擴張則顯示了多空能量的積蓄。在此情況下,可以從盤面上感到多空力量強弱的變化,同時結合前期行情的走勢,判斷行情的變化方向。
2 成交量逐步減小,持倉量逐步增加。
這種情況往往是大行情來臨的前兆,此時多空雙方的力量和市場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市場在動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成交的減少,是由於價格波動區間的逐步平衡,使短線資金無利可圖,但持倉量的增加,則意味著多空雙方看法分歧加大,資金對抗逐步升級。由於分歧結果並未明朗,因而多空互不讓步,紛紛加倉,無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成交逐步減少,等待最後的突破。此情況後續的走勢十分兇猛,很少有假突破發生,一旦爆發,至少應有中級行情出現,因而投資者應作好資金管理工作。
3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逐步減小。
此情況一般發生在一段行情中繼的過程中,並且伴有多殺多、空殺空的現象。由於行情有利於多空其中的一方,從而使相反一方紛紛出逃,持倉逐步減少。但價位的快速運動為短線炒作提供了良機,因而短線資金積極介入,成交並未減少,有時短線持倉的增加掩蓋了長線資金的出局,造成持倉量減少的趨勢並不明顯。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伴有中期反彈行情,由於反彈的劇烈,往往給人一種轉勢的感覺,但原趨勢仍將保持下去。
4 成交量逐步減少,持倉量逐步減少。
此種情況多發生在一波行情逐步結束時,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同步收縮,證明多空雙方或其中一方對後市失去信心,資金正逐步退場。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展,會為新資金介入提供有利的條件,成為變盤的前兆。由於成交量和持倉量都比較小,行情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價位波動隨意性很強,會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推動行情發展的基本動力,成交量增加價位變化趨於活躍,成交量減少價位變化趨於緩和;持倉量是行情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倉是一段行情的開始,而減倉是一段行情的結束。
成交量與持倉量之間不同變化的結合,組合出多種富於變化的圖形形態,進而推動價格逐步變化。
為了更好地應用這分析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這幾種情形的出現與一個獨立自發性的市場關系密切。
近兩年,由於國內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個別期貨品種的走勢已經逐步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因而在應用中成交量與持倉量的關系不如早期市場明顯。但在我國期貨市場進一步開放後,自身獨立的交易體系逐步成熟時,品種自身的交易特性會更明顯,成交量與持倉量關系的可操作性也會越來越強。
2.此種分析適用於單個品種分析。
在單個品種中,基本可以清楚地看出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組合變化規律,但對於利用期貨品種構造的長期段代圖卻不太適用。
3.進入交割月的品種。
在進入交割期時,由於交易品種與現貨價格的聯系更加密切,再加上有關制度的約束,期貨品種會走出一些極端的變化,無法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關系來解釋。
4.主力的主動鎖倉。
這種情況已經在市場的逐步完善中漸漸消失。
以上情形雖然會使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分析方法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准確理解了基本的分析原理後,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新的分析方法,來解讀市場語言
再說量價經典
一、日K線與價量關系
一般而言,均線向上的趨勢中,日K線當日仍價量俱增,次日斷定必有高價,所以,次日低盤開出或盤中有低價機會,均應是考慮的買點;反之,價跌量增的次日盤中有低價,應優先考慮減持多頭頭寸並適量做空。考慮價量配合的同時,再結合特殊的K線形態,更能把握先機,略勝一籌。
1.反彈時出現放量收長上影線構成賣出訊號(如K線圖8—1)
反彈走勢中,如果出現收長上影線且成交量放大的黑色射擊之星,通常為反彈結束的徵兆,即使當時沒有立刻重挫,其轉弱的態勢也昭然若揭,大跌已經為期不遠。這種狀況下,價格都在關卡附近,拋壓較重而沖關不成,結果是下跌幅度往往非常大。
2.調整中出現縮量收長下影線構成買進訊號(如K線圖8—2)
調整走勢中如果出現收長下影線的K線,不論收黑與否只要成交量沒有放大,此為價格止跌,即將出現反彈的吉祥之兆。通常收下影線的前一天,走勢仍是長黑量縮,下影線是由低位承接盤買進所致,次日必須量價雙雙增加才是反彈成功之關鍵。如果價升量縮或價跌量縮均將再度陷入盤整;如果價跌量增則是反彈行情提前結束的訊號。
二、價格、成交量和未平倉量之間的關系
期貨交易中除了交易量對價格影響較大外,未平倉量即投資者持有的沒有對沖的合約量對價格的研判作用也不可小視。
當價格穩步上升,三者之間有以下關系:
(1)成交量和未平倉量都增加,表示投資者正大量吸購,近期價格還可能繼續上升。
(2)成交量和未平倉量都減少,表示舊拋空者補貨平倉。
(3)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減少,表示大量做空者平倉,價格將下落。
(4)成交量減少,未平倉量增加,表示好友買進或淡友少量拋空。
(5)成交量減少,未平倉量不變,表示某些賣空者補倉及短期內買客買進。
(6)成交量不變,未平倉量減少,表示做空者小量補倉。
(7)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不變,反映鞏固期好友平倉和短期賣空者補倉。
當價格持續下降,三者之間有以下關系:
(1)成交量及未平倉量均增加,表示賣空客大量拋空,短期內價格還可能下降。唯一例外是如果過量拋售可能使價格轉為回升。
(2)成交量及未平倉量均減少,表示好友頭寸大量平倉,市場出現技術性調整,短期內價格可能繼續滑落。
(3)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減少,表示好友獲利回吐。
(4)成交量減少,未平倉量增加,表示市場有少量賣空。
(5)成交量減少,未平倉量不變,表示市場出現交易清淡的穩固期,現場炒家當天平倉。
(6)成交量不變,未平倉量增加,表示賣空者有少量拋空。
(8)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不變,表示部分空頭平倉和短期做空者拋空同時進行。
三、特殊情況考慮
我們在運用成交量分析價格的同時,有一種特殊現象必須特殊考慮,那就是持續低迷的成交無論對不同周期的K線還是對分時走勢都不能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量能低迷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宏觀和行業環境、或政策消息不支持價格的起落,或者價格經過大幅的劇烈波動之後嚴重脫離了商品價值,或者認為資金看不清未來的方向,這些原因表現的結果是投資者買賣興趣不大,交易雙方均退場觀望,圖表上的價格呆滯,成交稀少。技術上認為量能不濟的原因主要在於大跌後打底階段或長久的盤整之後,盤中差價越來越小,短線和投機性買賣難於獲利而歇手造成的。
「萬物負陰而抱陽」,事物的發展總是這樣,否極而泰來,陰極而陽生,我們在關注萎縮的量能時也應考慮其中可能的質變。買賣雙方在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後突然有一天成交量不同凡響,表現為持續穩定地放大,並且次日量能再接再厲,價格突破重要均線區,這些現象告訴我們新的趨勢才剛剛開始。
成交量與持倉量關系的應用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下面就成交量和持倉量相配合的四種動態情況進行分析。
1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也同步增加。
多發生在單邊行情開始時期,價位趨勢處於動盪之中。多空雙方對後市的嚴重分歧,形成市場中資金的比拼,但價格此時還未形成統一的整理區間,價格波動幅度快速而頻繁,使短線投資者有足夠的獲利空間。此時,成交量的擴張是由於短線資金的積極進出,而持倉量的擴張則顯示了多空能量的積蓄。
2 成交量逐步減小,持倉量逐步增加。
這種情況往往是大行情來臨的前兆,此時多空雙方的力量和市場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市場在動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成交的減少,是由於價格波動區間的逐步平衡,使短線資金無利可圖,但持倉量的增加,則意味著多空雙方看法分歧加大,資金對抗逐步升級。由於分歧結果並未明朗,因而多空互不讓步,紛紛加倉,無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成交逐步減少,等待最後的突破。此情況後續的走勢十分兇猛,很少有假突破發生,一旦爆發,至少應有中級行情出現,因而投資者應作好資金管理工作。
3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逐步減小。
此情況一般發生在一段行情中繼的過程中,並且伴有多殺多、空殺空的現象。由於行情有利於多空其中的一方,從而使相反一方紛紛出逃,持倉逐步減少。但價位的快速運動為短線炒作提供了良機,因而短線資金積極介入,成交並未減少,有時短線持倉的增加掩蓋了長線資金的出局,造成持倉量減少的趨勢並不明顯。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伴有中期反彈行情,由於反彈的劇烈,往往給人一種轉勢的感覺,但原趨勢仍將保持下去。
4 成交量逐步減少,持倉量逐步減少。
此種情況多發生在一波行情逐步結束時,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同步收縮,證明多空雙方或其中一方對後市失去信心,資金正逐步退場。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展,會為新資金介入提供有利的條件,成為變盤的前兆。由於成交量和持倉量都比較小,行情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價位波動隨意性很強,會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推動行情發展的基本動力,成交量增加價位變化趨於活躍,成交量減少價位變化趨於緩和;持倉量是行情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倉是一段行情的開始,而減倉是一段行情的結束。
成交量與持倉量之間不同變化的結合,組合出多種富於變化的圖形形態,進而推動價格逐步變化。
為了更好地應用這分析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這幾種情形的出現與一個獨立自發性的市場關系密切。
近兩年,由於國內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個別期貨品種的走勢已經逐步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因而在應用中成交量與持倉量的關系不如早期市場明顯。但在我國期貨市場進一步開放後,自身獨立的交易體系逐步成熟時,品種自身的交易特性會更明顯,成交量與持倉量關系的可操作性也會越來越強。
2.此種分析適用於單個品種分析。
在單個品種中,基本可以清楚地看出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組合變化規律,但對於利用期貨品種構造的長期段代圖卻不太適用。
3.進入交割月的品種。
在進入交割期時,由於交易品種與現貨價格的聯系更加密切,再加上有關制度的約束,期貨品種會走出一些極端的變化,無法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關系來解釋。
4.主力的主動鎖倉。
這種情況已經在市場的逐步完善中漸漸消失。
以上情形雖然會使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分析方法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准確理解了基本的分析原理後,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新的分析方法,來解讀市場語言
『玖』 均量線和均線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嗎
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平均成交情況亦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均量線參數分別設為5日、10日和40日。一般來說,如果5日、10日與40日均量線均向上運行,特別是40日均量線剛剛從止跌企穩狀態中勾頭向上,則說明本輪上攻行情剛剛啟動。投資者可以大膽買入,買入點可以選在股價回調,成交量經過大幅縮小之後。 在一輪主升浪當中,僅用10日均量線也可以尋找出買入信號,即在10日均量線走出圓弧底形態時可以考慮買入。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