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保險靠譜嗎
近年來,香港保險越來越火,不遠萬里飛到香港來只為買一份香港保險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其中有很多人屬於盲目跟風,其實對香港保險了解並不多,認為香港保險就是比內地保險好。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看看這篇文章再說吧:《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大pk!》
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為什麼大有不同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兩地的法律、醫學、金融、以及政府福利環境差異非常大。
這么多人都喜歡買香港保險,那我們就來看看香港保險的優點:
1.分紅高:香港保險的重疾險通常是有分紅政策的,買入的時間越久,分紅會越來越多,保額也會跟著增加,想想都知道未來的醫療成本和現在不是一個水平,肯定會多出很多,因此帶分紅的香港保險能抵禦通貨膨脹。
2.理賠條款寬松:香港保險理念通常是嚴格核保,寬松理賠,所以理賠成功率都較高。
同樣香港保險的缺點仍然沒逃過我的火眼金睛:
1.路途遠,成本高: 買香港保險簽訂合同這一步,必須是本人親自到場才有效,往返路費加酒店住宿費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2.匯率風險大:如果內地人買了香港的長期儲蓄型保險,那麼就要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畢竟港幣是與美元採用聯系匯率直接掛鉤,當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港幣就有較大的貶值風險。
3.健康告知接近無限告知:內地的保險,一般是"有限告知",問啥答啥就好,沒問到就不用答。但香港保險則採用"無限告知",只要保險公司問到的一定要回答,哪怕沒問到,但是有影響承保的病情,務必如實回答。要是不老實回答,一旦出現理賠糾紛,"過失"幾乎都在個人。
那內地的健康告知是什麼樣的呢,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影響,建議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是在刁難我們嗎》
綜合優缺點來看,如果你真的有非常多的預算,入手一份香港保險理理財也是不錯的啦,但如果只是單純想買健康保險,內地保險更值得考慮!右邊是我煞費苦心整理出來的資料,你值得擁有:《這十款內地保險,不要太劃算!》
【寫在最後】
我是【學霸說保險】,專注於客觀、專業、中立的保險測評;
如果上面的內容還沒有解決你的問題,還可以來公眾號【學霸說保險】咨詢我;
我會以多年來為10W+家庭配置保險的經驗,給你最專業的建議。
公眾號:【學霸說保險】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2. 在香港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消費嗎
香港基本上沒辦法使用人民幣消費,如果使用人民幣消費,店家可能會人民與港幣1:1兌換使用,這比較虧。跟你有一小部分的商店支持銀聯卡,所以在香港消費最好還是用港幣。
兌換港幣的方法:
方法一:在內地銀行兌換港幣
優點:不需要手續費,直截便利
缺點:需要提前預約,金額有限,不太安全
在即將去香港的時候,可以採取從內地的銀行預約取港幣現金,這里是不需要手續費的,之後再帶去香港,取5k-10k港幣現金應該是足夠的
注意:不能拿過多的港幣在身上,原因有兩個:
1.因為過關時,不能攜帶超過海關規定的每人可攜帶現金的總額(註:從內地出境時不能攜帶超過2萬人民幣或5000美金等值貨幣;從香港入境時不能攜帶超過12萬港幣)如果帶著大量現金過關,極有可能被海關叫去關進可怕的小黑屋。
2.因為很多紙幣攜帶在身上超級不安全,極有可能就這樣「不翼而飛」了
方法二:在深圳各口岸過關後地鐵兌換
優點:快捷省心
缺點:匯率上會比一般銀行貴5%
大部分的兌換點都是私人開設的,在匯率上一般會比銀行貴5%左右。
方法三:街頭兌換店(只適合小額急用)
優點:快捷便利
缺點:所用的匯率很高,適合小額急用
如今在香港這座繁華的都市,大大小小的兌換店真可謂是遍地都是,它可以進行多幣種之間的兌換交易,對於面臨突發情況的人來說是很方便的。
方法四:境外刷卡現取(適合日常取現)
優點:方便、絕大多數銀行免手續費
缺點:每天取款有金額上限,匯率變動,不容易掌控
大多內地地方性銀行的銀聯儲蓄卡基本可以境外取款而且免手續費,可以在內地把妹幣存進銀行卡里,抵達香港以後直接根據銀行實時匯率在ATM機取現就可以,這里建議大家一定要關注匯率變動,要在匯率相對合適的時候取錢。
方法五:電匯至香港賬戶
優點:適合大額匯款
缺點:匯款有額度限制,只能工作日內匯款,並且有手續費,等待時間長
如今電匯是很多人選擇的方式,其中港幣也是電匯包含的幣種之一。支付寶在香港用處也很多,同樣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電匯,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各大銀行的手續費不同的,大致是匯款金額是這樣的1%+電訊費,另外中間行也會收取一定手續費,具體數額不確定,只有收到款後才能知曉。
3. 現在的香港可以用人民幣嗎
現在的香港是可以用人民幣的,但是直接用人民幣現金匯率上不劃算。
去香港最好換成港幣,可以用於小額付款。其他購物建議刷卡,在香港一般的商場都可以刷卡,也有很多換港幣的地方。在香港其實刷卡是最合算的,銀行會直接幫你換成當地的稅率,比如銀聯,master,visa之類的卡都可以刷。
(3)香港大升寶抄匯率可靠嗎擴展閱讀:
港元匯率制度:
香港在發展為貿易與金融中心期間,實行過不同類型的聯系匯率制度。 1863年,香港政府宣布當時的國際貨幣—銀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並於1866年開始發行香港本身的銀元。直至1935年,香港的貨幣制度都是銀本位制。後來發生全球白銀危機,政府遂宣布棄用銀本位制,並按16港元兌1英鎊的匯率將港元與英鎊掛漖。
實際上這種安排就是貨幣發行局制度。發鈔銀行日後若增發紙幣,必須以英鎊購買負債證明書。
1972年6月,英國政府決定讓英鎊自由浮動。其後,港元曾一度與美元掛鉤,最初是5.65港元兌1美元,並於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不過,由1972年6月起,發鈔銀行可用港元購買負債證明書。
雖然浮動匯率制度實施後的最初兩年運作頗為順利,但其後的情況卻並不理想。當時的貨幣政策架構尚在發展初階,未足以取代以外國貨幣的價值來定位的貨幣架構,同時又沒有明確的貨幣政策目標,更遑論達致這些目標的工具。因此,香港經濟步入動盪期,幾乎所有環節均大幅波動。
投機狙擊的活動,以及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危機加劇,令港元貶值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在1983年更到了非常嚴峻的關頭。1983年9月,港元匯率錄得新低,兩日間共貶值了13%,跌至9.60港元兌1美元的低位。
面對貨幣危機及有關多家銀行是否穩健的疑慮,香港政府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新政策,以穩定港元匯價,將港元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這項安排成為了香港貨幣制度的基礎。
4. 香港使用支付寶是自動轉換匯率嗎
是的,港澳使用支付寶都是隨著當時的匯率自動轉換的,還可以報名參加境外消費返紅包的活動,優惠力度都是很大的,也能讓支付寶知道你有消費能力,從而給你提升更好的芝麻分花唄借唄等等,謝謝,希望採納
5. 帶銀聯卡去香港在香港可以換美元嗎
可以。若個人沒有開戶,那麼可以持現金直接到銀行換美元。
外匯的兌換規則:
1、現鈔兌換的人民幣要比現匯少些。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銀行經營成本不同所致。用戶把現匯賣給銀行,就是把用戶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賣給銀行。
這筆外匯存款從您賣給銀行的那一刻起,就從用戶的名下轉移到銀行的名下,銀行就可以馬上計收利息了。而用戶把現鈔賣給銀行,由於外幣現鈔不能在交易的當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現鈔運往國外,銀行不僅不能立即獲得存款和利息,而且還得支付費用保管現鈔。
(5)香港大升寶抄匯率可靠嗎擴展閱讀:
銀聯在香港使用的優惠:
1、在香港購物消費,首推信用卡消費,內地多家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都可以在香港使用。雖然信用卡消費比銀聯卡消費會多花一點錢,但有個最大好處是,香港的銀行針對信用卡的客戶,推出了積分、打折等優惠方案,內地遊客在香港購物時可以仔細詢問一下店員。
2、在香港,使用銀聯卡購物更便宜一點,因為銀聯卡是直接按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計算,而VISA等銀行卡,要先將港幣兌換成美元,再加收貨幣轉換費,而銀聯卡可以節省貨幣轉換費。
3、在香港貼有「銀聯」標識的POS機上取款。但是,根據規定,人民幣銀聯卡在境外ATM提取現鈔時,每卡每日累計不得超過等值人民幣5000元的港幣。銀聯會根據當日市場匯率,轉換成人民幣金額扣除賬戶余額,但通過ATM取錢,需付手續費,大約是提取金額的1%加2元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春節"串門"指南二:在港刷卡銀聯卡較省錢信用卡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赴港買保險排起長隊 資金出境各有「路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兌換
6. 大陸和香港的匯率一樣嗎
不一樣,香港採用聯系匯率制度,大陸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的十足支持。換言之,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必須與外匯儲備的相應變動一致。
聯系匯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貨幣政策目標,在聯系匯率制度的架構內,通過穩健的外匯基金管理、貨幣操作及其他適當的措施,維持匯率穩定。
(6)香港大升寶抄匯率可靠嗎擴展閱讀:
匯率標價: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
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7. 人民幣對港幣匯率升值較大的原因
在美國人的眼裡,人民幣升值太慢、太少。然而,人民幣持續升值不僅已經對中國經濟正在產生著根本的影響,更有可能使港幣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這個問題,不僅連國際資本市場的炒家備感興趣,對香港、大陸的投資人以及香港行政區政府和中國政府也都是一個十分現實但又相當敏感且棘手的問題。
聯系匯率的大環境正在改變
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國際資本市場開始關注港幣可能的出路,香港面臨著聯系匯率何去何從、以及港幣如何定位的嚴峻考驗。對香港而言,港幣無論是選擇堅守還是放棄聯系匯率,都將面臨兩難選擇。因為港幣的聯系匯率是歷史的產物,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都從中受益不少,但隨著世界金融體系的變化,世界上緊盯美元的貨幣所剩無幾。同時,美元從強勢向弱勢的轉變速度也在加快。十幾年前,發展中國家普遍盛行的「緊盯強勢貨幣」的做法似乎已經過時。特別是人民幣相對美元的迅速升值,更讓港幣通過聯系匯率而創造的「亞洲美元」的大環境幾乎不復存在。
港幣的壓力正在加大
香港與內地在經濟和金融市場上的聯系日益緊密。歷史上,由於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對中國經濟起到了很好的屏障作用,並為中國經濟聯系西方經濟發揮了有效的窗口作用。但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壓力下,港幣的聯系匯率是否有能力堅持下去成為不小的疑問。隨著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外匯的不斷累積,外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恐怕將是一個長遠趨勢。特別是當人民幣價格大大超過港幣,兩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令人擔憂的經濟行為必然出現。
首先,人民幣升值導致港幣相對貶值,港資必然向人民幣區轉移,通過購買中國資產以達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例如中國股市,深成指半年時間的上漲幅度幾乎是上證綜指的一倍;同時,深圳房地產指數在最近幾個月的上漲幅度更為驚人。這不能排除大量港資進入深圳股市和房地產的可能。如果隨著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更多港資投到大陸,不僅會加劇內地經濟的過熱,而且對香港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也多有不利。第二個經濟現象必然是香港的通貨膨脹會加劇。香港從內地進口大量消費品,特別是生活必需品,而人民幣升值必然造成香港的消費物價指數上揚,使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的壓力。
進退維谷、似無萬全之策
聯系匯率是國際資本市場已經熟悉的,代表香港回歸後一如既往的標志之一。如果港幣放棄與美元的聯系,香港首先要承擔政治上的壓力,讓世界不要因利率機制的變更,而錯誤地解讀「50年不變」的承諾;更主要的是,香港如果放棄聯系匯率,無疑會對香港自身的經濟穩定,以及對大陸的經濟關系,甚至大陸對外的金融控制和管理產生一系列的新問題。然而,港幣如果堅守聯系匯率,香港地區政府必然面對兩個方面的挑戰:既要應對資本外流,又要面對可能的通貨膨脹。這種挑戰的力度,將隨著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和速度相應變化。
可能的出路
毫無疑問,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系和金融關系日益緊密,今天的香港與內地的關系與10年前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從表面上看,人民幣、美元與港幣的三角關系似乎僅僅是中國、美國和香港的匯率關系,其實,它應該遠遠超越了單純的經濟關系。香港的梁錦松提出港幣應與人民幣掛鉤,放棄聯系美元,該觀點在當前香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過,這一觀點表面看來似乎可行,但執行的結果可能會產生很多後遺症。
其一,對國際資本市場影響巨大,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早帶有「中國特色」;其二,實行港幣與人民幣聯系匯率的結果,將過早地把人民幣推到亞洲主要貨幣的舞台,中國政策的「緩沖區」將不復存在;其三,港幣與人民幣聯系可能迫使香港地區政府和中國政府面對政治上的某種壓力。因為它很可能帶來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錯誤推論,對此政府應該有所准備。
當然,港幣可以通過對美元的一次性升值,使港幣在一個較高的價位上維持對美元的聯系匯率,藉以適當平衡與已經升值了的人民幣的某種關系。但這會造成國際資本市場對港幣可能升值的揣摩,引起大量國際游資沖擊香港。不過,從長遠來看,人民幣、港幣和美元三者之間實現自由兌換,將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以平衡的三角關系,但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大概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有一個可能的辦法,就是積極推進「亞元」這個區域性貨幣的誕生,讓它來解決港幣與人民幣的矛盾,並平衡與美元和歐元的關系。盡管這可能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但也是一個較為理想的出路。
所以,隨著人民幣的繼續升值,處理好人民幣、港幣和美元的三角關系,不僅對香港和中國的金融機構是個挑戰,對國際資本市場的穩定也是個不小的考驗
8.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利
一、聯系匯率制度簡介
(一)聯系匯率制度的產生
香港的貨幣制度與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在發展為貿易和金融中心期間,實行過不同類型的貨幣和匯率制度。
1.銀本位時期。英國在1841年開始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當時中國採用復本位貨幣制度分兩個層面實施:紅銅、青銅或鑄鐵錢幣-制錢用於小額交易;銀錠用於大額商業交易、交稅及儲存財富。此外,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銀元也成為國際貿易活動的主要交易媒介。香港是貿易中心,銀元被普遍採用,早期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曾經試圖推廣英鎊作為香港的官方貨幣,但由於英鎊並不普及而且供應短缺,無法以英鎊收稅,,港英政府遂於1863年宣布當時的國際貨幣-銀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並於1866年開始發行香港本身的銀元,直到1935年,香港的貨幣制度都是銀本位。
2.與英鎊掛鉤時期。1935年11月,由於美國及其它地方銀價飆升,後來由於全球白銀危機,港英政府放棄銀本位制度,並於1935年11月9日宣布港元為香港本地貨幣,與英鎊的固定匯率為1港元兌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兌1英鎊的匯率與英鎊掛鉤。根據1935年頒布的《貨幣條例》,銀行須向外匯基金交出用於支持該銀行發行紙幣的所有白銀,以換取負債證明書,外匯基金則把受到的白銀投資於英鎊資產,這些負債證明書成為發鈔銀行發行紙幣的法定支持。實際上,這種安排就是貨幣發行局制度。發鈔銀行日後若增發紙幣,必須以英鎊購買負債證明書。
3.浮動匯率時期。1972年6月,英國政府決定讓英鎊自由浮動。其後,港元一度與美元掛鉤,由1972年6月開始,發鈔銀行可以港元購買負債證明書。1974年11月,由於美元弱勢,港元改為自由浮動。雖然浮動匯率制度實施後的最初兩年運做很順利,但自1977年開始,由於貨幣及信貸過度增長,導致貿易逆差擴大,通貨膨脹高企,港元匯率持續下降,加上投機炒賣的活動 出現了少有的搶購商品風潮,令港元貶值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港英政府遂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穩定港元的新匯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
(二)聯系匯率的運作
1.貨幣發行局制度。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屬於貨幣發行局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必須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支持,透過嚴謹和穩健的貨幣發行局制度得以實施。
香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發行局,紙幣大部分由3家發鈔銀行即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香港)發行。法例規定發鈔銀行發鈔時,需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帳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所發鈔紙幣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經金管局發行的紙幣和硬幣,則由代理銀行負責儲存及向公眾分發,金管局與代理銀行之間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以美元結算。
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調整。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出售與本地貨幣掛鉤的外幣(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換取本地貨幣(即資金流入),基礎貨幣便會增加,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購入外幣(即資金流出),基礎貨幣舊會收縮。基礎貨幣擴張或收縮,會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會自動抵消原來資金流入或流出的影響,而匯率一直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完全自動的機制。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會通過貼現窗提供流動資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構內負責貨幣及銀行體系穩定的機構,於1993年4月1日合並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而成立,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銀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領導為金融管理專員(總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委任,金融管理員依據《外匯基金條理》、《銀行業條例》、《存款保障計劃條例》、《結算及交收系統條例》及其它有關條例及法規行使職能和權力。在金融管理專員所獲轉授或賦予的法定權力下,金管局的日常運作高度自主。
3.外匯基金。香港貨幣制度和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貨幣制度的核心是穩定港元的匯率,而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是外匯基金,外匯基金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幣發行,調節和穩定港元匯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於1935年廢除銀本位制時根據《貨幣條例》設立的。根據該條例,發鈔銀行需將庫存的白銀、銀元及有價證券上繳外匯基金,換取外匯基金開出的負債證明書,才能發行港元紙幣,這種貨幣制度是以100%英鎊為准備金的英鎊匯兌本位制。1974年港元與英鎊脫鉤自由浮動後,發鈔銀行該為記帳方式換取負債證明書而發行港幣,港幣發行時往往沒有充足的外匯准備。1983年聯系匯率制度建立之後,外匯基金為了維持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承諾無限量地買賣港元現鈔,成為了港元的實質性發行機構,發鈔銀行實際上只是扮演外匯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據《外匯基金條例》,財政司司長授權金管局管理外匯基金,財政司司長掌握外匯基金的控制權,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就外匯基金的投資政策和策略向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外匯基金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合來管理,分別為支持組合及投資組合。支持組合為貨幣提供支持,投資組合則保障資產的價值及長期購買力。外匯基金僱傭全球外聘基金經理負責管理外匯基金約三分之一的總資產及所有股票組合。
4.外匯基金的運作機制包括「六項來源」、「四種用途」:「六項來源」是港元發行准備金、硬幣發行准備金、撥入的財政儲備、銀行體系結算余額、外匯基金票據發行額、投資利潤滾存。「四種用途」是調節港元匯價,充當最後貸款人,挽救金融市場,進行投資活動。
二、聯系匯率制度的鞏固
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雨和考驗,聯系匯率制度日趨完善。為鞏固聯系匯率制度使其可以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並抵禦外界沖擊,金管局在1987年開始陸續推行了多項貨幣改革措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兩次是:1998年9月推出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七項技術性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的聯系匯率制度的三項優化措施。
1998年正值亞洲金融危機,香港金融市場承受了巨大的投機壓力,銀行同業拆借利息飆升,市場上廣泛流傳人民幣將貶值及聯系匯率不保的消息。金管局於1998年9月及時推出了七項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技術性措施:其中兩項主要的措施是:提供總結余的弱方兌換保證,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轉弱至指定水平時,可以按固定匯率把港元兌換為美元;另一項是調整貼現窗機制,貼現窗指銀行向金管局買出證券,以借出金管局隔夜港元的機制,過程中雙方協定將由銀行按照協定價格及日期回購該證券。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利率過度波動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影響。
2003年底到2005年期間,由於美元疲弱,同時市場估計人民幣升值及香港經濟強勁復甦,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雖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港元利息均低於同期美元利息,仍無明顯的資金流出。為了加強利率調節功能,金管局於2005年推出三項優化聯系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推出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強方兌換保證,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轉強至指定水平時,可以按固定的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定為7.85港元;金管局可在兌換范圍內(即7.75~7.85之間)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三、聯系匯率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香港屬於小規模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體,商品及服務貿易總額約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其中外資和外貿在經濟中佔有極大比重,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實踐表明,聯系匯率制度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當初「政治應急」的作用,而發展成為使香港能夠有效地承受來自外部的金融震盪和政治沖擊的經濟手段。對香港而言,由於其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經濟對外有著強烈的依附性,本地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種情況下,維持聯系匯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於美國大致穩定的貨幣環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貨幣政策,可以有效地減少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和合同的締結以及國際資本的積聚。在這種情況下,用港元釘住美元,穩定匯率,減少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及經濟合同的締結及國際資本的匯集,從而給香港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機會。這些也可以說是導致聯系匯率制度得以產生並持續下來的內在根源。
但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對香港的不利影響。首先,在聯系匯率制度下,貨幣管理當局不能推行獨立的貨幣政策,運用匯率變化作為經濟調節機制,與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的情況比較,香港面臨競爭對手的貨幣大幅貶值或出口市場經濟衰退等情況時,香港的產品面臨競爭力下降的局面;還有就是香港要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但由於香港與美國的經濟周期卻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會不大適應本地的宏觀經濟形式,港元利率短暫偏離美元利率,產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動有時可能會影響貨幣穩定,甚至被投機者操控以圖利;港元在貨幣上繼續與美元掛鉤,同時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卻受內地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香港現行貨幣政策愈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不協調性,像熱錢湧入,息口差距擴大正是這種不協調性的集中表現。
聯系匯率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減少了因投機而引起的匯率波動,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使個人、企業、政府都有穩定的預期,從而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還可以束縛著政府,使其理財小心謹慎。在80年代中英談判前後和90年代香港回歸過程中,聯系匯率制度就起了積極的穩定作用。
聯系匯率制度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分析如下:
首先,港幣的發行是以100%的美元現鈔為儲備金的,而現鈔只是最狹義的貨幣(M0)。現鈔之外,加上各種存款,共同構成廣義貨幣(M3)。目前,香港流通中的現鈔為820多億港幣,香港的廣義貨幣(M3)為28000億港幣左右(1997年三季度數字),其中有16000多億港幣存款(約占廣義貨幣的60%)和相當於11000多億港幣的外幣存款(主要是美元存款,占廣義貨幣的40%)。 所以,香港雖然有超過7000億港幣的外匯儲備,但是,如果有某種強大的外來沖擊使公眾信心動搖,從而有相當比例的港幣存款要擠兌美元的話,香港就有可能發生信用危機。
第二,聯系匯率制度使香港貨幣當局喪失了調整經濟的靈活性。在貨幣政策方面, 由於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年4月以來的香港貨幣當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就喪失了運用貨幣政策調整經濟的能力。譬如,9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有過熱現象,貨幣當局應適當調高利率,使經濟降溫,健康發展。但是,因為港幣與美元是固定匯率,套利行為迫使香港貨幣當局無法調高利率。港幣的利率只能大體等於美元利率。所以,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聯系匯率制度的薄弱環節就會變得明顯起來,也就容易成為投機者進攻的對象。
第三,且不談港幣利率高對香港經濟的抽緊作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對港幣的影響也有兩重性。一般說來,港幣利率高有利於穩定港幣。但是仔細想一想,港幣與美元是固定匯率,港幣為什麼能比美元利率高?回答是,港幣的風險高,公眾認為聯系匯率有可能失守,港幣與美元的利差是對港幣的風險補償。如果注重於對港幣匯率的分析,不妨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利差:假設港幣與美元利率相同,而港幣匯率偏高(港幣貶值),即,在浮動匯率的條件下理解聯系匯率(固定匯率)下港幣利率偏高的問題——對真實浮動匯率的壓力被轉移到利率上去了。這樣算來,港幣與美元的利差越大,說明港幣的匯率風險越高,聯系匯率制下的港幣所面臨的累積的貶值壓力越大。所以提高港幣利率一方面對港幣有穩定作用(攬存港幣),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關於港幣風險累積程度的預警指標(Indicator)。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利差過大,港幣利率偏高不但不能穩定港幣,反而會動搖公眾對港幣的信心。
四、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未來
聯系匯率制度制度自1983年實施以來,港元匯率經歷了1987年全球股災、1990年波斯灣戰爭、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非典」風波仍能保持穩定,主要原因是香港經濟具有的幾個特點:
1.香港的經濟結構靈活性,能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2.香港金融體系健全、資金充裕、交投活躍、效率高,而且金融基礎設施先進,金融監管標准高,能有效應付因實施聯系匯率制度而可能出現的利率波動情況。
3.香港奉行審慎的理財政策,稅制簡單且稅率低,公共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特區政府的外債極少,積累了龐大的財政贏余,並以平衡預算為中期目標,匯率制度不會因為要支持政府赤字而受到不利影響。
4.香港官方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為聯系匯率提供充分支持,這些儲備由外匯基金管理,2005年9月底達到1,228億美元,達到本地貨幣基礎的3倍以上。
沒有任何一種匯率制度會在任何時候都能適應任何經濟體系,一個經濟體不管推行何種匯率制度,都必須適應與其整體的宏觀經濟政策。每當香港的出現財政和經濟問題時,人們對聯系匯率的討論就越熱烈,並建議推行其它匯率制度,包括與另一種貨幣如歐元或人民幣掛鉤、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港元自由浮動、港元美元化等。在目前香港經濟剛剛開始復甦,宏觀經濟形式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不論採用任何一種新的匯率制度,勢必會引起香港貨幣和經濟結構的劇烈震盪,嚴重打擊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觸發大量資金流出,影響香港經濟的長期發展。所以,聯系匯率制度制度是香港貨幣制度的最佳選擇,聯系匯率制度必將持續運作下去。
9. 香港保險的匯率風險大嗎
1、政策限制:2016年,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香港保險的風險提示,提示大家香港保險並不是哪裡都好,也要關注匯率、法律等方面風險。隨後,銀聯發布公告稱,只允許內地客戶在經常項目保險上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禁止使用銀聯卡,這就逼得很多人去開通香港或境外賬戶,而部分外資和內地銀行有提高了香港和境外賬戶的開戶門檻;
2、如實告知: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如實告知原則不一樣,大陸的如實告知重點以就診或體檢的歷史記錄為依據,而香港相對大陸要更細致更深入。比如:是否吸煙、是否投保前有什麼健康異常(盡管體檢未發現),只要是對核保不利的保險因素都要告知。
3、匯率風險:很多香港保單是用美元計價的。美元兌人民幣升值,保額雖然增加,但保費付出的成本也增加;相反美元兌人民幣貶值,雖然保費降低了,保額也隨之降低。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