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消費下降居民杠桿不斷上升的趨勢

消費下降居民杠桿不斷上升的趨勢

發布時間:2022-05-07 00:05:51

1. 2020年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應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改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統籌「穩增長」和化解風險的關系,加快建立健全促進消費長效機制。
應答時間:2020-12-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請聯系實際論述我國居民消費行為的變化趨勢有哪些

一、我國居民消費呈現以下宏觀特徵特點:

(一)是居民消費自主權加大,個性化消費增加,居民用於住、行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將逐漸納入個人商品消費領域。
(二)是居民消費總量繼續增大,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吃、穿消費的比重將繼續減少,
(三)是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加大,千元級消費迅速進入農村家庭,20%以上的城市家庭將進入「萬元級」、「十萬元級」的消費水平。

二、當代消費者心理變化趨勢和特徵:

當今,企業、個體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市場正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演變,消費者主導的營銷時代已經來臨,在買方市場上,消費者將面對更為紛繁復雜的商品和品牌選擇,這一變化使當代消費者心理與以往相比呈現出一種新的趨勢和特點。

3. 什麼是收入財富分配消費循環不暢的重要特點

隨著匯率走強和經濟數據向好,市場在關系央行的寬貨幣政策是否會發生轉向?寬信用導向是否會因此收緊?藉著分析8月宏觀經濟數據,寬信用的結構化分層是如何來促進"雙循環"的新格局的?請看吳雅楠博士的解讀:

1、寬信用的本質是引導資金有效進入實體

人民幣匯率一方面是反映了中國與海外的經濟復甦周期的錯位和近期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的向好趨勢。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際資本流向的驅動。

我們看到,疫情期間中美基本面和宏觀政策的差異及美債更強的避險屬性也使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逐步走擴,並處於250bp的高位。與此同時,境外資金持續流入國內市場,北向資金自7月起連續多日流入規模超百億,境外機構購買國債規模也大幅增加,反映外資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明顯上升。

但是,在信用貨幣總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需要關注其結構的變化。總體而言,流入實體的部分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但明顯低於往年。盡管實體經濟修復超預期,但是仍然低於往年同期的水平,從年初至今作為一個整體的維度來看更是如此。從終端消費的通脹數據中來看,除了食品項由於天氣原因環比明顯轉漲之外,其它諸項環比多為弱修復或走平,說明並沒有超額的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

金融周期其實是跟經濟周期息息相關的。經濟周期可以分為復甦、過熱、滯漲和衰退,而為了抵禦經濟周期風險,政府會對市場進行干預,於是也就出現了相應的金融周期。簡單來劃分,金融周期大致也可以分為4個階段:緊利率寬信用、寬利率寬信用、緊利率緊信用或寬利率緊信用。通俗一點講,寬利率就意味著央行往商業銀行注水,而寬信用就是商業銀行往各經濟實體打錢。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酵下,貨幣政策大幅寬松、資金利率長期低於1%,加之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的大幅提高,貨幣政策直達實體經濟,本身就給銀行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的息差環境。除此之外,在監管機構的鼓勵之下,寬信用過程明顯加快。因而,上半年這一輪寬信用的過程,背後是貨幣總量超寬松、定向優惠政策力度大、鼓勵信貸投放、金融監管放鬆、杠桿率制約解除等合力造就的。

在二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後,市場關心的是寬松政策是否會提前退出。這背後實質上是市場對政策目標的預期混亂,即政策層面到底希望一個什麼樣的經濟增速,這一點市場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的證據。因而市場擔憂的並不是基本面的不確定性,而是政策的錨會落在哪裡。

寬貨幣的程度也與未來通脹趨勢密切相關——其中,CPI豬肉項由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因素,同比增速由7月份的85.7%大幅回落至8月份的52.6%,成為帶動CPI同比向下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隨著豬周期進入下半場,豬肉價格可能將登頂,未來幾個月疊加基數因素,預期將帶動CPI同比增速持續下行直至明年春節後。

PPI方面,8月份國際原油價格環比繼續上行,帶動石油相關產業PPI持續改善。但進入9月份後,國際原油價格明顯回調,將打斷持續6月份以來石油相關產業PPI的回暖勢頭。8月份黑色、有色上中游PPI表現亮眼。雨季過後,基建與地產趕工需求支撐黑色、有色產品價格大幅上行。8月份政府債務融資規模達到年內第二輪高峰,同時地產銷售情況旺盛,預計近期基建、地產開工需求仍將持續,並對PPI繼續形成支撐。

因此,通貨膨脹還不是寬貨幣政策目前考慮的重點。還是要從寬信用的政策導向著手。寬信用的核心指標是社融。央行公布8月金融數據,信貸與社融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8月社融高增超預期,體現為三個特徵:

(1) 貸款溫和增長符合預期,季節性節奏明顯,貸款增速放緩。

(2) 直接融資高增是支撐社融高增的主要原因,而直接融資中主要以政府債券融資為主。

(3)在貨幣政策回歸常態之後,財政收支近期影響狹義和廣義流動性,財政收支節奏錯位導致社融與M2分化。

社融和M2產生背離,這也和壓降銀行結構性存款也密切相關聯。簡單來看,銀行發放貸款給企業或居民,這一過程中銀行資產端增加貸款,負債端增加企業或居民存款,社融和M2同步增加100。

再來看結構性存款,它可以算作一般性存款計入銀行表內負債,自然也算作M2,且由於利息水平較高,受到投資者青睞。

上半年寬信用速度快,背後是超寬貨幣和促信用政策,超寬松政策回歸常態後,實體經濟對信用的合理需求已經有所下降,進一步大幅寬信用的基礎不再。寬信用的效率下降,部分資金從實體經濟中溢出,杠桿上升、房價上漲的後果也需要適當放慢寬信用的節奏。

另一方面,超儲率的低位反映出銀行的信用派生能力已經接近瓶頸。8月的估算超儲率已經下降到接近1%的水平,僅次於2011年二季度的歷史最低點0.8%,也遠低於央行貨幣政策報告中提及的1.5%-2%的合意區間,意味著在當前法定準備金率水平下的銀行體系信用派生已經接近瓶頸。

一般來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管理層就越需要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於是,對央行和銀保監會的核心考核指標就落在了社會融資的量和價。"量"主要體現在社融總量。因為社融指標下行壓力,央行也不斷修正統計口徑,最近一次將國債納入社融,基本上財政部和央行都皆大歡喜,對央行而言:保量多了發國債這個手段。未來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好也幫助金融監管部門解決這個指標。

2020年8月社融數據超預期與2019年3月"天量社融"之後的金融條件邊際收緊有兩點差異:

(1) 金融條件邊際收緊的節奏不同

(2)社融的結構不同

我們也需要看到,M1與M2剪刀差指標改善,指向金融支持實體的效率進一步提升。

2、寬信用的目標是促進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負轉正至0.5%,前值降1.1%,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繼續回升至4.4%,消費的恢復速度短期有明顯加快。必需消費漲多跌少。

上半年,需求修復的力度持續弱於供給;一方面,疫情下居民收入增長疲弱,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2.4%,但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

以承接海外需求轉移為著眼點來擴內需,也就決定了其根本途徑還是在於增強居民的消費意願以及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這時候就很有必要通過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的方式,來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使其能夠更加放心地將收入轉化為消費。

同發達國家居民資產配置結構相對比,我國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明顯不足。

"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對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由於海外國家,尤其是美國,對於我國的限制主要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數字經濟領域,因此,旨在破局的"雙循環"建設,就給國內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新經濟相對於傳統經濟有望進一步擴張。另一方面,"雙循環"格局下的擴大內需,落腳於消費而並非投資,我國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比重僅55%,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因而在新格局下消費占經濟的比重或將明顯提升。

3、寬信用的質量是激活內循環的產業結構

當前國民經濟循環不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我國消費潛力仍未得到釋放;

2) 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3) 服務貿易逆差較高折射出服務產業競爭力弱;

4) 國際供應鏈穩定性較弱;

5) 國內產業整固能力不強以及附加值低;

6) 金融體系摩擦成本較大;

7)過度依賴間接融資,直接融資佔比過低,成本過高。

"雙循環"戰略下,我國產業結構將"補短鍛長",進一步鞏固升級。從全球產業價值鏈分布來看,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三大產業中心之一,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仍有進一步鞏固升級的空間。通過增強產業整固能力,可以進一步融入復雜的全球價值鏈體系。

中國第一產業將更注重提升勞動生產率,結合土地制度改革形成一批具有規模效應、生產技術現代化的農業企業,釋放更多農村剩餘勞動力。

我們也看到,新基建等國家政策有望推動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擴大,但滲透率仍與美國存在差距。

消費升級的進程由三方面因素的主導:經濟增長與收入水平提高、再分配使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儲蓄率下降與消費率提高。更完善的再分配政策有利於調節貧富差距,居民收入分化情況將有所改善,低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進一步上升,中產收入群體有望進一步擴大。收入的增長將帶來消費結構的調整,促使消費向高端化、高品質、智能化方向升級。

4. 中國未來發展方向

今後5到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趨勢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近期的問題,也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 現在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加上農業季節性的特點,許多地方是「一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八個月賭錢」。鄉鎮企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非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許多鄉鎮企業面臨生產過剩和銷售困難,初始階段那種低水平的規模擴張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應該包括鄉鎮企業。從長遠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靠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可以這樣說: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是在農村。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推進城市化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了推進城市化,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限制農民進城的政策需要改變,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持社會穩定。

第三,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是放鬆或者延緩東部地區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過去是,今後相當長時期仍然是從財力、物力和技術上支撐國民經濟全局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開發和加快中西部發展的條件,東部地區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西部地區不實現現代化,也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要關注人口、環境問題。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現在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我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環境保護可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環境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環境惡化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現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環境問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經濟發達國家在人均2000美元時開始治理環境,我國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條件下開始大規模控制環境污染,難度更大,要靠長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但我國經濟技術落後,在同發達國家的競爭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關鍵是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我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今後5年城鎮將新增就業崗位4000萬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00萬人。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城鎮失業者仍將有1200萬人以上,農村仍將有1億以上的剩餘勞動力。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現在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

5. 運用心理學經濟學理論說明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的一般趨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4

6. 金融風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利弊

金融海嘯與救市成本

美國眾議院終於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但這個方案已不是7000億美元了,而是加碼成了8500億美元。上星期眾議院第一次投票否決了7000億美元方案後,白宮將此方案作了修改,加碼1500億美元再送到參議院表決,獲得大比例通過後再送到眾議院表決,所增加的1500億美元是向老百姓派糖,果然獲得了參眾兩院的支持,因為7000億美元只是用來購買華爾街的不良資產,老百姓分不到甜頭,自然有部分議員不高興。現在爭取到的1500億美元派糖給選民,議員們就改變了初衷,投票贊成了。布希為什麼不早點想到「派糖」的方案,導致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被眾議院否決,致使道指狂跌777點。

上周五85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通過前,道指回升了300多點,通過後,反而急轉直下,收市時下跌了157點,振幅近500點。

大家期待的救市方案獲得通過,美國股市反而大跌,這可理解為趁利好消息出貨,也可以解釋為市場擔心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救不了市。

受美股下跌的影響,昨天亞太股市全面下跌且跌幅都很大,恆指跌了879點,跌幅約為5%。眾多下跌股市中也包括黃金周之後的內地股市,昨天上證指數跌了5%以上,跌幅超過港股,或許這是繼上周周邊股市大跌後的補跌。昨天內地股市在政府救市之後第一次大調整,政府是在上證指數最低跌至1802點時出手的,大盤很快反彈了近500點,昨天的下跌可看作是正常的調整。

7000億美元肯定不夠,但作用也不小,而且也可以說是對症下葯。目前全球金融海嘯,歸根尋源,是最原始的按揭抵押證券出了事,投資銀行將這些按揭抵押證券層層包裝,通過杠桿不斷放大,終於演變成金融海嘯。現在,7000億美元主要是用來購買這些按揭抵押證券,期望能使市場對這些按揭抵押證券所衍生的產品重樹信心。

此外,新方案將銀行存款的保險額由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可以避免銀行出現擠兌現象。25萬美元不是小數目,可以保障絕大多數存戶的利益,令這些存戶不致一有風吹草動就到銀行排隊提款。救市方案通過後,美國財長還得進一步制訂收購這些不良資產的方法和價格,這才是關鍵所在。價格太低,銀行只能得到一些殘渣;價格太高,7000億美元肯定不夠用。

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考驗著全球經濟,也考驗著中國PE的發展。業內人士在日前舉行的「PE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PE市場發展前景依然廣闊,在國際市場不好的時候,可能正是我國PE快速發展的時機,要抓住金融動盪中的機會。
發展方興未艾

北京PE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熊焰指出,近年來,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中國市場的高成長吸引了大批外國股權投資基金來中國投資,中國已成為全球股權投資基金增速最快的國家。同時,隨著中國民間資本的成長和政策法規環境的不斷完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也蓬勃發展起來。

推薦閱讀
巴菲特自述:我怎麼選股,我憑什麼選股 三中全會:保市場穩定
獨家:中金18大客戶華爾街秘密
機構上周做空:凈流出68.4億
本周股評家最看好:中國平安
深發展三季度業績預增80%
地產龍頭前三季齊發病危通知書
4季度是自救的最後機會
北京PE協會副會長、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指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表現出極大興趣,中國正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很多資金以私募股權的方式進入到中國來。PE在中國發展的勢頭方興未艾,但基礎還很差,中國對私募股權投資有大量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PE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對PE的需求更加旺盛;中國也有很多人對PE行業很有興趣,但對整個行業還沒有經驗,PE行業的發展有很大潛力。

在危機中抓住機會

熊焰指出,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在華爾街全面爆發,並迅速波及到歐洲乃至全世界,全球金融產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中國金融行業雖未受到像美國那樣直接的沖擊,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日趨深入的今天,中國也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如何能夠順利度過這場金融危機,成為擺在每個PE機構面前無法迴避的嚴肅話題,如何在危機當前經受住考驗並抓住機會取得發展,是中國PE行業必須深思與面對的課題。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創投市場的間接影響已經顯現出來,創業投資專門研究機構EZCapital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9月中國市場已披露3家投資公司募集設立新人民幣基金,涉及金額39億元,相比8月份資本募集情況,9月份募集基金數量和資本金額呈現快速下降趨勢,直逼今年最低的1月份;並且,本月沒有外資背景的基金成立。

北京PE協會副會長、中國寬頻產業基金董事長田溯寧指出,在未來尤其是經濟遇到挑戰時,行業整合會越來越多,PE要承擔起整合行業價值鏈的作用。雖然國際經濟形勢很不明朗,但中國未來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別人的危險恰好是我們的機會,要抓住機會。PE應與企業一起走向海外參與股權收購,把西方核心技術和知識體系引入進來,使產業升級進一步加快。

趙令歡指出,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但由於中國仍處於國際化的早期階段,受到的沖擊相對小一些,中國條件比其他國家要好得多,要抓住機會,主動出擊。雖然現在PE在國內融資、退出都變得更加困難,但可能正是投資的好機會,「越是經濟下行時,企業定價可能更合理,介入的機會反而會出現;而在市場過熱時,由於價格較高反而不容易進入。」很多PE可能會受益於此次市場的修正,冷靜看待市場的發展。

促進PE發展

田溯寧建議,要抓住機會推進改革,促進PE的發展,「盡快從政策法規上促進PE的發展,外部困難時正是改革的好時機。」推動保險、社保、企業年金成為合格的有限合夥人。

熊焰指出,為了建立股權投資基金內行業自律監管機制,加強業內人士與監管機構的溝通,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維護行業人士合法權益,加強境內外PE從業者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2008年6月,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正式成立。

而針對業內普遍關心的雙重征稅問題,北京將出台政策避免對PE雙重征稅,鼓勵和支持PE發展。北京市金融辦任雪丹處長表示,北京市發改委、金融辦會同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促進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政策,該政策已准備上報市政府,應該不會有大的改變。

為促進中國PE行業的發展,為境內外的PE機構搭建起一個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對話平台,北京市金融辦、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籌)、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等主辦的「PE北京論壇」將於11月9日至11日舉辦。

7. 分析我國當前GDP水平及CPI的走勢。(從數據、變化趨勢、原因等幾方面分析)

GDP數據

2020年總的四個季度,只有第一季度的GDP出現下行,其餘三個季度都是正增長,且增速從3.2%一路攀升至6.5% 。

反觀美國,在第一季度微增0.3%,二季度大跌9%,三季度跌幅收窄至2.8%,四季度數據還未公布,但預計最好的情況也是小幅增長。

GDP變化趨勢

由此可見,中國在季度上的經濟表現遠遠好於美國。由於疫情之前的中國GDP增速為6%,且處於整體下行趨勢,所以預計2021年四個季度,中國GDP增速不大可能在繼續大幅上行,穩定在6%附近的概率較高。

GDP增速原因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盡皆知,中國政府在處理疫情上的卓越表現也有目共睹,獲得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稱號實至名歸。

CPI數據

與GDP節節攀升的表現相反,中國CPI的月度增速不斷降低,自2020年一月份的5.4%,下跌至2020年12月的0.2%,可以說零頭都沒剩下。

CPI變化趨勢

單論CPI,中國處在通貨緊縮的邊緣,需要中央銀行降息擴表;但考慮到CPI是被豬肉影響的,似乎又沒必要這么大動干戈。

從現實角度考慮,樓市、醫療和教育的難題根本無法展現在CPI數據當中,所以西方的「CPI決定貨幣政策」的邏輯,不能套用在中國的經濟現實中。

CPI變化原因

從組成結構來看,CPI的降低主要是豬肉價格的下跌導致的,除肉類食品外,其它生活用品並沒有出現明顯下跌。

CPI與GDP關系

CPI反映消費價格變化情況,是一個相對數。GDP反映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是一個絕對數。

CPI的變動反映經濟運行過程中物價變動情況,是觀察通貨膨脹程度的重要指標,GDP的變化則反映經濟的增長情況。

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存在以下四種情形:高增長低通脹,高增長高通脹,低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

8. 當前我國居民杠桿率是在上升還是下降

關於居民個人、和三個部門在中國經濟中的杠桿率(債務/GDP比重),因為統計數據等原因,難有一個精確的數字。但基於公開信息,在兩個方面是有共識的:一是全社會杠桿率超過200%,在全世界居前列;二是,在三個部門之間,杠桿率最高,次之,居民的杠桿率最低。
具體說來,杠桿率被認為在120%~170%,領先於很多大經濟體;杠桿率在30%~70%(如果算上更多隱性債務,可能更高);居民杠桿率在40%以內,落後於主要國家。
從上述數字上看,三個部門中,居民加杠桿的空間最大;且居民杠桿形成的銀行資產,質量優於部門,是銀行偏愛的安全產品。央行行長周小川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記者會上的表態,正應和了這一現實:「從宏觀層面看,中國如果想控制杠桿率,應掌握好整個杠桿率,關鍵還是要如何應對杠桿率過高的問題。也有一部分人比較關注地方的杠桿率是否偏高的問題,從總量上講個人消費貸款的杠桿率不太高」。
分析造成三個部門之間杠桿率差別的原因,有助於判斷居民的杠桿空間到底有多大。
三個部門之間的杠桿率差別如此之大,特別是部門如此之高,筆者認為根本原因是代替和居民部門,提高並維持了其部門的杠桿率(當然,2009年之後貸款增加的直接原因在於刺激經濟的政策);而不在於中國主要依賴於間接融資、不像美國有那麼發達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同樣不如美國發達的其他幾個金磚國家,杠桿率甚至不及中國的一半。
如果只考慮認可的賬面的債務,杠桿率在30%左右,低於60%的國際警戒線。相信這是各種分析認為仍有加杠桿空間的理由。但如果考慮到地方的各種融資債務及全國范圍內社會保障的隱性負擔,情況顯然不容樂觀。也因為此,中央對地方債務擴大比較謹慎,在推出地方債務置換的同時,力保全國地產市場不大幅下跌,因為後者是維系地方乃至全國債務狀況穩定、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基礎。
同樣,的杠桿率幫助降低了居民的杠桿水平。不是每個居民都有資格加杠桿。穩定的現金收入應是首要條件。因此,對於加杠桿,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的農民是被排除在外的(包括被寄予厚望的農民工)。周小川行長希望鼓勵的群體,應是大部分工薪收入階層。而他們的收入均直接、間接來自於。可在經濟不景氣、PPI連續幾年負增長的情況下,要保證不虧損已經很難,維持運營、繳上稅費、發下工資,銀行貸款是最優選擇。
部分承擔和個人的杠桿率的成本有多高呢?其每年銀行貸款利息支出在6萬億元左右(如計算上銀行外的融資,成本會更高),超過名義GDP的年度增加額;貨幣供應量(M2)增量的近一半要用於支付這些利息。就是說,貸款的利息,也要用貸款來還了。經濟疲弱、無現金利潤、虧損,滾雪球般的債務模式不可持續。
是否可以不維持這種模式呢?那就是去杠桿(破產,退出市場),對上述的邏輯做一個調整,的杠桿率降下來、的杠桿率上升。個人的杠桿率也會下降,因為該破產的破產了、有些個人收入下降甚至沒有了收入,就失去了承擔債務的條件,其歷史債務將轉嫁給銀行。最後的債務接盤者仍是,但真正的損失者是居民個人:如果不讓銀行破產,那債務只能通過全社會通脹的方式消化;如果允許銀行破產,通脹的幅度稍小,銀行的儲戶損失更大。同時伴隨的,將是GDP萎縮,資產價格暴跌。
兩害相權無輕者。這恐怕也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自去年起就吹風降低社會負擔(五險一金)的原因。
周小川行長在前述會議上同時提及:「從中國的情況看,個人住房貸款占銀行貸款中的比重還是相對偏低的,有很多國家個人貸款特別是住房貸款可能占總貸款的40%~50%,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幾,比例比較低。」不難理解,希望通過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
要實現這個預期,須考慮三個問題:房地產行業是否能發揮期望的作用?居民的杠桿空間是否足以滿足期望?期望房地產引領的經濟增長是否能在未來維持居民的杠桿水平?同時,這種具有明顯選擇性的政策暗示,也應考慮其他因素,比如中國經營性現金流是否可與這些國家比?中國是否有這些國家差不多比重的收入穩定、可加杠桿的居民群體?中國是否能承受大量的破產?

9.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首先,今年世界經濟復甦前景更加暗淡,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歐盟出現衰退是主要原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一致認可,今年歐元區經濟可能從去年的1.6%降至0.5%的負增長,美國經濟預計增長1.7%和去年持平,日本稍有起色,新興國家經濟略有減慢,按市場匯率計算,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將由去年的2.8%下滑至2.6%以下,按購買力計算將從3.6%下降到3.3%。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受世界經濟增速減慢、全球貨幣政策趨於寬松、中東局勢動盪等多重因素影響居高不下。
其次,我國的潛在經濟增長速度開始下降,潛在經濟增長速度由資本積累、勞動力和全要素生產率三者確定。按照我的估計,我國資本積累增長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0.48個百分點;勞動力增長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0.52個百分點,而全要素生產率年均推動經濟增長3.2個百分點。按照這些參數計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潛在經濟增速會降至8.5%左右,遠低於過去三十年的9.5%和「十一五」期間的10.5%的速度。主要原因在於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減小,勞動力增長速慢,外需不振,人為保持經濟高速度即不可能也沒必要。
三是今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取向是穩中求進,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結構性減稅提高經濟活力,預計今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與上年基本持平,為9000億元左右。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估計廣義貨幣M2增長14%左右,社會融資總量在14萬億元左右。

10. 為什麼利率上升時,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從而促進外匯匯率下降

利率上升,人民的存儲願望提升
——大量貨幣被存入銀行,市場上的可用貨幣減少,人民的消費慾望降低
——需求減少,但供應不變,則物價下降
——國內市場消費能力有限,進口需求同步降低,同時國內產品會被迫尋求境外市場,從而促進出口。
另外一個方面,一國貨幣利率上升,那麼對該貨幣的需求就增加,大家希望持有該貨幣以期獲得更多利潤,從而該貨幣匯率上升,那外匯匯率下降。

閱讀全文

與消費下降居民杠桿不斷上升的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證監會管理哪些證券交易所 瀏覽:813
華建集團評級 瀏覽:123
東方證券五礦信託 瀏覽:7
融資費率最低多少 瀏覽:299
中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上班時間表 瀏覽:110
房地產項目開發融資申請表 瀏覽:217
日本銀行匯率查詢網站 瀏覽:481
國美金融分期付款服務 瀏覽:785
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待遇怎樣 瀏覽:222
適合理財的基金 瀏覽:189
基金理財都在下跌 瀏覽:287
商品期貨和貴金屬期貨徵收營業稅 瀏覽:810
2020年300萬銀行理財收益 瀏覽:291
中信廣場金融公司 瀏覽:973
金融服務額 瀏覽:276
港幣和人民幣間的匯率 瀏覽:161
基金理財課程靠譜嗎 瀏覽:86
常升集團 瀏覽:829
期貨應該怎麼玩 瀏覽:476
軟體貴金屬成交量不對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